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不容樂觀!

  西安-皇太孫行宮

  這裡是原來的秦王府,秦王妃-王氏帶著朱尚炳回應天觀禮,皇帝所幸就將他們母子留在京師定居。【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正好,朱雄英要西征,這座富麗堂皇的王府,也順勢成了太孫的行宮。

  朱雄英到的時候,兩陝的一干文武,皆接恭列於正堂。面容最沉重的,要數靖寧侯-葉升,洪武二十四年開始,他一直在甘肅鎮練兵,敦煌一帶的明軍都是他帶出來。

  敦煌一帶除了少量的明軍外,大多屬於羈縻的衛所管制,那裡的衛所實際都是招安的當地異族部族,總體來講處於放任自流狀態。

  這些部落,都是反覆無常的小人,明軍的勢力大,他們跟著朝廷,明軍勢微,他們勢必附和東察哈台汗國及哈梅里,圍攻大明的軍隊。

  「太孫,救兵如救火,自接到朝廷動兵的軍令來,標下等就盼著殿下呢!」

  「殿下,下命令吧!標下願率一萬精騎,星夜兼程,支援敦煌!」

  可殿中諸文武,都用一種看傻子的目光瞧著葉升。上面坐著的那位是誰啊!當朝太孫,不是誰家的後生。

  作為主帥,太孫尚且沒說如何,你就把事定了,無論從軍法,還是人情上,這都說不過去。

  就是他葉升再顧念同袍的心情,也不該如此僭越!瞧瞧徐、常幾位將軍黑著臉,即便再不會看臉色的人,也知道葉升此舉,已經把人得罪了。

  「葉將軍,軍情如火,孤自然是知道的。將軍的心情,孤也感同身受。」

  「可總得讓孤了解一下戰場的形勢吧,這摸著黑打仗,豈不是打糊塗仗。」

  換成別人,無視主帥,僭越無禮,朱雄英可不會這麼客氣,也懶得與他磨嘴皮,早就讓侍衛插出去打軍棍。

  但葉升不同,這不僅因為他是開國功臣,更因為其飽經戰陣,威名聲震遐邇,是明軍中為數不多,文武兼備的全才將領。這樣的人,是有大用的,不能因為些許無心之語,就輕易苛責。

  安撫葉升,朱雄英隨即看向徐允恭,常升,讓他們介紹現今的戰況,及兩陝兵馬、軍械情況。

  先站出來的是徐允恭,自太孫受命出任征西大將軍以來,敦煌一線的軍報,便直接呈送行營,不在向朝廷轉奏。

  半個月前,南線的阿頓、曲先,阿真川一線盡皆失守。東察哈台軍以推至冷湖、馬海、大柴旦一線,直逼安定。

  北線的扎失牙蘭、盧溝兒、瓜州、古墩子、阿丹城、卜隆吉也相繼失陷。明軍一線只掌握敦煌、龍勒山,及嘉峪關以西部赤斤、馱馬城、回回攤。

  這些地方,要麼只要百人隊的明軍象徵性的羈縻,要麼乾脆由各部族自行管理。失陷的如此快,皆因各部招之即叛,背叛大明朝廷導致。

  像帖兀台,曲先,阿真,東、西台吉乃,烏圖,娜仁、哈爾騰等部,皆磔殺當地明軍倒戈。

  「宋、劉兩位都督的聯名本章上書,十萬火急,賊軍攻城晝夜不停,守軍死傷慘重。」

  「而龍勒山的濮璵部,他們也聯繫不上,只是見山中日日有炊煙升起,推測濮璵部還在抵抗當中。」

  徐允恭對目前的戰事並不看好,各部族之眾高達數十萬,而且東察哈台及哈梅里聯軍,也有近二十萬之眾。

  他們人數眾多,又占據大明修建的堅城,憑城拒守,就會給明軍造成極大的殺傷。一座座城池拔完,敦煌那邊的兄弟,早死絕了!

  徐允恭的悲觀態度,說出了大部分將領的心聲,且不說此次太孫大婚,兩陝的大員皆到應天朝賀。就算他們在,奏報入京等到回旨,結果也是如此,這裡離京師太遠了。

  嘉峪關以西,畢竟是羈縻區,懷有疑心的部族首領太多了。且這也不是明廷一家所有,歷朝歷代都是如此。羈縻州降而復反的事,跟吃飯一般,常見的不能再常見了。

  徐允恭的話說完,常升從袖子裡掏出本子,通告兩陝的軍備情況:其一,陝西都司、陝西行都司,共領二十二衛,四個守御千戶所,兵力總和共計十二萬七千餘眾。

  自兩陝接到朝廷征伐旨意後,又從各軍屯中招募了八萬七千五百餘眾。及關中二十萬民夫,專司運輸軍械糧秣。且糧草、馬料、藥物等軍資,數量尚且不足,還在籌措當中。

  陝西、陝西行都司,地處邊陲,北面尚有北元餘孽,兵力是不能全部用到西邊的,兩陝留守兵力至少要留有六到七萬。

  「在兵力上,我軍並不占什麼優勢。兵部配屬給我們的火炮、火銃隊,目前還在新野,沒有及時轉運到位。」

  「在這種情況下,僅以我部微弱的兵力及少量的火器參戰,那西去的一座座城池,怕是就要用牙啃了。」

  攻城,火器是第一重要的武器,擁有足夠的炮火,才能摧枯拉朽。不管從戰爭的成本,還是戰爭進程的速度來說,都是不二的選擇。

  一聽徐、常二人的言論,心急如焚的葉升,再也忍不住了:「胡扯,火炮火炮,等火炮到位了,敦煌的軍隊,骨頭被敵人啃沒了!」

  臉被氣的凝紫的葉升,喝斥完徐、常的畏敵如虎、怯戰後。轉身拱手,力陳戰況之急,非救不可,決不能丟車保帥,寒了將士們的心。

  「殿下,殿下,您可不能聽他們的。沒有足量的火炮,就不打仗了嗎?」

  「標下追隨皇上打天下的時候,沒有火炮也打了。他們不敢去,那就讓臣帶兵去!」

  在葉升眼中,徐允恭、常升就是紈絝的少爺羔子,打富裕仗都習慣了。沒有足夠的裝備、補給,就覺得仗沒法打了,這是什麼狗屁邏輯。

  中山王、開平王何等英傑,何等魄力,怎麼生出了這樣慫包、軟蛋的兒子。葉升看他們就是仗著父輩的餘蔭升的太快了,就該放到下面吃吃苦去。

  早年間他追隨皇帝的時候,一窮二白,飯都吃不飽,還不是照樣打的元軍屁滾尿流。要照著徐、常二人的說法,那還打個屁啊,直接投降好了,這大明帝國也就不會存在。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