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封王?

  第641章 封王?

  聽此,百官一愣。ඏ🍧  ☺👮

  隨即,便明白了朱棣的意思。

  不過,定國公郭安立下這般大的功勞,陛下定然要賞賜!

  而且,怎麼也都繞不過去。

  於是,一些官員,也便是順著朱棣的話,微微點頭。

  「陛下所言極是,定國公讓那些商賈從海外蠻夷手中,為我大明尋來此些福瑞之糧,功不可沒!」

  「陛下賢明……」

  一眾官員跟著朱棣誇讚歸誇讚,但都十分中肯。

  甚至於,還有一些官員,雖然是滿嘴在稱讚郭安的功勞,但說著說著,郭安的功勞,便直接被那些商賈,還有試驗田的郭秉雍等人,分去一大半。

  一眾藩王與權貴,眼中都不由滿是憤憤。

  朱棣神情不變,只是微微點了點頭,說道:「糧,乃係民之本,系國之本!諸位卿家,想來還不知,番薯與玉米對我大明百姓有何作用,如何耕作吧?」

  「嗯?」

  朱棣這話一出,一眾藩王與百官,皆是一愣,隨即滿臉好奇。

  「敢問陛下,不知番薯如何種植,可與稻穀、小麥這些,當做主食吃食?」

  「此事,郭卿最為清楚!」

  朱棣微微一笑,便看向一旁的郭安。

  「不知郭卿可否為諸王,還有我大明百官,都說說番薯與玉米如何食用,如何耕種?」

  「微臣遵旨!」

  郭安也沒拒絕,直接朗聲道:「番薯,吃法很是簡單,烤、蒸、煮,都可以吃食,只要其熟了,就可以吃食,味軟糯甘甜奇美。

  至於耕種,番薯耐旱,開墾出一片田地,將番薯苗栽種進去,便可以不必理會,只要不讓其被淹沒就行……

  番薯的缺點,就是不能與小麥稻穀那般,當做主食吃食,沒有那麼頂飽,也不易儲藏。

  但是,若是發生什麼災害,番薯還是可以吃食的,可比樹皮、草根要好吃的多,也多的多!

  另,番薯畝產極高,也就代表著,番薯很是耗地力,栽種一兩年,就得讓田地歇個一年半載。

  百姓們,最多在自家田埂地頭種上一兩畝,便足矣……」

  「玉米,最主要的吃法,便是如同小麥一般,脫皮後,磨成麵粉,吃玉米饃饃。

  玉米易去外皮,產量還高於小麥數倍,對大明百姓來說,吃玉米最為合適。

  另,玉米耐旱,只要玉米株苗還幼小之時,不要被水淹,也容易成活。

  當然,玉米之所以是北方的百姓們最大的福音,是因為玉米可以和小麥輪作。

  在北方,山東、山西,河北、河南這些地方,一般都是在十月份或是十一月份種下小麥,來年六月小麥收割。

  而在小麥收割之後,便可以接著種下玉米,等到了十月份,玉米便可以成熟,收穫!

  如此,便又可以耕種上小麥……」

  「定國公,真可如此?」

  聽到這話,最先忍不住的便是,一眾北方藩王。

  一個個,都滿臉期待的盯著郭安。

  「此種大事,我怎當著陛下之面,胡言亂語?」

  郭安淡淡一笑。

  隨後,朝著朱棣拱了拱手,便坐在位置上。

  其實。

  郭安還有一句話沒說,雖然洪鼎年的百姓們生活,比洪武年要好的多了。

  但是,北方百姓們,仍是吃不上白面饃饃。

  也就是說,北方的百姓們,最多只是給小麥脫殼但不脫皮。

  這樣,雖然可以增加一些糧食,但那味道……

  自是沒有玉米面蒸下的窩窩頭好吃!

  「陛下,如此說來,若是將玉米良種交給北方的百姓們,便豈不是一年可以種兩次糧食,收穫兩次糧食!」

  戶部尚書郁新一臉激動的說道。

  「自是!」

  朱棣點頭。

  「這……」

  整個大殿內,所有藩王與官員,滿臉震撼,頓時議論紛紛。

  畝產七百多斤的玉米,再加上畝產兩三百斤的小麥,豈不是就可以畝產九百多斤,甚至是一千斤?

  如此,哪怕是那些百姓們,將種植小麥,全部上繳給朝廷。

  剩下玉米,也足以夠那些百姓們,吃上一年,甚至還得對外售賣一些!

  「玉米,真乃是我大明福瑞!」

  「陛下,此乃我大明社稷之功!」

  「郁愛卿所言極是!」

  朱棣一臉認同的點著頭,「僅此玉米一物,便為我大明社稷立下千秋基業!

  定國公郭安,功勞甚大啊!」

  「陛下所言極是!」

  一眾官員,自是連連點頭應和。

  雖然心中百般不願,但到了這會,他們也不好太過得罪郭安。

  畢竟,按照以往的經驗,培育玉米良種之事,還是要交給定國公。

  而最後,玉米良種的分配,最後也會有郭安的話語權,他們也都想要給各自老家爭取。

  「如此,禮部,爾等說說,定國公如此大的社稷之功,朕該如何封賞?」

  朱棣一臉饒有興趣的看向禮部尚書鄭沂。

  這話一出,整個大殿內,所有官員再次一愣,感到一絲不對。

  雖然,禮部執掌禮教,在六部之中,最為清貴。

  但是,社稷這種大功,而且還是涉及到當朝國公的恩賞,必須得由皇帝說出他的心意,底下人才好請奏。

  而現在,什麼都沒說,就直接發問?

  鄭沂起身,朝著朱棣微微拱手行禮,便一臉中規中矩的說道:「啟稟陛下,玉米與番薯,對我大明來說,可活萬千百姓,可延澤我大明千秋社稷,功勞甚大。

  再加上,定國公已是我大明公國,世襲罔替,該如何封賞定國公,還需微臣與眾位同僚細細商談一番!」

  「郭卿,已經是我大明的國公了啊!」

  上方,朱棣微微點頭,眼中還有些錯愕。

  見此,一眾藩王與百官,都忍不住在心中,泛起白眼。

  裝什麼裝?

  「公國,已經到了我大明勛貴的最頂端,封無可封了啊!」

  朱棣又自言自語道。

  聽此,郭安也是忍不住微微抬頭,看向朱棣。

  朱老四不對勁!

  果然,朱棣斷斷續續說了半晌之後,便臉色一肅。

  「定國公對我大明立下如此大的社稷之功,朕若是不封,豈不是寒了郭卿之心,也寒了千千萬萬,對我大明忠心耿耿的功臣?」

  「陛下賢明,是我大明子民之福!」

  一個御史,直接開口奉承道。

  朱棣淡淡一笑,「如此,那便給定國公封王如何?」

  「封王?」

  包括郭安在內,整個大殿內,所有藩王、文武百官,皆是目瞪口呆,感覺腦子裡嗡嗡直響。

  外姓封王?

  還是一個剛剛封了公爵一年的國公?

  「陛下,萬萬不可啊!」

  這下,百官再也忍不住,紛紛起身,勸阻道。

  「陛下,此有違祖制啊!」

  「是啊,陛下,定國公功勞是大,但太祖高皇帝早就下旨,異姓不能分王!」

  「陛下,我大明也無國可封了啊……」

  「……」

  「怎會無國可封?」

  對於眾大臣的反應,朱棣絲毫不意外,只是淡淡一笑,「海外,那麼一大片番國,皆可封!」

  聽此,一眾百官臉上的神情,稍微緩和一些。

  說到底,封不封王,違不違祖制,都是朱家內部的事,只要不封大明的國土,不糟踐大明百姓,就與他們無關。

  甚至,要是可以借著封王的機會,將定國公郭安,給趕去就藩,那對百官來說,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敢問陛下,不知定國公這個王,是如何的封法?」

  周王朱橚對著朱棣拱手行禮,緩聲問道。

  身為朱家的宗長,他代表的是大殿內,所有朱家藩王宗親的意思。

  「封郡王,封地便為郭卿的郭州,另再加一萬食戶,與宗室郡王同享俸祿,賜兩衛,一衛鎮守郭州,一衛任由定國公調遣,在京師建王府,另將郭家祖地所在縣,賜予郭卿……」

  朱棣緩聲說著。

  下方,一眾藩王與百官,則是越聽,臉上神色越是輕鬆。

  陛下這般封王,也只是給了一個郡王名號,再給了兩衛,還給了一個縣。

  而且,這兩衛,有一衛還是要前去郭州鎮守!

  如此說來,也擔得起給大明尋回玉米與番薯的這份大功!

  這會,郭安也終於有了機會,可以開口說話。

  「陛下,微臣誠惶誠恐,只是尋回玉米與番薯,何德何能,敢承受陛下如此厚愛?」

  「郭卿不必多言!」

  朱棣淡淡一笑,「郭卿對咱大明江山社稷有千秋大功,僅此一項,便足以封王!」

  說著,朱棣便看向朱橚,還有朱高熾,朱高燧等大明藩王。

  「太子,諸王,爾等覺得如何?」

  朱高熾連忙道:「父皇聖明,兒臣謹遵父皇之意!」

  朱橚也緩緩點頭,「陛下聖明,臣弟謹遵陛下旨意!」

  「臣弟贊同……」

  一眾藩王,也連連點頭。

  區區一個郡王而已,還只是得到一個縣,說到底還是一個國公的待遇。

  而且,這個關鍵時候,他們也不想得罪朱棣。

  「既然諸位都同意,稍後,禮部便儘快擬寫出一個詳細的章程來!」

  「微臣遵旨!」

  禮部尚書鄭沂緩聲應道。

  身後,一眾文武百官,眼中除了羨慕嫉妒之外,也都沒有出言阻止。

  郭安也急忙說道:「微臣多謝陛下厚愛!」

  朱棣滿意的笑了笑,便繼續說道:「另,為大明尋回玉米與番薯的商賈沈莊,還有一眾船員,也立有大功,也該賞賜!」

  「陛下所言極是!」

  有了封賞郡王這件事,現在僅僅只是賞賜一個商賈,還有一些船員,在百官心中,也只是一件小事。

  「沒有沈莊的精心尋找,那些船員的一路照料,玉米與番薯,也來不了我大明。

  為了鼓舞激勵我大明一眾商賈與船員,為我大明尋回畝產更高的糧食,朕以為,所有船員,皆可賞銀百兩,綿布二十匹,米五石,良田五畝,牛一隻,另免其賦稅三年!」

  「陛下聖明!」

  一眾官員再次稱讚道,這麼點賞賜,還真不多。

  朱棣又道:「至於其首功者,商賈沈莊,封其縣子!」

  「什麼?」

  「縣子?」

  聽此,一眾藩王與百官,又都是目瞪口呆。

  隨即,便是一片譁然。

  要知道。

  雖然明朝有五等爵位,但從明朝建國之初,便一直封賞的都是公爵、侯爵、伯爵,但卻是從來沒有出現子爵、男爵。

  哪怕是有子爵、男爵,也都是追贈!

  現在,突然出現一個子爵,還是要給一個商賈?

  一眾官員,頓時不能接受。

  「陛下,那沈莊只是一區區賤商,如何能享受我大明子爵之福澤啊?」

  「陛下,萬萬不可……」

  這次,一眾官員,都是真心實意的勸阻。

  「沈莊雖為商賈,但所做之事,皆為善事。今年北方大旱,沈莊帶著海貿商會,從交趾陸陸續續,運回數十萬石的糧食,交由朝廷賑災。

  另,尋回玉米與番薯,此種社稷大功,朕若是不封賞其子爵,朕又該如何封賞他?

  難不成,朕要給其封官?」

  「這……」

  百官,再次一怔。

  封沒有什麼實權的子爵,又或者,去封一個官位?

  「陛下,只是區區一卑賤商賈而已,哪怕是陛下給他賞他一些錢財,他都會感激涕零!」

  朱棣臉色一沉,「爾等是想要勸阻朕,有功少賞,或是有功不賞?」

  「陛下明鑑,微臣等人,絕無此意!」

  一眾官員急忙說道。

  「是啊,陛下,微臣等人只是覺得,區區一賤商,若……」

  「行了!」

  朱棣直接不耐的擺了擺手,說道,「為我大明立下如此大功,不能賞其官職,那便封其爵!

  若不然,朕有功不賞,豈不是昏君?」

  「另,培育玉米與番薯的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已經為我大明培育良種十來年,讓我大明糧食產量一直在增加。

  如此社稷之功,朕也不可賞,便與那沈莊一般,都為子爵!」

  「郭家四位迪功郎,都封其為子爵?」

  禮部尚書鄭沂,有些不敢確定的問道。

  「自是!」

  朱棣微微點頭,「其如何封賞,爾等在兩日內,給朕奏上一份章程來!」

  「微臣遵旨!」

  鄭沂無奈嘆息一聲,隨即便是緩聲應道。

  「陛下聖明!」

  對於郭家四人,都封子爵,一眾文官並沒有任何反對。

  甚至,一個個心中還有些興奮。

  因為。

  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認為,文官不配有封爵。

  在大明,能有爵位的文官,必然有戰功。

  現在。

  一下出現五個封爵的,一個商賈,四個文官!

  如此,豈不是說明,他們這些文官,將來也有可能,會被封爵?

  吃完宴席,也論功行賞了。

  基本上,今天的事,也就結束了。

  在亦失哈的招呼下,一眾官員與藩王,起身對著朱棣行禮,恭送!

  再之後,群臣也都呼啦啦的走出大殿。

  剛一出了大殿,一眾武勛,便滿臉喜色的圍住郭安,連連恭喜。

  至於一眾文官,也想恭喜。

  畢竟,郭安雖然是勛貴,但嚴格的來說,郭安出身順德府郭家,還與劉家結親,應是文官一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