第759章 陛見

  「臣馮德全,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馮德全是來陛辭,上任廣西巡撫的,朱由檢自然不可能像對待陳啟高一樣,來個下馬威,敲打敲打什麼的。

  幾乎就在馮德全剛剛行禮完畢,朱由檢便抬手說道:「愛卿平身,來人,賜座。」

  「謝陛下。」馮德全再次行禮說道,然後才從地上爬了起來。剛剛站起身來,一旁便有人搬過來了一把凳子,放在了馮德全身側。

  「馮愛卿請坐。」

  「謝陛下。」馮德全再次躬身行禮,然後才小心翼翼地坐在了凳子上。

  「愛卿此去廣西,打算如何治理廣西?」等馮德全坐下後,朱由檢這才又問道。

  朱由檢的問題,馮德全早就預料到了,事先也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聽了朱由檢的話後,馮德全便小心翼翼地將自己去廣西後,打算如何處理廣西政務,如何處理廣西境內的少民漢民關係,以及如何勘探開採廣西的礦脈資源,如何促進商業貿易等問題,一一都向朱由檢進行了匯報。

  朱由檢一邊認真地聽著,一邊時不時地微微點了點頭,等到馮德全將治理廣西的方略和盤托出後,朱由檢這才又提了幾點要求,一是摸清楚現在廣西那邊的土司情況,逐步推行改土歸流之策。

  對於西南各省的土司衙門,不僅僅是廣西,也包括雲南、貴州,甚至是四川等省的邊遠土司衙門,大明帝國的政策,都是很明確的,那就是在保持土司衙門現狀的同時,逐步撤銷和減少土司衙門,施行改土歸流。

  前些年,廣西這邊的改土歸流政策,執行的還是比較好,現在的廣西,除了西南邊靠近安南的地方,還有著大大小小三四十個土司衙門外,東北桂林、平樂、梧州、潯州、柳州等州府,都已經執行的是流官政策,跟帝國其他州府,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的區別了。

  而這兩年,因為帝國在西南的戰略重心,一直放在平定雲貴川三省的奢安之亂上,對廣西這邊的土司,就採取了更加包容的政策,暫緩了推行改土歸流之策。

  而現在,奢安之亂已經平定,雲貴總督朱燮元也正在雲南貴州等地,挾平定奢安之亂的餘威,強行推行改土歸流之策,而且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廣西這邊也可以再次啟動改土歸流之策而不用擔心廣西這邊的土司,再鬧出些什麼亂子來了。

  其實,土司衙門的出現,追根溯源,還是因為少民的問題。

  不管是雲南也好,還是廣西、貴州也罷,甚至是四川的西南部,之所以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各種土司衙門,就是因為這些地方是少民聚居之地,而當地的漢民又少,根本占據不到主導作用,納入華夏王朝統治的時間又太短,華夏王朝(大明帝國)才不得不對這些偏遠地區實行羈縻政策。

  前些年,廣西和貴州那邊推行的改土歸流之策,為什麼能夠順利進行?原因就是當地的漢人人口數量比重已經足夠大,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同時當地的少民也大量漢化。說漢語寫漢字,穿漢服,習漢禮,除了樣貌外,幾乎跟漢民已經沒有兩樣了。

  在這種情況下,推行改土歸流,自然也就不會有太大的阻力了,就像貴州那邊,流官已經占據絕對,而土司,卻已經快要被取締完了。

  因此,要快速推進改土歸流之策,就必須進行大規模的移民,通婚,漢化,來一個民族大融合!以華夏漢民的包容性和融合能力,要不了多少年,現在那些土司少民,就會徹底的融合進華夏漢民這個大家庭中,變成新的漢民。

  這就跟歷史上的鮮卑五胡,甚至更早的匈奴乃至東夷苗蠻等,現在不全都已經融合進華夏漢民之中,跟漢民沒有任何的區別了麼?

  而在這方面做得最好,最徹底的,其實就是剪滅六國,統一華夏的大秦帝國!

  大秦帝國推行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之策,可以說很好的結束了六國分裂的根源,從根子上奠定了六國融合,統一華夏的基礎!

  自那之後,華夏六國也才真正的走上了大一統之路!

  而這,其實就是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然後按照這個統一的標準去推行,去實施,所有有異於這個統一的標準的東西,全部取締,最終,當然也就能夠實現統一了!

  嗯,延伸開來,其實就是華夏士人一直宣揚的『教化』,所謂『夷狄而華夏者,則華夏之;華夏而夷狄者,則夷狄之』,就是這個道理。

  移民、通婚、推行教化、鼓勵農桑……

  一項項說下來,一不小心,大半個小時就已經過去了,直到旁邊的偏殿裡安放著的座鐘,傳來「噹噹當」的清脆響聲時,朱由檢才猛地反應過來,已經到十二點了。

  「沒想到都這個時候了,承恩,傳膳吧。」朱由檢轉頭瞧了一眼偏殿裡的座鐘,然後對王承恩說道,說著,又轉頭對馮德全說道:「馮愛卿,你也留下來,一起用膳吧。」

  皇帝賜膳,那可是是天大的殊榮,馮德全心中一喜,急忙行禮說道:「謝皇上。」

  朱由檢擺了擺手,讓馮德全起身,然後又對王承恩說道:「還有,去內閣瞧瞧,讓值班的閣老也一起來。」

  「是,皇上。」王承恩急忙應道,躬身退了出去,去內閣宣值班大臣去了。

  賜膳這種事,朱由檢沒少干,成本不大,效果卻很明顯,對於朱由檢來說,不過就是多人多雙筷子的事,反正御膳房每天準備的食材都很多,自己一個人也根本吃不完,反倒白白浪費了,倒不如跟臣子一起,還能拉近自己與臣子之間的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朱由檢來說,賜膳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但是對於獲得賜膳,能夠跟皇帝共進午餐的臣子來說,卻絕對算得上是一種莫大的榮耀,是皇帝信重自己的一種表現形式!

  哪怕臣子們在賜膳的時候,基本上都吃得不太飽,畢竟沒人敢在皇帝陛下面前大塊朵頤,狼吞虎咽的,更多的時候,都是象徵性的動動筷子,皇帝動一下,才小心翼翼的動一下,還得小心翼翼的吃,隨時都得放下筷子,簡直比小女子吃飯還要慢,還要斯文。

  不過吃不吃得飽是一回事,能不能夠獲得皇帝的賜膳這種殊榮,卻是另一回事!畢竟能夠讓朱由檢賜膳的人,全都是文武重臣,沒有足夠的分量是無法獲得這份殊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