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不過如此
這個脫下了長衫的高大掃地生,不是別人,當然就是林泰來了。
顧憲成千提萬防,還是沒防住林泰來出現,他一時間也沒想明白,林泰來怎麼知道消息的。
如果是純靠猜測,那也太神奇了。
驚魂初定後,顧憲成忍無可忍的問道:「爾是何等身份,安敢出現在太學孔廟?」
林泰來手持掃帚指著天空,昂首挺胸的朗聲答道:
「在下懷有向學之心,對聖人經義心有所惑,故而發下大誓願,要在大成殿打掃六六三十六周天之數,以求破我心中之惑。」
眾人聞言無語,又是聖人經義,又是大誓願,又是三十六周天,你林泰來到底想表達什麼,儒釋道三教合流嗎?
顧憲成正想駁斥回去,但卻被好友李三才阻攔住了。
又聽到李三才低聲說:「顧君還是要保持高士風度,若踩了爛泥會讓自己鞋子染上污跡。
所以便由我替顧君踩爛泥,顧君儘量避免直接下場,正所謂瓷器不與瓦罐碰。」
李三才在實務方面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可以說未來東林黨里,李三才算是實務最強的人了。
今天清流勢力集體出動為顧憲成護法這些劇本,就是李三才這個禮部郎中一手策劃的。
此時他已經看出來了,不能讓顧憲成與林泰來去直接面對面。
畢竟顧憲成是他們推出的「江南形象代言人」,行為不能掉價,更不能被林泰來強行碰瓷。
不過聽到李三才的話,顧憲成極為感動,攥住了李三才的袖子說:
「修吾何必如此犧牲自己?此非我所願也!林賊必定是朝著我來的,我一人之事一人當。」
李三才掙脫了顧憲成的拉扯,慨然道:「在我們這夥人中,總有人要做點不一樣的事情,就從我李三才開始吧!」
任何組織都是這樣,總要有人負責干髒活的。
顧憲成不再說什麼,但鄭重對李三才行了個禮,這份恩惠他會永遠記得。
隨即李三才上前幾步,對林泰來不屑一顧的說:「什麼大誓願?佛教異端之說,也敢在孔聖人香火前賣弄!」
林泰來詫異的看了眼李三才,然後又用掃帚指向了顧憲成,反問道:
「我剛才在殿內看得明明白白,難道只許你們在這裡學和尚打坐頓悟,卻不許我發大誓願?」
顧憲成:「」
用掃帚指著人,你禮貌嗎?
還有,現在伱的對手是李三才,不要硬拖別人下水。
但這個反問讓李三才有點氣急敗壞,因為今天劇本出自他的策劃,但主要場景卻被林泰來如此惡意解構!
文人的事情,那怎能是學和尚?
當即李三才就厲聲喝斥道:「你一個武生員,也敢在文廟妄言學問,豈不可笑?」
林泰來問道:「這位大人敢在文廟妄言他人,又是何人也?」
李三才答道:「本官禮部李三才也。」
林泰來質問道:「武生員又如何?聖人云有教無類,武生員就不能向學了?
文武之道,本該一張一弛,但我最近武功太盛,不合陰陽平衡之道。
但又被國子監的趙學士所感化,所以甘願為孔廟掃地生,靜心體察聖人之意。」
李三才作為南京禮部郎中,對國子監事務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當即就直接強硬的說:「本官令你立刻滾出去,這裡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經驗之談,能動手就不要嗶嗶。
林泰來立刻不滿的說:「李大人你這就是不講道理了。」
李三才輕蔑的說:「你也配讓本官講道理?」
林大官人擼起了袖子,又掏出了鐵指虎套上,然後答話說:「在下就是不想走,李大人又能如何?」
這則是林大官人的經驗之談,混文壇不能缺少武力後盾。§.•´¨'°÷•..× ❻➈şⓗ𝔲א.Ⓒ𝕠м ×,.•´¨'°÷•..§
李三才:「」
他在現場暗中準備了十來個人手,以防出現意外,但那都是對付普通人的。
面對林泰來,十來個人又有什麼用?
如果調兵進國子監來抓人,他李三才也沒那麼個本事,他就是個五品閒散郎中而已。
見李三才暫時啞口無言,林泰來又嘆口氣道:
「國子監不是禮部,李大人你也不是禮部尚書,有什麼資格直接發號施令?
你如果有什麼提議,應該去找掌院事的趙學士來實行。
沒想到李大人你身為禮部郎中,卻連最基本的禮數都不懂,實在叫我情何以堪,真不知道朝廷是怎麼選人用人的。」
李三才:「???」
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就被扣上了大帽子?
林泰來再次嘆了口氣,又道:「雖然李大人你心裡看不起趙學士,但他好歹是老前輩,你李大人表現過於無禮了。
我是趙學士點過頭的掃地生,你說趕就趕,有沒有把年過六十的老前輩放在眼裡?」
李三才:「」
官場上對前後輩關係還是比較講究的,比如出現了一個空缺位置後,有兩個背景差不多的候選人都合格,那麼肯定就是輩分比較高的官員獲得升遷。
所以在名義上,官場上要講前後輩關係。
顧憲成大失所望的看了眼李三才,干髒活就是這樣乾的?這讓李三才仿佛有點惱羞成怒了。
冷眼旁觀的鄒元標連忙站出來說:「李君只是為了阻止你在這裡獻出乖露醜而已。」
林泰來又又把掃帚指向了顧憲成,「如果我算是出乖露醜,那你們這又是什麼?我看與我也差不多。」
鄒元標冷笑幾聲,等的就是你林泰來這句話!
論耍嘴皮子和扣帽子,別人可能不如你,但要說起學術,你你林泰來又算老幾?
然後他接話說:「顧君悟出了春秋大旨所在,而你又有什麼,敢與顧君相提並論?」
顧憲成本想攔著鄒元標,但想了想後,也就作罷了。
他和鄒元標一樣,不信林泰來能在學術上能敵得過自己,這就是大學者的自信。
如果林泰來一個十八歲武生都能超越自己,那自己讀書三十年都是假的?
至於上回在無錫那次,是自己一時猝不及防被偷襲,而且林泰來還拿著老師張幼於的心得。
後來經過打聽,在五經中,那張幼於專精的是易經,不可能再有什麼春秋經心得了。
如果今天能刁難住林泰來,也算是破解了「辯經辯不過」的流言蜚語!
顧憲成想著自己的心事,同時就聽到林泰來毫不猶豫的答道:「在下自然也解出了春秋經的大旨!」
然後林泰來又又又用掃帚指向顧憲成,「顧先生有句話說得對,聖人著春秋,其中大旨確實在首篇,算是開宗明義。
但是卻不料顧先生一直看到第四句,才解出了春秋經的大旨,學術不過如此啊。」
春秋經的第四句就是「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剛才顧憲成圍繞第一個「天」字做文章,解出了春秋大旨,堪稱精妙,不然也不會引發在場士子的關注。
李三才又問:「批評別人都行,自己身體力行卻最難,怎麼就不過如此?難道你還能有更精妙的解法?」
林泰來「哈哈」大笑道:「若想明白春秋大義,根本不用等到第四句,春秋經的第一句就行!」
讀過春秋的人立刻就回憶起來,《春秋》的第一句話是「春王正月」。要說這句話的意思,那就是一個表明時間段的文字,能包含什麼大旨?
林泰來拄著掃帚,學著顧憲成的說話方式,開口道:「春王正月這句里要看的,就是一個王字!
王正月,強調的就是時歷由周文王來制定,這就是聖人所說的禮。
聖人又雲,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及聖人著《春秋》,開篇第一句話卻用了一個王字,然後加在了時間之前。
這意思豈不就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即為有道,自諸侯出即為無道乎?這便是聖人的深意。
所以看到第一句里的王字就能明白,《春秋》正名定分之書也,所以告天下萬世之為人臣子者也。
正所謂,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林泰來說到這裡時,月台上下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春王正月」這四個字沒什麼特別含義,就是純粹的時間標記。
但他們卻都沒想到,就這也能被林泰來解讀到花兒都出來,現在的掃地生已經如此強大?
春秋首篇首句,這個噱頭比顧涇陽的更足!更令人印象深刻!
顧憲成受到的衝擊尤其大,林泰來這個人也太邪門了!
如果說易經跟張幼於學的,那春秋又是跟誰學的?
這次林泰來手裡可沒有拿著別人的心得體會,事先也不會知道自己準備了什麼課題。
難道上次辯經,自己輸掉並不是偶然?
正當顧憲成胡思亂想的時候,突然聽到林泰來又叫囂道:
「第一句就能參透的大義,你卻到了第四句才看出來,說一句不過如此,沒有問題吧?
而就算是第四句,你也理解的不透徹!」
顧憲成看向鄒元標,希望他能幫自己應付過。
李三才雖然不聰明,但好歹幫他吸引了不少火力,你鄒元標不要把火力往他身上推啊。
但鄒元標痛苦的捂住了臉,造孽啊,自己都做了什麼?
本心好意是想讓顧君扳回一局,卻沒想到適得其反,反而讓林泰來裝成了。
回家後倒霉催的水管爆了,晚上又困又累打著瞌睡碼字,寫不出預期效果也沒辦法了,讓我先好好睡一覺,明天恢復精神再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