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戲子難尋

  第945章 戲子難尋

  「無人可用?」朱雄英萬分詫異。「這大寧無論怎麼說,也是堂堂的一座雄城,怎麼會無人可用呢?」

  方孝孺與解縉二人對視一眼,先後苦笑。而後,由解縉牽頭,將他們這一日的經歷娓娓道來。

  原來,還真就不怪這兩位書生百無一用。朱標與朱肅,囑咐他們到大寧之後,通過說書曲藝等文娛活動,與將士們打成一片,徹底融入到軍中……他們在這一路上,也已擬定了各式各樣的方略,務必要幫著朱雄英把監軍這件事給辦好,辦的漂亮。卻沒想到,剛到大寧,現實就給了這兩位躊躇滿志的大才子一個大逼兜。

  太孫出京,自然不好帶著樂師說書先生一類的招搖過市。這嘗試革新監軍軍制的事畢竟是開天闢地以來的頭一遭,在確定能有成效之前,還要在蓋子底下掩著。要是讓人看到,太孫出城帶了一大堆此類人等,怕不是隔日就要有市井傳言皇太孫玩物喪志,不似人君。

  故而,方孝孺與解縉原是打算,在大寧此地就地徵募。大寧畢竟也是一座雄城,百姓之中,多少也該有幾個粗通此道的。再不濟,草原上如今多的是榷場和牧場,既然有人群聚攏,就必然會有戲班子說書先生之類的做此類事謀個生活。左右總是會有法子的。

  卻不料,這大寧城是個軍城,城中大多數屋舍都是軍中營寨,少有百姓定居。至於榷場,因為本雅失里率韃靼諸部四處襲擾的關係,榷場人氣也大受影響。既然不能保障安全,哪有戲班子願意冒著風險,來賺這零星幾片辛苦錢?

  可若是沒有人手,那又該如何是好?難道要他們兩或者是太孫殿下,親自化了裝扮粉墨登場嗎?

  ……戲子在大明朝,可不是什麼萬人追捧的明星角色。他們二人,胸中還有著凌雲壯志,可要是和戲子一詞沾上了邊,日後的仕途可就徹底堪憂了。

  更別提太孫殿下了……要是讓太孫殿下在眾目睽睽之下登台唱戲,也不用陛下和太子殿下龍顏震怒,誅他們九族,他們兩乾脆直接在大寧城抹了脖子得了……

  兩位大才子在城中奔波許久,又打聽了一夜,竟是一籌莫展,聽聞太孫殿下回城了,萬般無奈之下,才只能先去找朱雄英說明情況,免得太孫久候。

  「這……」朱雄英也麻爪了。他終究不曾親自決斷過事務,此時難免便有了一絲的慌亂。「兩位先生,為今之計,如之奈何?」

  「只能去看看軍中有沒有人選了。」解縉比方孝孺多謀一些,此時遂拍板道。「軍中抽員,本是不該。然而幸好太孫殿下與常國公及常將軍乃是舅甥之親。殿下想向大寧軍中借幾個人,常國公與常將軍定然不會見怪。」

  這也是朱標和老朱將朱雄英安排來大寧的原因之一,常茂與常升是朱雄英的親舅舅,定會全力保全朱雄英不說,有這份親人之情在,朱雄英若是想要尋得他們二人的幫助,開起口來也會容易許多。

  既然沒人,那也只好如此。朱雄英略一思量,五叔向他提及過的所謂政務兵、文藝兵,之後大概率的也是會有一個正式的軍職的。若是如此,一開始就找當兵的倒也無妨,遂點點頭道:「既然如此,就照解縉先生所言辦罷。」

  「我們這就去軍營中,尋些合適的人手……走,我與兩位先生一同去!」說著,便站起身來。

  他雖年幼,尚且沒有什麼做事的經驗,但做事的行動力卻是十分足夠的。

  方孝孺與解縉點了點頭,二人便跟在了朱雄英身後,開始在軍營之中尋訪可用的人才來了。

  軍卒甲:「說書?俺會聽,不會說……給俺寫好了讓俺念也不成啊,俺不識字啊!這兩位先生一看就是認字的,兩位先生咋自己不去哩?」

  軍卒乙:「唱戲?那可是下九流的營生!正經人家誰唱戲啊……不去不去,太孫殿下,俺就想老老實實的殺敵立功,爭取封個官兒。日後攢幾畝地討一房婆娘兩房小妾,給俺家開枝散葉……俺要是去唱戲了,俺家祖宗得揭了棺材蓋兒捶死我哩!」

  軍卒丙:「唱戲?好啊好啊,不過俺只會唱十八摸,『伸手摸姐胸上旁,我胸合了你身中;伸手摸妹屁股邊,好似揚揚大白綿』……太孫殿下,您看俺這唱的,中不中?」

  ……

  不料尋訪了足足半日,三個人,六條大腿都快走得斷了,仍然沒有一絲收穫。軍中的軍將都是軍戶,真算起來,這鐵飯碗比尋常的平民還要高上一等,更別提現在大明朝武德充沛,當兵的走到哪兒那可都是揚眉吐氣。至於唱戲的?呸,戲子而已。誰愛當誰當,軍爺我堂堂正正的殺敵立功,指不定哪天就封候拜將了呢?

  至於戲子……依照大明律,下九流的行當可是要傳諸子孫的!太孫?太孫來了也不成哇。應天府里的皇帝還要活萬萬年哩,太孫算哪門子的大頭蒜?

  朱雄英不過一介少年,又是皇帝的候補再候補,且自身沒有什麼功業名聲,兵卒們是敬他的身份,卻不會因為他的一句話,就拿自己的前程和後代命運玩笑。

  偶爾也有一些不著調的、畏懼戰陣兇險的兵卒願意轉行當個戲子,但這些人要麼油腔滑調,要麼就是想混在朱雄英身邊,來個奇貨可居……這樣的人,解縉和方孝孺自然是敬而遠之。這也就導致了他們走了足足半日,仍是一無所獲。

  「哎,原以為此事之難,難在日後,卻不料這開門第一道關,便如此艱難。」方孝孺嘆道。他自學成出師之後,便一直沒有實職,至多就是在朱肅的安排下,做些寫文章編輯報紙等工作。那樣清談的工作容易,此時方才知道,低下頭來腳踏實地做事的艱難,嘴裡不由感嘆。

  朱雄英也有些沮喪,先前來時,他還躊躇滿志,滿心要不負父祖與五叔期望,為他們做成這一樁事……卻不料出師未捷,便幾折戟沉沙。正想也附和方孝孺兩句,卻聽道邊的某一營地中,傳來了一聲說話之聲。

  「咦?」聽到這聲音,朱雄英猛然豎起了耳朵。「你們聽,這是有人吟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