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廢除勛貴,再不復也!
月亮白白的。
冷冷地普照著從嘉靖二十一年來就已經沒有皇上居住的這九千餘間宮室的每個屋頂。
魏國公、死屍倒在地上,沒有瞑目,翻白的眼睛,似乎帶著一種詭異的笑意,正瞅著京師三國公。
這狗日的,太嚇人了。
英國公、定國公、成國公,忍不住齊齊地打了個寒顫,避開了死人的目光。
兩個在外就封的國公府,作惡多端,死不足惜。
他們仨雖然個個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但是,也不乾淨啊。
國公府坐落在大興、宛平,是京城的附廓,兩地百姓早就對他們怨聲載道,明里暗裡罵了一百多年,如果把這些事情全翻出來,下場比魏、黔國公好不到哪去。
大明朝五位國公,皇上賜死了兩位,接下來,皇上要乾的,就是剷除整個勛貴階層了。
明悟湧上心頭,跪在那裡的三國公,略微有些不甘。
可是,活著的他們仨,連死去的兩個都不如,魏國公手握著南京守備衙門,皇上降伏魏國公府,動用了數千錦衣衛和孝陵衛。
黔國公府更是手握著大明朝半個西南的兵權,等皇上去降伏時,聖旨、大軍恐怕要都到才行。
也得虧是黔國公進了京,不然大明朝西南大亂都有可能。
有軍權、兵權的國公都落到這樣結局,那隻頂著武勛之首名頭的他們,又能怎麼辦呢?
回天乏術!
英國公張溶嘆了口氣,與其被皇上問責,不如主動開口,給君臣之間留個體面,「臣啟聖上,英國公府世受皇恩,萬民供奉,始終深感慚愧,願於今日今時,辭去英國公爵位,交還成祖文皇帝所賜世券,望聖上恩准!」
人或許就這樣。
在看不慣的時候,想殺人的心都有了,可這人突然開口提出主動離開,就又想起過往地種種好。
朱厚熜望著這識趣地的人兒,想了想道:「你張氏一門,自成祖爺靖難,就對我朱家效忠侍奉,初代英國公又在土木堡中陣亡,這麼多年盡心盡力,休戚與共,不容易!」
從河間王張玉,到初代英國公張輔,再到二代、三代英國公,於國而言,屬有大功在。
雖說到張溶這,軍政事務都差些火候,有失祖宗顏面,但在勛貴中,勉強還能看的過眼。
「你說吧,在你的後輩當中,有誰能堪大用?」
三國公一愣。
染血的大棒子,皇上給他們仨演示了,這會兒,魏國公、黔國公的血還沒涼。
本以為要一無所有,黯然離開大明朝官場,皇上忽降下甜棗,英國公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張元功。」
英國公揩了揩眼角的淚,感激涕零道:「臣之嫡子張元功,堅忍敏達,勉堪大用。」
「既然如此,那就讓元功出來當值吧。」
朱厚熜點點頭,道:「讓他出任五城兵馬司指揮使,怎麼樣?」
五城兵馬司。
無論京城、南京城,還是中都鳳陽城,城都分為東、西、南、北、中,合稱之為「五城」。
設指揮使一人,副指揮使四人,吏目一人。
全權負責京城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之事。
五城兵馬司指揮使雖品秩不高,僅是正六品,但卻是位小權大的官職,是皇帝的絕對親信。
「臣代列祖列宗,叩謝皇上聖恩!」
張溶叩首道。
眼見英國公府華麗退場,定國公、成國公知道不能再等了,復刻道:「臣啟聖上,定國公府(成國公府)世受皇恩,萬民供奉,始終深感慚愧,願於今日今時,辭去英國公爵位,交還成祖文皇帝所賜世券,望聖上恩准!」
國公,可能不聰明,但也能看出眉眼高低,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樣學樣的本事還算不錯。
兩個太祖高皇帝所封的國公被賜死,三個成祖文皇帝所封的國公也知道激流勇退。
這定國公府、成國公府,代代為大明朝效力,同樣沒有出過大的差錯,願意辭爵交還世券,朱厚熜也不願意再去為難,「說吧,你們的後輩中,有誰能出來當值的?」
「徐文壁!」
「朱時泰!」
徐延德、朱希忠,先後報出了嫡子、長子的名字。
有了魏國公的教訓,在立嫡立庶、立長立幼上,都心有戚戚然。
「文璧,就去宗人府,當個府丞,時泰,就去光祿寺,當個少卿,怎麼樣?」朱厚熜沉吟道。
位小權大的職位,本就一個蘿蔔一個坑,給張家一個,屬於千金買馬骨。
在到徐文壁、朱時泰的時候,就反過來了,位高而權小。
宗人府掌管皇族屬籍,纂修「玉牒」,議敘或議處皇族官員,審理皇族之間的爭訟。
為了顯示皇族的尊貴,宗人府位居內閣六部之上。
宗人府府丞,秩正三品,但其權責多與皇族有關,鮮能為人臣所決定。
即便皇族真發生了什麼事,往往都是由皇帝金口玉言所決定。
是個混日子的好地方。
光祿寺少卿也一樣。
主要負責掌管祭享、筵宴、宮廷膳羞之事,包括祭拜、盟會、重要儀式、接待使臣時的宴會筵席等事務。
位秩正四品,也許會在重大、特殊節日忙碌一些,但只要小心一點,就不會出什麼差錯,能太太平平當一輩子官。
「臣叩謝皇上聖恩!」
徐延德、朱希忠滿意答道。
和在大殿裡死去的人相比,兩座國公府的人能平穩落地,已是天大的福分了。
還為兒子撈了個太平官位,知足了。
皇上的甜棗,真甜啊。
但給馬兒吃了草,不讓馬兒幹活是不可能的,朱厚熜沉著聲音,「其他侯爵、伯爵那裡?」
「皇上,就交給我吧。」
張溶立刻接過重擔,恭聲道:「我會親自走一趟眾勛府上,相信武勛們能體會皇上、朝廷的難處,主動辭去爵位,交還世券。」
「南雲的黔國公府?」
「皇上,就由我們親自走一趟南雲之地吧。」徐延德、朱希忠對視了一眼,接過了送黔國公最後一程的重任。
與國同休,再不復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