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後便是春天的到來。
冬季漸深,初春微露,午後陽光灑滿大地。
儘管已過了立春,但小冰期的餘威尚存,氣溫仍然有些許寒意。
湯和一家人在庭院裡嗑著瓜子閒聊。
"爺爺,我們在鳳陽過得好好的,今年怎麼突然想到要去應天府過年呢?」
湯和的小孫子湯晟,今年十六歲,剛剛成年,瞪著一雙虎頭虎腦的眼睛問湯和。
湯和笑著說:「那是因為皇上對我們湯家寵愛有加啊。"
湯晟點點頭,似乎想起了什麼,笑著說:「爺爺,我給您從海上帶回一面掛鏡。"
原來湯晟跟隨他的父親湯鼎,在浙東軍中鍛鍊成長,早些年湯和負責治理東南海防,當他卸甲歸田後,長子湯鼎便接替了他的海防及抗擊倭寇的任務。
湯和好奇地問道:「掛鏡是什麼東西?」
湯晟像是展示寶貝一般,從小盒子裡取出一副單片眼鏡,這種眼鏡是掛在胸前的,類似於放大鏡的鏡片。
不過它是用琉璃製成的。
早在秦漢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琉璃鏡,並且掌握了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原理,更了解小孔成像等光學知識。
那時的老祖先們,甚至還學會了利用放大鏡和陽光生火。
只是琉璃鏡的製作成本高昂,因此普通人並不會把昂貴的琉璃鏡做成放大鏡使用。
湯和左瞧右看,撇了撇嘴:「這不就是個琉璃鏡麼?」
湯晟笑了笑,解釋道:「爺爺,您把這個鏡片放在眼睛上試試看。"
湯和依言行事,將琉璃鏡放在眼睛上,嚇得差點把鏡子扔出去。
"什麼東西啊?模模糊糊的,戴上看人更不清楚了,我的視力本來就不好,還整這個玩意兒。"
湯和一臉不滿。
這時,湯晟遞過來一張紙,紙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但字體非常小。
"爺爺,您再試試看。"
"好吧,那我就再試試!"
於是湯和重新拿起單片鏡,放在眼睛上,並俯身靠近那張白紙,這回,湯和愣住了。
嘶!
「看得真清楚!"
湯和驚訝地說:「這東西是從哪裡來的?」
湯晟拍拍他結實有力的胸膛:「我和爹出海打擊海盜,繳獲來的,覺得挺新奇,就想帶回來送給您。"
「真是麻煩!"
湯和嘴上又是一陣嫌棄,但實際上心裡美滋滋的。
儘管這東西實用性不太強,但子孫的一片心意讓他感到十分欣慰。
雖然表面上一臉嫌棄,但他內心還是非常高興的。
"你這小子!在東南跟你爹好好守衛海防,也要注意安全,明白嗎?」
湯晟點了點頭:「孫兒都明白。"
湯和笑著,欣慰地看著眼前這個小孫子:「長大啦,不錯,懂得孝順了。從小就三天兩頭挨打,看來沒白打啊,『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真沒錯!來,讓我再教訓你一頓!"
湯晟一聽嚇得尿褲子了:「爺爺,別鬧!"
湯和笑得前俯後仰:「看你這慫包的樣子!你爺爺我還捨得抽你不成?」
正當爺孫倆絮絮叨叨的時候,朱元璋領著朱懷大大咧咧地走了過來。
"湯叔,您在忙什麼呢?」
湯和一見朱元璋出現,立刻欣喜若狂!
真是個好時機啊!
平時總是這老頭子調侃他的孫子,今天輪到咱們也好好調侃一下,讓他眼饞去!
"嘿!沒忙什麼!這不是大孫子回來了嗎?剛才就在閒聊呢!"
「今天可是大年初一,怎麼跑出門串親戚去了?」
朱元璋回應道:「嘿!這不是想念大孫子嘛,所以就帶著這小子四處逛逛。"
朱懷則杵在一旁,聽得膩味,聽著他爺爺和這位老國公打起了太極式的對話。
想調侃就趕緊的呀!
真是急死個人!
然而,出乎朱懷意料的是,老爺子還沒開口,反而是湯和率先發話了。
湯和猛地一拍大腿!
「可不是嘛!哪個長輩不想念自家孫子啊?我家那個孫子前幾天剛從東南回來。"
朱元璋看向湯晟,說道:「沒錯,小孩長大了,我記得小時候他還經常被你教訓呢,現在你還教訓他嗎?」
湯和回答:「當然教訓!怎麼能不教訓呢?不教訓怎麼能成才啊?」
說著,湯和抬起手重重拍了拍湯晟的腦袋:「給我跪下,給你爺爺磕頭!大過年的一天,跟個木頭樁子似的!"
朱懷瞪大眼睛看著湯晟。
這孩子也就十四五歲,長得虎頭虎腦,身體壯碩得很,被湯和一巴掌打得踉蹌了一下,趕忙跪倒在地,向朱元璋磕頭:「見過爺爺!"
咚咚咚!
聲音響亮極了。
朱懷看著都覺得疼,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這孩子,有點兒實在啊!
磕個頭意思意思就行,哪需要這般賣力?
朱元璋一時之間愣住了,但他身上又沒有多餘的紅包,一臉尷尬之際,朱懷伸出手,將紅包遞給朱元璋。
"老爺子,您的紅包我幫您帶來了,走得匆忙,是不是忘記帶紅包了?」
朱元璋瞥了一眼不動聲色的朱懷。
這小子不僅心思機敏,現場應變能力也很強,果然是我們一手培養出來的,沒給我們丟臉!
"拿著吧,大過年的,讓孩子起來吧。"
朱元璋看著湯和問道:「好了,我們大孫子的紅包呢?」
很奇怪,老爺子並沒有讓朱懷下跪磕頭。
其實也不奇怪,畢竟湯和還沒有這樣的資格。
"有,有,都有!"
湯和遞給了朱懷一個厚厚的大紅包。
接著他又笑著說:「別客氣了,有時候啊,年輕人還是要教訓教訓的,你看咱們家這孫子,小時候那麼頑皮,教訓著教訓著,他就知道孝順他爺爺了。"
「這次回來,他還特意給他爺爺弄了個掛鏡什麼的。"
「你說咱們這把年紀了,還要這種東西幹什麼用啊?」
說著說著,湯和話鋒一轉:「不過你別說,這玩意兒還真有點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