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掌柜崔辛並不認識眼前的人,還以為是其他行當的掌柜,拍了拍手中一疊嶄新的大明寶鈔,道:「這寶鈔好得緊,色彩鮮明不說,尺寸也適合,最讓人欣喜的是,皇帝也在寶鈔上面,有皇帝保佑,日後生意定是越做越順。」

  陳寧有些不甘心,追問了句:「就沒什麼不足之處嗎?」

  崔辛打量了下陳寧,臉色一沉:「你這人心思忒陰暗,朝廷好好的寶鈔,非要找出不好的地方?吹毛求疵,不知所謂!」

  說完,崔掌柜便甩袖而去。

  陳寧恨得咬牙切齒,可又不敢當著朱元璋的面發作。

  朱元璋見陳寧出了丑,只是呵呵一笑,不以為然,便走入了大明錢莊之內。

  五個窗口,五個櫃檯,全都是顧正臣畫的圖紙,費震找人壘砌的,因為高強度玻璃問題還沒解決,櫃檯窗口兩側與上部全都用青磚壘實了。

  櫃檯裡面是辦事的吏員、司會,每個櫃檯外擺放有椅子,門口還有發放牌號的吏員。

  主事蕭逸在櫃檯隔壁房間裡記錄與統算,聽吏員通報皇帝來了,還沒出門迎接,朱元璋、胡惟庸等人已推門走了進來。

  一番禮儀之後,朱元璋坐了下來,看向蕭逸問道:「怎樣?」

  蕭逸取來帳本,恭恭敬敬遞了過去:「陛下,截止目前,已兌出大明寶鈔二十六萬貫余,目前數額還在增加之中。」

  朱元璋接過帳冊看了看,這帳冊已不再是四柱清冊,而是四腳帳,上下兩式,上面記錄了大明寶鈔的出帳情況,下面記錄了金銀銅錢進帳情況。

  半日時間,二十六萬貫大明寶鈔流至民間,這個數額已是驚人。

  胡惟庸見朱元璋面帶笑意,走出來說:「陛下,依臣看,大明寶鈔能如此快被商人、百姓認可,顧縣男功不可沒,若不是他親力親為,定下這五版寶鈔,又屢屢獻策,挑出簡明扼要的對外三條,想來不會如此順利。」

  朱元璋連連點頭,看向顧正臣:「你雖不在金陵,可論功行賞確實少不了你。」

  顧正臣感覺渾身有些發冷。

  胡惟庸竟然為自己請功,他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哦,明白了。

  挑撥離間!

  戶部尚書馬貴、俞浦在這裡,他們忙前忙後。

  寶鈔提舉司提舉費震統攬全局,事事過問,副提舉曾通協調好、審核去,這裡走那裡跑。

  感情被胡惟庸一說,功勞全是自己一個人的,戶部和寶鈔提舉司、大明錢莊只是幹了無關緊要、不起眼的小事,這丫的不是給自己拉仇恨嗎?

  顧正臣當即表示:「陛下,臣可不敢邀功,要論功勞,自然是寶鈔提舉司費提舉、戶部馬尚書、俞尚書最大,就連主事蕭逸也付出頗多。」

  胡惟庸看了一眼顧正臣,這個傢伙已經不是初入官場的新人,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出別人的意圖。

  原想著分化敵對,現在被顧正臣如此一說,戶部、寶鈔提舉司、大明錢莊話事人反而對顧正臣有了更多好感。

  朱元璋對顧正臣的表現很滿意:「誰的功,誰的過,朕心裡有本四腳帳,清楚得很。既然大明寶鈔通行順利,你也可以準備回泉州府了。」

  顧正臣點了點頭,道:「泉州府的大明錢莊,臣估算著,至少需要二十萬貫銀錢與五十萬貫寶鈔。」

  朱元璋指向費震:「這件事你來負責,戶部協助。」

  費震連忙答應。

  泉州府作為航海特區,那裡的錢莊確實需要多儲備銀錢與寶鈔。

  銀錢現在並不缺,半日便存入二十六萬兩,可以將這筆錢轉移至泉州府大明錢莊。大明錢莊總部有戶部、皇室支撐,那裡儲備有大量金銀銅,即便明日所有人想要將寶鈔再兌換成金銀銅錢,總部這裡也能從容應對。

  商人、百姓對朝廷還是有著相當強的信任,有戶部、皇室的招牌在,加上朝廷不禁金銀銅錢,允許自由兌換,這些都讓大明寶鈔成功流通。

  特別是大明寶鈔在製作精良程度上遠遠超出了宋鈔、元鈔,色彩、防偽、局部細節、皇帝頭像等,儼然讓大明寶鈔成為了一種良幣。

  良幣驅劣幣,是一種本能。

  雖說這種趨勢還不算明顯,但大明寶鈔真正開始在金陵被接受,特別是除小額交易外,不允許拒收大明寶鈔的規定,為大明寶鈔流通在交易環節保駕護航,一些掌柜、商家最初有些牴觸,生怕折本,收下寶鈔之後安排夥計去大明錢莊兌出銀錢。

  一來二去,商戶們也發現大明寶鈔當真可以自由兌換出銀錢,索性便將寶鈔留在手中,不再頻繁兌換,甚至還使用大明寶鈔與人交易。

  這一日,陰雨纏綿。

  花竹木石間,瀰漫著朦朧的悽苦。

  劉基坐在椅子裡,椅子就擺在門口。

  看雨,一動不動。

  陡然間,一股鑽心的疼痛從右肋間殺出,直讓劉基忍不住呻吟了聲,抬起老手撫摸,右腹裡面似乎有個疙瘩。

  劉璉見父親坐在門口,從外面匆匆跑了過來,埋怨道:「父親,雨天難免濕冷,如何還能坐在此處?」

  劉基擺了擺手,拒絕離開:「聽聽這春雨也不錯,明年的春雨,怕是聽不到了。」

  劉璉面露悲傷之色:「父親莫要如此說,太醫說了,只要將養一陣子,總會好起來。」

  劉基呵呵搖頭:「你怕不是忘了,為父曾進言,治天下者其猶醫乎?醫切脈以知證,審證以為方。若不懂一些醫術,豈有這些言論。這身體如何,我比你們任何人都清楚得很。給陛下送去的摺子,還沒批嗎?」

  劉璉低頭。

  父親已經病重如此,寫了告老還鄉的摺子送上去,皇帝一連幾日沒任何表示。

  劉璟撐著油紙傘走了過來,行禮之後,道:「父親,顧縣男來訪,就在門外。」

  劉基眉頭微抬:「三月春暮已,雨天來客稀。我這糟老頭子,他人唯恐避之不及,他竟敢登門,呵呵,讓他來吧。」

  劉璟親自去請。

  顧正臣帶著蕭成進入誠意伯府,至後院,看著面黃肌瘦,一臉病態的劉基,顧正臣行禮道:「見過誠意伯。」

  劉基抬手還禮,勉強笑道:「看到顧縣男來,便知顧縣男將離,此番來,該不會是想送劉某最後一程吧,這次可不要送我玉佩,詹同食言,我可不想食言。」

  顧正臣見劉基這個時候了還有心思打趣,便點了點頭:「送誠意伯一程是真的,但是不是最後一程,那就要看誠意伯自己了。」

  「何意?」

  劉基不解。

  顧正臣看了看劉璉、劉璟。

  劉基抬了抬手:「你們兩個出去吧,容我與顧縣男說說話。」

  劉璉、劉璟無奈,只好離開。

  顧正臣從一旁拿起拐杖,攙扶著劉基走到書房裡,待劉基坐穩之後,從袖子裡拿出一份旨意,晃了晃,塞給想要起身的劉基:「陛下恩准你歸鄉。」

  劉基捧著聖旨,顫顫巍巍打開,鋪面而來便是一句:朕聞古人有云,君子絕交,不出惡言;忠臣去國,不潔其名……

  這話的意思是,哪怕是絕交了也別說人壞話,除非你不是君子,哪怕是你受委屈了,受冤枉了也別喊出來,除非你不是忠臣。

  「老病之身,當至故里頤養天年,共語兒孫。君臣一場,朕不舍終有憐憫,臣不舍終有別時,敕令泉州縣男顧正臣護送歸去,待身康體健,歸至金陵與朕再謀千里外之事……」

  顧正臣看過這封聖旨,典型的三段落:

  第一段:我們好聚好散,別亂說話。

  第二段:我曾經重用過你,你也曾經幫助過我。

  第三段:你回去吧,我找人送你,再見。

  劉基嘴角哆嗦了下,終沒說出埋怨的話,只笑了笑對顧正臣說:「你送我回青田,這倒是一件令人快慰之事。」

  顧正臣抬手:「能送誠意伯歸田,是顧某的榮幸。後日清晨,我們乘船離開金陵,可否?」

  劉基點了點頭,艱難地起身,將聖旨擱在桌案上,然後對顧正臣肅然行禮:「多謝。」

  顧正臣沒有避開。

  劉基直起腰杆,與顧正臣相視一笑。

  這裡的多謝,並不是感謝顧正臣護送,而是感謝顧正臣送來的消息。

  大明錢莊開業,許多人並不看好,在這個時候哪個官員出現,哪個官員的家眷出現,皇帝都會看到。

  劉基之所以讓夫人去大明錢莊,是因為顧正臣差人給劉基送過口信。否則以劉基病臥在床的狀態,估計也沒什麼心思關注什麼大明錢莊。

  朱元璋是個注意細節且容易想多的人,看到誠意伯病重在床還不忘支持大明寶鈔,想起來這些年來劉基的伺候與謀略,雖然這個人說話有點直,不過腦子,但他的忠誠還是有的。既然忠誠,又何必非要讓他死在金陵?

  出於這種心理,加上太醫言說劉基去日無多,便批准了劉基回青田。

  青田縣在浙江處州府,挨著溫州府。

  顧正臣要返回泉州府,正好需要路過溫州府,自溫州府的永寧江入海口溯流而上,可以直接抵達青田縣。

  這一次送行,送的是一個將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