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太祖舊法,可變否,不可變否?

  英國公張維賢這幾句擲地有聲的話,剛一出口,便將整個乾清宮中參與御前朝議的文武大臣,甚至也包括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張彝憲、秉筆太監高時明,以及朱由檢身邊的王承恩,全都鎮住了!

  一時間,整個乾清宮都處在了一種詭異的靜謐之中,靜得幾乎能夠聽見自己和旁邊人的呼吸之聲!

  許久之後,文官班序之中,才有一人,猛地回過神來,出班跪倒在朱由檢跟前,磕頭說道:「皇上不可!自古君上,以仁治國,以德治國,從未聽說,有以殘暴屠戮,而能國泰民安者!」

  「英國公所言,實乃誤國誤君之言,欲致陛下於桀紂耳!臣請陛下,下旨訓斥之!」

  那人話音未落,張維賢便又冷笑了一聲,說道:「好,好一個欲致陛下於桀紂耳!如爾所言,行此刑罰,便是夏桀商紂乎?如此,太祖豈非夏桀商紂再世?」

  張維賢的話,頓時便讓那人啞口無言,不知道該如何辯駁了!

  朱由檢抬頭瞧了兩人一眼,沉聲說道:「行了,兩位卿家也無須再爭論了,朕也聽明白了,兩位卿家爭論的焦點,其實就在一個,太祖之法,可變否,不可變否?」

  說著,略微停頓了一下,朱由檢才又環視了眾人一眼,說道:「既然如此,那今日朝議,諸位愛卿便暢所欲言,說一說這太祖定下的法度,能不能變,哪些已經與今日之觀念背道而馳,必須要進行更改不可的了?」

  聽了朱由檢的話,參與御前朝議的眾人不由得全都又愣了一下。✊👊 ➅➈ŜĤǗˣ.ς𝓞𝓂 ♟🐳雖然剛才英國公張維賢和禮部的官員爭論不休,甚至張維賢一度搬出了太祖舊例,要將皇陵山貪腐案中涉案的一百四十七人,全都剝皮實草,豎在官府衙門之前,以警示後人!

  但是,誰都知道,太祖那條舊法,真的可以說是十分的殘暴不仁,甚至自從太祖之後,就再也沒有哪個繼任的皇帝真正的使用過!

  就算有皇帝想要那樣做,也會被文武大臣以各種各樣的藉口給勸止住,不可能真正再落實執行下去!

  可如此一來,那些文武大臣想要再用太祖舊法,來阻止朱由檢召集各地藩王入京覲見,商議更改宗室法度,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好吧,要行太祖舊法,那就都行太祖舊法,將皇陵山貪腐案中那一百四十七人,先都剝皮實草了再說!

  皇陵山貪腐案中那一百四十七人,剝皮實草也就罷了,反正他們涉及貪腐,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誰也改變不了,殺了也就殺了,反正也牽連不到自己的頭上來!

  可問題是,這個口一旦被打開,那以後呢,以後那些涉及到貪污受賄的官吏,難道也全都如同這些人一樣,只要超過了六十兩,那就直接剝皮實草?

  就算再清廉的官員,家中還能沒收過親朋好友,逢年過節時送的一點小禮物麼?還沒有下屬孝敬的一點點小小的心意麼?而那些小禮物、小心意,沒人追查就不說了,可一旦有人追查下來,那些東西,可不就會被當成貪污受賄的證據麼?

  而區區六十兩銀子,在現在這個社會來說,至少,對大明朝堂上這些官員來說,還真算不了什麼,一方上好的端硯,都得七八十兩銀子呢!

  若是真的超過六十兩就得剝皮實草,那放眼整個朝堂,恐怕就連主張用太祖舊法處置貪官污吏的英國公張維賢,也絕對逃不掉!幾乎可以說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能跑得了的!

  可如果不按照太祖舊法,處置皇陵山貪腐案中的那些貪官污吏,那就是違背太祖舊法,不遵祖訓,既然如此,那太祖舊法,太祖遺訓,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雖然,一直以來,大明皇朝的歷代皇帝,甚至包括歷朝歷代的文武大臣,對太祖遺訓,《皇明祖訓》,都是要用的時候,就拿來用,不用的時候,就扔到一邊,渾然沒有誰,真的將太祖遺訓和《皇明祖訓》當一回事。

  但這一次,皇帝卻是實實在在,明明白白的告訴所有人,在問所有人,太祖的法度,可不可以改變!

  太祖的法度,當然可以改變!

  歷朝歷代的皇帝、大臣,真正遵守太祖法度的,又有幾個?

  真要一切都按照太祖定下的法度來行事,太監就該待在後宮之中,皇帝也還得在建文廢帝一族手中,大明的京師帝都,也還得在南京城裡!

  至於內閣,也根本不可能有現在這樣顯赫的地位,甚至可以制衡六部,凌駕於六部之上!

  可問題是,這樣的話,乾清宮中的這些文武大臣,也包括沒有來參加御前朝議的所有文武大臣,卻沒有一個敢直接說出口來!

  縱觀華夏千年歷史,歷朝歷代,實行改革新政的,主導者,可幾乎沒有什麼好下場!戰國時的李悝、商鞅,北魏孝文帝時的新政,以及前宋王安石變法,近的還有前朝的萬曆新政!

  主導萬曆新政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當政之時,自然是風光無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擁有絕對的權勢!

  可等到張居正身死之後呢?還沒過上一年,就被萬曆皇帝清算,抄家滅族,追奪璽書、誥命,親屬或死或流放,幾乎沒有落到一個好的下場!

  這也就是四五十年前才發生的事情,萬曆皇帝仙逝,也不過才七八年,連十年都還沒到,可以說是殷鑑不遠!

  萬曆新政,是不是對太祖舊法的改革?當然是,否則也不會被稱作萬曆新政了!

  可作為主導新政改革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呢,最後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甚至於在整個萬曆朝的後期,張居正幾乎都是一個禁忌性的名字,無人膽敢提及!

  直到天啟二年的時候,先皇天啟皇帝,才終於為張居正平反,為他復官復蔭。然而就算為張居正平了反,也讓他的子孫後代蔭襲為官,可經過萬曆朝的一劫之後,張家哪還有張居正當政之時的風光?早就已經家族凋敝,不復往日的榮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