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孤心悲痛

  第434章 孤心悲痛

  如同天方夜譚的話語,從大明朝有史以來第一位自匠籍成了官身的七品青袍張二工嘴裡說出來。

  身著一品仙鶴大紅袍的袁素泰,卻覺得這將會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有時候袁素泰會很羨慕張二工他們這些匠官,他們無須知曉朝堂之上的紛爭,無須去在意朝廷上今日少了誰明日多了誰。

  自己雖然非是六部五寺三法司的堂官,但如今從三品的上林苑監,從自己成為從一品少師後,哪一日不曾收到幾份朝堂上下的拜貼。

  上林苑監想要置身事外,可身在朝堂,又如何能真的坐觀風雲變幻。

  昨日裡,陛下剛剛給了禮部尚書任亨泰一份口諭,當夜便有朝中官員前來拜貼問詢。

  禮部入值文淵閣,他這個從一品的少師,又是否會更進一步。

  除了詢問,還另有一份精緻的地方特產送到。

  袁素泰一如既往的將其拒之門外,那所謂的特產也被盡數送還。

  自己只想好生的種田啊。

  袁素泰望著手上都是老繭的張二工,眼底的羨慕是藏不住的。

  「監正,到華蓋殿了。」

  上林苑監副監正跟在袁素泰的身邊,低聲提醒了一句。

  只是副監正的目光卻不曾看向大殿,而是看向官員們的最前頭。

  袁素泰目光循了過去,只見郁新和王儁兩人已經是停下腳步,正回頭看向自己。

  兩位尚書部堂停下腳步,後面的官員們也不敢繼續往前走,紛紛停了下來。

  袁素泰心中有些無奈,卻也只能是提起腳步到了最前面。

  郁新和王儁兩人同時拱手:「袁少師安好。」

  「郁部堂、王部堂。」袁素泰四品八穩的拱手回應著,抬頭看向近在眼前的華蓋殿:「想來陛下和太子快要到了,我等還是早些入殿吧。」

  郁新側目看了王儁一眼。

  王儁滿臉笑容:「袁少師不來,他們可不敢入殿,還請袁少師先行。」

  王儁指點了一下周圍的官員,又側身讓出路。

  袁素泰臉上帶著含蓄的微笑,只是看了王儁和一旁默不作聲的郁新一眼。隨後,他轉過身朝著在後面觀望此處的張二工等人。

  「大匠師,與本官一同入殿吧。」

  張二工是很少入朝的,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是在太平府礦、應天城以及通往杭州府的水泥路三地之間來回打轉。

  朝堂之上的規矩是什麼,對張二工而言,皇帝的規矩才是最大的。

  眼下見袁素泰對自己招手,張二工面露笑容,好似是沒有看到站在袁少師身邊的那兩位尚書已經有些微變的臉色。

  張二工躬著身小跑到了袁素泰的眼前:「監正先請。」

  袁素泰滿臉笑容,伸手拉住張二工的手腕:「皆為陛下做事,哪來的先後,同往同往。」

  張二工附以笑聲。

  在兩人之後,則是一幹上林苑監官員及匠官們緊隨其後。

  待到眾人從郁新、王儁兩人眼前穿過,走進華蓋殿裡,兩人不禁目光深邃的對視了一眼。

  郁新看向殿前的官員們,沉聲道:「都入殿吧。」

  兩人提起腳步。

  王儁攢著雙手,低聲道:「他是打定了主意,不參與朝堂之事了。」

  「少師,從三品的上林苑監,他有這個底氣不參與。」

  郁新亦是低聲回應著,只是眼裡有些冷淡。

  兩人不禁輕嘆一聲,齊齊的看向了人群的另一頭,那是兵部尚書茹瑺,帶著兵部同樣寥寥無幾的官員,讓華蓋殿殿門下走去。

  似是感受到了郁新、王儁兩人的注視。

  在即將踏進華蓋殿之前,茹瑺悄無聲息的轉過頭看向兩人,面無表情,雙眼如同一汪山澗水潭波瀾不驚。

  望著走進華蓋殿的兵部尚書。

  王儁雙眼眯起:「兵部已經好些年不曾動過了吧,這一次依著陛下的旨意,復設大都督府、武人入值武英殿、文淵閣,恐怕兵部手頭的權責要薄上幾分了。」

  郁新雙手兜在袖中,只露出上朝時所用的笏板,輕聲道:「且等今日朝會,陛下如何安置如今的朝廷吧。」

  待眾人進了華蓋殿,便見任亨泰和解縉、高仰止三人,已經是立在了殿內御座陛階前。

  袁素泰正拱著手上前:「任閣老,解閣老,高閣老。」

  張二工是隨著袁素泰一同入殿的,見著袁監正這般儀態,便也跟在後頭學著與任亨泰三人見禮。

  任亨泰面帶笑容,高仰止垂手而立,解縉揮袖開口道:「少師多禮,下官不過是在文淵閣里就近理一理國事奏章罷了。少師於大明社稷有大功,做的是讓天下人飽腹的事情,如今這朝堂之上,誰人不得和少師說一聲感謝。張匠官為朝堂屢添神器,張匠官便亦是我朝神器也。」

  說著話,解縉看了眼比自己前出半個身位的任亨泰。

  任亨泰輕聲接過話:「今日朝議,雖不及大朝會,但總還是要講規矩的,少師領班吧。」

  說完之後,任亨泰便很是趕緊利落的帶著解縉等人讓出位置,轉身到了袁素泰身後。

  袁素泰見推辭不掉,也只能是安下心來,抱著笏板站在了文官班列的最前頭。

  再等到後頭的文官們紛紛入了殿,又有在京的功勳武將們歡聲笑語之間結群而來。等入了殿,這幫人紛紛昂首挺胸,側目看向已經所剩無幾的文官們,雖不言語可眼神里透露的神色,卻是赤裸裸的不加掩飾。

  功勳武將們的最前列,乃是中山王府嫡長、現任魏國公徐允恭(徐輝祖,今不曾再改其名)。

  和徐允恭同行的,則是常森、湯醴一干人。往後,便是諸如舳艫侯朱壽、東莞伯何榮、徽先伯桑敬等大明的開國功勳武將們,零零總總的聚在一起,光是人數上便穩穩的壓住了文官們一頭。

  皇帝還未到來,太子和皇太孫同樣沒來。

  大殿裡,只有些許的內侍,候在角落,維護著皇家的威嚴。

  今日也不必有監察御史們糾錯,官員們到場之後便自尋了位置站定,所有人都在默默的等待著君主的到來。

  因為數百名京官的乞骸骨被恩准,眼下朝堂上文官們的班列也就顯得緊湊了一些。

  身著綠袍的通政使司知事官王信陵,正抱著笏板,低頭審視著自己的靴面,等今天下衙回家是不是應該刷一刷的時候。

  他的眼前,便出現了一隻白淨的肉包子。

  抬起頭,是小白學長那張面帶微笑的臉龐。

  「今天朝議定然會很漫長,先墊下肚子,等下朝了也不必回衙門,同我去南城那邊,帶你去處手藝尚可的地方喝兩杯。」

  王信陵有些緊張的抬頭向著四周觀望,唯恐被旁人發現了他們二人的小動作。

  白玉秀卻似乎是已經習以為常,輕笑著將肉包子塞進王信陵的手中,便重新轉過身去。

  王信陵連忙將肉包子塞進衣袖中,正準備開口。

  前面的陛階上,內宮二十四衙門總管孫狗兒已經是帶著一聲輕咳,出現在了百官視線里。

  「陛下有旨意。」

  官員們聞聲,當即紛紛跪拜下來。

  孫狗兒繼續道:「朕有恙,今日朝堂之議,由皇太子秉持,賜座御前,百官朝政之事,太子可決。」

  隨著孫狗兒傳達完皇帝的口諭,有小內侍搬了椅子放在陛階上的御桌正前方。然而如此卻還沒有停下,在那椅子左手側,又有一張軟面圓凳被放置好。

  而後在百官們起身之間,朱標和朱允熥父子二人,方才在眾目睽睽之下,輕步登場。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參見太孫殿下。」

  剛剛起身的文武百官們,又一次抱著笏板跪拜在地。

  朱標輕步上前,落座交椅之上,輕輕的轉動著手上的扳指,目光平靜的注視著眼前的朝堂:「諸位都起了吧。」

  太子爺的聲音,空洞有力,迴響在大殿之內。

  百官帶動衣袍,陣陣做聲的站起來。

  至此之間,朱允熥才上前,落座圓凳上。

  朱標俯瞰朝堂,平靜了好一陣,才發出一聲輕笑:「其實與你等說,陛下今日不曾有恙,只是覺著朝堂之上也無甚大事,便叫本宮來與諸位議一議那些個國事。也好叫太孫,能從旁多多觀瞻學習,以為將來。」

  武將班列里,響起了幾息明顯是強忍不住,所發出的低笑聲。

  文官們則是臉色緊繃。

  朝堂之上,如今十官九缺,昨日皇帝更是連下五道聖旨,這還能說是朝堂之上無大事?

  然而宮中越是這樣的態度,還倖存著能站在此刻華蓋殿裡的文官們,心中便愈發的緊張起來。

  現在能留下來的人,誰也不想步那些蠢貨們的後塵。

  朱標見無人說話,便提聲道:「倒是還有一件事情,眼下就要與你們說一說的。」

  他這麼一說,文武紛紛躬身。

  「即日,一應國事奏章,發往文淵閣票擬,再入宮廷。凡社稷之事,皆由任亨泰、解縉、高仰止票擬。」

  「凡軍國之事,皆由徐允恭、藍玉、沐英票擬。三人晉武英殿大學士、入值文淵閣。加信國公湯和、開國公常升為武英殿大學士。」

  「今日之後,宮中自有旨意明發朝堂。」

  這是對昨日皇帝五道旨意中有關復設大都督府等事的最終處置。

  華蓋殿內,文武百官紛紛振聲領命。

  百官們也徹底明白,自今日起大明朝堂之上,真正的一方大佬,便是那入值文淵閣的文武六人。

  任亨泰和解縉是在眾人的猜測之中,魏國公徐允恭也在情理之中。

  倒是那個剛剛入京述職的高仰止,年紀輕輕便已入值文淵閣,倒是叫眾人心中一時間百感交集。

  而對於涼國公藍玉、西平侯沐英,同入文淵閣,倒是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畢竟除了他們二人之外,定國公也是有資格入閣的,便是九邊那邊的潁國公傅友德,也是有資格的。

  不過這些人如今都是在外領兵征討,倒也沒有機會能入文淵閣處理軍國之事。

  而加信國公和定國公以武英殿大學士,倒是更有安撫以示公平的意思了。

  文淵閣的人選在百官面前定下之後,朱標便輕咳了一聲,示意任亨泰等人該是開口了。

  任亨泰心領神會,當即抱著笏板上前。

  「臣有事要奏。」

  朱標身子向後挪了挪,換上了一個讓他更加舒適的姿勢:「准。」

  任亨泰開口道:「殿下,今日朝堂,官員十不存一,地方之上歷年官缺頻頻,臣奏請朝廷當及早開恩廣攬天下能人。選調朝堂之上,歷年觀政,不曾任職之人,以充官缺,梳理朝政,撫慰社稷黎民。」

  朱標當即輕咦一聲,側目看向坐在圓凳上的朱允熥:「太孫,孤記得,昨日陛下不是曾明旨朝堂,此般諸事早已聖裁了嗎?」

  朱允熥當即起身,拱手彎腰:「確有旨意。」

  朱標挑動眉頭,揮揮手:「你且與分說。」

  「兒領命。」

  朱允熥應了一聲,轉過身面向朝堂百官。

  他並沒有急著開口,而是站在層層陛階之上,目光平靜的注視著今日在場的文武百官們。

  時間在一點點的流淌著,華蓋殿裡極其安靜。

  一息輕嘆。

  打破了殿內的平靜。

  朱允熥面帶傷感的輕聲開口:「孤心悲哉!痛哉!」

  轟隆隆。

  殿內百官紛紛再一次的跪拜在地。

  「臣等之過。」

  官員們齊聲承擔罪責。

  這個時候,不管有沒有罪責過錯,皇太孫作為君上,心感悲痛,那就是他們的過錯。

  朱允熥沒有理會,而是言辭沉痛道:「大明立國不過二十八載,朝堂厚予才能,如今孤入眼,昔日面孔,今日一一不再。孤晝夜閱史,不曾有聞,天下間過往有哪家,能致朝堂十官九缺。痛哉,孤思不解錯在何方。」

  官員們的身子更低了一些。

  「乃臣等之錯。」

  朱允熥回首看了一眼太子爺老爹,見其臉上只是帶著一縷沉默的笑容,方才有些定心。

  他深吸一口氣,回過頭,挺起胸膛。

  「孤想了又想,如今方才明白。」

  「那錯,就錯在這大殿之上,錯在你我之間!」

  「陛下昨日連下聖旨五道,便是要為大明去錯存正,要叫你我等人能對得起天地黎民。」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