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客氣是有限度的

  第136章 客氣是有限度的

  王越沒有從宣府和大同兩鎮直接調兵的權限。

  要調兵,也要經過朝廷的准允,至於所謂的調動不過也是捕風捉影下面沒有詳細匯報。

  朱祐樘想問,你劉閣老是從何處聽來這消息?

  居然還被你打探到了重要情報,讓你確定王越在西北事情……這豈能不讓朕鬱悶!

  「劉閣老,事問清楚再奏為好,朕並非是要包庇誰,連賀蘭山一戰諸位卿家都能包容,難道連王威寧去偏頭關整軍,還要跟臣工一一說清楚?」

  朱祐樘語重心長。

  試圖以真心換得劉健在西北之事上的支持。

  劉健沒有應答,拱手之後也做了告退。

  等劉健走了,朱祐樘越想越來氣。

  「查一查,到底是誰走漏了消息,西北都無兵馬上的調動,居然有人無中生有,若因此走漏風聲而令韃靼人改變動向,這責任能擔得起嗎?」

  朱祐樘沒有把火發在劉健身上,大概也是考慮到,劉健不過是在得知消息後盡職上奏。

  現在朱祐樘就是想查出到底是誰在背後煽風點火。

  蕭敬恭謹道:「是。」

  東廠出面,事看起來也就有水落石出的眉目。

  ……

  ……

  大祀進行中。

  祭天地儀式結束之後,當天並沒有欽天監什麼事,照理說君臣便要回城,朱祐樘也要回宮去拜謁太皇太后和皇太后。

  還沒等走,這邊蕭敬便來傳報。

  「陛下,臣僚中似對西北之事,已有私下的議論。」

  朱祐樘本就很來氣了,這一聽,心中的氣更是不打一處來。

  本來藏得挺好,一下子就好像成為人盡皆知的事,可能先前的努力都要白費。

  「都是誰在說?」

  朱祐樘大概知道現在要找始作俑者不容易,先要遏制這股私下議論的風氣。

  蕭敬道:「或是有翰林院的人在往外放風,至於是何人,尚還在查。不過現在臣僚之中,已有很多人在談論……若是有朝議的話,只怕是……」

  大概的意思,現在有點兜不住了。

  如果再進行朝議,那朝堂上會起爭端。

  王越明著被留職閒住,實際上是去西北整軍,朝臣等於是跟皇帝和王越聯合起來愚弄,大臣都不知道西北備戰的事,文官還不鬧事?

  朱祐樘皺眉。

  他實在是聽夠了那些文臣的勸諫之言。

  蕭敬試探道:「不過後天開始,就要有十天的休沐……」

  「十天休沐……可明日呢?十天休沐結束以後呢?那時戰端仍舊未啟,他們的議論就會平息了?」

  朱祐樘並不覺得拖字訣是什麼好主意。

  鑾駕已備好。

  朱祐樘馬上要登鑾駕,在走之前,他似乎必須要把這件事安排好,不然的話明天一早朝堂上就要反了天,畢竟那些御史言官可沒有劉健那麼好的脾氣,能只是在朝議結束之後單獨問問他。

  「過個年,朕也想耳根清淨一些。這樣,去把秉寬預言年後將會發生的三件事,找人透露一下……」

  朱祐樘想到個主意。

  「陛下?」

  蕭敬沒聽懂。

  怎麼就要把張周給「賣」了?

  朱祐樘道:「秉寬一心為朕,為西北軍政,他不該承受什麼,既然那些人覺得朕信任秉寬是錯的,那就把秉寬的能耐展現給他們看,以為朕不說,他們就會對秉寬有何善意了?」

  皇帝看事情到底還是比一般人透徹。

  就算他不提張周,別人也不會把張周當成正統文官看待,那與其把張周藏著掖著,還不如直接把張周的能力展現在所有人面前。

  攤牌了。

  朕就告訴伱們,這事就是張周預言的,先前的時疫、清寧宮火災、地震,包括這次西北韃靼人可能會出兵,都是他幹的。

  而且朕還免費附贈幾條,那就是張周還預測,年後仍舊會有大事。

  比如說二月陝西和寧夏的地震,還有兩件……雖然張周沒明說,但估摸著事也不會小,不然不會出現在張周的讖言中。

  既然你們都已把西北備戰這件事,上升到君臣不容的層級上,朕還跟你們藏什麼?

  「最近幾日,秉寬都不在京師,多派人去保護他,他的府宅也多找人看守,朕就不信他們還能把秉寬怎麼著了不成!」

  朱祐樘也上來一股火氣。

  朕就是要做某些事,你們勸也沒用,朕還要保護張周,讓他可以繼續為大明發光發熱。

  為了防止你們在知道消息後拿他開刀,朕就派人去保護他。

  君臣之間就沒什麼情面好講。

  ……

  ……

  蕭敬帶著皇帝的吩咐,去找劉健、李東陽和謝遷。

  眾大臣本也要隨駕回宮。

  其餘的人都已在聚集了,只有內閣三人還在跟蕭敬說著什麼,不少人也在往這邊看。

  「……蕭公公,陛下不會以為是老夫將消息泄露的吧?」

  劉健皺眉。

  早晨剛跟皇帝談過,這邊皇帝似就覺得外面已就西北的事情風傳,劉健首先要撇清自己跟消息外泄這件事的關係。

  蕭敬笑道:「怎會?陛下只是讓咱家,將事情的原委告知。其實這都是張先生,也就是貢生張周,提前讖言到西北將會有大亂發生,韃靼將會傾巢而出……」

  先前皇帝跟劉健的對話,只是隱約表示西北的確是有動向。

  但沒說這麼清楚。

  這次蕭敬講述時,旁邊還站著李東陽和謝遷,這下內閣對事情的原委可說是清清楚楚,連馬文升參與其中也坦然相告。

  皇帝在西北調動之前,先經過了兵部尚書這一關,王越自己還是兵部左侍郎,另外加上個五軍都督府提督京營的張懋……

  怎麼看,皇帝都沒有完全跳過朝廷,只是沒在朝堂上說,也沒跟內閣三人打招呼而已。

  李東陽道:「陛下便如此相信一個貢生的妄論?」

  蕭敬道:「三位閣老,不是陛下不肯信,實在是有時候……不得不信,三位也該知曉先前新野地動的事,那可是張先生測出來的,另外張先生還說,二月在陝西和寧夏還會有地動發生……」

  謝遷笑呵呵道:「這個張秉寬對於測地動什麼的好像很擅長啊,那以後大明要防備地動之事,靠他提前預警便可。」

  「謝閣老您言笑了,不單是地動,連天火也能預測,清寧宮真的是天火所降,不少人是親眼所見的。」

  蕭敬自然能聽出謝遷是在拿張周打趣。

  「是嗎?」謝遷還在那笑,言談間明顯不太相信。

  你們宮裡的事,不用跟我們解釋,我們也不想知道那到底是天火,還是有人放火整李廣,反正李廣死了我們也高興。

  但現在出了個張周,就非我們所願。

  李東陽道:「無論是地動,還是天火,都是為救人而非害人,就算未有言中,也沒發生何後果。但若是輕言西北用兵之事,敢問此到底是貢生,還是禍國殃民的方士?」

  「這……」

  蕭敬一聽。

  這帽子扣得有點大呀。

  現在你們文官又覺得李廣好了是吧?李廣再胡鬧,只在皇宮一畝三分地,朝堂的事李廣就算插手也不多,但現在張周直接搞出西北備戰的事來了。

  後悔了吧?

  蕭敬道:「敢問李閣老,若只是西北調兵遣將來進行備戰,可有違大明西北防備之策?若是預警韃靼來犯,都是過錯,那以後還有人敢做如此的上奏嗎?」

  蕭敬也認真起來。

  在這件事上,無論文官支持誰,蕭敬都是站在張周這邊的。

  見風使舵,蕭敬都能把屁股擺正。

  再說了,你們文官是不相信張周的能力,但不好意思,我蕭某人是信得很,誰讓很多事都是親眼所見呢?

  「讖言之事,雖為張先生所奏,但決定權在陛下和兵部,連兵部的馬尚書,對此也並無異議,眼下又不是說要出兵草原,只是讓王威寧去西北以防不測,若以諸位閣老來參詳此事,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提議?」

  蕭敬看起來對三名閣老客氣,但不代表他就要低聲下氣。

  他所代表的是皇帝,背後執掌東廠,有調查百官的權限,今天還是他跟皇帝說文官中有對西北軍政的非議之聲,現在你們文官非但不檢討,還要繼續咄咄逼人,那恃寵而驕的人不是人家張周,而是你們這群不識相的文官!

  謝遷還想調侃幾句,被劉健阻止。

  劉健問道:「那蕭公公,陛下是有吩咐,即便是王威寧也不得輕易出兵是嗎?」

  「是的。」蕭敬的回答乾脆了當,「王威寧在西北並無領兵出塞的權力,既有勛臣為總兵官輔佐,也有鎮守中官節制,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那就好。」劉健似也對此妥協。

  李東陽望著劉健,似對如此妥協還有些不甘。

  難道我們就因為蕭敬說了幾句重話,就不再管,是否顯得太怯懦?

  劉健到底是能代表內閣的,蕭敬見劉健如此深明大義,他也就放心,臨走時提醒道:「那勞煩幾位閣老穩定大局,明日還有朝議,希望不要在朝堂上有任何不和諧的聲音出現。此事也不可再對外張揚……草原上已崛起一頭鷹,能否在這頭鷹起飛之前將其獵殺,就看這一戰了。」

  「好。」

  劉健到底是知道顧全大局的。

  他也算是在蕭敬面前打包票,這件事不會在朝堂上起什麼波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