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徐光啟的見面,一直持續到了傍晚,直到天快黑了,連一旁伺候的小太監王義,都覺得時間太長了些,小心翼翼的委婉的提醒了朱由檢兩三次後,朱由檢才結束了與徐光啟的這次會面。
送走了徐光啟後,朱由檢很快便又讓王義找來了徐光啟剛才推薦過的工部侍郎、河道總督南思受和兵部侍郎,僉都御史李孟暗的告身文書。
很快,王義便拿來了南思受和李孟暗的告身文書,兩人的原官都是六部侍郎,而且也都是在天啟年間,魏忠賢當政之時,遭受貶謫,甚至是辭官歸鄉的。
而在此之前,朱由檢就已經下旨,原官起復了一批天啟年間遭受貶謫,或者辭官的六部部司高官,副都御史、僉都御史,甚至是分道御史,都在原官起復的旨意範圍之內。
而南思受和李孟暗兩人,也正是原官起復的兩個部司高官之一!
在看到兩人的高聲文書的時候,朱由檢才發現,南思受就是南居益,字思受,而李孟暗則是李邦華,孟暗也是他的字。
從南居益和李邦華的告身文書上來看,兩人也的確如徐光啟所言,頗有些才華,而且都有巡撫地方的經歷。南居益做過河道總督,而李邦華甚至還做過天津巡撫!
而在河道總督和天津巡撫的任上,南居益和李邦華,還都做得有聲有色,頗有政績,只是後來因為閹黨魏忠賢擅權,排斥異己,黨同伐異,南居益和李邦華才慘遭貶謫,賦閒在家。
要說推廣種植紅薯一事,這兩人還都能擔此重任,而且南居益是陝西人,卻出生在四川,李邦華是江西人,在天啟朝的時候,更是被閹黨視為東林黨人。
可以說,這兩個人,跟徐光啟都沒有任何直接的聯繫,更不存在任何的派系糾葛,徐光啟能夠推薦他二人,也確實並沒有摻雜任何的私心雜念!
只是一時之間,朱由檢還真不知道該選擇誰來推廣種植紅薯了。
好在現在南居益和李邦華,原官起復的聖旨已經發出去了,但都還沒入京,江浙、福建等地的紅薯種子,要運到河南河北,山東直隸,以及甘陝、川渝等地,也還需要些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自己完全還可以對南居益和李邦華加以考察和了解,從而選擇最合適的那個人,去負責推廣和種植紅薯。
不過,讓江浙、福建兩地,上貢紅薯種子的旨意,倒是現在就可以發下去了,還有福建的陳氏父子,陳振龍和陳經綸,他們可是引進和推廣種植紅薯的第一人,這樣的有功之臣,不能不賞!
不僅要賞,而且要大加封賞,才能激勵激發更多的海外華人,引進更多的海外糧食作物!
因此,在下給福建巡撫的聖旨中,朱由檢便專門又加了一句,讓陳氏父子負責,運送紅薯進京。
而在第二天早上,徐光啟也第一次以禮部右侍郎的身份參加了御前朝議。在這一次的御前朝議上,朱由檢也第一次舉行了廷推,對內閣輔臣,進行了增補。
原本,朱由檢還想再過些時日,等原官起復的那一批官員,更多的回到北京城,返回朝堂中樞後,朱由檢再增補內閣輔臣的。
只不過現在,徐光啟如今了,而且在跟徐光啟進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談之後,在短短的不到兩個時辰的會面過程中,朱由檢就接連給了徐光啟兩個重要的任命,一個是戶部農書局總編纂官,另一個是主持工部部務,負責鑄造紅衣大炮和修築萬年台之事。
現在的工部尚書,主持工部事務的,是薛鳳翔,還在皇陵山工地上,跟內閣次輔施鳳來,共同監督督造先皇皇陵。在京中代理工部事務的,是工部侍郎吳侍琮。
而對徐光啟的這兩個任命,無論其中的任何一個,可以說,都跟徐光啟這個禮部侍郎沾不上關係!
甚至於,不管是將徐光啟調任戶部,還是工部,要主持或者插手另外一個部門的事務,都顯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朱由檢想來想去,也只有更進一步,讓徐光啟入閣,以內閣大學士的身份,才能夠名正言順的主持工部事務,併兼管戶部農書局。
因此,才有了朱由檢繼位以來,在御前朝議上的第一次廷推!
按照大明立國以來的舊例,六科給事中,位卑而權重,是有資格參與廷推中的文武重臣中,品級最低的,以區區七品官,卻能在決定二品三品大員貴官的廷推中,擁有表決和發言權。
朱由檢繼位之後,幾乎每天,都要舉行御前朝議,而且時間也都基本上安排在上午,參與朝議的也是內閣輔臣、六部尚書、侍郎和都察院都御史、副都御史等高官,再加上定國公英國公等世家勛貴,後來又逐步增加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兩個內官。
而這一次,因為涉及到廷推,朱由檢便按照舊例,命通政司、六科給事中,也全都參與到了御前朝議之中。
六科給事中,人數無定員,除了外派公幹的給事中外,現在在朝堂上的六科給事中,都足足有二十餘人。
如此一來,參加這一次的御前朝議的人數,也就破天荒的達到了六十三人!嗯,在朱由檢看來,這應該算得上是大明帝國的中樞擴大會議了吧?
六科給事中雖然品級低,但代表的卻應該是大明官僚體系中的中下層,也是最主要的骨幹力量。而這樣的廷推結果,也才能顯得更加的公正公允。
實際上,從朱由檢讓內官傳旨,召幾乎早就已經名存實亡的通政司通政使和六科給事中入乾清宮參與御前朝議開始,六科給事中,以及之前就有參與過御前朝議的那些內閣輔臣、六部尚書、侍郎等高官,就已經隱隱約約的猜測到了,皇上應該是想要舉行廷推,增補內閣輔臣了。
畢竟,現在內閣輔臣攏共才四個人,而且還有兩個在京師之外,作為內閣首輔的黃立極,更是稱病告老,乞求還鄉,現在連大門都不肯出了。
偌大一個內閣,就只剩下了李國這個泥塑菩薩在那撐門面,僅靠他一個人,內閣這門面,可是絕對撐不起來的!因此,增補內閣閣臣,也就成了眼目前的當務之急了!
雖然從朱由檢繼位之後,內閣閣臣的地位和權勢,似乎都有削弱的跡象,但內閣就是內閣,大學士就是大學士,哪怕只是空有其名,僅僅只是一個大學士的頭銜,就足以讓所有的讀書人都趨之若鶩了!
更何況,內閣的權勢,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現在這麼大!皇上對內閣輔臣不信任,對其權勢加以限制,那是因為那是先皇的內閣,而且是阿附閹黨魏逆的內閣,皇上自然不可能完全的信任了!
可若是皇上自己挑選任命的內閣輔臣呢?那意義可就完全不一樣了。自己挑選的內閣輔臣,若是都還不能完全信任,那還能信任誰了?
因此,幾乎所有人都可以肯定,隨著崇禎年的到來,天啟朝的內閣輔臣,將會一一被取代,而繼任的內閣輔臣,則將成為朝堂上最炙手可熱的重臣!
因此,在去乾清宮的路上,一些朝臣,便已經開始在心底里,估摸和盤算著,該推薦什麼人入閣,又或者思考自己是不是也有入閣的可能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