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懷柔與屠刀(四更)

  按理說,顧正臣只是個百戶了,朝會神馬的,根本沒資格參加,也沒資格知道朝議之事,可老朱偏偏讓人寫成文書送了過來。

  揉了揉肩膀,顧正臣坐了起來,展開文書看了看,眉頭緊鎖,一幅場景畫面浮現在眼前。

  吏部說,天下巡檢司太多了,一些不緊要的地方也設,實在浪費人手,而且沒意義。

  朱元璋看了一眼李善長,道:汝等自為之。

  戶部說,四川四川白渡、納溪二鹽馬司及阜民司希望用鹽來交易棉布、茶葉等,應該拒絕,讓他們用馬來換東西。

  朱元璋看了一眼李善長,道:汝等自為之。

  兵部說:元廷的僉院余中投降了,應該賜以衣鈔,好好安頓,招撫降臣。

  朱元璋看了一眼李善長,道:汝等自為之。

  ……

  不管誰上書,不管誰奏事,老朱就一個台詞,一個動作,看一眼李善長,說一句汝等自為之。

  顧正臣快速掃過,這五個字出現的頻率很高,幾乎貫穿了整個早朝,直至最後,終於看到了正文。

  韓國公李善長走出,伏拜認罪,乞請恕罪。

  老朱還是老朱,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不給李善長一點活路啊。

  李善長承認李存義與胡惟庸結黨謀逆,李存義遊說自己時說了「汝等自為之」的話,這就等同於公開承認李善長捲入了胡惟庸謀逆案。

  顧正臣看著文書最後部分,緊鎖眉頭。

  事情到了這一步,按理說朱元璋也該抬起屠刀殺人了,將李善長及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餘人一起送到刑場,入冬了,權當給牛頭馬面沖沖業績。

  可是——

  朱元璋忍住了,他竟沒有殺李善長,只是削去了韓國公的爵位,收走其鐵券,貶為庶民,監斬後發回定遠。這一次,朱元璋表現得十分大度,大度到了顧正臣有些匪夷所思的地步。

  老朱不是善男信女,該弄死人的時候,絕不含糊,胡惟庸案中的唐勝宗、陸仲亨也有功勞,也有鐵券,殺他們的時候,朱元璋眼睛都不帶眨的。這一次竟饒了李善長一命!

  嚴桑桑看著緊鎖眉頭,久久不說話的顧正臣,問道:「夫君,這文書可有問題?」

  顧正臣合上了文書,起身道:「文書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在文書之外,這是陛下專程讓人送來的,顯然是有些話沒說在明面上。」

  嚴桑桑幫著顧正臣穿衣裳,問道:「陛下可很少對夫君含蓄,有什麼話不都直說。」

  顧正臣呵呵一笑:「這次不一樣,有些話也不能擺在明面上。」

  老朱沒殺李善長,還專門讓人給自己送來這份文書,顯然是那次對話起了作用。

  自己說,希望皇帝不輕易將事態擴大,牽連甚廣,不對勛貴集體抬起屠刀,一個接一個地送去刑場。因為這番話,老朱差點掀了武英殿,如果不是馬皇后從中說情,估計這火氣不會消那麼快。

  這份文書就是老朱的回答,告訴自己,話聽進去了,沒擴大事態,他還是有容人之量的。

  當然,這隱藏在更深層的,估計還是被佛母的那句「每多殺一個勛貴,白蓮教的力量便增一分」。

  不殺李善長,想來也有安撫勛貴的意圖,告訴所有勛貴,李善長雖然捲入了造反,但他不是主謀,也沒參與造反準備,看在過去功勞的份上只奪了他的爵位,不滅他滿門。

  這是懷柔。

  另一方面,李存義一家,一個不留,再過兩日全砍了。

  這是屠刀。

  既表明了寬仁一面,也展示了殺伐一面。

  吃過午飯,格物學院的院長唐大帆便登門了。

  顧正臣看著有些憔悴的唐大帆,問道:「你年紀也不算小了,別太折騰,將自己折在床上。」

  這傢伙又娶了個小妾,這是第四個了。

  唐大帆臉騰一下紅了,趕忙說:「這可是因你憔悴的啊!我的堂長,你能不能少折騰下,我們這些人實在扛不住。」

  顧正臣呵呵一笑:「你現在是代堂長,我瘋癲了,你轉正,多好的事。」

  唐大帆直擺手:「莫要說這些了,自打你被削去爵位,格物學院上下本已是人心惶惶,後來官員彈劾張祭酒,其被迫致仕。我們就擔心有人會對格物學院伸手,現在,他們準備動手了。」

  顧正臣眉頭微動:「這個時候,還有人敢對格物學院下手?」

  格物學院歷經風波,可每一次風波之後,格物學院的名氣便更大幾分,走得也更是穩健。在李存義等待上刑場,李善長準備找搬家公司換地方住的時候,還有人敢對格物學院下刀子?

  誰這麼大膽?

  唐大帆咳了聲,言道:「這次動手之人,是老禮部尚書——偰斯,還有禮部侍郎李叔正!」

  顧正臣端起茶碗,吹了口氣:「彈劾總需要理由吧。」

  唐大帆點了點頭,從袖子裡拿出一份文書遞了過去:「他們不僅有理由,而且——很堂堂正正,即便是我們,也不好說什麼。」

  顧正臣接過文書看了一眼,凝眸道:「非科舉進士者,不得入仕?這不是捅了格物學院一刀子,這是挖了格物學院的根啊。」

  今年恢復了科舉取士,秋闈已過,明年春闈,這將是洪武六年停罷科舉以來,時隔八年再次舉辦會試,嗯,確切地說,洪武六年開春的會試壓根沒舉辦,往前推,就是時隔十一年之後,朝廷再次會試人才。

  許多讀書人都盼著這個機會,士大夫們也在等待著這個機會壯大力量。

  科舉取士的數量在明初雖然不固定,但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先看看缺額了多少官員。

  缺額的多,多錄取一些,缺額的少,那就少錄取一點。

  這很好理解,衙門就差一個知縣,你一百個人考進來,那也只能有一個知縣。

  開國之初,官員缺額嚴重,加上需要把握人才門檻,說好的要一百個,最終額外還會增加幾十個,為的就是指派下去幹活。

  可現在是都洪武十三年了,朝廷的官員雖然還是不夠用,可也夠維持基本運轉了。

  尤其是這兩年中,格物學院結業出去的人直接被授予官職,奔赴地方,這已是相當普遍。

  若沒開科舉這事,沒人說什麼,可現在開了科舉,就等同于格物學院的人搶走了原本該屬於進士的官,這就是矛盾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