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春季攻勢

  崇禎五年三月十八,大凌河城。

  年初,薊遼戰區司令部出動陸一師第二旅,僅僅只用了五天的時間,便在大凌河東岸,修築起了大凌河城。

  之後,第二旅就一直駐紮在大凌河城裡,並且以大凌河為依託,順著河岸,向左右兩翼展開,構築防禦陣地。

  到了二月底的時候,大凌河城左右兩翼,沿著河道,就已經構築起了一條長達五十里,縱深二十里的立體防禦體系。

  在整個防線上,最外圍是一片雷區,雷區之中還夾雜著里外三層鐵絲網,用以遲滯敵軍的推進速度。

  雷區後面,則是一片依託戰壕連接起來的半地下掩體堡壘,數量多達五十餘個。每個堡壘里。原本只配備有兩門一寸口徑的小型機關炮,用以提供近戰火力壓制。

  一寸口徑的小型機關炮,是在02式三寸野戰炮的基礎上,改進的,縮小了炮口口徑,也縮短了炮口長度,射程,自然也縮短了許多,甚至連02式三寸野戰炮的三分之一的射程都沒有,只有區區四里多的射程。

  而且,炮管縮小,在炮管裡面膛出膛線的難度卻是成倍的增加。大明國現在的科技水平就是,往大里做容易,往小里做難。

  不過好在,工部火器局有生產02式燧發步槍槍管的經驗,在02式3寸野戰炮的基礎上,經過改良,還是很快便設計製造出了這種口徑一寸,全重不到兩百斤的小型機關炮。

  口徑一寸,也就是三十三毫米,比十五毫米口徑的02式燧發槍大了一倍多,威力卻介乎於02式三寸野戰炮和虎蹲炮之間。

  重量已經減輕到一百多斤的虎蹲炮,口徑大,投射距離卻短,最遠射程也只有七八百米,跟一寸機關炮比起來,互有優缺點,配合起來,倒是剛好能夠形成射程上的互補。

  虎蹲炮、一寸機關炮,再加上三寸野戰炮,三種火炮,剛好就能夠在射程上,實現三百米到十八里距離上的全覆蓋。

  若是再加上多管機槍三百米的有效射程,以及02式燧發步槍和手榴彈等各種武器的配合,就連這最近的三百米距離,也能實現火力的全覆蓋!

  也就是說,大明皇家陸軍的火力投送範圍,已經達到了十八里的距離,如果再加上剛剛實驗成功的04式地獄烈火多管火箭炮,火力投送距離,更是達到了一百五十里以上!

  三月初的時候,在實驗定型後,從關內就陸陸續續運送來了四十挺十六管和二十五管的多管機槍,並被部署到了大凌河最外圍的半地下掩體堡壘之中。

  每個掩體堡壘四挺多管機槍,配合兩門一寸口徑的小型機關炮,再與鄰近的地下掩體堡壘協助,就完全可以形成交叉火力,覆蓋縱深三百米,寬一百米的交戰區域。

  若不是多管機槍體積比較大,移動困難,只能形成『點』防禦,不能轉動掃射,形成面防禦的話,四挺機槍,不,甚至只需要兩挺機槍,連機關炮都不需要,就足以覆蓋縱深三百米,寬六七百米的交戰區域了!

  被命名為04式暴雨烈火的多管機槍,生產工藝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而且槍管和彈藥,都跟02式燧發步槍通用,只需要再另外製造彈藥底座和彈簧推進擊發裝置、擒縱機構,剩下的就只是組裝了。

  因此,在實驗定型後,04式暴雨烈火多管機槍,便以每個月一百挺的速度,在飛快地製造著,製造出來的多管機槍,也很快便被送到了前線,一批送到了遼東前線,另外一批,則送到了鎮壓地方民亂的陸二師秦良玉手上。

  短短的一個多月,薊遼戰區便已經接收了超過六十挺多管機槍,其中的一大半,就被送到了大凌河城,交給了陸一師二旅使用,剩下那些,則交給了一旅。

  二旅在大凌河城,一旅則順著大凌河往北,推進到了廣寧後屯衛,並且已經收復了廣寧後屯衛,在廣寧後屯衛構建起了進攻出發陣地,準備等開春後,冰雪融化,便對廣寧衛發動攻擊,收復廣寧衛城。

  廣寧衛,本是遼東都司治城,在整個遼東防禦體系中,都占據有絕對的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說是整個遼東防禦體系的核心所在。

  不過在天啟六年的時候,廣寧衛便已經淪陷,被金兵占據。之後,金兵更是趁機推進,沿著遼西走廊,一直推進到了寧遠城下。

  寧遠之戰中,明軍守住了寧遠城,這才保住了遼西走廊的一半,否則,寧遠一失,明軍甚至就只能退守山海關了!

  寧遠之戰後,明軍也曾經數次沿著遼西走廊,反攻廣寧,甚至在大凌河邊,也數次修築堡壘,想要控制和穩定住大凌河防線,但卻也一直沒能成功。

  直到陸一師出關,進入寧遠後,陸一師二旅,才在崇禎四年年底的時候,在大凌河兩岸,修築起了大凌河城和小凌河城,控制住了大凌河,

  陸一師一旅,也才能夠放心大膽的順著大凌河往北推進,收復了廣寧後屯衛,而不用擔心自己的後路被金兵截斷。

  現在,有了多管機槍後,近戰火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不管是一旅也好,還是二旅也罷,開春後,勢必都不會再局限於大凌河沿岸,往東推進,反攻廣寧和西平堡,便是開春之後的首戰目標。

  一旅反攻廣寧衛,二旅翻越十三山,進攻西平堡的作戰計劃,在崇禎四年年底的時候,就已經遞交到了薊遼戰區總司令部,張維賢也已經批准了一旅二旅的作戰計劃,只等開春之後,便可發動春季攻勢了。

  而且,在二月下旬,薊遼戰區籃球聯賽結束後,一旅就已經從廣寧後屯衛出發,向廣寧衛推進了,現在已經打到了廣寧衛城下,正在集結火力兵力,準備對廣寧衛發動最後的打擊。

  二旅也在二月下旬的時候,前出推進到了十三山,並且占據了十三山驛。

  十三山在大凌河東六十五里,相對高度不過五六百米,周圍綿延二十餘里,因為有十三座大大小小的山峰,故而被命名為十三山。

  原本,在十三山山腳下,便有一個十三山驛,是通往遼東的一個主要的郵傳驛點,只不過現在,這座小小的驛站,早就已經被戰火所摧毀,連一丁點的痕跡都看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