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望山東世家,果真千年不朽乎?

  第400章 望山東世家,果真千年不朽乎?

  破曉時分,紅日凌空升起,躍然浮出地平線,光照漸白。

  盤亘在黃河之畔,數朝古都、通衢大城的開封城,卻是死一樣的寂靜無聲。

  城外遠方,幾縷黑煙,依舊飄揚了好幾日,卻始終不肯落下帷幕,似乎還在訴說著,盛世之前,亂賊的歸路。

  城門下,幾名府縣差役,懶洋洋的縮在棚子下,卷著身上的棉衣,清晨時分總還是涼人的。這個時候,即便是皇帝來了,差役們也不會動彈半分。

  若非是大軍還在外頭掃蕩餘孽,他們這些人早就回到家裡,和妻兒鄰居,訴說著自己在前幾日守城一戰時的豐功偉績,臨敵不懼的風采。

  那是皇太孫殿下親口肯定了的。

  大明朝的功勞簿上,有他們的名字。

  城裡,街面上靜悄悄的,便是往日裡那些最勤勞的百姓,這個時候也不願意走出家門,情願在家中抱著妻子,久久的睜著眼躺在床上,數著安定的日子又過了幾時。

  城中西北角,周王府附近那邊偌大的水澤湖泊旁,坐落著的那座王府名下的別苑。

  後院有前宋遺風的水榭花園,牆角下,枝葉上堆積著夏日清晨積攢了半夜的露水。

  一陣風吹過。

  枝葉晃動了一下,掛在葉尖處的那一滴露水,終於是支撐不住,滴落了下來。

  嘀嗒。

  「涼國公肅清河南道叛軍餘孽已歸,奏請入城,上奏請見皇太孫殿下,不知殿下之意何如?」

  右手食指抱著一圈白布扎帶的年輕布政使,坐在一張小案後,取了一份奏疏,手指捏筆懸於奏疏之上,模樣卻因為那根手指頭而顯得略有些好笑。

  同樣年輕的燕世子則是坐在另一旁,低頭伏案,手中的墨筆不曾停歇,一個個關於河南道推進革新、架設稅署分司的文章奏疏,逐漸在筆下成型。

  朱允熥端著一碗撒了幾粒咸豆角的白粥,卷著一張炊餅,慢條細理的吃嚼著,似乎便是這份簡單樸素的早膳,就是人世間最美味。

  吸溜溜。

  一口白粥入口,混著炊餅下了肚。

  朱允熥抬起頭:「復奏,開封城內百姓脫危,朝廷不忍兵馬驚擾黎民,各方軍馬無令片甲不得入開封,大軍退出三十里安營紮寨,以待朝廷旨意。涼國公平定河南叛亂辛勞,賜酒賞肉,暫慰眾將士,軍功留待有司考。」

  裴本之低著頭,眼角動了動,皇太孫只說涼國公平叛辛勞,卻未曾提及軍功,此言有深意。

  只是他卻還是如實將太孫教令留在了涼國公送入城的奏疏上,只等有司官吏,將其發回涼國公處。

  少頃,裴本之又言:「西平侯沐英於城外三十里大營,上書奏請,望河南道調撥軍糧,大軍開拔回京,以免久留地方,引百姓不安惶惶。西平侯又奏,若皇太孫殿下有召,則時辰之內即可領命來見。」

  朱允熥沉吟了一下。

  一旁的朱高熾悄默聲的抬起頭,望了他一眼。

  朱允熥開口道:「復奏,京軍諸部各營辛勞,有司考功,應天論功。西平侯忠勇有度,所請之事,一應照准。然諸軍軍務繁雜,河南道百廢待興,自不必請見。」

  裴本之彈了彈那根經由皇太孫親自上手,包紮的嚴嚴實實的手指頭,一邊逐句書寫,回復西平侯的奏疏,一面又心中思量。

  涼國公、西平侯這一前一後兩道奏疏,大致相同,卻又截然不同。而皇太孫的回覆,也看似相同,卻又全然不同。

  同樣都是辛勞,然而西平侯卻得了一個忠勇有度的回覆。

  按照常規,這四個字是放在一起用的。但現在很明顯,西平侯忠勇,且有度。是要分開說的,便是遠超涼國公好幾分。

  等到兩位勛貴公侯的奏疏處理完。

  裴本之又道:「前番河南道奏請朝廷批覆填任官缺事,吏部文選司主事來書回復,不日將會發派候官、觀政進士往河南道。」

  「是白玉秀來書?」

  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朱高熾,忽的開了口,對著裴本之問了一句,然後目光轉移,默默的看向正低頭喝粥的朱允熥。

  裴本之翻了一下奏疏,隨後抬頭道:「是新任吏部文選司主事白玉秀,臣對其有所耳聞,似乎入仕並不久。」

  說完之後,裴本之頓了一下,轉頭看向將將好已經喝完粥的皇太孫。

  似乎有些不對啊。

  裴本之心中沒來由的念叨了一下。

  原先黃河潰決,河南道成災,地方混亂,布政使司衙門就幾次上奏朝廷,要吏部委派官員填補河南道官缺,可是吏部那邊卻始終沒有回覆。

  怎麼現在吏部換了一個文選司主事,不光是開始辦理河南道的奏請,還甚至是來了書信特意解釋了一番。

  朝廷這些年,看似有著好幾萬的官員,可是大明實在是太大了,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去治理,地方上不光是年年喊窮,還要年年喊沒人。

  官缺,在洪武一朝早就成了習以為常的事情。

  什麼時候,吏部還會和地方上特意說明一番:啊,你的事情我知道,且放心,我會給你們都辦好的。

  這就不符合常理。

  朱高熾確認了之後,便淡淡一笑,繼續低下頭寫著自己那好像永遠都寫不完的革新奏疏。

  朱允熥也不說話,只是抹了抹嘴,示意裴本之繼續。

  周王府名下的別苑書房裡,忽然安靜了下來。

  ……

  身披甲冑的張志遠,周圍分明寂靜無聲,他卻覺得耳邊時時刻刻都有著詭異的嘈雜,讓他久久不能安下心來。

  眼前,有北平都司衙門隨他南下的馬軍營將領,也有山東都司衙門的將領。

  山東道都指揮使沒有來,自從張志遠帶著萬餘北平都司官兵南下山東,那位都司便稱病居家不出大門半步。

  坐在眾將裡面的唐可可,左觀右望,輕咳一聲:「河南道的叛亂已經平了。」

  堂下,沒人開口,只是眾人的眼神,卻是止不住的讓得了暫領山東道全境軍務之權的張志遠身上瞟了幾眼。

  唐可可又道:「山東道的叛賊到底要清剿到什麼時候才能清剿完!」

  眾人的眼神,還是在往張志遠身上瞟,只是沒人願意開口說話。

  張志遠的臉色有些陰沉,放在桌子,藏在袖中的手緊緊的攥成拳頭。

  錯失今年九邊北征,自北平城南下山東道,統領萬餘鐵騎,提領山東道都司衙門以下各處衛所軍馬,已有小半月。

  然而張志遠卻對山東道的叛亂毫無頭緒,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叛賊還在那裡,山東道的兵馬尚未出動,只是領了軍令,這些叛賊便已經是一窩蜂的散去,任憑你如何搜捕都難以找到。

  山東道與河南道的叛亂完全不同,呈現出了兩種全然不同的局面。河南道的叛賊都是大股聚集,伺機而動,甚至敢做出圍攻開封城的事情。

  而山東道的叛賊卻從來不會占城自立,只是劫掠官倉,洗劫百姓,最讓人頭疼的也就是阻斷運河漕運,致使北上的貨船無法前行,寸步難行。

  似乎,山東道的叛賊們只是想要表現出他們能做什麼,能給山東道三司衙門和朝廷帶來怎樣的影響和壓力。

  張志遠望了一眼有些上火的唐可可,心中對其在此地如此喊叫,沒有發表不悅。

  在座的其他人不清楚,但張志遠很清楚,自從自己帶著軍馬到了山東道,唐可可就請了他們那些人在暗中盤查。

  然後結果同樣不能讓人滿意。

  查到了無數的線索,可是這些線索卻總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徹底的消失不見。

  這讓已經習慣了在九邊塞外,只管統領軍馬往敵人最多的地方衝鋒的張志遠,如同深陷沼澤泥濘之中,兩隻腳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布政使司衙門和按察使司衙門那邊怎麼說?這都多少日了,叛賊首領們是誰,都還沒有弄清楚嗎?」

  張志遠的副將,見唐可可這位將軍心腹開了口,便臉色陰沉的看向坐在對面的一眾山東道都司衙門將領。

  問題一時半會兒沒法解決,但壓力卻必須要向山東道有司衙門下壓。

  和北平都司眾將相對而坐的在場山東都司衙門將領們臉色亦是有些不好看。

  「布政使司衙門承諾,凡將軍所需糧草,山東道絕不拖延剋扣,亦或以次充好。」

  「按察使司衙門回復,刑名探查,有叛賊阻擾,請將軍寬限幾日,以待按察使司探明清楚。」

  在場開口的山東都司衙門將領,實則是將這話說給張志遠聽的。

  然而張志遠的臉色卻是更加的難看了。

  山東有司衙門看著很聽話,可實際上人家根本就不出力。

  一萬人看似很多,可放在整個山東道也就不算多了,便是在山東道吃住一年,布政使司衙門也能夠承受得起。

  「今日便議到這裡吧。」

  張志遠揮揮手,原本陰沉著的臉色已經平復下來:「還要辛苦諸位,繼續派出軍馬探子,務必儘快找出各地叛賊藏身之處。」

  「末將領命。」

  眾將起身,紛紛面朝張志遠躬身抱拳。

  張志遠已不說話,只是望著這些人散去。心中亦是清楚,所謂領命,不過是表明他們知道了,也會派出軍馬探子,只是能否找到叛賊藏身之地,卻只能是看命了。

  等到山東都司衙門的人都走了,張志遠這才看向跟隨自己南下而來的北平都司同僚。

  張志遠拱拱手:「諸位,眼下的局面我等心中清楚,靠山東道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那副將本就心中有火,現在山東道的人滾蛋了,便再無掩飾,手掌嘭的一聲拍在桌子上,臉上殺氣騰騰:「現在這幅局面,還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一個個的,是想給咱們養的騎不動馬提不起刀!將軍,以我之見,山東道的事情他們上上下下,甚至是……」

  唐可可已經給自己的臉咳的通紅一片,這才止住了副將的怒言。

  副將這時候也反應了過來,臉上的怒火也瞬間消失大半,眼睛更是小心的看了上方的張志遠一眼。

  有些話即便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卻還是要揣在肚子裡,死也不能說出口。

  除非這件事情,成了朝堂之上的共識,且有了皇帝的明確態度。

  若不然,那就是比如今的河南道、山東道所發生的叛亂還要嚴重的事情。

  張志遠微微閉目,輕聲道:「都去吧,軍中諸事還要拜託諸位費心。」

  副將等北平都司的將領望之,也知道張志遠此刻心中是憋著火的,只是身份主將不允許他輕易地發泄出來罷了。

  眾人一一起身,抱手而出。

  唐可可落在了最後,一邊往外頭走,一邊卻是頻頻回頭看向裡面。

  張志遠搖搖頭,低聲道:「想說什麼便過來說吧。」

  嘿!

  唐可可一拍手,便折身到了張志遠近前。

  他望向臉色平靜,眼底卻在早幾日前就布滿血絲的張志遠,低聲道:「當真什麼都做不了了?」

  張志遠點點頭,又搖搖頭,看向唐可可轉口道:「殿下那邊可有什麼交代?」

  唐可可聳聳肩:「就上次交代的話。」

  「聖人無錯,錯在當下?」張志遠低聲念叨了一句,目光卻是逐漸變得鋒利起來。

  唐可可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又想到山東道當下的局面,幾度開口卻還是覺得自己不該說出來。

  「想說什麼就說吧,這裡沒有外人。」

  張志遠的聲音鑽進唐可可的耳中,讓想著那不能說的話的他不由一抖。

  抬起頭,唐可可就看到張志遠正目光深邃的盯著自己。

  他連連擺手搖頭:「這事真不是咱們能做的。」

  張志遠哼哼了兩聲:「那你別說了。」

  「別!我說還不成?」

  唐可可頓時急了,蹭一下就站起身,本是要昂首挺胸,卻又泄了一口氣,看向張志遠,再一次確認道:「你當真要聽?到時候你可別出賣了我。」

  張志遠無奈的翻起白眼:「愛說不說。」

  說罷,他便揮袍起身,作勢要走。

  唐可可只能是哭喪著臉拉住張志遠,連忙低聲開口:「擒賊先擒王!山東道的王在哪裡?咱們就帶著人去那裡,咱就不信了,大軍壓境他們當真能不慌?」

  張志遠聞聽此言,亦是心頭一顫,回頭看向唐可可,詫異道:「你要圍了曲阜孔家?」

  「我可沒有說這話!」

  唐可可唰一下就鬆開抓著張志遠的雙手,砰的一下就後跳出去老遠一大截,對著張志遠露出一副生人勿近,雨我無瓜的表情。

  他甚至是急不可待找補道:「這話是你說的,可不是我說的,出了事也和我沒關係。」

  張志遠冷笑連連,數日壓抑在心頭的煩躁,似乎也在這一刻一掃而空,他輕步上前伸手攀住整個人都已經僵硬了的唐可可:「唐兄弟此策當真是厲害,投鼠忌器啊!引蛇出洞啊!為兄定然會將唐兄弟的功勞,詳細的寫明,屆時呈奏於殿下面前,絕不讓唐兄弟在這陣前流血又流淚!」

  唐可可腦袋已經搖成了撥浪鼓,整個人上上下下,一整張臉上都寫滿了拒絕。

  然而,張志遠哪管這些。

  哪怕自己心裡早就想過這樣的法子,但卻一直沒有人主動挑明,現在有唐可可人慫膽大的跳出來,他哪有拒絕的道理。

  不等唐可可從慌張中脫離。

  張志遠已經是踏步向外。

  等唐可可的肩膀被鬆開,眼前變空,他的耳邊卻已經是傳來了張志遠那豪邁中藏著興奮的叫喊聲。

  「傳令全軍,即刻開拔。」

  「兵進曲阜!」

  「本將倒是要去瞧瞧,咱們大明朝當真還能有千年不朽的世家乎?」

  軍令從張志遠的口出發出,如同一陣風一樣刮向全軍。

  開拔的命令被一層層的傳達到了每一夥,每一名小旗官手上,最後落實到了每一名官兵身上。

  僅僅只是兩刻鐘的時間,整整一萬多的北平都司馬軍營騎兵,已經是整裝待發,集結在大營外。

  南下的邊軍在山東道已經被圈養了小半個月,忽然之間全營大動,立馬是引來了各司衙門的注目和過問。

  然而,山東道上上下下的官員們,並沒有從任何一個人手上得到有用的消息。

  當唐可可心不甘情不願的被張志遠架到已經集結完畢的大軍陣前,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若不是怕自己在軍中的形容受到影響,他覺得自己都不可能邁得動雙腿了。

  張志遠卻是豪情萬丈。

  便是千年的世家又如何?

  便是舉朝恩師的人家又如何?

  自己麾下手中的刀劍,卻是不認的。

  張志遠提槍上馬,目光投向了西南方向。

  山東道三司衙門的官員,這時候已經盡數到來。就連自從張志遠領兵揮軍南下山東道之後,便一直稱病在家的山東道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也罕見的出現在了張志遠的面前。

  「張將軍今日忽然調動大軍,是要往哪裡去?可是張將軍已經查明叛軍何在?」

  馬背上,張志遠斜覦著這位許久不曾露面的山東道都指揮使。

  他輕笑一聲,繼而在山東道官員眾目睽睽之下,朗聲開口。

  「本將接報,有叛賊意圖襲擾曲阜,未免聖人世家受驚,本將親自領兵護衛之。」

  一言之後,張志遠再不給這些早就和朝廷離心離德的山東道官員上前問話的機會,長槍一揮,身後的持旗官已經是揮動大旗前壓。

  「全軍出發!」

  ………………

  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