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說大明不好的地方,查漏補缺?
這話一出。【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劉三吾神情徒然一肅,一臉錯愕的看著朱允熥,眉頭皺的跟褶子一般。
一時之間。
整個庭院之中安靜的可怕。
其腦海之中的思緒不停的變幻,心情亦是沉到了谷底。
不知道過了多久。
劉三吾破天荒的沒有注意自己的形象,伸手狠狠的搓了搓那被歲月侵蝕,滿臉皺紋的臉頰。
之後,他抬起頭,看著眼前一直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的少年,幽幽說道:
「回殿下!
」
「其實之前,臣沒有說假話。」
「咱們大明,相較於別的朝代來說,真的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可以說歷朝歷代之中,咱們大明的貪官污吏算是最少的。」
「並且上到君王,下到朝臣,百姓,咱們大明也是相當有骨氣的!
」
說到此處。
劉三吾微微一頓,臉上露出了一絲遺憾之色,道:
「不過有好的自然,也就有不足的地方。」
「咱們大明算是歷朝歷代之中,最為貧苦的一個朝代。」
「不過這個問題,因為殿下您推行的稅制變革,收拾倭寇得了白銀礦,對大明來說起到了異常關鍵的作用。」
「也算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朝廷也慢慢的寬裕了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的變好。」
「但咱們整個朝廷的發展,整個國家的發展,卻依舊處在探索之中,大明立國二十六載有餘,幾乎都在原地踏步。」
「也不能說沒有變化,但變化確實不大。」
「對於這個問題,臣閒暇之時,也曾不停的想,不停的思考,咱們該如何去做,如何讓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繁榮昌盛。」
「恕臣無能,終究沒有得到一個滿意的答覆。」
「此事,也就沒有與陛下探討過。」
「哦?」
聞言。
朱允熥微微一愣。
說實在的。
劉三吾的這段話,確確實實的將朱允熥給震驚到了。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眼前的腐儒,居然能夠看到這樣的一面?
居然閒暇的時候,還為此事煩惱,思索考量過?
既是震驚亦是激動。
想來眼前的人,能夠看到這一步,能夠感受到這一步。
那接下來的話,自己想要打破儒家對於世人思想的控制,說服眼前的人,可能就沒有那麼難了。
這可真的是妥妥的意外之喜啊!
思索片刻之後,朱允熥臉上掛著澹澹的微笑,言語中帶著激動之意,道:
「坦坦翁。」
「你的想法,與孤不謀而合啊!
」
「這也是如今孤所看到的,也是孤身在這個位子,最為憂心的事情。」
「孤身為上位者,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我無法預料咱們明朝能夠走多遠,後期是否會被推翻。」
「但身在這個位子,我總想給咱們的百姓帶去一些什麼,能夠為天下蒼生做些什麼!
」
說道此處,朱允熥微微一頓,雙眸一眯,目光深邃的看著眼前的老者,繼續道:
「不知坦坦翁可否聽過這樣一句話。」
「實幹興邦,科技興國!
」
這可是後世的至理名言啊!
不過如今落在劉三吾的耳朵里,卻不懂這是何意,下意識的搖了搖頭,問道:
「殿下,恕臣愚鈍。」
「您方才所說的八個字,臣孤陋寡聞,確實不曾有聽過,但其中的六個字,臣大概能夠明白是什麼意思。」
「不知這『科技』二個字是何意?」
「還望殿下不吝嗇賜教!
」
說罷。
他抬起頭,聚精會神的看著眼前的少年。
之前在面對眼前少年的問題之時,他還以為實在給自己挖坑,試探自己之類的。
所以說什麼話都有所保留。
不過在朱允熥說出,他自己的心中的想法,同自己不謀而合之後,他一直在小心翼翼的察言觀色的看著其一舉一動。
已經年過花甲的他,侵贏政治這麼多年,眼前的少年的神態動作以及言語。
真心或者說假意。
又如何能夠瞞得過他?
此時此刻。
劉三吾的心中也算是徹底放下了之前的戒備,心中對於眼前的少年多了一絲的認可。
同時,也暗自希望,眼前的少年能夠做到,能夠給出他之前思索了良久都未曾找到的答桉。
聽著劉三吾的回答,感受著他打量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朱允熥一臉笑容,回道:
「所謂的『科技』二字。」
「你可以將其理解為製造,創造,創新,也是你們讀書人口中的奇淫巧計。」
「啊?」
「奇淫巧計?」
劉三吾直接給愣子在了當場,一臉錯愕的看著他,言語中帶著一絲的懷疑,道:
「奇淫巧計,這這這玩意怎麼能夠與『興國』兩字扯上關係。」
「這這如何能夠興國啊!
」
「殿下會不會裡面有什麼誤會?」
「哈哈」
看著一臉懷疑,眼中透露著不可置信模樣的劉三吾,朱允熥忍不住大笑了起來,擺了擺手道:
「為什麼不可能?」
「想想咱們的火銃,到如今的燧發槍。」
「以及平時我們生活之中所用到的所有工具,器具之類的。」
「這裡面的東西,哪一項不是工匠們手中的奇淫巧計,慢慢的轉變過來的?」
「如果沒有這些奇淫巧計,可能咱們估計連住的房子都沒有呢!
」
「不,應該說我們甚至連穿的衣服都沒有。」
「所謂的奇淫巧計,給所有喜歡創造的人,或者事務按上這四個字。」
「不過是下面的人為了迎合上面人的統治,上面的人為禁錮下面人的思維,害怕下面的人威脅到上面人的統治,產生的名詞罷了!
」
「要是沒有所謂的奇淫巧計,民族和國家何來的進步?」
「這就是為何我說的,『科技興國』。」
說到這裡,朱允熥頓了頓,聲音徒然變大,道:
「知道為何大明給你的感覺,一直是止步不前了嘛?」
「因為上到皇帝,下到百官,百姓,思維都被禁錮,沒有了明確的前進的方向。」
「如此情況之下何來的進步,昌盛繁榮!
」
「而這一切的源頭,有著世人的偏見與傲慢,更有著咱們科舉制度,百官所學東西,有著極大的關係。」
「所有人都研究四書五經,甚至在上面耗費一輩子。」
「哪裡還有心思去想別的!
」
「而到頭來學到了什麼?」
「滿嘴的仁義道德,知乎者矣罷了!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