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轉換話題,說道:「現在我們來談談正事。你說要在地方上設立廉政官員,他們應該聽誰的指揮?」
「當然是當地的布政司。」
朱懷毫不猶豫地答道。
朱元璋挑了挑眉:「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朱懷一愣,旋即醒悟過來。
對啊,如果聽從當地布政司的指揮,那這個廉政機構豈不是形同虛設了嗎?
但如果聽從皇帝的命令,那豈不就變成了另一個錦衣衛那樣的特務機構?
「唉。」
朱懷嘆了口氣,意識到剛才的想法又只是頭腦發熱的結果。
朱元璋微微一笑,咬了一口紅薯,說:「不過,你提到要用制度和國家法律去約束,我非常贊同你的觀點。」
他感慨地說:「你說得對,單靠殺戮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你爺爺我雖然殺人無數,但也誤殺了一些無辜之人!」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哀痛,但很快恢復了堅定的目光。
朱懷似乎有了新的靈感:「既然如此,為何不設立一個考核制度呢?」
「嗯?」
朱元璋疑惑地問:「什麼是考核制度?」
朱懷解釋道:「比如每年進行一次在京官員的考核,每兩年對外省官員進行一次考核。每次負責考核的團隊,都要從朝廷內部隨機抽調,至於具體由哪些人組成,事先無人知曉。」
「通過這種方式來監督和評估京城內外的官員以及流外吏目等各類官職人員。考核合格者可以繼續任職,如有顯著政績者還可晉升;不合格者則要降級甚至問責。」
朱元璋雙眼一亮,低下頭思索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說:「這個辦法確實很有潛力!這樣一來,朝廷所需承擔的成本也不會太高,還能起到震懾的效果。」
「好!這件事我會記住,在將來找個時間再好好討論一下。」
對於朱懷提出的建議,朱元璋都會仔細傾聽,並且對合理的採納,不合理之處也會告訴朱懷其不足之處和原因。
他並沒有一味地否定或盲目同意。
朱元璋從未對其他人如此耐心細緻過,他正在把自己一生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朱懷!
治國平天下的大事,哪一件都不是輕而易舉的,稍有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因此朱元璋不得不慎之又慎。
朱懷能夠深切體會到這位長輩的關懷,尤其是受到老爺子的讚揚和讚賞時,更讓他生出一種難以名狀的成就感。
朱元璋笑著提醒他:「別太得意忘形,接著繼續批閱奏章吧,還有很多等著你處理呢。」
朱懷應聲點頭。
朱懷面前堆積的公文里還有很多奏摺等待批示,他就繼續埋頭批閱。
對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他會直接用硃筆批准通過;但對於重大的事情,就需要仔細考慮後再做決定。
其中最難處理的就是那些需要朱懷親自作出決策的政治事務。
這類奏摺如今正是令朱懷最為頭疼且複雜的。
例如,有遼東指揮使請求朱元璋在遼東地區開展茶馬交易,即用明朝的茶葉、絲綢等商品交換後金女真人的馬匹。
在這個寒冷的兵器時代,馬匹的數量往往被視為一個國家實力強大的象徵。
對此提議,朱元璋疑惑地看著朱懷說:「這樣的策略,還有什麼值得思考的嗎?通過茶馬交易獲取異族的健壯馬匹,遼東指揮使的建議相當具有建設性。」
然而朱懷卻搖頭表示反對:「這種茶馬互市雖然表面上看我們大明能夠得到大量的戰馬,但實際上也為女真人打開了一扇通向廣闊富饒土地貪婪的大門。恐怕時間久了,他們會滋生異心,一旦他們叛亂造反……」
到了明朝後期,正是這群女真人掌控了整個北方,並開始侵犯中原。
歸根結底,這一切都是由茶馬互市引發的災難。
大明看到女真勢力日漸壯大,於是不得不關閉與建州女真的茶馬貿易,這導致女真人轉而主動襲擊大明邊境,最終導致明朝衰敗,被野豬皮統治的漢人局面出現。
儘管如此,朱元璋卻不以為然地說:「對於無禮且輕視鄰邦、貪婪且拙劣交際的部落,滅亡他們是必然的結果。即使這個部落很小,只要敢於無禮挑釁,我們也必將消滅它,有何可憂慮的?此建議暫且留下,待朝會上再商議吧。」
朱懷只好點頭應允。
這就是朱懷與老爺子在執政理念上的衝突所在,但現在朱懷也無法改變什麼,只能點頭附和。
朱懷並未在這份奏摺上過多爭論。
老爺子是從當前政治體制的角度看待茶馬貿易問題,而朱懷則清楚地知道茶馬貿易最終會給大明帶來多麼悲慘的後果。
如果朱懷事先不知道這段歷史,他又怎麼可能預見到那個看似不起眼的女真部落,最終會顛覆大明王朝呢?
朱懷抿了一口茶,繼續向下批閱奏摺。
接下來是一份來自兵部給事中左望的奏摺,內容大致如下:我軍破虜大將軍藍玉俘獲了北元餘孽三萬餘名士兵,每天供應的食物數量驚人,故請求釋放俘虜,以彰顯朝廷懷柔的天德。
朱元璋在一旁聽到,冷笑一聲:「這位給事中的意見太過書生意氣!」
對此,朱懷點頭表示贊同:「放走俘虜的確可能留下後患,但他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三萬多俘虜每天吃的喝的都不少,長期關押下去也不是辦法。」
朱懷抬起頭詢問朱元璋:「老爺子,以前朝廷抓獲的戰犯是如何處置的?」
朱元璋回答:「大多數都被安排到邊疆地區,重新登記戶籍,各地邊疆也會分配一部分人口過去,讓他們開墾土地,接受教育,培養道德品行,最終成為大明的子民。」
朱懷不由得嘴角抽搐了一下:「這樣做是不是太仁慈了?」
朱元璋無奈地道:「這批人確實不能放回原處,一旦回去就如同放虎歸山。但是也不能輕易地處決他們,這樣一來就會顯得我們大明過於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