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結束。
朱七牛他們一大家子人被皇帝派馬車各自送回了家。連同那幾十車禮物一起。
隨即皇帝便來到了父皇朱元璋這裡。
「標兒你來得正好,咱們父子倆是時候商量下怎麼好好安頓咱的這兩個堂叔的一大家子人了。」喝了碗醒酒湯後精神了不少的朱元璋一看見好大兒,立刻更來勁兒了,拉著兒子的手說。
「父皇是怎麼想的?」朱標問道。
「朱三牛跟朱五牛作為皇親,再在宮裡當女官和禁軍將領已經不合適了,咱想讓他們出宮去。
朱五牛嘛,年紀不小了,再耽誤下去,以後找婆家都不好找。
至於朱三牛,可以安排他去當個武官,替咱們老朱家的江山盡一份力,這小子雖然沒有七牛那麼聰明,也沒四牛那麼踏實,但勝在勇猛,還是可堪大任的。」
這兩人的安排都是小事,朱標直接一口答應下來,又問道:「那其他人呢?尤其是七牛。」
朱元璋顯然早就想過這事兒了:「按照咱定下的藩王制度,象叔和獅叔的父親作為裕皇帝的親弟弟,本該封為親王才是,象叔和獅叔呢,一個繼承親王之爵,一個分封為郡王。
他們再往下的子孫則依次可繼任上一代的爵位,或被封為鎮國將軍、輔國將軍等爵位。
但是呢,咱親大哥朱興隆的子孫也才封了個郡王而已。畢竟咱才是正兒八經的開國皇帝,朱家的第一位實際上的皇帝。
咱思來想去啊,對於朱七牛他們家的封賞不能太重,不然人心難安,不能服眾。
咱覺得不如乾脆效仿靖江王成例,追封朱初七為郡王,象叔和獅叔呢,則各自分封為鎮國將軍,此爵位準其後代嫡系子孫承襲,庶出的子孫則依次降級。
比如朱大虎,將來他承襲了象叔的鎮國將軍爵位後,朱二虎、朱三虎就只能當輔國將軍。
而朱大牛將來承襲了朱大虎的鎮國將軍爵位後,朱二牛也只能承襲輔國將軍。
朱二虎、朱三虎、朱二牛的庶出兒子則只能承襲比輔國將軍低一級的奉國將軍。」
朱元璋又道:「朱四虎不是被過繼給了獅叔嘛,那將來這個鎮國將軍就歸他繼承,然後依次傳給七牛和他將來的嫡子、嫡孫,標兒你看如何?」
朱標笑道:「父皇你怕是忘了,七牛本身就是斌國公啊,兒還許了他將來的長子另一個國公之位,而鎮國將軍位比一品武官,還沒有國公之位來的尊榮呢。」
朱元璋拍了下額頭:「咱是有點昏了頭了,他本就是天下第一國公啊,那你說咋辦?」
朱標道:「皇室子孫中有大功勞於國的,也不是不能封賞,就拿四弟來說,他去草原許多年了,其世子朱高熾年紀雖小,卻也將北平打理的井井有條,兒很喜歡這個侄子,就曾特意對其賞賜了好幾次,不如其他人的安排照舊,單把七牛拎出來加封吧。」
聽見朱高熾的名字,朱元璋臉上的笑容更濃郁了:「老四這小子從來就調皮,不想生出個兒子還是個搞文治的天才,在這點上,他跟你挺像的,諸多孫兒中除了雄英外,咱最看好的就是這小子了,將來燕王爵位傳給他,咱放心。」
朱元璋又問道:「你想怎麼加封七牛?」
「撤掉其斌國公爵位和許諾給其長子的爵位,直接加封其為郡王。」
「嗯……倒也不是不行,他原先的功績本就夠封王了,只不過因為他不是皇家子孫,所以才沒有給他封王,如今他變成朕的侄子了,封個王也不算啥出格的事兒。」
想到不久前才來找過自己的周光和萬三重的話,朱標試探著問道:「眼下的問題是該給七牛指個地方就藩呢,還是不讓其就藩,仍准其留在京城?」
朱元璋的聲音忽然提高了,略顯激動:「當然是要留在京城了,他可是我們老朱家的麒麟兒,派出去駐守某地也太屈才了,還是按照他十歲時咱定下的那樣,讓他將來給咱的好大孫當左膀右臂。」
「繼續讓其待在中樞?」
「是。」
朱標道:「但是為了防止旁系干政,產生出不必要的野心,父皇你可是明令禁止過他們擔任朝廷高級官職。」
朱元璋拍著腦袋想了想:「這個嘛……倒也簡單,把他身上那些亂七八糟的官職都下了,改任宗人府正一品宗人令,專管皇家之事,若有什麼地方需要用到他,不管是領兵還是議政,再臨時派他去就是了。」
「可是宗人令一直是二弟在當。」
「老二就是掛個職,沒關係的,把他的宗人令卸掉就是了。」
「這樣也行,父皇,就照你說的做吧,那七牛的俸祿……?」
「每年米二萬石,鈔萬貫,余物半親王,仿效靖江王成例吧。」
「是。」
……
皇帝和太上皇都商量好了,事情自然沒有再起變化的可能。
轉過天,皇帝的貼身太監便前來老朱家宣布旨意了。
這些旨意都非常非常的長,哪怕是用的文言文,不是大白話,也愣是寫了滿滿當當四面聖旨。
簡而言之,第一面聖旨明確承認了朱七牛一家的皇室身份,並恩准老朱家的族譜併入皇家族譜,由宗人府統一管理。
朱七牛的太爺爺太奶奶的牌位可入祖廟,餘下的活人可得證明身份的金冊、璽印,皇帝還特指派人手要給朱七牛的太爺爺太奶奶遷墳,準備將其遷入鳳陽祖墳之中。
第二面聖旨則是對朱初七及其妻子的追封,並特封朱象朱獅為鎮國將軍爵、朱劉氏和朱獅那位早逝的夫人為鎮國將軍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