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海陸並進

  第1116章 海陸並進

  鐵侯爺,即為鐵鉉。此前因探索海疆有功,鐵鉉已被封為伯位,後朱標登基,敘眾臣工之功業,鐵鉉又被酬功封侯。

  不過,那時候鐵鉉出海未歸,此時恐怕,還不知道自己被封列候的事。

  「嗯。朕知道了。」朱標揮了揮手,教那內侍退下。而後笑道:「鐵卿歸國,倒是正得時宜。」

  「有鐵卿送來的鳳鳴洲金鐵,我大明的國庫支應,也將輕鬆上許多了。」

  每次鳳鳴洲船隊歸國,都會為大明送回許多金銀鐵礦,這些來自於鳳鳴洲的金銀,以及瀛洲的金銀銅礦,乃是大明大步發展的底氣所在。

  雖說這兩年,應天府內,已經出現了要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但由於大明錢莊應對得當,並沒有將這些金銀直接投入市場,而是作為寶鈔發行儲備金使用,故而大明的市場並沒有遭遇到太大的衝擊。

  反而因為錢莊的運作,大明有了更多的資金來投入實業,使得各行各業全都蒸蒸日上。

  這些變化,鐵鉉亦是其中功臣之一,居功至偉。

  鐵鉉的船隊靠岸龍江船廠,果然給大明再次帶回了大量的各色礦石、資源以及金銀,一時之間,本來因為兩次恩科、興建學院、遷都順天而耗用許多的國庫,再次變得豐盈起來。

  這也使得朝中許多本來對西征持反對態度的大臣,少了一個反對西征的理由。

  北方,北平順天,日後的北京城。

  朱肅、朱棣等幾個皇子,正陪著老朱視察順天皇宮的工地。這一處的皇宮以元朝皇宮為底子,仿著應天城的皇宮修建,因為人員足夠,順天皇宮的修築十分順利。

  前些日子,皇宮外圍的承天門修建完畢。當初修築應天皇城之時,大明剛剛建國,財力不豐,雖說也盡力修築的宏偉巍峨,後期大明家底殷實之後,也做過了許多修繕。但比之應天的承天門,順天的承天門規模還是更加壯麗許多。

  依稀,已經有了後世北京天安門的影子。

  朱肅站在著承天門前,目光怔忡,恍惚之間,有一種穿越了時空的感覺。

  不過,身邊朱棣和老朱對於西征之事的討論,很快將他的思緒,從這種感慨中給拉了回來。

  「對於西征具體如何發兵之事,朝中至今還未有定議。軍中的那些開國勛貴倒是對此頗為熱忱,然而大多數人都廉頗已老,勞動那些老將軍老元帥遠征,萬一若有個差池,反倒是本末倒置,那些西夷如何能承擔的起。」

  「故而派遣而來的,都是些年輕人。那些老將老帥們是看著在尖子裡的那批開國勛貴,都封了封地,故而急著想讓自己家也更進一步,這才使了家中的子弟也去建功立業。這些人必然急功近利,卻又缺乏經驗……只怕是,不堪大用。」

  「嗯,若要出征,還是應該由朝廷出面,派遣善戰之師出征。」老朱點了點頭,看著眼前的承天門,心思卻已經留在了西征之事上。

  「朝中的那些官兒,咱才離開應天多久,竟就懈怠成了這般模樣。不過是一件西征的事,竟然猶豫遷延了如此之久,都沒能定下調子來。」

  「萬一咱當真歸天了,這些官兒一個個的,還不得蹬到咱老朱家的人臉上去?看來,等咱回京之後,還是得好生敲打他們一番才是!」老朱吹著鬍子道。

  這話朱棣朱肅也不敢搭茬,只是低眉順目,站在一邊。老朱罵了兩句,而後轉過頭來看向朱棣,道:「你既然這般說,怕不是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是。」朱棣點點頭。「兒臣以為,所謂兵貴神速。再遷延下去,只怕三個蘇丹國都要被那些西夷給打的爛了。」

  「三大蘇丹國若是打爛,我軍到達戰場之時,便沒有人能夠給我等支應糧草。況且康居城(撒馬爾罕)乃是我大明在中亞極為重要的倚仗,絕不容有失。去的晚了,萬一康居城等不來援兵,便事先陷落,我大明便要陷入被動的境地。」

  「既然如此,不如兒臣帶領本部兵馬先行出擊,朝廷援軍作為後軍再至。如此,即便無法占得便宜,至少可作威懾,拖住那些西夷腳步。」

  「此時還不是時候。」老朱擺了擺手。「咱原來的主意,就是讓你部兵馬作先鋒。但此時時機未至。」

  「兒臣知道。」朱棣道。「爹您想的,應該是入夏了再出兵罷?兒臣也是做此想法。」

  「原本以為那時候,朝廷便能調撥出足夠的兵馬。只是此時看來,朝廷要調撥兵馬,只怕是不大來得及了。」

  朱棣的兵馬多是草原騎兵,現下這個時節方開春,草木方長。若是大軍行動,牛羊戰馬必然沒有足夠的草料可供一路食用。

  而入夏之後,牧草正盛,最是適合遊牧騎兵出兵征戰。就算再急,也必須要等到幾個月後,方能出兵。

  老朱皺著眉頭,憑心而論,他是希望有大明的本部援軍,隨著朱棣一同去往西方的。但是按朝廷如今這效率,即便從此時開始抽調兵馬,只怕也無法編練成軍,隨朱棣一同西征。

  朱棣孤師前去,又是異地作戰,老朱心中,其實還是擔心的。

  就在老朱和朱棣正自商討的時候,有一名背插紅旗的傳訊兵來到了金水橋前,向著老朱遙遙行禮。二虎迎之而上,從那傳訊兵手中接過放著訊息的竹筒看了看,而後回到老朱身邊,稟道:「陛下,是鎮海侯(鐵鉉)的消息。」

  「哦?」老朱微微偏頭,「怎麼?」

  「鎮海侯的艦隊,運送著從應天寶源局那邊送來的軍資,正朝著順天府來了。」

  「鐵鉉竟往順天來了?」老朱眼睛一亮。

  ……

  天津港,原本是大明天津衛衛所所駐紮之地,後因老朱決意遷都,這裡日前開始興建起了碩大的港口。這裡臨近渤海,乃是老朱所劃定的,日後順天府北京城最為重要的海上交通節點之一,故而這座天津港是按照著大明最高規格的港口來進行修建,其占地廣闊,儼然已是一座巨型港城。

  如今這座日後的巨型港口城市剛剛才有雛形,往日裡廣闊卻空曠的碼頭之上,而今卻是停靠著許多艘極為駭人的巨艦。

  巨艦雖收起了風帆,然而單單憑藉其船舷,便足以遮天蔽日。在碼頭上仰視巨艦,甚至看不到巨艦甲板上的桅杆。

  這樣的巨艦,足足有十艘之巨,龐大船身之上四處可見的藤壺和風浪敲擊的痕跡,正說明了這些巨艦的身經百戰。甲板上黑洞洞的炮口前伸著,昭示著這些巨艦,並非只是區區的樣子貨而已,更是可怕的戰爭重器。

  這是大明的鳳鳴洲寶船艦隊,大明規模最大的海上艦隊,也是這個世界上如今最為強大的一股海上力量。

  「師尊!」看到正在港口處迎接自己的朱肅,鐵鉉趕緊下來船來。「徒兒鐵鉉,見過師尊!」

  「快起快起,都是侯爺了,怎還是如此拘禮。」朱肅將鐵鉉扶了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距離上一次見鐵鉉,也已經有一兩年的時間了。這時候的鐵鉉已經開始留起了鬍子,因為常年在海上經歷風霜,面容為海風鑿刻,看上去老成許多,神情也越發穩重。

  「皆是師尊之功,徒兒不過沾光而已。若無師尊提攜,何來徒兒今日?而且徒兒能尋得鳳鳴洲,也是因師尊所予海圖之功。」雖說已經封了候,鐵鉉卻仍舊古板忠誠,這也是老朱能夠放心將這一支艦隊和鳳鳴洲,暫時交託給鐵鉉的原因。若是換一個野心大一些的角色,只怕早就想著捲走艦隊,在鳳鳴洲占著那些金礦,自立為王了。

  和朱肅寒暄了這麼一句之後,鐵鉉便向朱肅身邊的朱棣行禮道:「臣拜見燕王殿下。」

  「不必多禮。」朱棣右手虛託了托。對於鐵鉉,他的思想是帶有些複雜的。畢竟,這是在原先的歷史上,險些砸死他朱棣的男人。原先的歷史上,鐵鉉鎮守濟南,給那位「永樂大帝」造成了極大的麻煩。「永樂大帝」烹殺了鐵鉉,也足以知曉歷史上的自己,對這個鐵鉉究竟是多麼痛恨。

  但現下里,朱棣對鐵鉉這種古板卻忠誠不渝的臣子,其實是極為喜愛的。這份喜愛與所知道的原本歷史上鐵鉉的事跡摻雜在一起,構成了如今的朱棣對鐵鉉複雜的觀感。

  「倒是沒有想到,大哥會讓你來運送這批軍資。」朱肅笑道。

  老朱確實吩咐過朝廷送來西征軍資,但卻也沒想到,這批軍資,會交由鐵鉉的船隊運送。鐵鉉道:「畢竟寶源局此次交付的軍資數量頗大,若以運河運送,只怕要分運多次。」

  「到時候,耽誤了我大明的西征大計,那就不好了。」

  「數量頗大?」朱棣挑了挑眉,十分有興趣。寶源局這批軍資,基本都是為了西征而給他送來的武裝。「都有什麼?你且說說看。」

  「回燕王殿下,此次所交付軍資,有燧發槍三千五百支,膛線槍二百支,虎蹲炮八十門,炮彈一萬餘,小口徑炮百餘門,大口徑炮百三十門,炮彈三萬餘發,紙包彈藥十萬餘,熱氣球二十部,迫擊炮三百餘,轟天雷四千餘,五眼銃九百餘柄,地雷……」

  隨著鐵鉉的如數家珍,朱棣的眼睛也越來越亮,朝廷竟調撥來了如此之多的武器,這是幾乎把寶源局給搬空了啊!

  搬空寶源局倒不至於,而今大明採取了工坊式生產和流水線作業,再加上基礎科學的不斷發展,寶源局的產量,也水漲船高。同時,火器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那些舊世代的武器又不能賣給異族,只能放在庫房之中吃灰。

  乾脆連帶著最新式的迫擊炮等武器,一併交給西征的軍隊。畢竟西征的軍隊以朱棣這個他的親弟弟為先鋒,朱棣勞師遠征,乃是代表大明,而且朱標亦對自己的弟弟在戰場上的安危心存擔憂,多給些武器,殺敵之時也能不那麼拮据。

  老朱或許還有一分忌憚朱棣「靖難」,但朱標對於自己的兄弟,可是百分之百的信任。

  「這些軍備,四哥你莫不是想全都要了?」朱肅好笑的看著兩眼放光的朱棣道。「雖然也不是不行,但是,這麼多裝備,你麾下有那麼多懂得用的人嘛?」

  「而且這些輜重數量龐大,若都拉去戰場,勢必拖慢騎兵速度。」

  「四哥,你可要冷靜一些。這些戰備,該是給我大明西征的軍隊,一起用的。」

  「……這事我自是知曉。」朱棣道,只是那眼神,仍是忍不住往港口上停靠著的寶船艦隊亂瞟。

  「哎,這些火器戰備若是帶去西邊,定能一戰奏效,大獲全勝。可惜……若帶火器,勢必拖累進軍。陸上行軍,終究是比不上海上行船……」

  他說著,語速越來越慢,忽而想到了什麼,陡然轉過身抱住朱肅的肩膀,道:「五弟!是啊,我們可以用海船運送!」

  「四哥你真昏了頭了?」朱肅笑道。

  「海船,如何能夠開到中亞戰場裡去?」

  「海船固然無法開赴中亞戰場,但海船,卻可以繞過中亞,直赴歐洲……」朱棣道。

  「誰說我等要救三大汗國,就只能正面與那西夷教會的軍隊對壘?」

  「那西夷教會的軍隊,不是亦是由西夷各國所組成嗎?」

  「若是我大明水陸並進,陸路進軍中亞,正面與之作戰。海路則直插歐洲,直接進逼其家門,圍魏救趙。」

  「他們難道還能翻了天去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