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南下北上

  毛文龍離開了,帶著朱由檢頒發的《開放蘇松杭寧台溫諸沿海州府海關港口,與東瀛、琉球、南洋、西洋諸藩屬通商疏》,離開了北京城。

  幾乎沒有任何的逗留,毛文龍便順著南下的官道,徑直趕到了登州蓬萊港,並且在蓬萊港,跟登萊水師提督張可大進行了交接。

  東江鎮兵籍典冊上的軍兵數目是三萬五千人,但實際上只有三萬人,有五千人的空餉。

  而毛文龍這次南下,開府寧波,朱由檢給他的諭旨是,可以帶十個營一萬五千人,兵船一百條,南下寧波。

  一百條兵船,裝載十個營頭一萬五千人,每條船其實才裝一百五十人而已,可以說,根本就是一條條的小船,裝載量還沒到一百料呢。嗯,如果硬要換算成噸位的話,大概也就十幾二十噸吧!

  只不過因為是木製船,雖然只有十幾二十噸的排水量,但船型看起來還是挺大的。十幾二十噸的木製船,從船型上看,大小几乎跟五十到一百五十噸左右的鐵船也差不多大小了!

  大明立國之初,三寶太監下西洋時用的大寶船,長四十餘丈,寬將近二十丈,換算成米作為單位的話,就是一百五十餘米長,六十餘米寬,跟後世的航空母艦,大小差不多。

  不過,這樣的大寶船,排水量才不過一萬多噸,跟航空母艦的排水量,可完全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不過,明朝初年,大明的能工巧匠,就已經能夠用木料,製造萬噸巨艦,而且還不止造了一艘,三寶太監船隊中,大寶船隻不過是配屬其中的一種常見的艦船而已。

  不是一艘,而是一個集群,光是三寶太監下西洋的船隊中,就有六十幾條寶船,占據了整個艦隊兩百多艘大小艦船的四分之一!

  一條船,就可以裝載運送幾千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操縱寶船的水手船員,都需要兩三百人,是同時期,不,準確的說,應該是往後數百年,直到鋼鐵艦船時代,無畏艦誕生後,東西方才有能夠超過這種大寶船的船型存在!

  可惜的是,曾經叱吒風雲,橫行南洋、西洋,宣揚大明國威的鄭和艦隊,自從成祖龍馭賓天,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時,病逝途中之後,強大一時的寶船,也就漸漸的煙消雲散,埋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

  甚至於,就連建造寶船的圖紙樣張,也都被憲宗朝的兵部尚書劉大夏,給付之一炬,毀於一旦了,到現在,想要再造大明寶船,也都還不知道能不能造的出來呢!

  毛文龍在東江鎮的水師船隊,自然不可能擁有像寶船那樣巨無霸的大船,東江那窮鄉僻壤的,連棵一人合抱的大樹都沒有,根本就不可能造得出什麼大船好船來。

  毛文龍麾下的戰船,還是當初袁可立任登萊巡撫的時候,在山東建造,調運過去的,或者是後來在高麗沿海打造,開到東江的。

  而這一百條兵船,也幾乎已經是毛文龍麾下所有的戰船了,在東江還剩下的一些,也只不過是些破舊失修,已經無法遠行的舊船罷了。

  而毛文龍名義上帶走了十個營,一萬五千人,但實際上,卻只帶走了一萬兩千五百人,加上總兵府的親兵,總共也才一萬三千人而已。

  而剩下的那兩千五百人,就是虛報的空額了,至於東江鎮,名義上還應該有兩萬人,但實際上嘛,也只有一萬七千人了,剩下的三千嘛,自然也是空額了。

  在大明軍中,缺編,那都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不通過缺編,虛報兵額吃點空餉,當官的哪有什麼錢賺?

  在募軍中,這種現象還稍微好點,在地方衛所軍中,空額幾乎占到了三成,甚至是更多!

  既然吃空額,本來就已經是軍中司空見慣的事情了,毛文龍自然也沒必要將東江鎮所有的空額,全都抹平了,給張可大留下實打實的兩萬人。

  嗯,帶走一萬三,虛報了兩千多人的空額,再給東江鎮留下一萬七和三千人的空額,毛文龍覺得,自己還是很對得起張可大了。

  而在交接的時候,張可大也並沒有多說什麼,在交接之前,張可大就已經帶著登萊水師的艦隊,去過皮島了,對毛文龍留在皮島的兵馬,也都已經心裡有數了。

  十五個營頭,總共一萬七千名官兵官兵,由東江鎮的參將和練勇參將,兩個游擊將軍,四個人分別統領。

  對於這四個人,張可大暫時也沒有要撤換他們的意圖。他們都是在東江鎮待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老將了,熟悉皮島以及高麗,甚至也包括遼東的所有山山水水,地形地貌。

  冒然撤換的話,說不定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軍心士氣的動盪不安!

  只是,在巡視東江鎮之後,張可大將自己的心腹愛將,登萊水師游擊張康安,留在了皮島,一邊熟悉皮島和高麗之間的水域航線,一邊填補毛文龍移鎮,帶走了一萬五千人之後,留下的空缺。

  而張可大本人,他是登萊水師提督,在毛文龍移鎮寧波之後,又多了一個東江總兵之職,從今往後,就不得不在蓬萊、東江兩個地方來回奔波了!

  嗯,雖然往來兩地,而且防守的區域,也一下子擴大了一倍還不止,但是從今往後,登萊和東江鎮之間的聯繫,也勢必會更加的緊密。

  而且兩鎮兵權合一之後,在防備遼東韃子上面,張可大也能夠調動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東江鎮也能夠從登萊,甚至是整個山東,獲得更多的支持的和助力!

  在蓬萊軍港,跟張可大交接了兵符印信之後,毛文龍很快便上了兵船,打著提督欽差的旗號,帶著一百條兵船,從蓬萊軍港出發,沿著南下的彎彎曲曲的海岸線,浩浩蕩蕩的往寧波府開去。

  而幾乎就在毛文龍率領船隊,南下寧波的同時,福建鄭氏接受朝廷敕封,鄭芝龍受領登萊水師副總兵印信兵符,並上奏朝廷,領兵北上奏章,也正式的獲得了大明皇帝朱由檢和內閣、兵部的回覆。

  之後,鄭芝龍也正式從鄭家的船隊之中,分出了一支,率領著一百五十條一百料到一千料的大小戰船(商船),滿載著大船小船的貨物,搭載著一萬鄭氏水兵,浩浩蕩蕩的北上,移鎮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