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輪酒過後,各地藩王紛紛上前給朱元璋敬酒,此刻朱元璋已經有了些醉意。
隨後,便輪到了臣僚們敬酒。
鐵鉉和解縉相視一眼,各自端起酒杯,首先向秦晉二王敬了一杯。
對於朱元璋這位老爺子,這些臣僚還不夠資格去親自敬酒,那是朱元璋的兒子們該做的事情,他們這些臣子是不會那麼不懂規矩的。
在向秦晉二王敬完酒後,他們來到了朱棣面前。
"燕王殿下,下官解縉、鐵鉉在此敬您一杯,您戍守邊關辛苦了。"
朱棣豪放地回答:「好!"
他拿起酒杯一飲而盡,看著解縉和鐵鉉問道:「聽說你們二位在北疆有些名氣,最近是要去南疆任職嗎?」
這並不是什麼秘密,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
但是大家都認為解縉和鐵鉉是因被貶官而去交趾那個貧瘠的地方,為何老爺子會讓這兩個人去那裡經營呢?
解縉點了點頭:「嗯。"
朱棣爽快地說:「解縉你可是不得了的人物,洪武二十年的解元,未來前途無可限量啊。去南疆對你來說確實有些屈才,這樣吧,今天我就替你倆求個情,向父皇要點人手,讓你們陪我一起治理北疆,怎麼樣?」
在朱棣看來,這樣的恩惠足以讓解縉和鐵鉉感激涕零。
他當然聽說過這二人的才華,若能將他們收入麾下,將來將會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特別是解縉這樣的文人儒士,正是朱棣迫切需要的力量。
解縉微笑著說:「感謝燕王殿下的厚愛,只是我等身份低微,哪裡配得上與燕王一同治理北疆呢?這北疆,有皇上坐鎮,用人之事自有皇上的全局考慮。"
朱棣逐漸意識到,解縉似乎在給他使軟刀子,話里話外好像暗示北疆就是燕王的地盤,可能會引起父皇的猜忌。
不過朱棣並未生氣,只是笑著回應:「此言甚是。"
然而此時朱棣內心已在暗自咒罵:「這群狗一般的儒生,心眼太多了吧!我又沒得罪你們,為何要來給我潑髒水呢?」
鐵鉉也笑了:「多謝燕王殿下的抬愛,我等實在受之有愧,我們也算不上是什麼人才。倒是燕王殿下身邊的張玉張指揮才是真正的人才。"
「張指揮僉事,原本只是個小兵,但他在短短几年內迅速晉升到了指揮僉事的位置,他在行軍打仗方面的表現確實英勇無比,可見燕王的眼光獨到,身邊的這些將領真是幸運兒。"
朱棣微笑著瞥了鐵鉉一眼,終於說出了一句讓人聽著舒服的話。
然而緊接著,鐵鉉的話題突然轉變,他向朱元璋拱手行禮並提出建議:「稟告皇上,微臣提議將張玉的兒子張輔調入五軍都督府,以此來彰顯皇上的恩德,並安撫邊境軍隊。"
朱棣聽到這個建議,笑容立刻消失了。
接下來,鐵鉉開始大力讚揚張玉,朱棣起初並未覺察有何不妥,但現在,他的臉色逐漸沉了下來,顯得極為難堪!
周圍的人可能完全看不出鐵鉉的真實意圖,甚至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他在幫助燕王。
但朱棣內心的苦楚只有他自己清楚:張玉確實是他的得力幹將,但張輔卻在應天府。
張輔作為張玉的嫡長子,如果調到五軍都督府,短期內看似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時間久了,自己的部下一定會對張玉有所防備。
畢竟,五軍都督府屬於朝廷軍閥,將來註定會與朱棣的邊軍成為對立面。
張玉的嫡長子在敵人陣營商官,這事往長遠看,可是說不清楚啊!
這小子真是夠陰險的!
朱棣心頭憤怒至極,恨不能立刻抽出刀來,結果了鐵鉉。
這傢伙平時沉默寡言,一旦開口就是陰謀詭計,明顯是要挑撥離間,顯然是要在燕王府內部播撒矛盾的種子。
就算他知道別人未必會上當,但就是要故意噁心自己。
鐵鉉講完之後,藍玉和李景隆互相對視了一眼。
"是你安排的?」
李景隆滿臉困惑地回答:「沒有啊,不是說要我自己出面嗎?這是怎麼回事?」
藍玉眯起眼睛,似乎察覺到了什麼:「這兩個人呵,咱們那個外甥孫,看起來早就做了不少防範措施啊!"
常茂也驚訝不已,低聲說道:「這小子厲害了啊!什麼時候把他們倆也都給收服了?乖乖!真是有手段!"
藍玉揮手示意安靜,拉住李景隆:「你還愣著幹什麼?上去啊!現在正是好機會。"
李景隆滿面愁容,心想難道非要自己上場嗎?
躲在一邊不說話不行嗎?
他硬著頭皮上前,微笑道:「啟奏皇上,微臣認為鐵給事中的建議很有道理。前幾天,微臣在通淮門外曾與張指揮見過一面,虎父無犬子!如果張輔能來我們五軍都督府,我一定會熱烈歡迎!"
朱元璋笑著回應:「既然大家都這樣說,那張輔想必有些非凡之處吧?好吧!那就調他去五軍都督府擔任指揮副僉事!一門出了兩位將領,真是大喜事啊!"
事情至此,木已成舟,朱棣的臉頰不由得抽搐了一下,悄悄瞥了李景隆一眼,內心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今天的這場宴會,仿佛早已被事先設計好了,背後似乎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暗中推動著這一切!
絕對不是這麼巧合!
分明有人在離間自己和張玉的關係!
這手法實在是高明!
朱棣在心中暗暗佩服。
宴會上雖然大多數人尚未感受到緊張氣氛,但在朱棣、解縉、藍玉等人心中,卻如同明鏡一般清晰。
此時朱元璋似乎才想起什麼似的,似笑非笑地看著朱棣。
"朕叫你們回來給我祝壽,連年都沒過,你們一個個怎麼就這麼著急趕來了呢?」
朱棣收斂起剛才的心情,笑著對朱元璋回道:「爹,您說過路上儘量節省,因為臨近新年時百姓們都留在家中過年,沿途打擾不了幾個人,所以我們兄弟都想儘快過來,以免勞民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