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羅貫中?

  第176章 羅貫中?

  郭安微微一笑,淡聲問道:「誰說製糖便一定需要甘蔗?」

  這話一出,胥運與莊廣兩人先是一愣。

  隨即,便直接瞪大眼睛,滿臉激動。

  「郭長史,您是說出除了可用甘蔗製糖之外,還有別的東西可以用來製糖?」

  說著,兩人突然想起什麼,再次問道:「郭長史,您該不會準備製作飴糖吧?」

  飴糖,也就是麥芽糖,用稻、麥、粟、黍都可製作,算是中原地區最早的糖。

  也算是一味中藥。

  而製作飴糖的好處便是,只要有穀物便可,可以隨時隨地製作。

  只不過,飴糖黏糊的,裡面有一半都不算糖,也沒有蔗糖甜,更沒有蔗糖好吃。

  很多富貴人家都喜歡吃蔗糖。

  不過,飴糖可不能添加進火藥內,因此郭安緩緩搖頭,「咱要用一種甜菜來製糖。」

  「甜菜?」

  胥運與莊廣兩人直接瞪大眼睛,滿臉激動的盯著郭安問道:「敢問郭長史,不知何種甜菜竟然可用來製糖?」

  要知道,自從人們學會用甘蔗蔗糖之後,數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都用別的植物試過用來製糖。

  可惜,至今還是只有甘蔗可用來製糖。

  要是郭長史真可再尋出一種植物來製糖,那燕王府豈不是直接發現了一座金山?

  郭安說道:「糖蘿蔔。」

  「糖蘿蔔?」

  胥運與莊廣兩人,都不由微微皺起眉頭。

  「郭長史,此種蘿蔔在何處生長?」

  郭安說道:「寧夏、涼州、或是遼東等地。」

  還真有?

  胥運與莊廣臉色一喜,急忙問道:「敢問郭長史,不知那糖蘿蔔長什麼模樣?可就是叫糖蘿蔔?」

  「咱也不知。」

  這個時候,那種糖蘿蔔叫什麼名字,郭安還真的不知道。

  微微思索下,便說道:「爾等可先派人前往陝西、遼東這些地方,給咱去搜尋。

  一種長的像是蘿蔔,但埋在土裡的根莖卻是紅色的小圓疙瘩。

  如今到了十月份了,正好是這些糖蘿蔔收穫的季節。」

  「是,郭長史!下官親自前去……」

  胥運與莊廣兩人應了一聲,便準備前去尋找郭安所說的糖蘿蔔。

  郭安再次囑咐道:「爾等記住,糖蘿蔔是咱起的名字,爾等不可用此名去尋找,就用紅蘿蔔之名去尋找。」

  「是,郭長史!」

  兩人應了一聲,急匆匆而去。

  至於兩人能不能找到,郭安絲毫不擔心。

  現在的燕王府最是不缺錢與人手。

  而且,因為羊毛作坊與棉衣作坊的緣故,燕王府的與山西、陝西、遼東這些北方地區的關係更是親密許多。

  可以說,哪怕是燕王府想要在這麼大的北方三省尋上一隻三條腿的蛤蟆,都能找到。

  ……

  又是幾日後。

  那位山西壺關的杜斆,杜致道老先生終於來到北平府。

  朱棣親自帶著朱復、郭安,還有道衍和尚親自迎接。

  另外,這幾日匯聚在北平的一眾讀書人,也都自發出來迎接。

  甚至是,就連郭父與劉微遠幾人也都出來相迎。

  可謂是場面浩大。

  不過,讓郭安放心的是,那位杜斆老先生不知是因為性子原因,還是年紀大了,進入賢者時刻。

  不管是面對誰,都是十分和氣。

  甚至於,在聽到朱棣對書院的種種要求,杜斆也都面帶微笑的應承下,哪怕自個手下被塞進來一個和尚當司業。

  杜斆也都沒有絲毫不愉。

  而今秋收已過,書院建成,祭酒、司業兩大書院主管都就位。

  書院正式招生。

  啟蒙有啟蒙的學堂,書院有書院的學堂。

  短短十日,書院便招收下三百個蒙學子弟,至於正式求學的子弟,則是達到了五百人。

  基本上,整個北平府七縣四州的讀書人都來了。

  每天,書院門外便是車水馬龍。

  至於燕王府的各個吏役、還有宛平、大興、通州等附近州縣的吏役每天隔十天,便都會換上一批。

  而金忠每天,也都帶著十幾個見習書吏,在書院周圍施工建造房屋。

  而在書院的藏書樓內,每天也都坐滿了一個個書院學子們。

  其中一大半,都是穿著光鮮亮麗的富家士紳子弟。

  每個士紳富家子弟手中都捧一本書,面前還都放著一杯熱茶,一碟糕點,好一些的還有些瓜果糧嘴。

  每次前來,看著這一幕,郭安便忍不住嘴角微翹。

  不過,今日郭安並沒在藏書樓內轉悠,而是直接前往藏書樓一側的工作樓。

  樓內,早已有一個六十多歲的白髮老者,正靜靜等著他。

  隨著郭安進來,金忠連忙起身相迎,並對著郭安解釋道。

  「見過郭長史,這位便是那位想要給藏書樓捐獻書籍的老先生。」

  「小老兒羅本見過郭長史。」

  見到郭安進來,那位老者眼睛一亮,連忙起身見禮。

  郭安一驚,連忙上前攙扶,「老先生萬萬不可,小子可不敢承受此種大禮。」

  說著,將老先生攙扶回座位上,郭安便好奇的問說:「敢問老先生專門尋小子前來,可是想捐獻什麼書籍?」

  羅本指著一旁的木箱子,緩聲說道:「有勞郭長史了,小老兒此次準備捐獻幾本古籍,另外還有自個寫的幾本拙作而已。」

  「老先生自己的寫的書?」

  聽此,郭安與金忠幾人,頓時滿臉敬仰。

  在古代,無論如何,能自個著書立傳,必然都是學究天人、通古今知今的大儒。

  而這會,羅本已經緩緩將木箱打開。

  「《水滸傳》?」

  看到第一本書,郭安不由眉頭微皺。

  他要是沒有記錯的話,《水滸傳》應該是一本長篇小說,而且作者姓施,而不是羅!

  羅本訕訕一笑,道:「郭長史勿怪,此書乃是小老兒老師所創作。

  只是,因為一些原因,此書一直沒有被出版,小老兒怕此書失傳,又聽聞北平府殿下所建的藏書閣欲收藏天下所有書籍,便一併帶了過來。」

  「原來如此。」

  郭安微微點了點頭,也沒多想,繼續往下看。

  「老先生放心,咱欲要將天下書籍都收錄進藏書樓,此書自然也可以。」

  羅本眼中浮現一絲亮光,連忙繼續將下面的書籍往上翻著。

  「《三國志通俗演義》、《殘唐五代史演義》、《隋唐兩朝志傳》、《三遂平妖傳》……

  咦,這本還是陳壽著的《三國志》……裴松之批註的《三國志》……沒想到,老先生還是一位古史鑽研者。」

  整個箱子內,除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神話色彩書籍外,便都是朝代演義,郭安最喜歡看這些。

  而且,能研究這些歷史的老者,往往都有一些真本領,郭安的語氣更是敬仰了幾分。

  「多謝郭長史誇讚,小老兒只是一介散人而已,妄自寫了這些書籍,但一本也無力印刷出版。」

  「老先生且放心,以古照今,我輩讀書人更應讀一些歷史巨著。這些書籍,小子會將其放在藏書樓最頂層。」郭安說道。

  「多謝郭長史。」

  羅本連忙滿臉喜色的感激道。

  郭安再次問道:「不知老先生是哪裡人士,今年多大歲數?小子給叫人給老先生挑選一副最合適的老花鏡……想必,老先生每天在看一些文字之時,眼睛也會有些昏花吧……」

  這麼多年下來,羅本還是第一次受到被人這麼尊重,但也沒拒絕,他也早就聽過燕王府老花鏡的大名了。

  「小老兒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今年已經六十有六。

  可惜自從元末大亂之後,便一直飄蕩在長江以南,好久沒有回去過了……」

  「字貫中……羅…羅貫中……」

  在聽完老頭兒的字之後,郭安直挺挺的打了個寒顫,再也沒有別的心思聽後面的話。

  想著,郭安好像想起什麼,連忙翻開那本《三國志通俗演義》。雖然裡面的字跡都是手寫,但卻讓他再熟悉不過了。

  「郭長史,郭長史……」

  見到郭安拿著他那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發愣,眼中神情還是在變幻個不停,羅本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可是小老兒寫的這書有什麼不妥之處?」

  「老先生誤會了。」

  郭安連忙解釋道:「小子只是覺得老先生這些書可稱之為經典,要是直接將老先生的原稿就放在藏書樓實在是有些暴殄天物……

  老先生放心,小子一定尋人將老先生的這幾本都重新抄錄上幾本。

  至於老先生的手稿便交給老先生親自保管……當然,老先生要是不介意的話,小子也想在家中將老先生的這些書籍收藏上一份……

  「不介意,不介意!」

  羅本滿臉喜色。

  「多謝老先生。」

  郭安急忙起身,將那些書籍都給重新放回木箱子內。

  「如此,還請老先生隨著小子前往城內,小子親自給老先生尋上一處宅院,並尋上一個書生,親自給先生抄書。」

  「沒想到老頭子漂泊了半生,竟然在年邁之際,還能受到郭長史這般尊重,老頭子便卻之不恭了。」

  羅本也沒矯情。

  正如他所說的這般,這麼大把年紀,要不是放不下他那幾本書,他可能早就尋他老師去了。

  郭安朝著一旁的金忠吩咐道:「金忠,抱上此書箱,隨著咱進城。」

  「是,郭長史!」

  金忠應了一聲,連忙抱起書箱。

  而一旁,一個僕人模樣的老者,則是連忙上前攙扶起來羅本。

  然後,一行人出了書院,坐上郭安那寬大豪華的馬車,便往城內而去。

  至於羅本的那輛破舊馬車,則是跟在後面。

  一路,直接來到宛平縣的椿樹胡同。

  在一座沒有掛牌匾的宅院面前停了下來。

  不過,宅院內倒是收拾的乾乾淨淨,還有著幾個下人居住。

  見到郭安領著兩個老者進來,一眾下人連忙過來見禮,隨後奉上熱茶。

  「老先生,此處乃是小子所買的一座別院,老先生便可先居住在此地。

  要是有何需求,院內下人可隨意差遣。」

  「多謝郭長史。」

  羅本四處查看了一下,一臉感激的說道。

  屋內,郭安與羅本兩人正聊著,院外便傳進來一道聲音。

  「寧毅,聽說你小子領回一個老先生來,莫不是哪家大儒?」

  話落,郭父與劉微遠兩人便走了進來。

  這個時節,老家順德府已經沒了什麼事,這倆老頭也就一直待在北平府。

  整日不是沉迷於書院藏書樓,便是跟著一些大儒論道,已經有些樂不思蜀。

  「見過父親,岳丈大人。」

  郭安連忙起身,朝著郭父與劉微遠兩人見禮,隨後便向兩人介紹道:「父親,岳丈大人,這位老先生乃是羅貫中羅老先生,是山西太原人。

  此次前來,是向藏書樓捐獻書籍前來,其中一大半書籍都是老先生所著。」

  「羅老先生,這位是小子家父,這位是小子岳丈,都是順德府……」

  在郭安介紹完之後,劉微遠與郭父兩人看向羅貫中之時,臉色不由一僵。

  至於羅貫中,眼中也是閃過一絲苦笑。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