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曹國公加封(1)

  傍晚時分,忽來了一陣雲,遮了漫天的紅霞,使得天色有些陰沉。

  若有若無的細雨,漂浮於風中,只見窗台濕了留下了痕,卻不見半點水滴。

  乾清宮點燃了燈火,紗燈放在老朱的餐桌上,正好映著他那刀斧雕刻一般的臉來。

  每當他偶爾微微抬頭時,眸子的深處,仿佛有火苗在閃動。

  ~

  老朱身前的不遠處,太子朱標和李景隆圍坐在一張圓桌上,邊上幾個光祿寺的官員,手中的算盤子打得飛快。

  噼里啪啦,錯落有致!

  嘩啦一聲,一名官員把算盤上的珠子歸位,顫聲對朱標和李景隆道,「啟稟太子爺,公爺...本次皇家珍品拍賣會,一共籌得款項,六十萬二萬八千兩....」

  「嘶....」

  儘管心裡已經有了準備,但是正摸著唇上短須的朱標,依舊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

  那可是六十萬多萬兩的白銀呀?

  大明朝一年才能收多少稅?

  去年全國的米糧加起來,折合成白銀,差不多在八百九十萬多萬。其他雜七雜八的紗絹等加起來,二百萬出頭。

  整個大明一年的賦稅加起來,一千多萬銀子,已算是近三十年來最好的年景了。

  可李景隆就隨便一張羅,就是六十萬多。再加上之前天下第一街,這小子一個人,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就弄出來相當於全大明賦稅十分之一的收入!

  而且,還都是現銀!

  要知道朝廷收上來的稅,是折合成銀子,多是實物不是貨幣。而李景隆弄來的,是真金白銀!

  莫說朱標,就連在邊上,小口抿著燒酒的老朱,都是眉毛一顫。

  端著酒盅,意味深長的看向李景隆。

  作為百戰帝王,他太明白這一百多萬真金白銀的意義了!

  若是都用來給三軍將士發軍餉.....三軍將士必然嗷嗷叫喚著,掃蕩漠北!

  但李景隆的臉色,卻頗為平靜,而且平靜之中帶著幾分鄭重,少了往日的輕佻。

  「參與拍賣的共有八十家豪商....」

  李景隆沉吟著開口,「收益是六十多萬,也就是說折合下來,一人花了還不到一萬!」

  「今日拍賣得銀最多的物品,就是那個李唐的宗室金冊。至於其他珍寶,都是叫好不叫座!」

  「如此看來....」

  李景隆說著,看了一眼朱標,「下一次再舉行拍賣的話,珍寶古玩等物,不用準備太多!」

  朱標也陷入沉思,「這是第一次,第一次都覺得新鮮,那些豪商們都掏錢!下一次的話,失了新鮮感,人家未必願意真金白銀的拿出來!」

  「下一次,可以換換!」

  李景隆猶豫片刻,看向朱標。

  「換啥?」

  忽然,不遠處端著酒杯的老朱開口了。

  「回老爺子!」

  李景隆忙起身,躬身道,「臣有個不成熟的奏議...」

  「說!」

  老朱筷子夾了一塊煎豆腐放入口中,「沒外人,想說啥說啥!」

  「這次拍賣!」

  李景隆繼續道,「從籌措到舉行,還是太倉促了!參與拍賣的豪商,都是在京的商人!」

  「福建,江西,兩廣,浙江這幾處富庶地方,真正的豪門巨富,都還沒來!」

  「尤其是兩廣,福建,浙江....臣聽說這些地方的海商,可是富可敵國!」

  說著,李景隆頓了頓,「還有山西,陝西的老字號商家,也沒到!」

  聞言,朱標側頭看了李景隆一眼,插嘴道,「按你這麼說的話,你想拍賣的,恐怕不單是皇家珍寶吧?」

  李景隆躬身,正色道,「是!」

  朱標眼神一凝,忽然對著邊上剛才算帳的幾名官員擺手。

  不等那幾名官員有所動作,總管太監朴不成已是親手拉開殿門,做了個請的手勢。

  然後揮手,讓殿外的宮人侍衛等,全部退開。

  一陣低微的腳步之後,乾清宮中就剩下他們爺仨。

  「那你....」

  朱標頓了頓,又道,「到底要賣什麼?」

  李景隆直起腰,先看看老朱,又看看朱標,「臣知皇上和太子有北征之意,更知我大明如今百廢待興,不能擅自加賦!」

  「想要籌措軍費,就要稍微的.....放寬一些國策,稍微的另闢蹊徑!」

  「臣斗膽....」

  李景隆又看看老朱父子二人,「奏議,拍賣給商人,通商專賣之權!」

  「嘶....」

  「嗯?」

  朱標又是倒吸一口冷氣,而老朱則是瞬間眉毛鬍子都豎了起來。

  「說下去!」老朱冷聲道,「如何拍賣?」

  「比如山西!」

  李景隆沉吟片刻,緩緩開口,「朝廷明令禁止,不許與漠北漠南通商,但事實上這些年各種走私,一直絡繹不絕!」

  「有小打小鬧走單幫走私的,有大商號暗中組織商隊的,甚至....」

  李景隆話音未落,朱標接口道,「甚至軍中,也有將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吧?」

  「茶,糖,布,鐵鍋,這其中每一樣,都是一筆天文數字!」

  李景隆沒有正面回應朱標的話,而是列舉數據,「而且他們賺的錢,沒有一分一毫,收入國庫當中!」

  「走私,是抓不絕的!」

  李景隆又道,「既然抓不絕,那依臣看來,乾脆.....讓他們專賣!允許他們跟北元做買賣,但他們必須從朝廷這,競拍取得專賣權,價高者得!」

  朱標先是看了老朱一眼,見他老子沒說話,皺眉問道,「那若是有人不參與你所說的專權拍賣,繼續走私呢?」

  「殺!」

  李景隆咬牙道,「走私一顆釘子,也殺他全家!」

  聞言,朱標頓感意外。他沒想到李景隆能說出這麼殺氣騰騰的話來。

  而老朱則是微微咧嘴,愜意的喝了一口酒。

  「跟北元通商比起來,海商那邊才是大頭!」

  李景隆又道,「對日本,對朝鮮的海商專賣,對爪哇呂宋等地的專賣....」

  此時的大明,一直到弘治時期,海關幾乎等同於無。

  大明的外的貿易政策,是勘合!

  勘合發給那些對大明朝貢的藩國,准許他們帶多少人,帶多少船來大明進行貿易。

  但這種貿易總體上看,是大明吃虧的。因為來貿易的藩國,除了貿易之外,還有私貢,打著進貢的幌子,得到的是大明皇帝十數倍的回贈。

  比如朝鮮,朝鮮使臣在大明時基本就賴在大明不走了。大明朝皇帝賜予他們的回饋,他們轉手就賣給西洋商人,他們就是一群二道販子!

  一直到後來的滿清,朝鮮都是這麼幹的!

  而大明直到隆慶時,才正式的提出開海貿易,收取海稅。可那時候,大明的對外海貿,早已被各個龐大的利益集團瓜分殆盡。

  「瓷器,漆器,鐵器,綢緞棉布....」

  李景隆繼續開口道,「各種手工製品,分類專賣也可,打包專賣亦可。在臣看來,不但可以增加朝廷的收益,而且對於沿海之地的民生也大有裨益!」

  「怎麼個大有裨益法?」老朱張口問道。

  「朝廷許他們專賣了,那麼他們賣的貨必然超過以前走私時的數倍!那麼多貨怎麼來?自然要設置工坊,聘請工匠工人....「

  」如此一來,百姓多了一條生路!」

  李景隆頓了頓繼續道,「工坊多了,當地州府的進項也多了,上繳給國庫的賦稅,也不用全都是陳年的老米,破損的絹紗了,而是變成真金白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