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你去安南折騰一下

  朱元璋看到朱懷驚訝的樣子,微笑著說:「關於安南這個地方的戰略意義,當初是你告訴我的。

  這次能夠成功奪取它,首要功勞要算在你頭上。」

  朱懷不好意思地說:「您過獎了,我擔當不起。」

  朱元璋嚴肅地問道:「孫子,你認為戰爭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朱懷脫口而出:「強大的吞併弱小的,弱肉強食。」

  朱元璋微笑道:「我就知道你有這樣的血性,因為我年輕時也是如此。」

  朱懷困惑地看著朱元璋:「哪裡不對了嗎?」

  朱元璋笑著反問他:「那你說說看,你覺得皇上領兵打仗怎麼樣?」

  朱懷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很強!」

  對於朱元璋的軍事才能,朱懷從未有過絲毫質疑。

  朱元璋能夠從一名普通士兵,一步步打造出一個繁榮的大明江山。

  這樣的傳奇事跡,用任何詞彙來形容都不足以表達其實質。

  這裡面並沒有多少運氣成分,全靠洪武皇帝朱元璋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戰爭智慧,是他親自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江山。

  也許會有人說,蒙古人最後喪失了民心,以至於人民紛紛離棄他們。

  那麼,陳友諒呢?

  陳友諒盤踞江南,蘇州、吳地等富裕地區的百姓對他可是全力支持,要糧食就提供糧食,要錢財就提供錢財。

  在元朝末年,陳友諒無疑是最強大的諸侯之一。

  然而,在朱元璋面前,他依然敗得一塌糊塗,鄱陽湖一戰,朱元璋的戰爭智慧,在接下來的一千年裡,都有無數人進行深入研究。

  聽見朱懷如此高度讚揚自己,朱元璋心中也有點沾沾自喜。

  但他並未驕傲自滿,反而繼續向朱懷發問道:「既然皇上領兵打仗很厲害,為什麼沒去把南方邊境那些小國一併拿下呢?歷代帝王,哪個不是以開疆擴土為榮呢?」

  朱懷一愣,這個問題他還真沒仔細思考過。

  朱元璋解釋道:「因為我們缺乏足夠的理由,如果你輕率地發起侵略,那就是師出無名,會讓老百姓對你建立的政權感到恐慌」

  「如果我們想要主動挑起戰爭,就必須確保這場仗打得合情合理、堂堂正正!比如像李世民那樣,在發動玄武門之變後,用盡一生精力去詆毀他的兄長李建成,就是為了堵住天下悠悠眾口。」

  朱元璋一邊說著,朱懷似乎逐漸明白了許多此前未曾想通的道理,心中的疑惑也隨之煙消雲散。

  這時,朱懷腦海中浮現出另一場叛亂——靖難之役。

  朱棣在這方面做得比李世民更為巧妙。

  在舉兵之前,他並未說是由於朱允炆削藩才造反的,而是抓住了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留下的一句話: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像朱棣這樣強大的人物,作戰也要講究師出有名的正當性,緊緊抓住「清君側」這三個字作為旗號,最終才得以拉開靖難之役的大幕。

  這也是朱棣高於李世民之處。

  因此,在朱允炆政權被推翻後,朱棣無需花費過多心力去抹黑朱允炆。

  朱元璋接著說:「所以,當年安南侵犯明朝時,我們反擊並一舉滅掉對方的最佳時機,就只有那一剎那。

  因為他們是主動進攻我們,而我們大明則是被動防禦還擊,這一仗我們站在正義的一方,將其擊敗並收復領土,也不會讓人覺得我們是以大欺小!」

  要是當年你沒有事先預測到安南會侵犯大明,最終的結果也只是在談判桌上達成和平協議,當然,咱們大明不吃虧,但也攻不下對方的政權。

  這世上的事情,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毫無規律,但實際上很多都在一定的規則框架里運行,如果你打破了這個規則,那就離亡國不遠了。

  不過呢,現在說這些還早。

  朱元璋笑了笑,看著陷入沉思的朱懷,忽然開口說道:「我給你留了一塊地,在安南那裡,你可以去折騰一下。」

  朱懷正琢磨著朱元璋之前說的話,忽然聽到這句話,心臟瞬間狂跳起來!

  啊?!

  朱懷驚恐萬分。

  雖然表面看上去十分驚訝,但他內心已經掀起了滔天巨浪!

  好傢夥!

  以前他還真不知道怎麼跟老爺子開口提出這事呢!

  畢竟在他看來,老爺子可是皇帝的忠誠臣子,至死都會忠於大明皇權的那種人。

  像藍玉、常茂這樣的人,朱懷敢於試探他們的底線,因為這關係到他們的生死存亡。

  於是他曾試著詢問過,萬一遇到無法控制甚至威脅到他們生死的情況,他們該如何應對。

  藍玉和常茂這些淮西武人也曾私下裡給他答案。

  但自家老爺子卻不一樣,這段時間的日夜相處讓他認定,自家老爺子是那種把忠於大明、忠於洪武刻進骨頭裡的忠誠之人!

  想要讓老爺子參與叛亂,簡直比登天還難。

  甚至如果老爺子知道自己有這樣的意圖,估計能把自己的腿打斷!

  如今卻突然聽見老爺子主動提起這個話題,朱懷怎能不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