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我欲守土復開疆

  對於朝堂上發生的這些事,朱七牛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但他從未曾刻意表露過任何態度。

  自去了翰林院和國子監任職後,他只專心盯著這兩個衙門的事兒,對於其它的一概不管。

  翰林院這邊,翰林學士朱七牛不需要太過操勞,只要負責協調好人員,敦促他們編書即可。

  而他們要編的書嘛,在夢中書房裡有另一個名字——永樂大典。

  現在嘛,它得改名了,大概會改成宣德大典吧。

  而在國子監這邊,國子監祭酒朱七牛就忙多了。

  作為國子監的校長,朱七牛按照皇帝的意思,給學生們添了幾門可選修的新課。

  它們分別是物理、數學、化學……特種兵的培養與作戰等等,其中涉及到的書籍都是朱七牛早就看過甚至早就默寫過的。

  起初時學生們還不太能適應這全新的陌生的知識,但真沉入其中後,又覺得賊有意思。

  許多學生甚至研究的都要瘋魔了。

  皇帝得知後,十分欣慰,大手一揮,讓財部批下大量經費。

  工部尚書萬三重在過來考察過一番後,更是驚奇的發現這裡的許多學生的理論知識比那些老工匠都牛。

  於是他隔三差五就會過來借調學生過去工部參與研發,甚至直接調國子監的老師過去講課,或是把工部的頂級工匠派來國子監旁聽。

  如此一來,大明的工業歷程自然是要大大加速的。

  以火車為例,再後面營造的火車可就有點輕軌那味兒了。

  雖然比起原本的也沒輕到哪兒去就是了。

  但凡事只要能起個頭,總歸是好的。

  而在家庭方面嘛,朱七牛家倒是沒發生啥大事。

  無外乎就是哪個牛牛家又添了新兒子或新孫子之類的,大家早已司空見慣。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太孫朱瞻基在宮裡住不習慣,總是吵著鬧著要回斌王府住,要去朱家私塾念書,一副不拿自己當皇帝孫子的架勢,把皇帝和朱高熾愁煩的不行。

  於是皇帝索性聽從了朱高熾的意見,直接下了個條子,把朱仁忠、朱仁孝、朱仁節、朱仁義四兄弟招進宮裡當起了伴讀。

  給太孫當伴讀,這可是當年朱七牛都沒享受過的恩寵。

  人們幾乎都可以預料了,哪怕斌王不在了,靠著四個王子,斌王府也不會沒落,甚至能再繁榮個大幾十年。

  畢竟朱瞻基已經是太孫,鐵定會在將來當皇帝,跟他的關係搞好了,將來怕不又是一場類似武皇帝和斌王友情的絕世美談,那斌王府的權勢地位還能差嗎?

  ……

  這日,眼見大明重新走上正軌,各地一片生機勃勃,高速發展,財部為了防止通縮、印錢印的都要冒火花子,以萬三重為首的文官聯名上了一道奏疏。

  ——請啟動第二步草原蠶食計劃以全先帝遺願疏。

  朱棣本就是個愛好開疆拓土的皇帝,草原更是他發家以及快樂的源泉,這樣的好事他怎會想錯過?

  借著為先帝補償遺憾的名義再跟草原上的韃子好好干一仗,證明自己的武功,同時打亂固有的軍方高層格局,培養自己的嫡系人手,掌控地方更多的軍師旅團,更是他作為一個皇帝所不能拒絕的。

  看完奏疏,他笑的眼睛都要找不著了。

  「諸位覺得是時候了嗎?」朱棣笑問道。

  萬三重道:「如今我大明兵強馬壯,人口眾多,火車路線比當年多了不少,而且也已培養出了足夠的尋找礦脈的匠師和大量基建工人,開啟第二步草原蠶食計劃正當時啊!」

  「糧食供給等可夠?」

  「絕對充足。」

  「很好,既然如此,朕要效仿太祖高皇帝和先帝親征。」

  周光站了出來:「皇上乃是萬金之軀,怎可如此涉足險境?我大明有各大軍區,數十個軍長,上百個師長,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時合該他們出力了。」

  朱棣反駁道:「朕於草原之上縱橫多年,沒有人比我更了解那裡,豈能懼怕所謂的險境?

  況且當年第一步蠶食計劃之所以能成功,全靠皇兄在後方支持,而七牛皇弟坐鎮前線,統籌各方。

  如今七牛皇弟肩負編書和育人重任,沒法再去草原,除了他,還找得到另一個適合執行此計劃的人嗎?只能是由朕自己去了。」

  楊士奇高聲問道:「皇上若出征草原,京城這邊也得有人監國,皇上打算指派何人?」

  朱棣這下可有些猶豫了。

  監國嘛,權利太大,若是讓七牛來做,自然合適,只是……。

  可如果不讓七牛來,就得從三個兒子裡選,可無論選誰,都等同於選擇其為太子。

  這懸而未決的太子之位,不能再拖下去了。

  「楊愛卿言之有理,看來是時候冊立太子了,到時候就讓太子監國吧,爾等下去後各自寫一本奏疏,舉薦你們認為適合當太子的人選,到時候我們再詳議出征之事。」想罷,朱棣道。

  楊士奇道:「若是選出太子了,大可讓太子去執行計劃,皇上乃天子,不可輕易離開京城。」

  朱棣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

  好嘛,說來說去就是不讓我去吧。

  我還饒進去一個太子。

  我何苦來哉啊!

  「朕說了,太子選出來後再詳細討論,若是無其他事的話,諸位愛卿便退下吧。」朱棣沒好氣的說道。

  「是。」

  ……

  下朝後,朱棣覺得有必要跟朱七牛商量一下蠶食計劃的事兒,於是讓人把朱七牛喊了過來,又把三個兒子和孫子他們一起喊了過來。

  「這次是家宴,就別那麼多禮數了,該吃吃該喝喝。」眾人過來後,朱棣第一時間給這次聚會定了性質。

  朱七牛『哦』了一聲,徑直在朱棣旁邊坐下了,真就不打算講禮數了。

  朱高熾他們卻不敢這樣,兀自端著架子,像三隻不敢露頭的鵪鶉。

  朱瞻基和朱七牛的四個兒子也有點怕皇帝,乖巧的行了禮,這才敢坐下。

  嗯,這很朱家兒孫。

  曾幾何時,其他皇子皇孫在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面前也是這個鳥樣。

  除了朱標和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