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貢院重新封院後,以內閣輔臣何如寵為首的,重新遴選出來的一批由內閣、六部、都察院,甚至還包括五城兵馬司的吏目和北直隸順天府的推官等組成的閱卷官,便再次進入了禮部貢院。
而在此之前,從京師上三營中的神機營左掖抽調來的一個營,一千兩百五十名明軍,便已經先一步接管了整個禮部貢院。
而從北直隸各個州府縣衙隨即抽調的數百文吏及衙役,則組成糊名組和謄抄組,負責將應試學子的名字裱糊起來,並重新謄抄。
謄抄之後的試卷,在經過勘驗對比,確認沒有任何錯誤和疏漏,也沒有任何可能出現的標記暗號後,這才會將試卷重新裝訂成冊,五份一本,五份一本,最後送到閱卷官手上。
而所有的閱卷官,也都被隨即分成了若干個小組,每個組七個人,互相交叉審閱手中拿到的試卷,並作出評分。
評分的規則也被朱由檢完全的改變了,將原本只是簡單的分為優異、優、良、中、下五等的評分規則,改成了百分制,分數從零到一百分。
至於試卷的最後得分,則是由七個評卷官,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後,剩下五個考官分數的平均數,作為最終的得分。
評分規則雖然新穎,但卻也還算簡單,嗯,雖然也不能完全保證所有的評分都絕對公正公平,但至少比起之前那種通過優良中下等簡單粗暴的評分規則,確定一張試卷的好壞,還是要公平公正一些。
實際上,朱由檢其實是很想引進後世那種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等可以直接通過答案,確定對錯的客觀題的,至少,要將主觀題所占的分數比例,降下來。
但是後世那一套考試制度,從建立到完善,也不知道經歷過多少代人的不斷改進,朱由檢想要在短時間內,就從無到有的建立起這麼一套考試制度來,也不是很現實。
至少,這崇禎朝的第一次科舉取士,是絕對不可能落實和推行後世那一套考試制度的!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改革同樣也要一步一步的來!
朱由檢已經下旨在各地敕建書院,並且將朝堂上那些官員,恨不得全數搗毀的魏忠賢的生祠,也全都下旨改建成除縣學、州學、府學等官方學院之外的又一官辦學院,並取名為啟蒙學院。
魏忠賢當權的時候,天下各個府州縣裡,大多都建了一座兩座生祠,魏忠賢倒台後,這些生祠,在地方官員那裡,就變成了他們政績上的污點,人人都想拆之而後快。
因此,上書請求拆毀魏忠賢生祠的奏章,在朱由檢的案頭上,堆積得跟小山似的。朱由檢一直也都還沒想好,怎麼處置這些浪費了大量地方公帑修建起來的,占地還不小的生祠。
直到東林黨人上書請求解封東林書院,並在各處興建東林書院的分院時,朱由檢才想到了對這些生祠最好的處置辦法。
在下旨敕建各地書院的同時,又下旨將所有的魏忠賢的生祠,全都改建為啟蒙書院,專門招收七歲到十二歲的孩童入學,進行啟蒙教學。
而在朱由檢的構想中,各地敕建的書院,也絕對不是一座書院那麼簡單!既然是敕建,是皇家書院,那就得按照皇家的規章來辦!
在朱由檢的構想中,敕建的這些書院,應該是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地方大學,而且還必須是官辦大學,從學子入學,到學院所開辦的課程專業,教授的知識教程,所有的東西,都應該受到官府,嗯,準確的說,應該是皇家的監督和審查!
至於原本地方上的州府縣學,直到京師的太學,其實已經有一套從下到上,行之有效的招收學子的規章流程了。
縣學基本上都要應過童子試的學子,才能入學,州學和府學,則需要考中秀才之後,才能入學。
至於更高一級的太學,太學學子,是可以不經過鄉試,直接參加會試的。
因此,能入學太學的,至少都有一個副榜貢生的資格!比如在參劾扳倒魏忠賢逆黨的事件中,大放異彩的錢塘貢生錢嘉征,便是北京太學院的一名學子!
在朱由檢看來,縣學、州學、府學和太學,已經有後世的初中、高中和大學的一些雛形了,只不過還不全面,不完善而已!
而且,州府縣學這些地方官學,一州一縣,也只不過就那麼一座而已,遠遠達不到後世推行全面國民教育的地步。
因此,朱由檢才想著要將魏忠賢的生祠,也改成官學,補充上啟蒙教育這一階段。至於各地那些著名的書院學院,那是培養高級人才的地方,級別至少不應該低於太學,因此才會得到朱由檢的敕建!
原本,朱由檢以為,天下有名有姓的書院學院,就那麼幾座十幾座,可沒想到,翰林學士院最後羅列出來的學院名稱,竟然就足足有上百個,基本上天下各個名山大川中,都有那麼一兩個!
最後,朱由檢也是一狠心,一咬牙,將這總共一百三十七個書院,包括東林書院,全都加上了敕建二字!
只不過,這些敕建書院所需要的銀錢,則由地方官府和鄉紳,共同出資。而那些在一座州府裡面,便有兩座,或者更多書院的,則在原則上保留一處,另外的書院,全都改遷,異地重建,以達到教育資源的均衡。
敕建書院的架子是搭起來了,而且一下子就多出來了一百多座敕建書院,只不過,書院開設的專業課程和教授的書籍課本,卻還根本沒弄好,現在暫時也還只能沿用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
至於其他的,包括文理分科,包括引進百分制評分標準等教育內容方面的改革,也只能慢慢的,一步一步的來,一點一滴的改進了!
而這一次會試考試,臨時改用百分制評分標準,也可以被認為是,朱由檢對教育改革全面啟動的一個標誌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