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開海!建開海局!

  第86章 開海!建開海局!

  曹瑋和朱棣兩人都在不安焦急的等待。👌🐲 ➅❾𝔰卄ùЖ.匚𝕆爪 😳☯

  但朱元璋卻捧著那份萬民血書,像是入了神一般看個沒完,只是他始終面無表情,讓人無從揣摩他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麼。

  半晌,

  朱元璋終於放下手中的萬民血書,卻再次拿起那份聯名奏本,比第一次更細緻的,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了下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元璋的臉色竟緩和了不少。

  他初一開始看那份聯名奏本,只覺得這些福建地方官員在無端生事,就算要開海,那也得他說了才算,這些官員聯名寫這奏本算什麼,逼宮?

  范謙和張機是沒有這麼大的膽子的,肯定是有人攛掇。

  而從中攛掇的這個人也不用想,一定就是朱棣。

  自己的兒子聯合自己的臣子來向自己請求開海,向自己逼宮,朱元璋的怒火一下就竄上來了!

  之前朱棣表態不再爭儲,朱元璋是十分開心的,但現在朱棣這麼做,他又想幹什麼?

  還有福建得那些地方官員,他們得膽子可真大,竟說什麼,一日不開海,福建沿海就一日無寧日。

  然而當朱元璋看到那份萬民血書,卻猶如當頭棒喝!

  那一個個密密麻麻的血手印,任誰看了都絕不可能保持淡然。

  朱元璋透過這份萬民血書,似乎看到了福建、江浙等沿海之地百姓的水深火熱。

  朱元璋這才清醒過來,他端坐在應天皇城裡的時間太長了,曾經身為百姓的疾苦,他有些忘卻了。

  他現在終日想的是大明國策,抵抗外敵,卻疏忽了普通百姓在面對倭寇時是沒有反抗之力的。

  大明立國至今二十五年,沿海之地的百姓就遭受倭寇的侵襲二十五年!

  若不是逼的沒辦法了,范謙和張機卻對不敢寫這份奏本!那些百姓們絕對不會摁下自己的血手印!

  若不是朱棣將這兩樣東西帶到自己眼前,他或許依舊以為一切安好。

  又看了一遍聯名奏本,朱元璋終於看出了范謙張機和一眾福建官員的真情實意!

  他們渴求大明開海,其實只是想讓大明能為他們抵禦倭寇的侵襲。

  看著奏本上面寫的一樁樁一件件倭寇的罪行,朱元璋卻怒不起來了。

  他心情沉重……

  抬頭瞥了朱棣一眼,能從對方的臉上看出一絲侷促。

  這小子也緊張啊,朱元璋面無表情,心中失笑。

  還說什麼碰上管門人員,這奏本就是他一力促成的。

  開海這個話題才提出不久,朱棣就把福建官員的奏本拿過來了,動作倒是利索。

  「你想開海?」朱元璋突然出聲,看向的是朱棣。

  「開海於大明有百利而無害,兒臣希望能早日開海,沿海之地的百姓便能早一日免受倭寇侵擾。」朱棣拱著手,大大方方的承認。

  一旁的曹瑋這才明白,這又是奏本又是血書的,原來是朱棣存了心要早日開海。

  看來那日給朱棣畫的大餅起作用了,只是朱棣行事太過激進,直接搞一份血書拿到朱元璋面前,若激怒了朱元璋只怕會起反作用,曹瑋心中暗忖。

  「燕王殿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實在是草民的榜樣,」曹瑋悄聲抬了朱棣一手。

  朱元璋看了曹瑋一眼。

  朱棣如此急於開海,若說其中沒有曹瑋的原因朱元璋是無論如何也不信的,畢竟最初開海一事就是曹瑋提出來的。

  無視了曹瑋對朱棣的吹捧,朱元璋開始思索。

  其實開海一事,他也頗為心動。

  按照曹瑋說的,海外有畝產千斤的糧食,有取之不盡的金銀礦脈,這些足以讓他這個大明皇帝心動。

  但問題還是當初的禁海令,他身為大明皇帝一言九鼎,怎能自己破了自己的禁令?

  自古以來,皇帝下達的政策,鮮有皇帝自己再破除的,這於皇帝的威嚴有關。

  但除了他,別人又不能實現大明開海。

  現在朱元璋面臨的境況就是,若要開海,就一定會破了自己的禁海令……

  難道他真要破例一次?

  思慮良久,朱元璋如釋重負般的吐出一口氣。

  開海!

  他實在是無法抵擋海外高產糧食和金礦銀礦的誘惑,不就是破例一次?能給大明換來如此大的利益,朱元璋覺得是值得的!

  這個決定,如果是剛剛開國血氣方剛說一不二的朱元璋,是絕對做不出來的。

  但如今的朱元璋已經經歷了太多,許多事也看的更加透徹。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大明更強,既然開海同樣是如此,那為什麼不做?

  他已經一大把年紀了,皇帝威嚴可以先放一放,只要能給他的大孫子曹英鋪一條更好的路,一切都是值得的。

  用手指點了點桌案上的奏本和條幅,朱元璋看向朱棣:「這些,都是你弄的?」

  「兒臣並未離開應天,是讓府中之人去了福建,」朱棣回答道,爾後再次拱手,「父皇,倭寇侵擾沿海之地,大明唯有開海才能永絕後患。👊😂 ❻❾ᔕ𝓱𝓤x.ⓒ๏𝕄 ☹🍭」

  曹瑋一聽倭寇,頓時皺起了眉。

  作為一個現代人,骨子裡本能得對島國倭人有著強烈的民族情緒。

  其實他對朱元璋提議開海,本就是想讓大明有朝一日能兵指倭國,但朱元璋曾將倭國列於不征之國,想要做到這一點無疑是有難度的。

  但此時朱棣也對此看不過去,曹瑋自然是要幫腔。

  「陛下,燕王殿下說的有理,自古以來,倭國一直是我中原的屬國,然而倭國人狼子野心,中原強大時他們乖乖臣服,中原混亂時便露出他們本來的面目,侵犯中原,此等民族的根性實在是太過惡劣,決不能放任不管!」

  「此時倭國敢放任倭寇侵襲大明沿海之地,假以時日,若是給了倭國一絲機會,又會做出怎樣喪心病狂的事情來猶未可知!陛下,開海強國刻不容緩,發展海軍方能保衛大明海岸永世安穩,倭國人狼子野心,應當趁早誅討其對大明犯下的罪行!」

  曹瑋一頓連珠炮得說完,朱元璋略微有些吃驚。

  吧書69新

  在朱元璋的眼裡,曹瑋一直都是懶散不羈的樣子,此時突然正色起來,且還多倭國有如此深的敵意。

  難道……倭國真有如此大的隱患?

  細想之下,歷朝歷代,倭國好像真如曹瑋所說的那樣,中原強大他臣服,中原式微他便翻臉。

  以此時倭國的國力,敢這樣放任倭寇侵襲大明,也稱得上是喪心病狂了,要知道,若不是一直被北元牽扯精力,以大明的國力可以把倭國吊起來打十個來回有餘!

  就是在這樣懸殊的實力差距之下,倭國卻像是根本不怕死一樣,一直去撓大明這頭老虎的屁股!

  倭國人的劣根性……

  朱元璋忽然那你給我理解曹瑋這句話了。

  最終朱元璋還是沒有明確表態,曹瑋和朱棣只能先行告退。

  曹瑋原以為照朱元璋的態度,開海之事已經吹了,卻不料第二天一則消息從皇宮由內而外的輻射開來。

  朱元璋要開海!

  當天中午嚴震直來到製造局,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跟曹瑋說了出來。

  朱元璋在大殿之上提起開海,群臣譁然!有不少人勸朱元璋三思。

  似乎什麼時候都不缺少這種人,他們不去思考朱元璋為什麼要開海,張口閉口就是太過冒險,舊制不可更改。

  其中就有大明第一豬隊友黃子澄,他帶領著一群翰林院腐儒,像是讀書把腦子讀傻了,紙上談兵都談不明白,只是苦苦哀求朱元璋穩妥行事,以免增加朝廷不必要的開支,避免勞民傷財。

  這說法聽起來是為大明著想,十分偉光正,但卻根本不管大明沿海之地百姓們的死活。

  曹瑋聽到這裡直嘬牙花子,這黃子澄是不咬人但膈應人啊!

  感情他不是福建受倭寇侵襲的百姓,站著說話不腰疼。

  嚴震直看曹瑋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嘿嘿笑道:

  「伱猜後來怎麼著?陛下猛然扔出一份奏本和一份奏本萬民血書出來,指著他們的鼻子要他們給出一個解決之法,或者直接讓他們去福建任職,除掉倭寇之患,呵!一下子,這群人全都閉嘴了。」

  曹瑋默然的點點頭,朱元璋還是有魄力的。

  雖然沒有親眼看到,但曹瑋可以感受出來當時朝堂上劍拔弩張的氛圍,那些人若不是把朱元璋給逼急了,朱元璋又怎麼會把那滿是血手印的條幅給拿出來?

  也就是朱元璋真打定了主意開海,否則黃子澄這些腐儒們一鬧,說不好開海一事真就擱置了。

  「黃子澄這廝真是個豬腦袋!」曹瑋吐槽了一句。

  嚴震直也看不上黃子澄,但並未接話,而是說道,「陛下決意開海,成立開海局,此事要工部與你製造局合力。」

  曹瑋一愣,老朱又給自己找了個活兒?

  「開海局主要負責什麼?」

  「開海當然要有船才行,開海局負責造船,戰船商船都要造,其他的具體事宜,還要跟陛下再敲定之後細說。」嚴震直說道。

  曹瑋明白了,老朱這是看自己的平爐煉鋼法成了,造船要用鋼材,就把自己給自己扯進去了。

  不過曹瑋向來是無利不起早的性子,此時老朱要他做事,不要點好處可不行。

  曹瑋擺出了一臉難辦的模樣,「陛下的意思是用我製造局的鋼材來造船,可現在只有一個平爐,規模也不大,產量太低,加上另一邊研造火車,製造鐵軌也要用鋼,一個平爐完全不夠用啊!」

  嚴震直清楚曹瑋的性子,現在是借著勢頭要好處呢。

  「那要如何做?」

  曹瑋頓時咧了嘴,「簡單,派人再給我造幾個平爐,這次規模就要大了。」

  嚴震直點點頭,「此時我去與陛下商議,你要再建幾座平爐?」

  「十個。」

  嚴震直差點跳了起來,瞪著大眼睛驚叫道:「多少?!」

  「十個。」曹瑋再次說道。

  「十個?造那麼多做什麼?再說你這地方也不夠啊!」嚴震直有些無奈,曹瑋這屬於獅子大開口了。

  此時得製造局分為兩個大院,一個是原本的製造局,另一個也可以說是煉鋼廠,裡面有二十個焦化反應爐,和一座每日不斷產鋼的平爐。

  以曹瑋的標準來看,這平爐的規模不大,但那是以現代人的視角去看。

  其實整座平爐廠房占地也有尋常兩個院子大,整個煉鋼廠的大院最多也就只能容納三座平爐廠房。

  「地方不夠了就擴建嘛,無非是再造一圈院子而已,」曹瑋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再說了,這煉鋼廠煉出來的鋼材若是不夠用,耽誤的不還是朝廷的事?」

  嚴震直一看曹瑋認了死理的模樣,就知道說再多也是無用,只能嘆口氣道:

  「我會上報陛下,但成與不成就要看陛下了。」

  「這就夠了,」曹瑋樂呵呵道,「除此之外,製造局再建煉鋼爐,還要繼續招人。」

  「要招多少人?」

  「一百人大概夠了,」曹瑋琢磨著說道。

  嚴震直點點頭,「我會一起上報於陛下。」

  將事情交代完,嚴震直便離開了製造局。

  此時曹瑋可以說已經十分輕鬆了,研造火車有趙恆帶隊,煉鋼廠這邊有宋平盯著,曹瑋每天的工作只剩四處轉轉。

  其實曹瑋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沒有他進行最初的研造工作引導,無論是火車還是煉鋼廠的進度都不會這麼快。

  只不過這些事情研造成了之後,就是簡單的重複工作,曹瑋這個製造局的領導者終於可以清閒清閒。

  然而還沒清閒多久,朱元璋就又拉著曹瑋摻和開海局的造船事宜。

  這事要說起來,比研造火車和煉鋼廠簡單的多,因為大明之前是有造船的匠人的,當年朱元璋和陳友諒決戰之時,打的就是水戰,當時大明的海軍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只不過大明禁海之後,也就沒了海軍這一戰鬥力量,這在曹瑋看來,屬於是自斷一臂。

  好在現在朱元璋選擇重新開海,由于禁海時間短,再造戰船的難度不算很大,開海局造船會招造船的匠人,曹瑋的製造局,只用提供足夠的鋼材,以供造船隻用便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