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家的反應和話語,朱家人多少有些提前預料到。
好歹也是在一起住了這麼多年的同村,誰家誰誰誰是個什麼德行,大家早就都互相心裡有數,並且知道該怎麼應付。
對於那些單純好奇的人,由朱二虎、朱三虎負責出面跟他們吹牛逼,一會兒講朱四虎家在縣城房子怎麼怎麼大,臭豆腐生意怎麼怎麼好,一會兒又講縣城怎麼怎麼繁華,東西怎麼怎麼貴,七牛最愛吃的那家包子裡的蝦仁怎麼怎麼大。
等等等等。
雖然他倆沒有說書的天賦,想到哪兒講到哪兒,毫無章法,可架不住他們確實比村民見多識廣啊。
所以大家還是聽的如痴如醉,心嚮往之,連連驚嘆。
有那跟兩人一起長起來的小夥伴兒沒聽夠,還要請他們中午去家裡吃飯,在飯桌上接著講呢。
而對於那些想要巴結的人,則由精明的朱劉氏負責應付。
一些平時關係處的好,經常互相送點菜或是幫帶孩子的人,多給幾個笑臉。
他們想要自家孩子被照顧的請求也都暫時含含糊糊的答應下來,將來興許真就有需要人家的時候呢?是吧。
而一些平時關係壓根就不好,卻依舊腆著臉往上湊的人,朱劉氏可就沒那麼和顏悅色了,能推脫就推脫,依舊死不要臉各種噁心人的則裝作沒聽懂或是沒聽見,儘量不把人得罪死就行了。
而那些說閒話的嘛,經過眼神商討,老朱家派出的是朱象。
因為他擅長說廢話,經常繞著繞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啥,最適合對付這些人了。
朱象出面之後……。
「是啊,老四家都在縣城買房了,所以他在縣城有住的地方了,如果他沒有買房,那他就只能租房,要是房子也租不起,那就只能住老丈人家了,再不然,他在縣城就沒地方住了。」
村民:……
「這話可不能這麼說,四虎對他的三個哥哥還是很照顧的,之前不是才送了他們一人一頭牛?這次我們去縣城,他跟他家的也給了我們一筆銀子,讓我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在他家住的這幾天啦,我們都長胖了,頓頓都有雞鴨魚肉,哎呀,我都快吃膩了。」
「哎,你說巧不巧,四虎竟然是我們家老四,排行也是老四,他上面正好有三個哥哥,如果大虎二虎或三虎有一個兩個或三個是女孩,你猜怎麼著,四虎還是排老四。」
村民:……
「確實啊,七牛這孩子運氣是不錯,就怕他將來不能一直有這麼好的運氣,我們也正發愁呢,所以我們只能讓他好好讀書了。」
「好在這孩子記憶好,人也聰明,將來就算是不能混得很好,估計當個縣令也是可以的。哎,要是這樣說的話,其實他的運氣也還是可以嘛,嘿嘿。」
村民:……
最終,其他兩波人都還好,可跟朱象對線的這波人可就慘了,回去的路上一個個東搖西晃,腦子迷糊的就跟貼對聯時用的漿糊似得。
額……朱象姓朱,所以他兒子姓朱,孫子也姓朱。
朱象的四個兒子都是男的,所以朱大虎是男的,朱二虎是男的,朱三虎是男的,朱四虎也是男的。
不喝水就會口渴,所以口渴的時候要喝水。
但喝多了水就會想尿尿,所以又不能喝太多水,不然冬天老起夜,容易染上風寒。
類似這樣的念頭在這波人的腦海中層出不窮,就像是飢餓時想吃東西的想法一樣,壓都壓不下去。
到了最後,他們不禁在想,難道這就是朱七牛能夠在村里一幫孩子之中率先出頭的原因?
朱象也經常這樣跟朱七牛講話嗎?
要不我們回去之後,也在自己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耳朵邊這樣念叨念叨?
……
天即將完全黑下去時,朱大虎緊趕慢趕趕著驢車進了城。
大大鬆了口氣,朱大虎問明宋濂的府邸所在,又趕著驢車跑動起來。
宋濂要回京的消息,他早就托人帶過信了,對於他們今天到家,宋濂的兒孫也早就心中有數。三人一到地方,立刻有家丁幫著把驢車趕走了,另有家丁把三人請了進去。
還沒走進大堂,宋濂的兒孫便迎了出來,嚴肅的朝著宋濂行禮問好,看的朱大虎一愣一愣的。
這就是大家子弟的氣勢嗎?看的人害怕。
朱七牛這會兒早就睡著了,坐了一天車,還是非常累的。
宋濂吩咐了一番,立刻有丫鬟抱著朱七牛去房間裡睡了,朱大虎則另有丫鬟帶去洗漱吃飯。
朱七牛這一睡,直接睡到了第二天天快亮的時候,差不多睡了六個時辰。
迷迷糊糊的從被窩裡爬起,朱七牛很快注意到自己旁邊躺著一個十幾歲的小姐姐。
朱七牛這邊剛起來,小姐姐便也被驚醒了:「你醒了啊,餓了麼?」
朱七牛點了點頭:「好餓。」
「那我先給你拿點點心吃,然後讓後廚給你做點吃的。」
「嗯,謝謝姐姐。這裡是哪裡呀?」
「這裡是宋濂大人的家,我是他家的丫鬟。」
「這樣啊。」
不多會兒工夫,朱七牛便在丫鬟的伺候下洗漱完了,端起小碗開始吃飯。
與此同時,遠在春和宮中的、一向都起得很早的朱雄英也起床了,並在宮女的伺候下洗漱完,端起小碗開始吃飯。
麻利的吃完飯,朱雄英迫不及待的詢問道:「宮門還有多久才開?」
宮女笑了笑:「已經開了,估計這會兒皇爺和大臣們已經在上早朝了。」
「這樣啊,那七牛豈不是也能進宮了?也不知道他昨天有沒有到,派個人去問一下,如果他到了,請他來我這裡住。」
宋濂和朱七牛臘月二十九到京的消息、宋濂同樣派人轉告給了太子,太子又轉告給了朱雄英。
朱雄英可太盼著朱七牛來了,早早就求著太子妃同意了朱七牛來春和宮住。
宮女不敢怠慢,連忙將太孫的意思傳達了出去。
不久之後,便有兩個太監來到了宋濂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