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朱高熾來了
在大多數文武百官的印象中,曹瑋自從最初聲名鵲起以來,所做的事只有一戰覆滅北元王庭,打出了赫赫凶名,更是憑此一戰封侯!
其餘的,便是造蒸汽機、造火車、煉鋼鐵、提開海、設立鋼鐵廠和船廠,招收數以萬計的天下工匠,給他們以謀生的崗位。
之後又為大明找到石見銀礦、找來了海外數種高產作物、改進連發火槍、改進神威霹靂炮、造發電機、燈泡、無線電報機……
曹瑋做的這些,不知造福了多少大明百姓。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讓人們以為曹瑋是一個一心為國為民,滿心慈悲憐憫的大善人。
可今天曹瑋一句話,讓所有人都想起,曹瑋當初可是以一道攻心之計,輕鬆殲滅北元四十萬大軍的狠人!那一站大明的損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次河南之地的百姓鬧事,恰逢新皇朱雄英初登基。
朱雄英作為朱元璋真正的皇太孫,是眾望所歸,朝堂上下得聲音也很一致,就是以安撫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皇帝的名聲總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然而就在這時,曹瑋突然站出來說了句「該殺!」
這讓朝堂上下眾人除了詫異和震驚,還有一股心驚肉跳之感!
曹瑋這是要讓朱雄英成為大明下一位鐵血皇帝不成?
眾人議論紛紛,都在小聲的交談著,他們不明白今天的曹瑋為何會如此一反常態。
「曹太師。」
最初那名翰林再次開口,他名叫羅真,據說祖上跟唐朝時期靠山王有血緣關係。
羅真很是恭敬的朝曹瑋拱了拱手,道:
「曹太師之言,實在是振聾發聵,只是下官百思不得其解,我等臣子不是應當一切為民生為陛下考慮,為何要行如此極端之行徑?」
「這麼做,極有可能對陛下的聲譽造成影響……」
曹瑋一擺手,「小了。」
「什麼?」羅真一頭霧水。
「格局小了!」曹瑋以一種看不成器的後輩得眼神看著他。
「陛下的聲譽如何,在於能否提升發展大明國力,讓大明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搭建鐵路,正是增強國力之舉,乃是重中之重!任何人不得阻撓!」
「羅翰林所說,以安撫手段加大補償力度,確實是一定可以解決眼前的問題,但大明豈會是只修這一條鐵路?」
「之所以在應天和河南之間修建第一條鐵路,是因為應天是大明的過度,河南省則居於大明腹地中央。」
「鐵路不僅可以運用於軍事調遣,也可以用於民生,然而只這一條鐵路是遠遠不夠的,日後大明還要修建更多鐵路,四通八達!」
「河南幾百百姓鬧事,人數確實不少,但若今日以補償手段解決問題,等日後大明再在其他省地修建鐵路,當地百姓有樣學樣,又鬧起事端,莫非還要加大補償力度?」
「這種事,一旦有了開端,就停不住了!今天只有幾百人鬧事,明天全國各地又有多少百姓鬧事?絕對不止幾百人!是千人?還是萬人?難道朝廷要一味退步補償?這要在財政上開多大一個口子?」
「或者說,要等到那時候,朝廷財政吃力,別無他法之下,再用極端手段去處理,一次斬殺千人萬人?」
「在我看來,那樣對陛下聲譽的影響才是致命的!」
「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大明日後要修的鐵路何止以萬里計?為今之計,唯有殺一儆百才是正道!」
說到這裡,曹瑋轉過頭,看著朱雄英,語氣幽幽,像是對百官說,也像是對朱雄英說:
「凡事要以大局為重,目光要放長遠一些,此次不但要將鐵路修建完成,也一定要徹底杜絕後患!」
「等鐵路通車,大明的百姓知道了其中的厲害,自會體諒陛下。」
曹瑋一番話說完,掙個大殿落針可聞。
羅真此時額頭已經滿是汗水,順著曹瑋的話,他才意識到這件事有多嚴重!
如今天真的以溫和補償手段,撕開一個口子,日後可能要決堤啊!
其餘眾多官員也反應過來,絕對不能讓這種事再發生第二次!
幾百人殺了也就殺了,雖然會有一時風波,但總會過去,若真等到曹瑋所說的那一天到來,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為了眼前的私利站出來要挾朝廷,那可就是牽扯極深的大風波了!
「臣以為,曹太師說的在理,此次事件雖小,但不可忽視日後之禍!」
嚴震直作為跟曹瑋交情較深的官員,第一時間站出來支持曹瑋。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刁民鬧事,決不能姑息!」
……
坐在高處龍椅上的朱雄英,在聽完曹瑋的一番話後,同樣豁然開朗。
最終他點點頭,「此事,就按曹太師說的辦,任何敢阻撓鐵路工程者,一律嚴懲不貸!」
「朕雖年少,但也懂得一國之君的含義,為了整個大明,就算背些罵名又如何?只要對大明發展有利,朕甘之如飴!」
殿下眾臣頓時海呼,「陛下聖明!」
「退朝!」
……
朱雄英自奉天殿出來,一路輕車駕熟的來到御書房開始處理今日各地呈上來的奏摺。🎄🍓 ❻❾𝓼ђU𝕩.ς𝕠𝓂 ☮💢
不料沒過一會兒,朱元璋找了過來。
「皇爺爺,」朱雄英見他到來,趕緊起身。
朱元璋對他擺了擺手,示意他不用這麼折騰,一旁的太監極有眼力的搬來椅子,朱元璋坦然坐了下來。
「咱聽門外宮女說了,昨晚你去找咱。」
朱雄英點點頭,臉上浮現出羞赧之色,「孫兒愚鈍,讓皇爺爺失望了。」
「哈哈哈哈,」朱元璋咧開嘴笑了起來。
「這不算什麼,當年咱剛做皇帝的時候,看著各地呈上來的奏摺也是一個頭兩個大,碰上事同樣不知如何抉擇,好在那時你皇奶奶在,她給了咱不少建議……」說著,朱元璋眼中有追憶之色。
「你現在還太年輕,遇上事會茫然也是情有可原,咱怎麼會對伱失望?你可是咱的孫子!」
朱雄英心中感動,再次重重點頭,
「那……今日殿上之事,皇爺爺想必也知道了。」
「嗯,是聽說了。」
接著,朱元璋繼續說道:
「雄英你可還記得,當年咱對李善長,胡惟庸那些人開殺戒?」
「記得。」
「那就是了,他們和咱一起打天下,咱做了皇帝,其實也想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咱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可他們卻任人唯親,在朝堂上拉幫結派,此舉可按竊國罪論處!你說,咱能忍嗎?」
朱雄英搖了搖頭,「換作是我,同樣忍不了,所以皇爺爺才把他們都殺了。」
「唉——!」朱元璋嘆了口氣,微微搖頭。
「他們都是咱過命的兄弟,咱又如何能不念一點情分?實在是沒辦法啊!咱不能眼看著剛建立的大明再生一次動盪!」
「咱還是猶豫了,殺的晚了,若是能早點下定決心,將元兇除去,或許就不用牽連那麼多老夥計都送了性命……」
「不過……你看咱殺了那麼多人,民間對咱也沒有什麼反對之聲,為什麼?因為他們該殺!」
聽到這裡,朱雄英已經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和曹瑋說的一樣,凡事要以大局為重!
大明正在快速發展,而發展變革,都一定是會流血犧牲的,凡事有舍有得才是常理。
朱雄英看向朱元璋,目光堅定!
「皇爺爺,孫兒知道了!」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皇帝的位子好坐,也不好坐,輕重緩急,如何取捨,你心中一定要有一桿秤。」
「曹瑋……他是個好老師。」
說完,朱元璋扶著椅子站了起來,
「咱就是過來看看你,你繼續忙吧……」
半個月後,
朱雄英的聖旨傳到河南,下了格殺之令。
接到聖旨的地方官再也沒了擔憂,直接就以雷霆手段將之前鬧事的幾百人全部抓了起來,準備問斬。
到了這個時候,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那些鬧事之人紛紛以頭搶地,哭爹喊娘、涕泗橫流,紛紛表示知錯,絕對不會再犯,請求饒他們一命。
說白了,沒有人能真正不怕死,他們之所以敢鬧事,是本著法不責眾,朝廷不敢拿他們怎麼樣的心理。
朝廷態度一旦軟弱下來,他們便會越加猖狂,但朝廷一旦強硬,他們就傻眼了!
就算家中有些資財,又如何能跟中央朝廷對抗?
事到如今,他們才發現朝廷不會任他們拿捏,新皇更不是軟柿子!
只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皇帝的聖旨是如何都更改不得的。
第二天,這幾百人就全部被帶上了刑場。
在無數百姓的見證下,他們被砍了頭顱!
經此一事,天下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大明的新皇是有手段、有魄力的!絕對不會任人欺負!
此後,鐵路修建工作就變得異常順利,不管是地方官員還是百姓,都配合的過分……
……
兩個月後。
一個身高中等,略微有些胖胖的年輕人來到了應天。
他身後跟著長長得車隊,帶著一眾隨從。
年輕人身上穿的衣服花色不顯眼,但細看就能看出,那是普通有錢人也用不上的極品面料!
年輕人帶著隨從進入應天府城內,先是來到燕王府,指揮著一眾隨從安置東西,之後頭一轉直接往西邊方向行去,來到了製造局。
此時製造局內,曹瑋正獨自擺弄著一個木製插座上的燈泡,嘗試著如何讓這原始的照明器具更亮一些。
這時有匠人來報,
「大人,門口有個小胖子說要找您。」
曹瑋抬起頭,「小胖子?」
自己不認識什么小胖子啊。
將台上的燈泡切斷電源,曹瑋走出房門,就看到院中一個滿臉和善的胖小伙子正十分新奇的左看右看,四處打量。
曹瑋看出了他衣著不凡,便抬腳走了過去。
「就是你要找我?」
那胖胖的年輕人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您就是曹太師吧?」
曹瑋點了點頭。
之後那小胖子便一躬身,朝曹瑋拱手道:
「見過曹太師,小子是燕王之子,名為朱高熾,論起來,小子還得喊曹太師一聲叔父。」
曹瑋頓時恍然,原來是朱棣的兒子。
「你何時到的應天?」
「侄兒到應天還不到半個時辰,父王說來了應天之後,一定要先拜訪您,此外,父皇還讓侄兒給太師帶了一份小禮物。」
朱高熾說著,從寬大的袖中掏出一方小匣子,打開之後,露出一截樹根一樣的物事,形狀似人。
「這是父王在長白山之地,偶然得來的千年人參。」
「聽聞含茗姑姑正在養胎,此參可拿來給含茗姑姑補一補氣血,小小禮物,不成敬意,還望曹太師笑納。」
曹瑋挑了挑眉,最終還是將那小匣子接了過來。
千年人參,好傢夥!朱棣可真夠下本錢的,就是不知道朱含茗孕期能不能食用這等大補之物,有時間找老陳頭問一問。
「進來說話吧。」
曹瑋將朱高熾引進屋內,後者一進屋眼光就落在了桌子上的燈泡上。
「敢問叔父,難道這就是父王前些日子跟侄兒所說的燈泡?」
曹瑋將手中匣子放在桌上,點了點頭。
「把那個開關推上去,燈泡就亮了。」
朱高熾得了允許,動手將開關退了上去,燈泡頓時發出光芒,不算熾烈,但已經足夠明亮和溫暖。
朱高熾不禁嘖嘖讚嘆,
「侄兒身在北平,也曾聽過叔父的大名,才冠天下,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短暫的攀談過後,朱高熾便向曹瑋告辭。
「叔父見諒,侄兒初到應天,還須去宮中見一見陛下,日後侄兒再登門拜訪。」
曹瑋點頭,
「去吧,以後在大明有了什麼難事,儘管來找我,在應天這塊地方,還是有很多人能賣我個薄面的。」
朱高熾再次一禮,隨後離去。
曹瑋笑著搖搖頭,這小胖子進退有據,禮數周到,心思縝密……朱棣有個好兒子啊!
於此同時,
遠在撒丁王國的藍玉些鬱悶。
他奉命帶兵來到撒丁王國,幫助撒丁國王平息戰亂,起初還很順利,但見識了大明的火炮之後,周邊許多國家一見到明軍就跑。
而藍玉手中只有三十萬兵力,一時有些捉襟見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