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顧正臣的請求

  方孝孺上了香返回,見宋濂意興闌珊,便攙著宋濂朝著府邸而去。

  宋府距離禪定寺很近,不到二百步。

  沿潛溪而行,看著潺潺流水,宋濂感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老了,你還年輕,切記,當宣仁義治天下,達時世太平為己任。」

  方孝孺挺直胸膛,肅然保證:「先生,弟子謹記於心。」

  宋濂頷首,輕聲道:「你是個人才,他日朝堂之上定有你一席之地。只是先生我這身體愈發不好,再過半年,興許連走路都走不動了。若再來一場病,或會撒手而去。」

  方孝孺連忙道:「先生切莫如此說,先生還需等弟子入仕,看弟子為國效力,弟子盼著有朝一日為先生祝百年大壽。」

  宋濂呵呵搖頭:「這身體如何我最清楚不過,只是我擔心你們前路。如今朝堂風波不少,若沒人照拂,想要站穩朝堂,為國獻策,可不容易。先生思來想去,想讓與一干弟子離開潛溪。」

  方孝孺不願:「弟子只想跟著先生修習學問,做好文章,窮理於經。」

  宋濂抬起頭,看向殘陽下的官道,遠處鳥不斷飛起,似被什麼驚動,一個中年儒生腳步匆匆而來,對宋濂行了個禮,輕聲道:「先生,北面有一人雙騎而來,不是官差。」

  「一人雙騎?」

  宋濂眉頭緊鎖。

  方孝孺有些驚訝,問道:「鄭楷師兄,確定是一人雙騎,這可不是尋常之家可以做到的。」

  鄭楷點頭:「不會有錯。」

  宋濂開口道:「坐下等一等吧,興許只是路過。」

  方孝孺、鄭楷攙扶著宋濂坐在了一棵樹下的石墩上,遠處馬蹄踩踏著大地,飛奔而來,在遠處停了下來,找人問話,旋即緩速而來,當接近宋濂等人時,馬背上的人愣了下,旋即翻身下馬,牽著馬韁繩走向宋濂,肅然道:「宋師!」

  宋濂看著來人,熟悉感頓生,可又喊不出名字,不由問道:「你是?」

  張培笑道:「小子是顧總兵府上的護衛、隨從張培,此番奉家主之命,特來拜會宋師!」

  「顧——總兵?」

  宋濂皺眉。

  張培言道:「恕罪,家主顧正臣。」

  宋濂眼神一亮,想起來了,這人確實是顧正臣身邊的人。

  鄭楷、方孝孺有些震驚。

  顧正臣可不是尋常之人,方孝孺不止一次聽說顧正臣的名字,不僅僅是在外的名聲,還有父親方克勤!父親對顧正臣治理地方之能十分欽佩,多次來書信時總提醒自己,日後要效仿顧正臣,他日為任一方時,可以護民無憂。

  宋濂打量了下張培,言道:「聽聞顧正臣的爵位被削,被貶為千戶,如今再次被朝廷啟用,成了總兵嗎?」

  張培點頭:「承蒙陛下器重,家主在幾日前被任命為東南水師總兵。」

  宋濂呵呵一笑,對鄭楷、方孝孺道:「看吧,縱是顧正臣這等人才,也有起落時。落時不卑微,不泯滅,不頹廢,起時不計過往,一心為國為民,這才是真正的大才。日後你們進入仕途,會有風光時,但也必然會有落魄時,若落魄於地方,還應想想此人,靜待再起時,而不是哀怨度日。」

  鄭楷、方孝孺行禮:「弟子謹記。」

  張培肅然起敬,開口道:「能作為宋師弟子實在有福氣,言傳身教,他日必是大儒。」

  宋濂爽朗地笑了笑,掃了下馬匹,見是肥壯的戰馬,直言道:「你這一人雙騎,是有什麼緊要之事嗎?朝廷缺戰馬,顧家不應藏用太多馬匹吧?」

  張培回道:「宋師所言極是,不過這些戰馬是陛下賞賜下來的。」

  遼東一戰,給朝廷弄了不少戰馬,大家都在瓜分,多少將官都想要,顧家沒有爭,畢竟顧家的那一份誰也搶不走,朱元璋很是大氣地給了顧家六匹戰馬。

  六匹,聽著很少,但事實上已經是很多了,一些藩屬國進貢戰馬只進貢三匹……

  宋濂聽聞後點了點頭,伸出手:「拿來吧。」

  張培將馬匹拴在一旁樹上,從懷中取出一個牛皮袋子,取出兩封信,恭恭敬敬地遞給宋濂,道:「一封是太子的信,一封是家主的信。」

  「太子?」

  宋濂原本坐著伸手,聽聞之後趕忙起身,向北拱手之後,這才接過太子的信,然後將顧正臣的信接過,對鄭楷、方孝孺道:「你們二人去弄些茶水來。」

  鄭楷、方孝孺都清楚這是讓兩人退離,領命離開。

  鄭楷並沒有走遠,而是站在二十步外,多少有些不放心地看著,方孝孺去找人送茶水。

  宋濂拆著太子的信,問道:「殿下還好嗎?」

  鄭培肅然道:「殿下很好,另外與小姐的婚期已定下,就在七月十七日。」

  宋濂抽出信紙,言道:「說實話,若不是知曉這是陛下賜婚,我幾乎以為顧正臣瘋了,背上外戚,可不是什麼好事。自古以來,強勢的外戚可沒幾個有好下場。」

  張培在一旁乾笑了下:「宋師,家主為了推辭掉這門婚事也想了不少法子,可陛下不答應。」

  宋濂展開信紙,看著上面的字眼,額頭上的溝壑被拉平。

  信上內容不少,除了朱標的懷念、敘舊、求教學問外,最重要的是最後一段話:

  格物學院學問高深,鑄有國運,然大儒多以其為邪說異端,橫加批駁,孤請宋師可寫一二言,為格物學院正名。

  宋濂沒有說什麼,收起信之後便打開了顧正臣的信,這封信的內容更多,顧正臣洋洋灑灑用了三千言,介紹了格物學院的理念、教育方向、分院成就、未來設想,並以蒸汽機為重點,描述了科技改變世界的藍圖。

  在信的最後,顧正臣寫道:

  「儒學學問,各持一端,難以服眾。小子以為,學問爭端大可放下,存異而求同,合力主張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萬望宋師思量長遠,慮及萬民,寫一文章為格物學院立基。」

  宋濂看過,沉思良久。

  顯然,朱標與顧正臣形成了共識,那就是格物學院未來引領大明學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