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明禁海的緣由

  第83章 大明禁海的緣由

  【回歸倒計時:270天10時29分06秒】

  轉眼間半個月過去,時間來到了11月份,立冬時節過後,天氣越來越涼,人們身上的衣服也越來越嚴實。♚♞  🐻💝

  然而在西郊製造局,所有的匠人們卻乾的熱火朝天。

  在製造局的大院中,一撥人正在調試改大了型號的蒸汽機,曹瑋在一旁指導。

  這次要做的火車,就得往後世蒸汽火車的方向靠了,而曹瑋是唯一知道蒸汽火車的原理的,雖然有給出的圖紙,但他還是得時常過來看一看,以免匠人們把方向搞錯了。

  就比如這次所造的鍋爐,就和以往有大大的不同,不再是傳統的一個大鍋形式,而是改成了一個巨大的水箱,裡面有許多管道規律排列。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大大的提高能效,加熱更快更直接,有助於給到加大了的蒸汽機足夠的汽壓,使其能有更強的動力,只是工藝提升,製作起來難度也隨之增加。

  「大人,大人……」宋平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大人,焦炭煉成了!」

  曹瑋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叮囑趙恆等人繼續,然後便帶著宋平出了製造局的大院。

  來到旁側不過幾米院的另一個大院中,曹瑋便看到一個巨大的反應爐,有一人多高,上方的蓋子已經打開了,隔著老遠,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熱量。

  「轟!」

  在反應爐底部,還時不時有明火迸出,爐子旁邊還放了把梯子,那是匠人取爐中焦炭用的。

  見到曹瑋到來,有一名匠人端來一個盆子,裡面是黑乎乎成塊的焦炭,曹瑋拿起一把小鉗子,夾起一塊仔細查看。

  只見焦炭已經不似最初煤粉煤炭,外表變得十分光滑,這是因為煤粉在焦爐內的高溫下,經過了乾燥、熱解、熔融、粘結、固化、收縮等階段再次成形,整體呈銀灰色。

  「大人,如何?」宋平有些緊張得問道。

  曹瑋放下手中的焦炭,「不錯,成了。」

  圍在一旁的一眾匠人們頓時歡呼起來,他們忙碌了大半個月的時間,終於把焦炭煉成了!

  「這麼說……大人,咱們就能開始煉鋼了?」宋平此時也興奮起來。

  「煉製焦炭只是最初的準備工作,接下來要開始製造平爐,明天我將方案給你,人手不夠的話就再招一批人,」曹瑋朝他說道。

  「偌!」宋平高聲應道。

  「除此之外,一個焦爐是不夠的話,要繼續造焦爐才行,在平爐造成之前,起碼要再造二十個焦爐,再以觀後效。」

  「大人放心,保證完成任務!」宋平將胸脯拍的震天響。

  如今焦炭都煉出來了,製造焦爐自然是不再話下,匠人們也都已經有了經驗,製造焦爐就算不得難事了。

  製造局的煉鋼事業,目前看起來一帆風順。

  ……

  另一邊,

  朱棣和道衍也在找一個能成功讓朱元璋開海的理由,說白了就是給朱元璋找一個台階下。

  日思夜想之後,道衍給出了一個方法。

  他要到福建沿海,去說服當地的布政司,寫出一份萬民血書出來。

  要說當初朱元璋頒布禁海令,實屬於無奈之舉。

  當時為洪武初年,北元剛被趕出中原,但仍舊賊心不死,妄圖聯絡各地元朝舊部反撲回來。

  大明剛剛立國,國力尚淺,朱元璋只能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和北元對抗上面。

  與此同時,大明立國自當昭告天下,大明承繼大統,令周圍一眾番邦小國臣服,以加固政權。💥💥 6➈SᕼUⓍ.Cό𝓂 🎃💞

  詔書發出之後,就有暹羅、朝鮮、琉球、安南、占城等等,周邊各國紛紛派使者前來朝貢。

  各國使臣的朝拜,讓朱元璋很是開心,故而於《祖訓錄》中將一些國家列為「不征之國。」

  其中有遠近不一十五個國家,分別是:朝鮮國、倭國國、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真臘國、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湓亨國(今馬來半島)、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汶萊)。

  《祖訓錄》於洪武二年編撰,六年書成,二十八年重定,更名為《皇明祖訓》。

  然而周邊各國幾次朝拜之後,朱元璋就慢慢發現不對勁了。

  周邊等國每次朝貢,無非是來說幾句好話,獻上些他們國家不值錢的「寶物」,大明就得大肆的賞賜給他們金銀財寶,以彰顯大國風範。

  彼時大明立國不久,哪經得起這麼折騰?

  並且朱元璋是泥腿子出身,對於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感到肉疼萬分。

  賞賜給各國的錢財,那都可以是用來跟北元打仗的軍費啊!

  再說另一點,自元末開始,中國沿海便有倭寇屢屢侵擾,朱元璋稱帝後詔諭四方,然而仍有倭寇「乘中國未定,寇掠沿海」。

  與此同時,還有元末張士誠、方國珍的殘部逃亡於海上,時常與倭寇勾結劫掠貨船和襲擾沿海地區,可以說朱元璋對倭國,從一開始就沒有任何好感。

  洪武二年三月,朱元璋派楊載出使倭國,國書中明確提到,「宜朝則來廷,不則修兵自固。倘必為寇盜,即命將徂征耳,王其圖之」。

  然而,由於當時倭國正處於南北朝時期,收到國書的乃是南朝征西將軍懷良親王,他不僅沒有懼怕大明兒臣服,反而將使團中五人殺害,又將楊載扣留了三個月之後才將其放回,而倭寇則仍然橫行於浙江、福建等地。

  由於當時大明對倭國的局勢不明,以為懷良便是倭國國王,因此眼見倭寇鬧的不停,明朝又於洪武三年三月派萊州同知趙秩前往倭國,奉旨譴責「國王懷良」。

  迫於倭國國內混亂的局勢,懷良親王此次並未太過為難趙秩等人,並派遣了僧人前往大明奉表稱臣,送來了貢馬和特產,此外還釋放了此前劫掠的七十餘人。

  到了洪武四年十月,懷良親王的使者抵達京城,朱元璋大悅,設宴犒勞使臣。

  在得知倭國民間崇信佛教後,朱元璋還命僧人祖闡、克勤等八人與倭國使者一同回國,又給「國王懷良」送去了《大統歷》和文綺、紗羅等。

  洪武四年的來往,雖然使大明和倭國雙方關係緩和了很多,但懷良親王於洪武五年便由於戰敗而退隱。

  而此後與大明往來的倭國使團,完全就是在大明不知內情下,假借著「倭國國王懷良」的名義,非但沒能禁止倭寇對大明沿岸的襲擾,就連前往倭國的祖闡等人也被拘留了兩年才被放回。

  這下朱元璋就動了真火了,倭國不過是一彈丸小國,竟敢不尊大明天朝!

  然而還是那個原因,彼時死而不***心不死的北元牽扯了大明太多精力。

  朱元璋沒有功夫去跟倭國掰扯,索性一氣之下,同在洪武四年頒布了「片板不得入海」的《禁海令》!

  一刀切!

  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卻對當時的大明有許多好處。

  最緊要的,就是杜絕了海外各國來大明再占便宜,為大明省下一大筆支出。

  但禁海令禁的是大明子民,倭寇依舊大行其道,時常會侵擾大明沿岸地區,對此大明只能增派沿岸的防守力量,然而終究治標不治本。

  像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每年都被倭寇屢屢侵襲,百姓們有苦難言,當官的是煩不勝煩。

  道衍給出的方法,就是去沿海的福建等地,噹噹地被倭寇侵襲慘狀帶到朝堂上去,請求朱元璋為了沿海的大明子民重新開海,組建海軍征討倭寇。

  這個法子是道衍和朱棣於七日前敲定的,當天道衍便帶著朱棣的燕王令啟程,前往福建。

  此時此刻。

  福建承宣布政使司衙門。

  右布政使范謙正在整理福建各地的土地變更檔案。

  忽然有下來前來通報。

  「大人,門外有一名僧人求見。」

  「僧人?」范謙抬起頭,「給他些齋飯,讓他走吧,」說完,又低下了腦袋。

  顯然,范謙以為外面得是四處遊歷的普通僧人,他沒有時間也沒興趣去見一個和尚。

  「大人,那僧人指名要見你,還說……」下人慾言又止。

  「說什麼?」范謙皺起了眉頭。

  「他說是奉燕王之命,有事要與大人一同相商。」

  「燕王?」范謙放下手中冊子,哈哈大笑起來。

  「招搖撞騙撞到我這裡來了,倒是也乏了,去把他帶來,我瞧一瞧。」

  「諾!」

  下人領命而去。

  片刻之後,下人折返回來,身後跟著一名黑衣僧人。

  范謙上下大量了一番眼前的僧人,卻發現對方不似尋常人,心中有些詫異。

  「就是你要見本官?還說燕王派伱來的?」范謙撫了撫頜下的鬍鬚,問道。

  「正是,貧僧法號道衍,見過大人。」僧人朝著范謙行了一禮,禮數倒是無可挑剔。

  「哼!你敢打著燕王的旗號招搖撞騙,就不怕本官把你捆起來送到燕王面前治罪?」范謙瞪起眼睛,給了僧人一個下馬威。

  卻見那三角眼的僧人從袖中取出一塊令牌,范謙看了那令牌,頓時變了臉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