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十九,婚期前一日。
顧正臣一如往日晨練,教書。
沐春、沐晟聽得入神,這是元旦之前的最後一課,父親說了,明日顧先生大婚,後面新婚燕爾,可沒時間授課,再授課業,怎麼也得正月初五之後。
顧正臣正講得興起,五戎不識相地站在了門口,顧正臣想都沒想,丟出手中的粉筆頭。
五戎抬手接住粉筆頭,哼了一聲:「顧先生,天使來了。」
「什麼天使,上帝來了也讓他等著。」
顧正臣繼續講課,剛講了一句話,突然感覺不對勁,轉身看向五戎,臉色有些不自然地說:「你說的是天使來了?」
五戎冷著臉:「顧先生聽得很清楚。」
顧正臣鬱悶不已,自己還以為西方帶翅膀的天使,感情是皇帝的使臣。
這不能不去,怠慢了天使,就是怠慢了老天,怠慢了老天,那就是怠慢了老天的兒子,作為天子的老朱會生氣的。
課上不成了,那就去前院吧。
剛到前院,顧正臣便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拱手道:「這不是趙內侍。」
趙恂見到顧正臣,呵呵笑了起來,從寬大的袖子裡拿出聖旨:「皇上差咱給顧家宣旨,請顧家之人行禮聽旨。」
顧母、顧青青、劉倩兒、張培等人紛紛行禮。
顧正臣跪在最前面,低著頭聽著趙恂念聖旨。
現在是洪武六年,大明還沒設行人司,此時掌傳旨的人員並不固定,可以是宦官,也可以是官員。
趙恂清了清嗓子,深深看了一眼顧正臣,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三皇五帝,蒙昧初開,四極乃立,九鼎山河……」
顧正臣聽得稀里糊塗,這聖旨絕對不是老朱寫的,以老朱的文化水平,絕對寫不出來如此文采且無聊的話。
傳旨就傳旨,幹嘛非要從三皇五帝說起,不帶這幾個人不會說事咋滴。
就在顧正臣聽得頭暈腦脹,努力理解文縐縐的話時,趙恂突然停頓了下,咳了聲,繼續讀道:「今有滕縣顧正臣者,先進獻鍛體術,全軍廣之,強兵強軍,是為大功;後進獻酒精,欲挽萬千軍士危亡於一線,是為國之重器,兵之重器,是為大功。朕念汝功勞累累,雖未曾上陣殺敵,卻有軍功之實,特封汝為泉州縣男,年俸四百石,世襲罔替……」
「啥?」
顧正臣張大嘴巴,震驚地看著趙恂。
泉州縣男?
那是個什麼東東?
趙恂匆匆念了幾句,喊了句「欽此」等著顧正臣謝恩,顧正臣呆若木雞,還是顧母摁著謝恩的。
顧母高興不已,自己孩子有出息啊,年紀輕輕竟然獲封爵位,雖說是五等爵位裡面最低的縣男,可畢竟也是個爵位不是。
顧青青、劉倩兒都在為顧正臣高興,卻沒發現沐春已經握緊了拳頭,一臉的生氣,就連五戎、張培也難以置信。
顧正臣接過聖旨,仔細看了看,沒錯,泉州縣男,四個字清清楚楚,連錯別字都沒有。
只是,這是誰的主意,哪個缺德的傢伙在詛咒自己?
老朱啊,你該不會是被人忽悠了吧,你這麼一個精明的人,怎麼能允許這種事發生?
大明封爵,確實有公、侯、伯、縣子、縣男五等,這是事實。
只不過有一個問題,在洪武三年的時候,雖然明確五等勳爵制度,可在老朱封爵的時候,除了國公之外,只封了侯爵、伯爵,不見一個縣子、一個縣男!
並不是說大明沒有縣子、縣男之類的人,比如羅山縣子王鳳顯、懷遠縣子常徳勝、丹陽縣男孫炎等等。
但這些縣子也好,縣男也好,他丫的都是追封的。
也就是說,大明開國六年來,就沒一個活著的縣子、縣男,這兩個等級的爵位,全都是給死人留著用的……
現在封自己為縣男,這不是詛咒自己死嗎?
還世襲罔替,這是打算將子孫後代一起詛咒了啊!
顧正臣攔住想要跑路的趙恂,陰沉著臉說:「趙內侍,這到底是何意?」
趙恂一臉笑意:「顧縣男年輕有為,年僅弱冠便已獲封爵位,明日又要大婚,當真是雙喜臨門。」
「雙喜你妹啊!」
顧正臣發飆了,抬起手中的聖旨,追問:「這到底是誰的主意?」
趙恂知道其中問題,還是故作輕鬆:「這是中書、都察院、大都督府與陛下商議的結果,怎麼,顧縣男對朝廷封賞不滿?」
顧正臣咬牙切齒,臉色陰晴不定。
顧母連忙送走趙恂,等回過頭來,顧正臣已經被架到了後院,一問之下才清楚,剛剛生氣踢石頭上,硌腳了……
由不得顧正臣不生氣,老朱啊老朱,你要給不起就別給,送點銀子銅錢過來也是可以接受,這弄一個專門追封給死人的爵位出來,這算什麼事?
就在顧正臣躺在後院藤椅里,沐春幫著順氣的時候,一張陌生的臉出現在了顧正臣面前,饒有興趣地打量一番,轉過身問:「沐英,這位便是顧縣男了吧?」
沐英連連點頭,給顧正臣使眼色,剛想上前介紹,卻被徐達攔住。
徐達坐在顧正臣一旁,平和地說:「朝廷封你為縣男,聽說你生了氣,還對著一塊石頭髮了火。」
顧正臣雖然不認識眼前的人,但看沐英恭敬的神情就知道來人不簡單,只不過此時氣頭上,實在是不想動彈,便直接回了句:「若稱你為縣男,你會怎麼樣?」
徐達接過五戎遞過來的茶碗,並沒有喝,只是神情自然地說:「我會帶人拆了他的家。」
顧正臣坐了起來,深深看著徐達:「能不能借我一點人,我也想拆家。」
徐達愣了下,問:「你打算拆誰的家?」
顧正臣咬了咬牙,又躺了回去:「罷了。」
徐達看著吞咽空氣的顧正臣,笑道:「你知不知道,為了你封賞之事,中書一連爭論了九日,最終才定下這個結果。」
「寧願不要。」
顧正臣直言。
徐達微微搖了搖頭:「洪武三年大封,沒有縣子、縣男,是因為陛下考慮到,若封縣子、縣男,大明將會有多少縣子、多少縣男?」
「爵位不可濫發,威嚴不可褻瀆。最終那些本該分封縣子、縣男之人,封為了指揮使、千戶、副千戶。你要知道,縣子、縣男,並非專為追封預留,只因當年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