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順之者昌
父子倆又靜坐了一刻鐘,沒有說話,心中都在開始盤算,肅清吏治從來都不是小事,何況是現今官場這種積病難返的境況。
一旦下了猛藥,那必然會伴隨強烈的副作用,而且真正的開始了那就不能停下,虎頭蛇尾不僅是吏治清除不了,反而會讓官場風氣變得更加糜爛。
這也就是為何前兩年朱元璋都是牛刀小試,並沒有大開殺戒,因為就當時的情況,殺起來一年砍幾萬顆頭顱都是小意思,內憂外患之下根基動搖民亂再起可不是鬧著玩的。
朱元璋最先回過神說道:「能在開國之初扭轉風氣至關重要,咱哪怕花上十年二十年,殺他個十萬貪官,就是死後留罵名於世也是值得!」
不等朱標說話,朱元璋仿佛已經看見美好的未來:「只要能成,大明的根基就穩了,你接手的也會是個吏治清明國泰民安的國家,足夠你去放手施為,標兒,咱知道你有很多想做的,你將會是千古一帝!」
朱標鼻子一酸說道:「父皇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兒臣只是希望自己不要辜負父皇的信重。」
朱元璋不再這個話題上多說,而是敲著桌子說道:「咱聽劉伯溫說過,這世上的有清官三類,一者知天理明是非,不隨便收取不義之財,二者為了名聲名節不收取財務,最後一者就是畏懼律法苛刻不敢收取財物的清官。」
朱標也明白了自己父皇的意思,前兩種都不是靠外人能干預的,唯有最後一種被迫的清官卻是完全可以造就的,管他心中如何,若是真能嚇的他做一輩子清官,那他最後就是一個清官。
朱標點點頭說道:「兒臣明日去國子監走一趟,他們當不了御史欽差,但是在旁陪同監督卻是比其他官吏強不少。」
朱元璋點點頭,這當然還需要準備幾天,國子監的學員也培養好幾年了,也是時候放出來見見世面,看看他們的成色到底如何,若是不行那就把國子監那些官員都殺了,換上一批新的。
朱標看了眼外面西斜的太陽,莫名聞到了血腥味兒,肅清吏治一旦開始血流成河人頭滾滾基本都是可以預見的,朱元璋的鐵血意志將會貫徹整個大明王朝。
朱標轉回頭看向自家父皇,只見那雙眸子中蘊含著冷漠以及堅定,在這個朕即國家的時代,一個開國帝王的意志就等於天下大勢,任何不順應天意者,都將會被這股浩浩湯湯的洪流淹沒,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父子倆商討到了夜晚,朱標才返回東宮,隨便收拾了一下,就到常洛華身旁躺下了,她自懷孕後就很嗜睡而且睡的還很深,朱標躺下後還是有些心緒不寧,伸手摸了摸常洛華的小腹。
才兩個月肚子還沒鼓起來,胎兒應該都還沒徹底成型,不過朱標還是不自覺的嘴角微微上揚,而早就睡熟的常洛華卻明顯有要驚醒的樣子,看來是母性本能在擔心肚子上的手會傷害胎兒。
朱標趕忙湊近些拍了拍她的手臂輕聲哄道:「是本宮,夜深了,接著睡吧。」
常洛華聽到熟悉的聲音後安穩了下來,朝著朱標身邊蹭來蹭然後就又熟睡了過去,朱標老實的躺了下去,不敢再去觸摸。
朱標側著身子躺著,看著睡姿規矩的常洛華,目光一會兒停留在她臉上,一會兒停在她小腹處,現在他也不知道他是更愛這個女人還是更愛她腹中的孩子。
或許因為這個女人他才會珍惜那個還未出生的孩子,也或許是已經她爭氣懷上了孩子,所以她才會更喜歡她…………
第二天一早,朱標小心的起床,走到外屋才穿衣洗漱,吩咐伺候的宮女們小心伺候太子妃後,他就去上早朝了。
奉天殿門前早就站滿了凌晨就起的官員們,也虧得這個時代的人睡得都比較早,要不天天這樣早就過勞死了。
朱標跟徐達打了個招呼,問了問巴蜀之地駐軍的安排,那日商討的時候他也在場,不過因為有事就出去了,後面的也就沒有聽到。
徐達自然不會瞞著太子,何況這點事兒也無需瞞著,咋不巴蜀之後夏國主要成員都被穎國公傅友德押送入京,而湯和則是繼續領著大軍鎮壓,等著劉伯溫接受政務。
之後就是駐防邊境地區,畢竟南方還有雲貴地區,裡面勢力交錯不可不防,也是為了未來大明有餘力了就可直接興兵征伐。
等說完奉天殿大門也開了,一旁的鼓聲也敲響了,按照規矩進殿跪拜後,早朝就又開始了,
先是老生常談的匯報,中書省和六部是主力,其餘官員一般也插不上話,等快要結束的時候,一個御史中丞站了出來朝著皇帝躬身說道:「稟聖上,臣要彈劾工部左侍郎李少田貪贓枉法倒賣朝廷物資,請聖上明察秋毫嚴懲此獠!」
朱標道是沒有想到自己父皇要先行工部下手,原以為還是戶部呢,這時候工部尚書背後站出一人跪倒在地高聲說道:「微臣捫心自問,自上任以來絕無貪贓枉法之行徑,每日只知恪盡職守不負皇恩,趙中丞無中生有重傷微臣,還請聖上明鑑,還微臣一個清白。」
朱元璋沒有理會他而是問向工部尚書吳宣博:「這李少田是你的屬官,不知吳愛卿如何看這件事?」
吳宣博面色有些蒼白,伸手擦了擦自己臉上的冷汗說道:「回稟聖上,李侍郎自上任奉公守法,工部上下皆知,絕無倒賣朝廷物資之行徑。」
朱元璋不可置否的點點頭,然後看向了汪廣洋:「左相如何看?」
汪廣洋也不是蠢貨,而且工部他也從沒插手進去過,自然不會趟這趟渾水:「臣以為應當命刑部或大理寺嚴查此事,若李侍郎卻有貪贓枉法之行逕自不用多說,若是沒有那就應當嚴懲趙中丞。」
朱元璋點頭誇讚道:「愛卿高見,那麼胡愛卿如何看?」
胡惟庸聞言沒有急著說話,這時候六部官員都有些默契的看向了他,所有人都清楚汪廣洋不是當丞相的料,最後定然是胡惟庸主政,所以六部官員早都暗中倒向了他。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