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元日戰爭

  第287章 元日戰爭

  東海海域,江面上百舸爭流,旌旗蔽空。

  龐大的船隊浩浩蕩蕩的往倭國方向行進,氣勢磅礴。

  主艦福船上面,湯木、左一刀、安國、陳繼祖、雷雄等將領聚在一起,此時正在研究著倭國的地圖,商討著這一次征討倭國的細節。

  「歷史上胡元曾經兩次遠征倭國,不過兩次都運氣非常的不好,都遇到了颶風,損失慘重,以失敗告終。」

  安國這個人喜歡讀書,所以在諸將裡面算是學識淵博的那個。

  在討論征討倭國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歷史上那胡元忽必烈時期,胡元朝廷兩次遠征倭國都以失敗告終的事情。

  安國看向眾將,試圖引起他們對水戰的重視。

  「昔年蒙古鐵騎兵鋒席捲天下,忽必烈繼承汗位,開始行用「漢法」,以中原皇帝自居,並採納阿術、劉整的建議,重視水軍訓練,力圖彌補蒙古軍隊的短板。」

  「而後忽必烈想要征服這個隔海相望的海外小國,多次派遣使臣前往倭國卻都無功而返,隨即忽必烈失去了耐心,意識到倭國「執迷固閉,難以善言開諭」,堅定了對倭用兵的決心,現在想來也是忽必烈為了組建水師選的一塊磨刀石罷了。」

  蒙古鐵騎騎射無雙,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但有得必有失,正因為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所以自然不習水戰。

  喜好「漢法」的忽必烈也是個梟雄人物,為了攻滅有淮水阻隔的南宋,迫切地想要彌補自身軍隊的這塊短板,所以給麾下兒郎們精心挑選了倭國這個海外目標,試圖檢驗磨礪自己的水師軍隊。

  「這第一次遠征倭國之戰,胡元規模是高達兩萬五千人的蒙漢軍,以及八千高麗輔軍,一度殺入了對馬島、壹岐島等地,隨後開始了登陸戰,結果遭遇了倭人的頑強抵抗,就連元軍左副元帥劉復亨都中箭受傷,元軍選擇暫時撤退到海上,卻不料大風驟起,戰船失陷於颶風之中,將士死傷無數,船隻也焚毀無算,最後元軍倉皇撤退,共計折損了一半兵力,自此胡元第一次遠征倭國以失敗告終。」

  「這之後忽必烈又多次派遣使團前往倭國,試圖讓其臣服,然而倭國竟然將胡元使團直接斬首示眾,這期間前宋王朝已經被忽必烈徹底攻滅,胡元接受了前宋朝廷大量的水師戰船和軍隊,所以他向前宋降將范文虎、夏貴、呂文煥、陳奕等詢問日本是否可伐,他們都贊成。」

  「於是在崖山海戰的第二年,忽必烈再次開啟了第二次遠征倭國計劃,這一次規模比之先前更加宏大,忽必烈下令由忻都、洪茶丘指揮蒙、漢及高麗軍四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稱為東路軍,范文虎率前宋降軍十萬人從江南出發稱為江南軍,兩軍會師於倭國壹岐島,然後直取倭國。」

  「胡元兩路軍兵力共計高達十四萬人,足見忽必烈踏平倭國的決心,然而東路軍在登陸對馬島時竟然再次遭遇颶風,死傷者不計其數,上岸後屠滅了對馬島倭人,緊接著進軍壹岐島,竟然再次遭遇風暴,又有不少將士死傷,後東路軍在志賀島登陸,不出意外地遭到倭人頑強且堅決的抵抗,雙方鏖戰良久,最終勞師遠征加上異地作戰的東路軍屢戰屢敗,而且東路軍內部開始流行瘟疫,不得不退回至壹岐島,等待范文虎的江南軍抵達。」

  聽到這胡元東路軍的慘敗,在場諸將不由都變了臉色。

  雖然說這其中有幾個因素不容忽視,比如勞師遠征軍心疲憊,比如異地作戰敵人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但是不管怎麼說,那可都是橫掃天下的蒙古大軍啊,怎麼就戰敗了呢?

  而且還是他娘地「屢戰屢敗」!

  你就不能贏那麼一兩次,好歹也能提升士氣啊!

  此外就是那個爆發於戰時的軍中瘟疫了,這是所有將士都為之膽寒的東西。

  軍中瘟疫也比較常見,尤其是這種異地作戰,喝了倭國的水吃了倭國的米,很容易就會造成水土不服然後生病發燒拉肚子,或者說作戰的時候被砍了一刀導致傷口感染,反正軍中瘟疫爆發的緣由簡直不要太多,而一旦真正爆發之後那可都是致命性的,對軍心打擊前所未有!

  所以最後這四萬東路軍不出意料地直接慘敗,連像樣的戰果都沒有。

  一眾將領此刻擔心的也正是這一點。

  四萬胡元東路軍都打不過,自己這一萬大明京軍戰兵,真能覆滅倭國嗎?

  一時間,眾人都收起了對倭國的輕視之心,轉而對戰事開始擔憂了起來。

  安國對眾人的憂慮表現,就好像沒看到一樣,繼續自顧自地開口。

  「這江南軍從慶元、定海出征,動員的船隻多達三千五百多艘,時人稱「隋唐以來,出師之盛,未之見也」,不過搞笑的是,江南軍船隊一度偏離航向,駛至耽羅(濟州島),直到東路軍慘敗退回壹岐島後,江南軍先鋒船隊這才抵達壹岐島與東路軍成功匯合。」

  「然而不等元軍重振旗鼓繼續進軍倭國,松浦黨、彼杵、千葉、高木、龍造寺、島津等各方勢力組成的數萬日軍直撲壹岐島,試圖殲滅東路軍,雙方血戰數日東路軍總算是勝了,隨後便放棄了壹岐島,前往平戶島與江南軍主力會師。」

  「正當會師後的胡元大軍經過休整準備集結所有兵力,猛攻倭國展開登陸戰時,一場史無前例的恐怖颶風卻突然到達,洪濤萬丈涌山起,元軍船隊停泊的地方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尤其是江南軍的大船,江南軍死傷超過半數,反倒是高麗小船得以保。」

  「倖存的元麗聯軍官兵集合於近旁的小島上,東征諸將為下一步如何行動而起了爭執,一眾將領最後帶著直屬部隊再次選擇撤退,那個范文虎更是被颶風摧毀了鬥志,直接返回了高麗,捨棄了十數萬大軍,元軍至此軍心徹底潰散,忽必烈第二次遠征倭國也以失敗告終。」

  「這之後忽必烈對東征倭國失敗之事耿耿於懷,很不甘心,此後多次遣使招諭和籌備征討,然而最終都因為重重阻力而宣布流產,主要還是因為江南的動盪以及與安南的戰爭,再加上元廷內部守舊勢力堅決反對,就連忽必烈的皇太子真金都反對繼續東征倭國,直接促成了胡元弭兵一事,直到忽必烈駕崩,東征倭國一事徹底叫停,再無人提及。」

  簡單敘述了一遍胡元東征倭國的慘敗後,安國提及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

  「這兩次戰爭,致使胡元內部根基不穩,導致江南民間怨聲載道,不少人發動了反元起義,反倒是因為戰勝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所以倭國士氣高昂,尤其是那幾次莫名其妙產生的颶風!」

  「倭人認為在第二次戰爭中,正是因為那幾次突然產生的颶風,摧毀了蒙古遠征軍的鬥志,這才使倭國得以渡過難關,這種勝利使倭人產生了一種幻覺,確信自己是在神佛庇佑下的國家,不受諸國之攻,延綿不斷,叫做什麼神國思想,而那導致元朝大量船隻將士覆沒的颶風也被倭人稱為「神風」!」

  神風!

  庇護倭人!

  不受諸國之攻,延綿不斷!

  聽完了這整個胡元遠征倭國的戰爭經過,就連湯木和左一刀等人都不由暗自心驚。

  難不成這些卑劣倭人當真是有這「神風庇護」?

  不然為什麼第二次戰爭裡面,那十數萬蒙古遠征軍竟然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莫名颶風?

  如果不是因為這些突然出現的颶風襲擊了船隊,蒙古遠征軍又怎會軍心淪喪,最後連打都不敢打了,直接就撤退宣布了第二次遠征戰役的失敗?

  十數萬大軍一旦順利登陸的話,就算是慢慢平推也能將這彈丸小國給推平了吧?

  一切都是那些颶風!

  或者說倭人口中的……神風!

  所有將領全都看向了主心骨,大明中山侯湯昊。

  他們迫切地想要從自家侯爺口中證實,倭人是不是當真有神風庇護!

  不然這仗他娘地該怎麼打?

  己軍可是只有一萬人啊!

  湯昊笑眯眯地看向安國。

  諸將聽完安國這些話,軍心有些動搖,這是湯昊沒有想到的。

  他方才之所以沒有出言制止安國,起初是想借安國之口警醒眾將,不要掉以輕心,打仗不是兒戲,而是會死人的。

  不過現在看起來,安國的警示有些過頭了,以致於這些傢伙都心生不安了。

  還是得自己開口啊!

  湯昊看向眾將,笑呵呵地開口道。

  「在海上作戰,天氣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不僅僅是颶風,連風向、風速都是極為關鍵的東西。」

  「很多時候,逆風和順風都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比如倭國的小船只能順風而行,而我大明戰船卻可逆風而上,若是得風向相助,那即便在海面上遭遇倭寇也沒有戰敗的道理。」

  大航海時代早期的海戰,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搶占上風向,因為這個時候大家的造船水平都差不多,沒有什麼跨時代的先進戰艦,一切都只有看風向作戰了。

  若是搶占了上風向,船的速度可以更快,同時自己的火炮射程可以更遠,反之在下風向,船的速度會非常慢,火炮的射程也會變短。

  「胡元那忽必烈遠征倭國,兩次都非常的倒霉遇到颶風,結果自然就不用說了,遠征倭國的胡元大軍因為颱風死傷慘重,就像安國剛剛說的那樣,這些莫名其妙出現的颶風摧毀了胡元將士的鬥志!」

  「不過你們想過一個問題沒有,我軍船隊行進到現在,馬上就要登錄倭國本土了,可曾遇到過什麼颶風嗎?」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

  「對啊,我們還真沒遇到!」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這是天意讓我大明滅倭嗎?」

  諸將議論紛紛,臉上充斥著激動之色。

  安國也是陷入了沉思,這一點確實是不折不扣的事實,大明戰船至今都沒有遭遇颶風。

  為什麼?

  難道倭國神風今天不上班?

  看著這些傢伙在那兒扯什麼「天意」、「神風」,湯昊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

  說起來,這還真不好怪他們,因為這是整個時代的愚昧。

  在腐朽儒學的思想禁錮下,帝王將相對這些漫天神佛那都是十分敬畏的,一旦扯上什麼關係,都會深信不疑,顯得愚昧且可笑。

  以後若是有機會的話,得想辦法將這腐朽儒學給拉下神壇,科學才是硬道理啊!

  「本侯讓你們多讀書,你們偏要去餵豬!」

  中山侯爺一句話,直接把眾將給罵傻眼了。

  「哪有什麼神風?」

  「這只是倭人給自己臉上貼金罷了。」

  「這些颶風,其實就是一種氣候現象,亞熱帶季風氣候形成的颱風罷了。」

  眾人聞言一愣,安國下意識地問道:「侯爺,啥是「颱風」?」

  湯昊:「……」

  沉默了片刻,中山侯還是耐心地為這些傢伙解釋了一遍。

  畢竟這些都是將種,以後大部分也會進入水師為將,這些基礎知識還是得了解的。

  「颱風是是一種極強烈的風暴,經常出現在海洋與近海區域,常帶來狂風、暴雨和風暴潮,人力難以抵擋。」

  「要是出海頻繁,就可以經常在海面上見到了,就好比咱們第一次出海見到的那一次風暴,同樣也是颱風,距離倭國千百里之遠,這是什麼神風?所以根本不存在什麼勞什子神風,都是氣候變化罷了。」

  「蒙元征伐倭國不成,是因為蒙元自身決策出了問題,喜歡在夏季秋季出兵,這是蒙古人常年身居草原等到秋肥馬壯出兵的習慣,夏季秋季出兵恰巧趕上中原王朝的秋收,他們可以劫掠一番回去過冬!」

  「但是偏偏在這個時候,颱風最是容易出現,所以那只是倭國狗命好罷了,蒙元第二次出海直接遭遇了大量颱風,不然蒙古鐵騎早就滅了這個彈丸小國了!」

  鼎盛時期的元朝,幾乎征服了亞洲大陸的每一個角落,戰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颱風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至少在後世都做不到,更別提現在了。

  眾將如釋重負地點了點頭,可是緊接著安國一句話直接讓他們臉色慘白了起來。

  「侯爺,那咱不也是秋季出兵嗎?」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

  好像還真是這麼一回事!

  那按照侯爺的說法,自己等人不也是會……

  「瞎操心個什麼?」

  湯昊沒好氣地呵斥道:「本侯既然知道這颱風,還會把你們帶進溝裡面不成?」

  「我們是晚秋出兵的,時至今日差不多快立冬了,就算真有颱風也不會太大,憑藉我們的大船完全可以逆風而行,再者馬上就要登陸了,你們還在擔心什麼?」

  被自家侯爺這麼一罵,眾將總算是放下心來。

  「此外胡元遠征倭國失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倭國內部團結。」

  「經過第一次抵禦胡元戰爭後,在胡元積極備戰之時,鎌倉幕府也在防備元軍再次來犯,著手構築和加強九州沿海防禦機制,那時候的鎌倉幕府甚至還制定了「異國征伐」計劃,想要以攻為守,準備以九州島為中心,動員山陰、山陽和南海諸道武士在次年三月出兵高麗。」

  「雖然這個可笑的「異國征伐」計劃最終未能實行,但是被集合於博多灣一帶的船隻和兵力長期留在九州北岸一帶,負責該海域的警備工作,那個時候鎌倉幕府也趁機加強了統治力,所以整個倭國都在積極備戰抵禦即將來犯的胡元大軍。」

  「換句話說,天時地利人和,全都站在了倭國這一邊,胡元大軍就算人數再多,也沒有任何作用,最終只有失敗的道理。」

  話音一落,湯昊起身伸了個懶腰。

  「但是這一次,我軍進攻倭國,情況卻完全不同。」

  「首先是天時,我軍並未遭遇颱風,所以天時是站在我軍這邊的。」

  「其次是地利,馬永和鄧伯顏沿途會留下信息,只待我軍順利登陸,就可按照他們留下的行軍路線直接進軍京都,所以倭人即便土生土長,對我軍而言也不占什麼地利之優。」

  「最後就是人和了,此刻的室町幕府陷入了內戰,根本無暇顧及其他地方,而那些倭國大名也都不是什麼安分之人,開始互相攻伐征戰,想要吞併掉對方,所以說現在的倭國就是一個內亂不休的混亂之地,再者他們也不會知道我大明會突然出兵奇襲倭國,誰會在沿海構築防線抵禦我軍進攻呢?」

  「天時地利人和,我軍盡皆占優,而元軍盡皆不占,這就是為什么元軍會戰敗,而我軍必勝的道理!」

  「不要想那麼多,下去好好準備,馬上開始作戰了!」

  「這一次,若是不能屠滅倭國,爾等全都跳海自殺吧!」

  聽到這話,所有將領全都身子一顫,立刻領命前去準備。

  湯昊則是開始擦拭起了手中寶刀。

  胡元戰爭也不是什麼影響都沒有,當時倭國的統治者鎌倉幕府也因為抵擋北元進攻元氣大傷,這也為後來室町幕府的崛起創造了條件和機會。

  如果當時的胡元大軍強硬一點,直接滅掉了倭國,那歷史是不是會改寫?

  可惜沒有如果啊!

  但是既然湯昊來了,那他就要彌補這個遺憾!

  忽必烈一輩子都沒有做到的事情,湯昊親手幫他完成!

  覆滅倭國,屠戮倭人,徹底解決掉這個令人厭惡的卑劣民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