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牛道:「再就是行政區劃,我覺得大明的行政區劃有點亂。
比如州府,不知道的會以為它們有高低之分,其實在行政上它們是差不多的,只不過知府的品級比知州高。
而像是杭州府、金州府之類的州府,讓人分不清到底是州還是府。我覺得可以設大府為府,小府為州。
這裡的大小以疆域來定,各州府的長官的官職則以其重要性來定。
比如杭州,雖然地方不大,經濟卻頂的上小半個朝鮮,就算將杭州定為州,其長官也該跟知府平級,而一般的知州則依舊品級等於知府。」
朱雄英點頭:「合理,你繼續說。」
「再說都指揮使司吧,很多人以為大明有幾個承宣布政使司,就有幾個都指揮使司,其實不然,像遼東都司就是特例,其級別上比其它都指揮使司要低一些。
我能理解這是因為那一帶過去屬於邊疆,地廣人稀,設立衙門管理不划算,不如直接軍管。
可大明既然要發展,那就算是犄角旮旯,也得塞滿我們的百姓,豈能厚此薄彼?我們必須有這個自信。
不如就廢掉遼東都指揮使司之類的官員編制,直接讓臨近的州府將其分過去,若是有特殊關卡或地形不允許百姓靠近的,劃分一塊區域直接讓衛所統轄就是了。
再說邊境一帶,那些地形很差勁,沒法種田種地的地方,一般老百姓也不會過去,直接設立衛所即可,沒必要圈太多疆域進去,也沒必要非得讓這種地方的衛所士兵屯田,可以定期給他們送吃喝之物嘛。
對於這種行政和軍方交錯的地帶,我的建議是軍為民讓路,提高軍方隱秘性,又或者,用林場和農場去做阻隔。
簡而言之,軍方要儘量位置隱秘,權勢透明,軍政要分開,雙方各司其職,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朱雄英再次點頭:「這個想法也不錯,儘量讓軍民離得遠些,省的混進內奸,探明我方軍力部署。」
「是的。」
朱雄英給朱七牛倒了杯茶:「說了這麼多,渴了吧,來,喝杯茶。」
「好勒。」
喝茶的功夫,二人閒聊了幾句。
一杯茶喝完,朱雄英這才把話題引入正題。
「有關這些更改,其實更多的是區域劃分和官員調動的事兒,過去也不是沒搞過。
只不過過去的還是老一套罷了,沒你這個細,到時候讓內閣和十二部一起商議就是。
我倒是對你說的軍區更感興趣,你仔細跟我說說,軍區跟都指揮使司有啥區別?」
朱七牛道:「軍區可以理解為都指揮使司,但並不跟過去的都指揮使司一樣。
我覺得與其搞二十多個都指揮使司,不如縮減為十大軍區,每個軍區分管兩個左右的省份里駐紮的軍隊,其中包括陸兵、海兵、熱氣球兵、炮兵、火銃兵、敢死隊等等。
既然名字都改了,索性改革徹底,以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為劃分,把每支大部隊乃至小部隊的人數、配置都給規範起來,再讓他們隔段時間就互相論調,避免有人在軍中拉幫結派,亂搞一通。
其中十人為一班,三班為一排,三排為一連,再算上做飯的伙頭兵和連長等人,其人數嘛,一百一二十人,大概跟一個百戶所的在冊兵丁相等。
營則由五個連組成,兩個營為一千二百人左右,跟一個千戶所的在冊兵丁差不多。
團則由四個營組成,人數為四千八百,跟一個衛指揮使司的在冊兵丁數量相仿。
以大明約莫四百萬在役士兵來算,約莫有八百三十個團。
其中,直隸必須鎮以重兵,須得三十個團,其餘各省除江西、湖廣、河南等少數省份位於內陸,不跟海岸線邊境線接觸、可少派兵力外,其餘十多個省份都需大量士兵鎮守。
將八百個團分給九大軍區,約莫一個軍區八十八個團,可視其鎮守所需人數調整一下各軍、師、旅之數量。
以江西為例,全境不大,又被各省牢牢守在中間,若其與同在內陸的湖廣組成一個軍區,遠用不到八十八個團,五十個團足以。
則該軍區只需設立兩個軍,一個軍設立三個師,一個師設立三個旅,一個旅下轄兩到三個團即可。
而若是以蒙古為例,疆域廣袤,又時刻面臨韃子的威脅,八十八個團就不夠了,怎麼也得一百二十個,也就是五十多萬士兵。
則該軍區可設立三個軍,一個軍下轄三個師,一個師設立三個旅,一個旅可下轄四到五個團。」
朱雄英聽的是津津有味:「不愧是你啊七牛,若不是你這樣帶兵打過仗、本身又是狀元文官出身的人,還真想不到這麼細,算不到這麼精確。」
朱七牛繼續道:「在原則上來說,省里的官員和各軍區統帥是不該有交集的,但凡事總有例外嘛。
以屯田為例,可以以連排為單位在各種要緊的地方進行小塊屯田。
而像是一些重要場合,比如工部工坊,地方上能力有限,無法嚴密保護,也可以借調軍區下轄的精銳部隊駐紮,雙方共管。」
「嗯嗯,這些都是應該的,做人不能死板,辦公更不能死板嘛。七牛,你接著說。」
「如果團長等於衛指揮使,那就是正三品官,那比他更大的旅長、師長之類的就不好安排了,總不能軍長是正一品,軍區統帥也是正一品吧?
所以在實行這套劃分的同時,還得有另外一套有別於文官品級的制度,我管其叫做軍銜制。
這軍銜制從低到高依次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上將,一共十九個等級,其中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可加封為上將,各軍區統帥則加封為中將,各軍軍長為少將,以此類推。
在待遇上,應該實行甲+乙的模式,甲為各軍銜固定的軍餉,乙為不同職位的俸祿,避免有的職位有高低,導致軍銜相同的人爭風吃醋。
當兵這種事嘛,保家衛國,歷朝歷代都很榮譽,而如今大明以槍炮為主,傳統的弓箭和短兵相向已經是能不用就不用了,避免士兵損傷。
在攻擊距離變遠的前提下,過去的盔甲只會增加重量,沒什麼大用,我建議對海陸空三軍指定三套顏色不一樣的作戰軍服,再製造三套顏色不同的常服。
這三套作戰服要求穿的舒服,夏天的通風散熱,冬天的保暖厚實。
而常服嘛,為了增強榮譽感,款式上可以大家都一樣,但肩章、領章要略作區別,就跟現在的朝服衣冠禽獸一樣,讓人一眼就分得清誰高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