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朱大牛跟朱二牛可是接連來了我們的國家四趟了,你們中有人甚至跟他們接觸過多次,對於此二人你們有何看法?」
讓人給在座的臣子都上了杯茶,做足了禮數,李成桂這才讓人如沐春風的笑問道。
「大王容秉,下官前後已經跟朱大牛和朱二牛接觸過兩次了,依下官看來,此二人屬實是只知道賺錢的草包。
因為以他們兩個的宗室身份,又有個權傾天下的斌王弟弟,但凡爭點氣,現在不說位列台閣吧,起碼也得是個三品侍郎吧?
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而讀書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做官兒?只要當了官,錢還是問題嗎?
他二人連這個都看不透,就知道賺錢,也就是仗著有個好弟弟護著,不然早就被人吞沒了。」
「臣也是這麼看的,雖然大明太上皇早期制定的海禁、重農抑商等政策早已名存實亡,連當今大明皇帝做太子時都開過店鋪,如今大明還在組建商部,但商人的地位絕不是短短十幾年就能被扭轉的。
他二人身為皇親國戚,不思通過宗人府考核,做官為將,卻一心撲在做生意上,我要是他們的爹,早就打死他們了。」
「對對,臣也是這麼看的,而且他們不僅沒有志氣,不夠聰明,膽子還大的沒邊,糧食和武器,這是能隨便對外國售賣的嗎?
大明才過上幾天好日子啊,雖然說錢糧滿倉,兵器積壓,可到底未來如何誰也不清楚。
這也就是當今大明皇帝不是朱元璋,若是他在,以他最喜歡存錢、存糧、存馬、存牛的性格,早就查出這兩人在偷偷倒賣衛所武器和農場糧食了,那不得下令砍了他們的腦袋啊!」
「……。」
靜靜聽完全部臣子的話,李成桂這才又問道:「大家幾乎都是這個看法,就沒有其它異議嗎?」
眾臣子紛紛搖頭。
「沒有。」
「這樣的草包,一眼就看穿了。」
「咱們大可以趁著大明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多多的購買糧食和武器,以備將來。」
「前高麗王雖然野心勃勃,以至於以卵擊石,竟然想跟大明硬碰硬,不是咱們效仿的典範,但我們跟大明之間確實有可能在將來變成敵人,若能占領他們那片廣袤的土地,那可太好了,此時我們多買他們的糧食和武器,厚積薄發,沒準哪天真就能等到那個機會。」
「……。」
李成桂嘆了口氣:「本王卻不像你們想的這麼樂觀。」
一位大臣問道:「為何呀大王,他們二人來我國幾次了,並無任何異常。」
李成桂解釋道:「是啊,他們二人一點異常也沒有,甚至可以說是表現的十分差勁,本王怎麼都不應該懷疑他們的。
按理說如果大明對我們有想法了,絕不會是派他們過來,這也太打草驚蛇了。
可是他們是大明那位斌王殿下的哥哥啊,咱們能看不起他們倆,難道還能看不起斌王嗎?
自他四歲參加大明太上皇舉辦的那場中秋晚宴開始,不過才過了十八年,可他給大明帶來的改變有多少?若是細說,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這樣一個人,我們萬不可輕視,所以本王覺得此事不能掉以輕心,但凡朱大牛他們過來,盯著他們的人都必不可少,他們無論做過什麼,說過什麼,都要完整呈上來給本王知曉。」
大臣們卻依舊有些不以為意,尤其是那些接觸過大牛二牛的。
「大王你多慮了。」
「是啊,大王,咱們這邊跟大明通商不是一天兩天了,哪怕是海禁最嚴的時候,也有大明商人鋌而走險跟咱們做買賣,這朱大牛跟朱二牛不過是背景更大的奸商罷了,為了錢,他們什麼不敢賣呀。」
「單靠他們兩個的商隊,能對我朝鮮造成什麼妨礙?哪怕這事兒真是那位斌王殿下主導的,他又能如何?咱們可是被大明太上皇列為不征之國的,只要咱們明面上老老實實的,他只能無從下手,他還敢派兵打咱們不成?」
「……。」
李成桂冷冷一笑:「哼,大明不征之國,難道之前呂宋和倭奴、琉球不是大明不征之國嗎?
可現在呢?他們一個變成了東瀛承宣布政使司,一個變成了呂宋承宣布政使司,一個直接就併入了大明國土,只相當於大明一個小州府。
朱秉文攻打呂宋時,還順便滅了蘇祿國,占了棉蘭老島和那周邊十數個島嶼,何以我朝鮮作為不征之國之一就能例外?」
一個大臣道:「可是大王,呂宋被滅是因為降而復叛,同樣投靠大明的琉球不就沒事嗎?
倭奴則是因為倭寇多年襲邊,大明尋找使臣的人員又在他們那裡失蹤。
大明若是迂腐的選擇忍讓,繼續將它們當做不征之國,那才奇怪呢。」
另一個大臣道:「是啊,這兩國可以說是自作自受了。而我朝鮮不同,我們一向老實,朝貢都是第一個去的,他們有什麼理由打我們?」
李成桂揉了揉太陽穴,有些被這些迂腐固執的臣子氣到了:「你們啊,還真是想的簡單了。
本王問你們,高麗王當年曾試圖掌控女真疆域,因此跟大明交惡,並曾試圖讓本王率兵進攻大明,本王自知不是大明對手,藉此機會效仿宋太祖陳橋兵變,掌控兵馬回朝拿下高麗王,並在你們的擁戴下建立朝鮮,可有此事?
無論是高麗王時期,亦或者本王登基之後,一直有個不變的策略就是吸收女真百姓,一步步向北方吞併女真疆域,可有此事?
雖然大明大多數臣子都對女真之地不屑一顧,覺得是蠻夷之地,不值得青眼有加,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道理他們還是明白的。
一個鬆散的女真加一個積貧積弱的朝鮮是他們樂意看到的,一個吞併女真、疆域空前巨大的朝鮮則是他們不願意看見的,對否?」
接連三個問題,問的心腹大臣們個個啞口無言。
尤其是其中那些經手過吞併女真疆域和吸納女真人計劃的人,更是汗毛都立起來了,生怕大明秋後算帳。
李成桂很滿意大家的反應,繼續道:「看來你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沒錯,若是大明想找理由討伐我們,我之前說的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現成的理由,而以大明的情報能力,恐怕早就搜羅到這些了,只不過秘而不發罷了。
所以所謂的不征之國就是個笑話而已,完全取決於大明想不想打我們。
本王甚至覺得若是他們想打我們,就是我們沒有毛病,他們都能挑出毛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