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好狠的歐陽倫(求訂閱!!)

  第473章 好狠的歐陽倫(求訂閱!!)

  嘶——!!

  嗯嗯!?

  當歐陽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整個太極殿都安靜下來,不,「安靜」已經不足以形容,得是「寂靜」!

  朱元璋雙目無比深邃的看著歐陽倫,眼神中透出的神色逼以往都更為複雜!

  百官一個個更像是見了鬼一樣看著歐陽倫,眼神中竟然還透著一絲恐懼,身為禮部尚書的呂昶更是在顫抖。

  這個歐陽倫到底要不要幹嘛?

  前腳才把儒學給弄掉,這轉頭就要對科舉下手!?

  對於歐陽倫的能力,現場包括朱元璋、李善長在內的眾人,已經沒有任何懷疑。

  正是出於對歐陽倫能力的肯定以及過去歐陽倫駭人聽聞的戰績,所有人不得不重視。

  對弈朱元璋、李善長以及文武百官來講,歐陽倫每一次改革都對大明有好處,但既然是改革,必然是有利益損失的。

  教育改革,直接把儒學改革沒了。

  科舉改革,誰又會遭殃?

  唯獨朱標露出高興的神色,他也跟著歐陽倫做了好幾個項目了,雖說每次都是在旁邊喊「666」,但他自身也是收穫頗多。

  科舉改革!

  這可是相當難得板塊,過去的歷朝歷代,也都有能人對選拔人才的制度進行改革,先秦時期的世襲制,這是最早的選拔制度,特點是王權與族權統一,通過家族血緣關係來確定政府各級官員的任命,普通百姓根本沒有為官的可能。

  秦漢至魏晉南北朝的薦舉制,選拔人才的方式主要是察舉制和徵辟制,察舉制是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級官員通過考察向中央推薦士人或下級官吏的選官制度,而徵辟制則是皇帝及公卿郡守選拔任用屬員的一種制度,雖說比世襲制稍稍優秀一點,但依舊是在上層流轉。

  還有一個是九品中正制,這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種選拔制度,由朝廷指派中正官,根據德行、才能和家世將地方上的人才分為九個品次,供吏部選用,看的還是門第、背景。

  直到隋朝開始,出現的科舉制,通過層層考試,從所有讀書人當中選拔人才。

  大明現在同樣是科舉選才。

  科舉制度已經是所有人認為最優解,頂多就是改變一下考核的內容、方向、形式,如果只是改變這些,還談不上科舉改革!

  朱元璋思索片刻,對於科舉制度.朱元璋也有些不滿意,但他也想不出其他有用的辦法,所以在差人才的時候,他也只能是重開科舉。

  現在歐陽倫居然提出要科舉改革,朱元璋感到震驚的同時,也有些好奇。

  「先說說你的想法。」

  朱元璋並沒有否決,但也沒有立即選擇支持。

  畢竟科舉制度已經實施這麼多年了,即便是元朝也舉行科舉,足以見到這辦法的確有其長處。

  「陛下,科舉制度施行多年,其中弊端臣婿不用多說,陛下和諸位大人應該都很清楚。」

  「臣婿之前在處理南方四省問題的時候,為了快速選拔人才,特意弄了一個公務員考試制度,快速招募到了諸多人才,臣婿覺得科舉制度可以向公務員考試制度靠齊!」

  歐陽倫緩緩道。

  「參照公務員考試改革?」朱元璋愣了一下。

  李善長站出來道:「歐陽駙馬,你的那個公務員考試的確是快,可若是科舉也同公務員考試一樣了,那又如何區分官員和公務員?這天下豈不是要亂套了?」

  歐陽倫緩緩搖頭,「李大人你又犯老毛病了,我都還有說完,你就先質疑上了。」

  「說白了,之前的公務員考試選拔人才,其實就是我做的一個試點,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務員考試制度效果是要比科舉制度效果要好,且更為公平!」

  「所以.今日我正式提出來大明公務員選拔制度!」

  「今後大明所有的官吏統稱為公務員,不過具體區分為選調生、國考公務員、省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公務員以及臨時聘用人員,選調生是選拔出來最優秀的公務員,和科舉進士差不多,國考公務員和省考公務員則和舉人差不多,事業單位公務員便是如今各個國企人員,至於臨時聘用人員屬於特殊人才,不同的公務員前途發展、福利待遇會有所區別!」

  「當然報名資格、考試難度、競爭強度也會不一樣。」

  「另外考試形式上也需要做出一些改變,不光有筆試,還得有體考以及面試,通過各項考核綜合取分排名!」

  「考試內容也得變化,不能只考四書五經,增加專業知、行政知識這方面的內容.特別是儒學的東西將要大幅度減少,增加律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內容.」

  「這便是臣婿對於大明公務員選拔制度的大致思路,具體內容等下來後,編撰一份詳細奏章送上來。」

  歐陽倫說完,現場依舊安靜了一會兒。

  太極殿內,文武百官全都被歐陽倫所描述的內容所震撼!

  乖乖!

  歐陽倫這那裡是科舉改革,更像是對儒學的斬草除根啊!

  儒學最大的優勢是什麼?不就是因為儒學那一套很適合用在科舉上麼?過往科舉考試,考得最多的就是儒學的東西,也正因為如此,讓儒學備受追捧。

  歐陽倫前腳才將儒學一脈一網打盡,這後腳就要將儒學的根基徹底毀掉。

  這和殺人後還要將人屍體挫骨揚灰有什麼不同?

  狠!

  好狠!

  完全可以想像,一旦歐陽倫這個所謂的科舉改革得到落實,那麼儒學當真是沒有任何出路。

  大殿內,一些儒學出身或者與儒學一脈走得比較近的官員緊張得全身汗毛都立了起來。

  刷刷——

  文武百官們將目光轉移到朱元璋身上去。

  這個時候皇帝朱元璋的決定就至關重要了,只要朱元璋點頭,那麼儒學徹底退出歷史主舞台的結局就算是確定了。

  朱元璋自然是感受到了一眾官員投來的目光。

  歐陽倫剛剛所言,他是一字不落的聽完,對於歐陽倫提出來的「大明公務員制度」,朱元璋有欣喜、有意外,當然也有擔憂。

  他意外的是歐陽倫真的能夠提出看上去比科舉更完善、更合理的官員選拔制度,他欣喜的是這個制度有種海納百川、廣收人才之感,不再是只局限於學儒學的讀書人!

  而讓朱元璋擔憂的是.這個「大明公務員制度」似乎並不能強化皇權,他確定這個全新制度實施後,對大明的發展和人才選拔是有利的,但他無法確定這些人才是否是忠於大明、忠於老朱家!

  儒學雖然有各種問題,但是他們總歸是有忠君思想的,而「大明公務員制度」更像是一條冷冰冰的制度,這讓朱元璋有些不習慣,甚至是有些彆扭。

  「呂昶、宋濂。」

  「老臣在。」呂昶、宋濂站了出來。

  「你們一個是禮部尚書,主管科舉,一個是吏部尚書,主管官員任用。」朱元璋看著二人,沉聲問道:「你們說說,關於歐陽倫剛剛提的新制度好還是不好?」

  「啊」

  「這」

  面對朱元璋的突然質問,呂昶、宋濂兩人顯得有些慌亂。

  「啊什麼啊,這什麼這,朕問你們問題,趕緊回答!」朱元璋沒好氣道:「呂昶,你先說!」

  「是!」呂昶拱拱手,思索片刻,然後開口道:「陛下,老臣身為禮部尚書,也曾主持過科舉考試,科舉考試已經經歷了歷朝歷代,無數學子都憧憬著能夠金榜題名,為朝廷效力,若是突然取消科舉,老臣擔心會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

  說到這裡,呂昶的態度已經很明確,顯然是不支持。

  朱元璋並沒有評價,而是看向宋濂,問道:「宋濂,伱也作過禮部尚書、現在是吏部尚書,更是太子老師,你又如何看?」

  宋濂悄悄看了一眼歐陽倫,接著深呼吸一口氣,然後緩緩道:「陛下,歐陽駙馬當初試行公務員考核的時候,老臣就有一直有關注,新制度能夠更加全面的挑選人才,其中以具體崗位進行考核選舉,讓老臣記憶猶新,另外新制度考核得更為全面,的確是不錯的辦法。」

  「只是.老臣和呂尚書有同樣的擔憂,用新制度取代科舉,如何安撫天下讀書人?」

  「畢竟若是這事沒有處理好的話,很可能引起更大的亂子,而且像儒學的那些人肯定會藉機生事的。」

  朱元璋聞言,緩緩點頭,又看向歐陽倫,「剛剛兩位尚書的話你也聽到了,他們所提的問題你可以解決的辦法?」

  「陛下,臣婿並非是要用新制度立即替換掉科舉,我大明科舉四年每三年才舉辦一次,而我大明如今發展迅速,人才更是一年比一年缺人,光是這一點就已經不太適應大明需求!」

  「臣婿之所以這個時候才提出科舉改革,這是因為人才選拔離不開教育,如今教育改革已經進入完全實踐當中,未來大明將會是村村有小學、縣縣有中學、省省有大學的全新教育體制,新式教育出來的學生已經不適合進行科舉考試,所以才需要全新的人才選拔制度,公務員考核制度應運而生!」

  「對於兩位尚書提出來的問題,臣婿認為可以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建立完善公務員考試的同時科舉考試並行,第二步待公務員考試完善後,確定科舉考試最後時間點,舉辦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第三步科舉考試徹底退出,全面運行公文員考試!」

  「至於兩位尚書擔心天下讀書人會不會接受問題,臣婿以為根本不用擔心,首先是公務員考試相比於科舉考試更加合理,更能夠上岸,其次我們給了讀書人足夠的轉換時間。」

  「陛下要是覺得有風險,不想進行科舉改革也沒關係,臣婿這就回去好好研究新的政策,爭取早日提出更好的政策來,只不過在臣婿思考的這段時間內,估計就沒辦法做其他的事情,也沒辦法天天來上早朝,還請陛下諒解。」

  聽到歐陽倫這最後一句話,朱元璋差點就答應下來,但是稍微一琢磨,就察覺到不對勁了。

  這小子是在威脅朕呢!

  朕要是不同意,你小子就要回去閉關?屁得個閉關,朕真要是同意了,這傢伙估計就再也不會來上早朝,你一問就是在思考。

  這那裡能行。

  朱元璋再一思考,覺得歐陽倫剛剛所言的也並非沒有道理,反正也沒有說立刻將科舉替換掉,要是出了問題立馬喊停就是,要是成功了,那也是他朱元璋的一筆功績。

  橫豎不虧!

  這樣一想,朱元璋心裡就有了決定。

  「咳咳!朕聽了歐陽倫所言,覺得科舉的確有諸多弊端,的確應該改改了!」

  「不過.」朱元璋話說到一半,一臉嚴肅的看向歐陽倫,「歐陽倫,朕這裡也有個問題問你。」

  「陛下請說。」

  「你如何保證這些經過你新教育模式以及新選撥制度出來的人才是忠心大明、忠心朕的?」朱元璋這話說得很直白,眼中還含著審視。

  人才的確需要,但若是人才對皇帝對朝廷不忠心,這樣的人才還是死了比較好。

  當聽到朱元璋這個問題,歐陽倫也是一愣,隨即後背有些發涼。

  我靠!

  怎麼把這事給忽略了。

  不過歐陽倫很快就想到了應對的辦法,臉上恢復笑容,「陛下,臣婿自有妙計,還請容臣婿在這裡賣個關子,但臣婿可以保證,經過新教育、新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一定是最愛國、最忠心的人才!」

  聽到歐陽倫這話,朱元璋雖然心裡越發好奇,但還是忍住沒有詢問,隨即點點頭,「既然如此,那關於科舉改革的事情,朕就交給你去做!」

  「還是老規矩,太子和你一起!」

  「這次呂昶、宋濂負責協助。」

  「臣婿(臣、兒臣)遵旨!」

  見到朱元璋點頭同意,李善長等淮西黨官員面色難看,而那些儒學相關的官員臉色則是更加難看,他們未來前途可以說是越發暗淡了。

  早朝繼續,不過一眾官員都在思考這新考試制度,根本沒心思關心其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