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派了兩騎充當斥候哨探,其餘人就地紮寨休息,養精蓄銳,倒得深夜便回人傳報:「清源縣已經被賊寇圍困了兩日,賊軍兩次攻上牆頭,又都被守城的官民殺退。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且清源縣耽擱了這麼一日,一千人的賊寇又一次翻倍增長成了兩千多人,只不過好在兵器甲冑很少,許多賊寇還在用鋤頭、菜刀作戰。」
李洪聞言冷笑說了一聲:「烏合之眾!」
並且說的很大聲,故意讓周圍的兵卒聽見,並非是李洪輕敵,而是要用這種方式提振士氣。
總不能仗還沒打起來,李洪這個主將就愁眉苦臉的,本來人數就不占優,若是士氣也輸了,那恐怕即便這些騎兵的作戰素養再高,那些賊寇再不成氣候,這仗也沒法打。
齊田齊河兩兄弟心裡可是沒底,對方再怎麼垃圾,聽見賊寇人數又多了一千,自己這二百騎兵可怎麼打啊?
「御史大人,咱們真要打麼!」
齊田悄悄尋到李洪,言道:「我不是怕死,只是咱們騎兵珍貴,要是全打沒了,到時候不太好交代。」
李洪冷笑道:「騎兵珍貴,軍餉從不曾剋扣,日日皆有肉食,那你當朝廷給你們的待遇便是應當的麼,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報銷君恩只在今朝,切不可有絲毫退怯!」
齊田被李洪一句話便懟的說不出話來,只得硬著頭皮說道:「御史大人所言極是,末將定當死戰不退,不負御史大人和聖上恩遇!」
而後齊田就回了營和自家兄弟商量,結果依然是覺得此戰十死無生。
「大哥,別多想了,」同胞兄弟齊河勸道,「李洪這個公侯之子都不怕,我等武夫還怕個什麼,咱總不能比他個讀書人膽子還要小吧,那李洪可是要御駕親征的,真就是死了咱們也算賺了,他李洪是李善長的兒子,咱們死的只是幾條廝殺漢。是不是這個道理?」
齊田也算是破罐子破摔了,只覺得豁除去了,咬牙切齒的說道:「那就干,特娘的,二百打兩千,真活下來老子也肯定能升官了!」
……
畢昭,字文山,清源縣人,自幼詩書傳家,洪武元年舉孝廉成了清源縣令,這也是在科舉未開之時,明朝絕大多數底層官員的升任之路。
這種舉孝廉的方式,或許無法選出足夠有才能的官員,但上任的官員絕對是對故土有著難以舍離的感情。
畢竟古代宗族觀念強盛,且人口流通很小,一個縣裡,往上數上個幾輩,都可能是親戚朋友。
文水縣的縣令,在城破之前,死戰不退,便也是因為這個緣故,他縣令或許可以逃走,但是城裡的親眷呢,其餘沾親帶故的百姓呢?
畢昭同樣如此,只不過他運氣好一些,在文水縣被破城的消息傳出來後,他便立刻讓縣中大戶出糧出錢,修築城牆,整頓兵甲,招撫饑民。
整個太原府最大的賊首范五,也曾打過清源縣的主意,但是發現清源縣城備森嚴後,直接繞開了清源縣,去了其餘村鎮繼續掃蕩。
只是正是因為范五在其餘地方的肆虐,激起了更多的賊匪,莫名的就又聚集起來了一股千餘人的人馬,因為周圍村鎮都已經被范五搶奪一空了,只剩下清源縣安然無恙,這群賊匪竟然直接將清源縣給圍住了。
「縣令大人,賊匪已經上了北牆,咱們實在是有些扛不住了,縣尉大人請縣令您給個辦法!」
畢昭臉上帶著疲態,但此時依然拔出平常只用作裝飾用的文士劍,對著身後的鄉勇說道:「諸位父老鄉親,可還記得幾日前文水縣的慘案?」
「為了妻兒老小,都隨我上城牆殺敵,將那群匪寇打回去!」
「殺!殺匪寇!」
「殺!」
差不多又十幾名差役和一百多青壯組成的鄉勇齊聲大喝,不懼生死朝著清源縣北城牆奔去。
這些鄉勇並不僅僅只是清源縣城內生活的百姓,還有許多人是這半個月來被賊寇害得家破人亡的四野鄉民。
他們這些人一個個皆都和賊寇軍有著深仇大恨,雖然這批匪寇是剛剛冒出來的,並非范五那一伙人,但他們那裡在乎這些個,只要是匪寇那便是他們的仇人,這種仇恨的加持下,又恰好遇到一個敢做事的縣令,自然是爭相赴死守城。
就見畢昭一介文人,卻一臉悍勇之氣的帶著支援而來的鄉勇登上城牆,不管不顧的朝著賊寇衝殺去。
他不懂什麼武藝,提著一把好看但是實際上連刃都沒有開過的文士劍,只是閉著眼睛胡亂瞎看,自然是一個賊寇都砍不死的,但是這種身先士卒的行為,確是讓守城的官民們士氣大漲。
一些鄉勇十分自覺的圍在畢昭身旁照看,避免畢昭這位難得的不懼生死的好縣令傷在了匪寇的手上,甚至於還有一些人自發的用身體給畢昭抵擋刀兵,氣勢如虹,奮力殺敵,轉眼間就將登上城牆的賊寇全部殺退。
好不容易喘了口大氣的縣尉跑到已經脫力的畢昭面前,見其渾身浴血,頓時驚呼道:「知縣大人可是受了傷?」
畢昭頭腦一陣陣眩暈,雙手顫抖著查看自己,發現並無任何異樣,這才強忍著噁心的情緒,將手上血污曾在身上儒袍之上,口乾舌燥的說道:「沒有,我也不知道,許是賊寇的血,你莫要關我,快去殺賊!」
縣尉言道:「大人莫急,那些賊寇已經退了,想必今日應該不會再回來了!」
「退了?退了好,退了好!」
聽見賊寇退去,畢昭頓時雙腿一軟,直接坐到了一個賊寇的屍體上,又覺得噁心,起身找了個乾淨的地方,靠在城牆之上,閉眼道:「我先睡一會,若是再有什麼敵情再喚醒我!」
縣尉沒敢勸阻,只是讓人準備吃食,等待畢昭醒了立刻能吃上,而後便是指揮活下來的鄉勇去將城牆上的屍體分一下,城裡的居民找地方掩埋,賊寇的屍體就地燒了。
太原府在山西道宣慰司的腹部地區,不與邊境接壤,衛所也都置於大同、冀寧等府州。
因太原府尹謊報匪災情況,因此朝廷是覺得一千多人的匪寇,分散在偌大的太原府,當地的府兵和縣兵應該就能應對,壓根沒想過從衛所調兵過去平叛。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