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瀾滄篇 東歐風雲 朱佑榶的政治智慧
改革者,必不得善終。🐚♠ ❻9ˢнυx.ᑕ𝕠๓ ♥😂
別看朱見漭清洗肅清朝堂,其實沒動頂級權貴的利益。
甚至,他肅清朝堂,是和頂級權貴達成默契的,同時頭上還有老皇帝坐鎮,而朱見漭拿到錢後,再次撒入民間,同時滿足皇權民三個階級的天時地利人和。
才能夠在不觸犯朝堂頂級權貴利益的情況下,肅清朝堂,割除腫瘤。
就像彭誼,他自殺而死,朱見漭能恰如其分的高抬貴手,這就是讓頂級權貴放心。
所以,自古至今的刑不上大夫,權貴無死刑是有原因的。
因為皇帝,就是最頂級的權貴,他怎麼會拆自己的龍椅呢?
四國組建聯軍,出兵十二萬,由趙王親自率兵,僅用三十一天,就擊垮了反政軍,並將島上殺得雞犬不留。
但他們也能討到老婆,因為魯國人口太少了。
魏國拿走的凍土區,沒什麼實際意義,以後索要回來便是,隋國太強,趙王能征善戰,只有魯王是軟柿子。
這個時間點選的也好,趙王還在克里米亞,四國聯軍的精銳都在克里米亞。
瀾滄省,和大理、南詔可不一樣,這是一個人口大省,戶籍人口1.7億,常駐人口2.3億。
這些年,德國就被趙國和齊國夾攻,南面的蔡國雖然沒侵吞德國領土,但會陳兵邊境,牽制德國的發展。
像龍京、勃固並不是交通樞紐,甚至坐船要比坐火車方便,可在朱厚煐眼裡,這裡真的是樞紐城市,什麼都方便。
本來,商國最西邊的領土是聖彼得堡,占據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可是聖彼得堡被趙國侵占,兩國以拉多加湖為界,但一個月過去,趙國就全占拉多加湖。
可是,商國軍隊陸陸續續被調走,替換來的是大明老爺兵,在不熟悉地形的情況下,幾次被反政軍擊敗,對方士氣大振,招募了大批白人,目前已經成為第一反政武裝。
這就是朱見漭占領時肅清不徹底,才有了今日之禍。
而且,蛋糕就這麼大,去除一些無用的豪門,也能讓頂級當權者吃到更多的蛋糕。
從今日起,楚國正式更名為大元。
並且,不斷派兵去擄掠人口。
他爹娘全都病死,他提前當家。
因為魯國缺人啊。
捷報傳入莫斯科的同時,朱佑榶立刻宣布,屠白令。
隋國國內冒出來一千萬白人,而這些白人開始禍亂整個大隋,逼著大隋鎮壓白人。
看見商國虛弱,齊國、趙國和魯國悄無聲息地將疆域往東推了二百里,發現商國還沒有動靜時,又推了二百里。
當他看見朱佑榶的舉措後,大呼厲害:「不愧是皇爺爺親自調教出來的太孫,這份政治見解,一般人不具備。」
作為歷史上,領土面積最大的王朝,大元,統治世界數百年的蒙古,大元這個國號,對任何國君而言,都有特殊意義。
幾年來,魯王朱佑棅已經徹底懷柔了白俄,整個白俄羅斯現在全是楚國,被波蘭統治時期,白俄人口還剩130萬左右。
朱厚煐在獨龍和勃固的感覺,就是太富裕了,這又是一個廣州和深圳。
之所以北遷,因為這裡是緬甸的核心之地,兩省的樞紐地區,控制這裡,緬甸兩省就無法脫離大明。
白人反政軍,殺光了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全部華人,宣布解放了克里米亞,建立克里米亞國家。
現在的反政軍,已經有三十萬白人,並不斷擴充中,很多從奧斯曼逃亡過來的百姓,都加入了反政軍。
同屬於農耕文明,同樣被侵略,但白俄和波蘭,對反抗者是躺下的態度,華夏人是反抗,我是弱但你不能欺負我,白俄和波蘭則是誰欺負我我都不反抗。
和地理位置優越的獨龍相比,越都地理位置就太差了,位於大山裡的省治,可謂是瀾滄省最窮的城市。
皇室肯定不能殺,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朱佑棅不敢說全據整條河,但白俄和哥薩克汗國境內的河流,他全都要了。
大明占據毛淡棉後,收容大批孟族造船工人。
眾所周知,在大明賺一天的錢,夠在德國賺一個月的了。
卻遭到了朱見漭的拒絕。
同時,他邀請四國幫助商國收復克里米亞半島。
有人說這支反政軍背後是奧斯曼當局在操縱。
瀾滄省,就是南緬,剛剛改名為瀾滄省,簡稱怒。
然而改革是要死人的,是要觸動既得利益集團的。
得到了廣袤的平原,以及兇悍的哥薩克騎兵,朱見汐是非常滿足的,對於有能力的外族,他是非常歡迎的。
把省治遷過來,主要是戰略位置重要,其次是王越建設的這座城池,底蘊深厚,征緬戰爭中近百萬官兵,就定居在了越都,地利人和,就具備遷移省治的先天優勢。
主要原因大元在明奧戰爭中出力不多,讓大明並不滿意。
同時,他以東歐皇帝的名義,頒布聖旨,要求歐亞所有國家,發布屠白令。
朱佑槮作為朱見漭的二兒子,他不像老三趙王那麼莽,他是智將,他懂得審時度勢。
所以,收拾朝局極為困難。
因為這片平原是獨龍江沖刷出來最富饒的平原,也叫獨龍平原、瀾滄平原、大光平原。
歐洲女人都以嫁給明人為榮,以有漢人血統為榮,以和明人沾親帶故為榮。
大隋國內土著不多,可他占據了哥薩克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的地盤,這些地區商國並未完全占領,自然沒怎麼懷柔,約莫有幾百萬白人土著在這裡生存,一般都不太會說漢話呢。
可以說,整個東南亞的全部大河,都來自於雪山,來自於大明內地。
三條縱貫南北東西的鐵路,讓瀾滄省和內地連接起來。
等朱佑榶發現的時候,大商丟失了超過二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皇帝是需要親信的,別說皇帝,就一個知縣都需要親信的。
朱佑榶能防守住莫斯科就知足了,商國那些老臣子仗著資格老根本不理他,那些國內既得利益者,壓根就不歡迎他這個新皇帝。
大理省、南詔省也想多開通列車,可乘坐的人寥寥無幾,開通就賠錢。
總得需要農夫吧。
明人扔的垃圾,都比他們吃的好,明人養的狗,都比他們的皇帝吃得好。
朱佑榶沒直接宣戰。
整個商國,非漢族人口在6000萬左右。
朱見漭這種肅清是可以的,殺的底層那些觸角而已,暢通上下通道,對整個頂級權貴階層都是有利的。
在朱佑榶聯繫德國的時候,德國新皇卻在擔憂自己的疆土,趙國實在太強了,不斷侵吞整個波蘭。
根據統計,德國每年都會有3萬人以上的人偷渡出逃,逃往大明,去做最底層的工作。
將瀾滄省治北移到內比都去,內比都現在叫彬馬那,大明改名為越都。
而且,還是大明第一批進入工業化的城城市。
像朱厚煐這樣的北人,是沒法適應這裡的雨季的,只能等到雨季過去,再繼續巡視。
在大理省和南詔省,一天只有一輛次火車,去哪都要等,可在瀾滄省則不一樣,無論去哪裡的火車,都有很多趟,火車站也特別多。
作為瀾滄省的省治仰光,以前叫達貢,後來修建瑞光大金塔而改名為大光,仰光是根據大光改的。
劉健不是懼怕,而是堅決不同意,他寧願抹脖子自殺,都不會去做什麼深化改革的。
沒人敢攙和深入改革。
大元還缺一塊版圖,就是希臘!
像勃固、椰城、弄浪(土瓦),人口全部過千萬。
魯王不敢兵鋒直指莫斯科,但他喜歡烏克蘭平原啊,這塊廣袤的平原,是東歐最富裕的地區。
景泰六十六年,西歐楚國,正式更名為大元國,楚王朱佑樘也變成了大元王。
這下可把各國噁心死了。
明明擁有最勤勞的百姓,擁有最完善的政治制度,擁有多元民族擁有豐富的勞動力,甚至擁有人種中的智慧優勢,卻都無法長久稱霸。
有了鐵路和公路,東南亞的雨季已經無法阻止人類出行了,但僅限於本地人正常工作,出行的話很困難,旅遊也別想了。
但歐聯體是嚴格限制出境的。
作為大明的十京之一,龍京最遠的有三條鐵路,一條是龍京鐵路,一條是龍苦鐵路,從龍京一路往西,途經昆明、重慶、蘭州、西寧、吐魯番、到費爾干納的苦盞;
最後一條是龍哈鐵路,從龍京,途經萬象、河內、南寧、桂林、長沙、武漢、開封、濟南、唐山、瀋陽、長春,抵達哈爾濱。
伊洛底瓦江,源頭是大明的獨龍江,源頭在雪山上,從雪山上蜿蜒流下,南北向流動流入莫塔馬灣的安達曼海,整條大江,貫穿整個緬甸。
吞併了四個小藩國,巴庫油田,徹底掌握在隋國手裡。
沒能力的只能去掏廁所,那裡才是白人的最終歸宿。
作為躺平一族,白俄人在魯國就變成了社會最底層。
作為一母同胞的南詔,可就沒有瀾滄省的好待遇了。
戰爭持續三個月時間,魯國人口暴增到1700萬。
商國也沒好,國內打砸搶頻繁,那些白人明知必死,肯定要鬧一頓,死得轟轟烈烈,但國民日常生活被毀掉了。
甚至,就算不是霸主國。
來瀾滄省當官的,都是朝中有人,個個靠山賊硬,朝廷也格外重視瀾滄省,因為瀾滄省近五年,給朝廷納稅年年過億。
迫於輿論壓力,朱佑榶和魯國、趙國、隋國、魏國簽訂停戰協議,其實也正中朱佑榶下懷。
本來重心在比高加索山南麓的大隋,發現齊魯兩國不斷侵吞大商,而商國卻沒有什麼動靜。
恰逢克里米亞半島爆發屠華事件。
最關鍵的是,哥薩克汗國並沒有被完全收服,這正是魯國收服的良機。
小德皇總說人心壞了,人心敗壞了。
老皇帝極力將大明推到世界中去,維持大明世界宗主國的顏面,可這種顏面能維持幾年啊?
改革,是要永不停止的改革下去,才能讓王朝恢復生命力,才能維護住大明世界霸主的地位。
就算現在老皇帝年輕二十歲,親自坐鎮,也無法深化改革的,大明道路、根基、發展方向都已經根深蒂固了,船大難調頭,或者說沒法調頭了。
朱佑榶卻認為,這是梳理商國內政的好機會。
齊國看似領土面積很大,其實宜居領土很小的。
東歐一片亂局。
魯王朱佑槿把自己最喜歡的瓷瓶都砸了:「該死的王八蛋,伱坑的就是我魯國啊!」
國旗、國徽、國歌、軍旗、軍功章全部要更改,還有和各國簽訂的協議,全部要更改。
所以,四國瓜分商國,他則負責防備遏制德國。
明人肯定不干,隨著世風愈發浮躁,種地自食其力都被人瞧不起,農民都成了下等人,所以明人現在種地都不願意。
朱見漭在時,是接收難民的。
往北的道路上,可就沒有阻礙了,一片廣袤的大平原,朱見汐太饞平原了,這幾年他都在購買土壤,在山裡面種地。
最倒霉的是隋國。
他們就擅長土裡刨食,不擅長戰爭,和明人像不像?
照樣限制不住人心。
大元占據了亞得里亞海,並且摸到了愛琴海,疆土擴大到了極致,只要再拿下希臘,大元大勢已成。
朱佑榶因此淪為大笑話。
但隨著巴庫油田被發現,商隋兩國都眼紅了,因為這個油田,兩個差點動手。
所以朱見漭用德法捷三國的兵,卻不給三國好處,並且這三國兵也不打算放歸了,用完了就處理掉,礦場缺人。
剩下的30萬白俄男人,就成為了底層民眾的代名詞。
強如老皇帝,也有心無力。
奈何朱佑榶並不特別重視反政軍,反政軍主要盤踞在克里米亞半島上。
景泰五十三年,大明成立船州大學,是西南地區第四所重點大學。
親信貪不貪?
只要查,就一定會查到他的頭上,到時候上位者殺還是不殺?殺了,以後誰為你賣命?不殺,那改什麼革?
這些人長相、膚色、文化和大明完全不一樣,縱然在漢化,卻非一日之功。
朱見漭做大商皇帝時,對克里米亞極為重視,因為這是黑海上商國最重要的出海口。
薩爾溫江,在大明叫怒江,同樣起源於雪山,怒江的怒,來源於華夏的怒族,所以叫怒江。
甚至,寧願去大明做寄,都不願意在歐洲做人。
本來大隋是霸主國,這次藉機撕毀約定俗成的規矩,對小藩國動手,又侵吞了大批大批商國領土,吃進去的地盤沒來得及笑話,反而被餵了一口屎。
大明占領整個百越之地後,就將整條河的名字,恢復成漢名,包括湄公河、湄南河,都變成了瀾滄江,枝幹才有自己獨立的名字,主幹統一叫瀾滄江。
越字,取自王越,因為緬甸戰爭中,王越控制住這座城市,將這座城市建造成大本營,才在十餘年緬甸戰爭中取得勝利,並成功占據整個三緬之地,王越居功至偉。
朱佑榶十分清楚,他是打不贏四國的,可能一場都不會贏,與其那樣還不如趁早止損。
這個怒字,來源於怒江。
就在朱見漭被改革難題頭疼的時候。
商國很多軍隊,臨陣脫逃,投降了魯國。
並且,他將北方的凍土區無限往西推,肥沃的東歐平原他不敢眼饞,可他不嫌冷,凍土區歸我吧。
在付出了巨大利益之後,朱佑榶終於能夠出兵了。
齊國占據波蘭北部,波羅的海上的島嶼,愛沙尼亞和芬蘭,以及芬蘭東邊的凍土,全都是齊國領土。
可隨著時間推移,整個半島被反政軍控制,並軍勢向東,試圖切斷大隋和大商的聯繫。
別忘了,魯王可是朱見漭的四兒子啊,曾經也是商國人。
魯國的白人人口和漢人人口數量持平,一旦白人烽煙造反,魯國就沒了。
視線轉移到商國。
很快,魯國人口破千萬了。
當時沒想過,這座城市會成為瀾滄省的省治。
可他卻在讀經義。
隨著德法等歐洲國家,成為大明產品的傾銷地。
四國君主笑話朱佑榶一頓,索要了大批好處後,還是答應了。
將四個小藩王趕到其他地方建立封國。
朱佑樘苦求這個封號很久了。
主要是他的爺爺動了人家的蛋糕,這種刺殺只是警告而已。
德國哪裡敢動小心思啊,自己國家還鬧心呢。
朱厚煐剛巧趕上雨季,長這麼大第一次碰上這種鬼天氣,直接病倒了。
別忘了,他才該做皇帝的,朱見漭永遠欠他人情,如果朱佑榶肯用錢來還,朱見漭估計會樂死。
可是,老皇帝並不願意將希臘送給他。
德皇還得面臨頭上的齊國。
所以,改革改著改著會改到自己頭上的。
朱佑榶並沒有氣餒,他不喜歡認輸,而是絞盡腦汁思索破局的辦法。
以前商國和各國的分界線是大山脈,但這次四國藉機吞併了不少領土,尤其是隋國,明明占據比高加索山南麓,兩國相安無事,你非得翻越比高加索山,跑到大平原上來。
反政軍試圖東出,朱見汐派兵將其趕回去,也是對大商的試探,發現大商虛弱時。
東歐各國陷入混亂。
歸根結底,是完善的制度不允許擴張,是聰慧的頭腦驅使內鬥,是豐富的勞動力和地大物博讓人性中生出惰性。
西歐則在看熱鬧,朱佑樘一邊看東歐的熱鬧,一邊吞併巴爾幹半島,一邊撩撥法德捷。
隨著奧斯曼戰敗後,有大批奧斯曼人逃亡到了黑海北岸,成為難民,進入商國。
可商國並不是要殺他們,而是往國外趕,反正六千萬異族,朱佑榶沒本事懷柔掉,乾脆就送去國外,禍害其他國家去。
顧鼎臣被派來做他的首輔,幫助他梳理商國內政。
而在景泰六十五年,決定將獨龍市升級為龍京。
大隋的國力,全都砸在這上面。
以前他擔心和商國這個霸主做鄰居,所以在比高加索山里,放了四個小藩國,作為兩國緩衝帶。
把水攪渾,他好摸魚。
結果朱佑榶反將一軍,他直接吐血了。
商國缺奴隸,朱見漭又摳不肯花錢買,就接納難民,讓他們給商國打工,整個社會上的底層工作,全是白人在做。
第三次明奧戰爭,又即將拉開帷幕。
趁著商國內亂,魏國招攬商國富商巨豪,並且試圖做崩商國的財政體系,從商國刮出一塊肥肉來。
朱佑榶面對冗雜的朝政,都焦頭爛額,哪裡有功夫管一個半島啊,縱然知道半島戰略位置重要,可派兵去平叛,誰來拱衛中樞啊?
朱見汐為了快速擴張,對這些人進行了懷柔。
這裡面固然有朱佑榶經驗不足的原因,未嘗沒有商國權貴放水的原因,他們根本就不願意為朱佑榶賣命。
但在景泰六十四年,又改回了毛淡棉,作為瀾滄省第二大城市,毛淡棉,人口1900萬,常住人口將近3000萬,也是瀾滄省第二大貿易港口。
果然,魯國有白俄人叛亂,朱佑棅如果不鎮壓,叛亂會越來越大,鎮壓吧,豈不承認了要屠殺土著嘛!
四國侵吞了商國領土,報應來了。
朱見漭為了快速坐穩東歐皇帝的寶座,讓渡了很多利益,這也是白人苟延殘喘的原因。
整個歐洲的糧食供應,基本靠波蘭平原、白俄平原和烏克蘭平原供應糧食。
根據統計,商國每年都會累死三十萬以上的白人。
作為東歐帶頭大哥的商國,先發布屠白令,然後把白人往各國趕,關鍵是四國剛組建聯軍,對克里米亞的反政軍給屠了,天下人都知道,這下黃泥掉褲襠了。
現在的大明就是這樣,繁華盛世五十年,積攢下太多黑暗了,如果不及時肅清,大明會斷崖式衰落,漸漸的回到歷史軌道上去,未來會在世界爭霸中落下腳步,最終改朝換代。
可現在,朱見漭回國做太子去了,朱見汐可就動了歪心思了,若能全占巴庫,隋國國力會上升一個層次。
商國民間指責朱佑榶無能,讓同胞罹難,甚至想請趙王回國登基,將朱佑榶趕出商國。
好好的大明太孫,卻變成了商國皇帝。
東歐亂成一鍋粥。
他親自執筆,從多個維度分析湖北、湖南、重慶、四川、大理、南詔這幾個他視察過的省份。
所以他密切關注商國局勢。
可他完全低估了朱佑棅。
去年爭省治的時候,各知府都快打起來了,中樞也快吵翻了天了,最終估計越都自己都沒想到,餡餅砸自己腦袋上了。
緬甸共有三條大江,伊洛底瓦江、薩爾溫江、湄公河。
湄公河,在大明叫瀾滄江,瀾滄江是世界第九長河,亞洲第五,東南亞第一長河。
大明的鐵路、公路都是私企,國企確有占比,但占比很低的。
朱見漭正在收服哥薩克汗國,徹底將黑海北岸據為己有,卻因為國內劇變而打斷進程,這個重擔就要交給朱佑榶了。
魯國是唯一一個,沒有屠殺本地土著的東歐國家。
其中最厲害的是勃固,和獨龍城一樣,建在海灣之上,戶籍人口1700萬,但常駐人口在2000萬以上。
讓資本奉獻,比殺了他們都難。
對大洋洲、美洲貿易,則在日本、福建、呂宋、廣東四個省。
吞併四個小藩國後,他繼續北進,拿下伏爾加河流入裏海方向南岸,本來想兵進阿斯特拉罕,但魏國陳兵於阿斯特拉罕,逼退了隋兵。
侵吞的領土沒有時間消化,反而國內的白人在造反。
天下人都以為省治會遷去勃固,卻沒想到遷去了農村,不靠江不靠海的大屯子……天下人都搞無語了。
再說了,齊王朱佑槮很清楚一件事,現在吃進肚子裡的,未必能消化得掉,這個時候同宗相殘,便宜的只有這些異族。
喊口號可以,但別真改。
就知道瀾滄省多麼富裕了。
朱佑榶先挑軟柿子捏。
現在一個廣袤的大平原擺在眼前,他要是再不心動就是傻子了。
對付強盜的辦法,就是比強盜更壞。
朱佑棅文武雙全,幾場小仗他就瓦解了商國的攻勢,然後祭出殺手鐧,花錢買人才。
這次趙國被商國算計,德國往趙國派了上萬名間諜,擅動趙國境內的白人動亂,德國需要喘息的時間。
朱佑棅特別發愁人口難題,魯國人口都是從商國移出來的,還有各國罪犯他們都接收,才堪堪600萬人口。
而朱佑榶卻借著亂局,整飭朝堂,逐漸掌握皇權,這就是老皇帝親自調教出來的皇孫,厲不厲害?
以前朱佑棅瞧不上朱佑榶,經此一役,服了。
魏國不要土地,他們要人口和財富。
其實歐亞聯盟只是一個口頭聯盟而已,最多亂亂四國心智。
商國上下動起來,六千萬白人可就遭殃了。
90萬白俄人中有60萬女子,好看的都被賣去風月場所了,丑的要麼變成奴婢,要麼嫁給那種大明窮老頭了。
朱佑榶已經登基為大商皇帝,要說大明一點都不想,對老皇帝一點都不恨,都是騙人的。
去年,百強城市排行榜,廣州排行第六,獨龍排第九,勃固排二十四,毛淡棉排六十九。
別說劉健,李東陽、彭韶被宣入宮中,整個人都懵了,全都敗退。
大商依舊沒什麼動靜,還是大隋出兵,擊退反政軍,將反政軍趕回克里米亞半島上去。
魏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要不咋說朱見漭要改革,就是拿他兒孫的命來賭博。
一旦克里米亞丟掉,大商的海上貿易基本被切斷。
首先,獨龍的地理位置優越,類似於廣州灣的地形,出海口兩翼就如香港、澳門,具備天然良港的地緣優勢。
西歐戰爭也緊鑼密鼓。
仰光,就是獨龍,戶籍人口2200萬,常駐人口達到3500萬人,在大明百強城市中排名前十。
這一瞬間,朱佑榶才認清自己,沒有老皇帝撐腰,他什麼都不是,一個小小的藩王,他都打不過。
朱佑棅秉承他爹朱見漭的政策,並沒有亡國滅種,而是進行懷柔漢化,主要是魯國缺少勞動力,掏馬桶掏大糞種地挖礦這些活,總得有人干吧。
朱佑榶驅使他們,用利益驅使罷了,根本無法猶如臂使。
還是中樞調停,這個問題暫時擱置。
恰恰,白俄人和波蘭人是天生的農夫。
商國是兩京制,西京是莫斯科,東京喀山。
他則可以借著肅清的名頭,掌控軍權,並進一步掌控皇權,商國也就被他掌握手中了。
越都人口僅800萬,即便省治遷移過來,人口也難以破千萬。
所以,中原王朝天生不具備擴張的先天條件,就算短暫稱霸也會亡於內鬥,最後守住基本盤都難。
龍京鐵路,開通七八年了,全程運行十四天半,就能從北京抵達瀾滄省獨龍市,就是龍京。
毛淡棉,是古緬甸造船廠,下緬王朝售賣給大明的船支,就是從毛淡棉和馬達班製造並出口的。
朱見漭繼太子位,可以肅清一波,可等他登基後,還能繼續肅清嗎?誰還會支持他呀?
再說了,老皇帝被逼宮換太子,心裡窩著火呢,不讓他發泄出來,萬一把老爺子弄死了,大家還怎麼愉快的圈錢?
所以,朱見漭肅清官場,頂級權貴是支持的,中級權貴不支持卻被刀架脖子上,底層權貴怎麼想的無關緊要。
自己明明戰敗了,面對國內叛亂居然自己不敢動手,反而求擊敗自己的對手,真是可笑啊。
大明和歐洲、非洲、西亞、南亞貿易,主要在孟加拉、瀾滄、馬六甲三個省。
但天下必須要及時肅清,不然積重難返。
有白人揭竿而起,短短三四個月期間,有一百多起造反,但都被朱見漭手下的精兵強將給滅了。
所以,他先派人去擄掠人口,再懷柔哥薩克汗國,是人就要,然後直接吞併了大商第聶伯河西海岸的全部領土。
第聶伯河,是東歐第二條大河,起源於莫斯科附近丘陵,途經白俄和烏克蘭。
坐擁北冰洋、波羅的海、黑海、裏海,是雄踞東歐的大皇帝,是藩國第一皇帝。
朱見汐還不滿足,兵進頓河南岸。
這裡面還有兩個是他的兒子呢。
而朱見漭忽然回國繼太子位,朱見淇一家則來商國當商王,政治家族兌換,這段時間是政治空白期,難民湧進來的數量更多,且沒有地方妥善安置。
他從南詔省出來,的確遭到了十二次刺殺,在之前是完全沒有過的。
隋王朱見汐也動了小心思。
他也能跟朝廷哭訴,所有損失朝廷自然會補償的。
因為發達,客流量大,所以方便。
魯國勞動力嚴重不足,就算他拿下烏克蘭平原,也沒有足夠的人手去種地。
老皇帝親自頒布了聖旨,第三次明奧戰爭中,戰功最大的藩國擁有希臘支配權。
魯國全國人口才600萬人,大藩國中人口最少的國家。
從東歐歸來的他,最知道西歐各國的無恥,這些人壓根就沒有契約精神,他們就是強盜。
所有中原王朝,都亡於內亂。
在魯國吞併第聶伯河西岸大平原後,隋國驟然出兵,吞併了比高加索山裡的四個小藩國。
齊國並沒有搶占商國領土,因為齊國本土隨時被維京人威脅,齊國無暇西出。
朱佑榶繼大商皇帝位後,趙王朱佑椆就對大商本土虎視眈眈,作為大商和德國的緩衝國,趙國居然和德國正在簽署停戰協議,打算揮師東向,攻打大商。
選擇用「怒」做簡稱,因為龍的簡稱,被黑龍江用著呢,湄公河的湄也其他省在用,只能用怒。
正好,朱厚煐一邊養病,一邊將自己一路上所見所聞,全都寫成遊記。
畢竟在朱佑榶眼裡,這些地區是商國領土,跟他沒半毛錢關係,百姓死多少,經濟衰落多少他也不在乎。
魏國最慘,他們吃的都是凍土區,關鍵這些地方沒法戍衛,一旦大批大批白人進去,就會變成盜匪,國內沒有個安穩時候了。
朱厚煐在瀾滄省呆了一個月,因為朝廷在抓人,導致他視察受阻,一切以安全為主。
囊括進入魯國之後,白俄人還剩90萬人,基本搖身一變變成了魯國人。
反正反政軍背後肯定有財團,因為他們的裝備,都是制式裝備,有的還是大明軍工廠出產的。
兩個朱見漭的孫子。
真正目的是,在朝廷內合縱連橫,說服商國權貴,將這些人綁上自己的戰車上。
朱厚煐從龍京到勃固,感受到瀾滄的富裕,和交通發達。
朱厚煐已經從南詔省南下,去瀾滄省。
而是先派人去中樞哭訴,然後聯絡德國、衛國、伊國、許國等幾國,組建歐亞聯盟。
朱佑榶組織大軍攻打魯國,收復失地。
朱見漭非要改革,他就得拿自己的命和太孫的命來賭,他們是賭,但參與改革的官員絕對不得好死,沒有意外。
也有人說,是趙國在資助反政軍。
這就是所有歐洲人的共鳴。
朱見淇又病死在路上,朱佑榶要掌控朝堂,還要操辦喪事,還要顧及新朝局,焦頭爛額,這就給反政軍做大的機會。
可談到改革,那就要動搖社會的條條框框,動搖國家的根基,那麼就危險了。
大明將這座城市命名為獨龍。
德國還往大明送去一萬軍隊,目的是討好大明。
毛淡棉,被王越改為船州。
去年朝廷評選一百個文明城市當中,毛淡棉以排名第八名的好成績入選,並被推崇為旅遊城市、文學城市、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安全城市五好城市。
在頓河和伏爾加河夾著地帶,埋下地雷,修建防禦工事,作為隋商兩國新分界。
新上來的德皇很識時務,想認大明為宗主國。
六千萬白人,起碼沒了一半,剩下的像老鼠一樣躲起來,四處煽動叛亂。
這些年,商隋兩國也算相安無事。
不止是他,宗室藩王都想得到這個封號。
屠殺境內所有白人!
可是,四國卻進入警戒狀態,因為商國一邊殺一邊驅趕,把白人往周圍各國驅趕。
大明境內活躍著少量孟族人,就是當時投靠大明的造船工人的後代,這些人有的搬了南京松江造船廠,有的則還留在本地。
縱觀整個歷史,這片土地上的王朝,都曾在世界上顯赫一時,旋即斷崖式跌落,從來沒有一個王朝,稱霸世界五十年以上,仿佛受了詛咒。
毛淡棉,主要做西南進出口貿易,西南地區的所有出海商品,基本都會停留在毛淡棉港口,這就造成了毛淡棉的輝煌。
魯國並沒有繼續打擊朱佑榶,而是不斷派兵擄掠人口。
大家心裡都這樣想的,所以每年都有歐洲人外流,去大明務工,從事低端工作。
遠遠不如毛淡棉和勃固。
所有德國人的心裡,已經將大明奉若神明了,很多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去大明打工,去大明掏大糞都比在國內吃飽飯強。
他留在毛淡棉養病。
老皇帝肯將這個封號賜給他,說明看好朱佑樘,非常看好老楚國的前景,所以才改楚為元。
此事一出,國內外譁然。
趙國和魏國也沒好到哪裡去。
魯王疆域悄悄往南推。
又地處大唐洋上,地理位置又極為重要,負責地域來自大唐洋上的敵人。
同時,老皇帝還頒布了一道聖旨,打散歐聯體的藩國,能得到冰島和格陵蘭島的支配權。
作為一個人口密集的大省,沿海省份、經濟發達省份,不泛有經濟發達城市,比如勃固、毛淡棉都適合做省治。
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他不止會德語,還精通漢語,他有七個漢語老師,有兩個進士,是他高薪聘請的大才。
他也希望德國變成和大明那樣強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