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雨愈下愈大。
朱元璋對朱懷說:「走吧。」
朱懷依依不捨地回首看向身後的軍營,回應朱元璋:「好!」
「傘我來打。」
朱懷接過朱元璋手中的傘,略帶羞赧地說:「剛才太過投入,還讓您老替我撐傘。」
朱元璋灑脫地擺了擺手:「沒什麼。」
遠方,藍玉緊盯著那一老一少的背影,臉上洋溢著無法掩飾的激奮之情,他以近乎嘶啞的聲音高喊:「兄弟們,為了大明江山,出征!」
祖孫倆回到宅邸時,天色已頗晚。
朱元璋豪放地說:「今天咱不回去了,就在這兒歇息。」
朱懷欣然答應:「好,我這就讓馬三寶做幾樣家常菜。」
待朱懷跑出去後,朱元璋則背著手緩步走向前院門口。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適時地出現在朱元璋面前。
「去找陳洪取幾份奏摺過來,今晚咱在這兒批閱。」
蔣瓛點頭領命離去。
應天府的大雨依舊傾瀉不止,儘管此刻僅是下午申時初刻,但天色卻已早早昏暗起來。
當朱元璋再次回到二進宅院時,朱懷已在廳堂中等候。
「去哪兒了?」
朱懷好奇地詢問。
朱元璋笑著回應:「讓下人去取些奏摺過來,咱得替皇上把關,不敢鬆懈。」
朱懷滿心好奇地問:「老黃頭,我真想知道,您到底是什麼官職?」
明朝初年官職與職位體系繁複,這些朱懷並不了解。
直到永樂年間,內閣及司禮監製度才得以確立,皇權得以集中。
然而洪武年間,雖聽說許多奏摺皆由朱元璋親自處理,但朱懷明白,必定有專職官員先將奏摺分類整理。
否則,每日上千份奏摺,朱元璋怎能一一審查?
朱元璋解釋道:「當前負責為皇上篩選整理奏摺的是殿閣學士,都是翰林院出身的老先生。」
殿閣學士承襲宋制,是內閣的雛形,但他們目前並無實權,主要職責是為朱元璋分揀奏摺並提出建議。
朱懷這才明白了其中的關節。
交談間,馬三寶端著一盆米飯,兩個碗,兩碟小菜走了進來。
「今天咱們不喝酒了,晚飯後還有正事要做。」
朱元璋說道。
朱懷點頭同意,主動盛了兩碗白米飯,米飯上浸潤著鹹肉湯汁,上面覆蓋著蘿蔔乾鹹肉和大蔥炒蛋。
一老一少捧著兩大碗米飯,坐在門檻上,吃得津津有味。
朱懷給朱元璋剝了生蒜瓣,朱元璋樂呵呵地說:「你還真懂我。」
朱懷接話:「吃飯沒蒜,滋味減半。」
說著,他將生蒜瓣塞入口中,狼吞虎咽地扒拉著浸潤了油光的米飯。
朱元璋爽朗一笑,從自己的海碗中夾了幾塊臘肉放到朱懷碗裡。
「吃吧!多吃點!我像你這般年紀時,都想一口氣吃下一頭牛呢!能吃才是真漢子!」
眼前的這位老人,此刻不再是皇帝,只是一個疼愛孫子的普通老人,將最好的一切都留給孫子!
朱懷含糊不清地道謝,然後不顧形象地大口扒拉著米飯和臘肉。
「哈哈!」
朱元璋眼中的溺愛盡顯,邊吃邊聊:「今天看到咱大明軍隊的表現,你覺得怎麼樣?」
此刻的兩人,就像普通的祖孫,在秋日傍晚,坐在門檻上,享用著簡單的飯菜,聽著外面的暴雨,閒談著瑣碎的生活。
「威猛!雄壯!」
朱懷由衷地讚嘆道,「那是一支久經沙場的鐵軍,足以抵擋任何異族侵犯,直搗他們的王庭!」
「那當然!」
朱元璋臉上洋溢著自豪。
此言非虛,如今大明的軍隊,戰鬥力足以碾壓任何對手!
朱元璋接著問:「最先出場的是王弼的輕騎兵,你看懂那個陣勢了嗎?」
朱懷搖了搖頭。
對於行軍布陣,他確實不太通曉,也不理解。
對此,朱元璋並未責怪,這個小子聰明、孝順、機靈、手腕強硬,唯一可能稍弱的就是軍事方面。
他微笑著介紹:「那是雁行陣。」
朱懷聚精會神地傾聽。
朱元璋仿佛陷入回憶之中:「此陣型主要用於攻擊敵人的側翼,這裡的側翼並非指側面,而是指敵人的薄弱之處!」
「輕騎兵的優點在於他們裝備輕便,行動迅速,疾如閃電,一旦衝擊完成,敵人的側翼防線就會崩潰,整體陣型也隨之混亂。」
朱懷頓時茅塞頓開。
他一直誤以為古代戰陣中的「側翼」,僅指側邊位置,直到今日才領悟到,側翼實為敵人防線中較易突破之處。
朱元璋接著發問:「那麼,你看到毛寧所率的重騎兵部隊,這種兵種應如何調度運用呢?」
朱懷思索片刻,回應道:「用於正面決戰?」
朱元璋含笑糾正:「這重騎兵如同你的底牌,不可輕易示人,更非一遇決戰便傾巢而出。
首先應派遣步兵衝擊,待輕騎兵撕裂敵陣,步兵削弱敵軍鬥志後,重騎兵再給予致命一擊。」
朱懷聽罷,連連點頭:「原來如此,多謝祖父,我懂了。」
朱元璋滿臉慈愛地笑著說:「你還不完全明白,戰場上排兵布陣若嚴格按照既定模式,那還算什麼打仗?豈不是隨便牽一頭豬也能贏得勝利不成?」
朱懷摸了摸頭,略顯尷尬,卻不生氣。
朱元璋會心一笑:「別急躁,老頭子我還能活幾年,會慢慢教你。」
朱懷反駁道:「您又開玩笑了,您還能活幾十年呢!」
朱元璋笑罵道:「胡說!那不成妖怪了?雖說我並不畏懼死亡,畢竟人生自古誰無死,只是我現在還不能死,因為我還未將你悉心調教成功。」
朱元璋的眼神中透著堅定的決心。
孩子,你就在我身邊好好學習吧,其他的交給我,我會幫你掃清前路的障礙,為你鋪墊一個錦繡江山,讓你能夠妥善治理!
我相信你,在你的引領下,大明必將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