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讓藩王出海的構想

  顧正臣原本弄一些百姓去澳洲,耕種繁衍,然後留下華夏種族一支,只要朝廷控制了當地的軍隊,隔幾年輪換,幾十年內不會出大問題,至於幾十年後,大明人口估計也該爆炸下了,多弄點人過來,然後集中去開採金銀礦……

  可老朱不這樣想,大明還很窮,加上大明本土的金銀礦又不多,有些好的金銀礦都被開採好幾百年了,輪到老朱這裡將近枯竭了,既然海外有,既然蒸汽機能來回,既然能徵調徭役,何樂而不為?

  就這樣,大明時代的出國務工,就此登上舞台。

  朱元璋踢了顧正臣一腳,雖然沒用力,可也帶著幾分憤怒:「送上輿圖的時候為何不說這回事,哪裡還有金銀礦,你最好是全告訴朕!」

  顧正臣一臉生無可戀:「對陛下來說,有什麼比高產農作物更寶貴的嗎?」

  朱元璋呵呵笑了。

  這倒是,金銀這東西雖然恍人眼,可真正寶貴的還是莊稼,是能填飽肚子的東西。亂世時,金銀算什麼東西,那時候吃飯要麼靠乞討,要麼靠搶劫,否則就啃樹皮、吃觀音土、等死。

  金銀誠可貴,可土豆、番薯則更勝一籌,事關江山社稷安穩。

  「話雖如此,朕總需要給子孫多留點家當。說起家當來,禮官最近一直催促藩王出京前往封國,還有官員提出建造藩王府,此事你怎麼看?」

  朱元璋走著,時不時看看匠人都在忙碌什麼。

  顧正臣跟在一旁,順帶將一旁不知誰的錘子往裡踢了一腳:「皇子的事乃是陛下的家事,臣說話不太好吧。」

  朱元璋恨不得將顧正臣踹下船塢去,你丫的還知道家事?

  當初是誰搬一箱箱銅錢,說多少代藩王之後朝廷養不活,又是誰聯合太子一起勸說不讓分封,導致朕下令停建了秦王府、晉王府?

  你這會知道家事了,早幹嘛去了?

  朱元璋看顧正臣退後一步,冷冷地笑了聲:「一直讓這些皇子留在金陵,對太子是不是不利,大明不應該也不能出現蕭牆之禍,兄弟之爭。你是皇子的先生,他們出了事,你也跑不掉。」

  顧正臣傻眼。

  什麼時候先生開始被弟子連累了?

  據傳朱老四弄方孝孺十族的時候,那是將弟子湊進去的,這就是師生關係了。且不論誅十族真假,老朱家不講理的性情,還真是一脈相承……

  顧正臣引著朱元璋走向一旁的甬道,這裡安靜多了:「陛下,臣並不反對給皇子封國。」

  「你說什麼?」

  朱元璋停下腳步,有些懷疑自己聽錯了。

  顧正臣趕忙說:「臣說,給皇子封國並無不可,但不應該分封大明本土疆域,臣以為,給皇子海外飛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朱元璋臉色陰晴不定:「你小子該不會是想讓朕的兒子去什麼澳洲挖礦去吧?讓朕與自己的孩子隔著千山萬水,你是何居心!」

  顧正臣拱手:「陛下可知臣為何會收皇子為弟子,甚至出海都要帶在身邊?」

  朱元璋凝眸:「你在一開始就打算好了,想讓他們看看海外的世界?」

  顧正臣肅然道:「確實如此。臣以為,陛下愛子,願讓子孫世代不受累、不受苦。可如何做到這一步又不損朝廷權威,不留後患?左思右想,唯有一條出路,既能保皇子有一份基業,又能讓朝廷唯陛下尊,唯奉天殿命,沒有邊疆手握重兵的藩王。」

  朱元璋反問:「若是如此,皇室出了危機,誰來拯救?邊塞重兵在將官手中,朝廷就能安心了?」

  顧正臣沒有迴避朱元璋銳利的目光:「治理江山自有忠干之臣,抵禦外寇自有忠勇之將!若大明沒有忠臣勇將,只有藩王守護江山,那這江山的命運豈不是決定在了藩王手中,奉天殿的命令,又能不能調動藩王,控制藩王的兵?所以,軍隊必須有信仰,這個信仰就是奉天殿,是皇帝!大明也不需要藩王守國門!」

  朱元璋抬手,重重打在了顧正臣肩膀上,用力捏了捏,停頓了會,才開口:「也就只有你小子有這膽量敢說這番話了,只是這樣一來,朕、皇后,豈不是落得個薄情之名?」

  顧正臣看著朱元璋轉身,跟上前道:「藩王自己請求出海,為大明開疆拓土,陛下與皇后何來薄情之名?世人只會說藩王繼承了陛下的英明神武。」

  「自己請求出海?呵呵,他們會自己出海?」

  朱元璋搖頭。

  顧正臣笑道:「陛下,臣以為與其當個閒散王爺,被圈養在京師,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他們寧願擁有一片天地,哪怕是海外之地,哪怕是一座島。衣食無憂自然是好事,但對他們來說,自己拿主意做事,更珍貴。」

  朱元璋明白了。

  這群孩子現在跟著顧正臣時間長了,一個個遲早會找到自己的興趣與渴望,比如朱橚,他的興趣最明顯,那就是草藥學、方劑學、新醫學,人家去金銀島挖銀子,他在金銀島雖然也挖銀子,可時不時就去挖藥草,還有朱棡,關了禁閉之後徹底老實了,聽說出海時老激動了,恨不得要當船長,這是個冒險的主。

  顧正臣繼續說:「陛下,蒸汽機船的出現,就如同大海中有了官道,看似皇子距離大明很遠,實則和分封到肅州差不多、大同等地差不多,他們從那裡坐馬車到金陵一兩個月,可用蒸汽機從南洋到金陵,很可能不會超過一個月,陛下、皇后要見到他們,其實不難。再說了,即便是封國在邊塞,陛下、皇后也不可能讓藩王年年入京吧……」

  朱元璋沒說話。

  這倒是事實,若將藩王送至邊塞,確實不能年年來京師,畢竟來回一趟好幾個月,一年才十二個月,不夠折騰人的。

  既然蒸汽機拉近了距離,那去海外也未必是壞事。

  海外也有沃土,也有礦產。

  這就跟分家、開枝散葉一樣,總需要分出去一些根苗,才能在其他地方紮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