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

  對一般人來說,能升職加薪娶媳婦,差不多就是甘迺迪坐敞篷車……樂上天了。Google搜索閱讀

  但是咱張相明顯不是一般人,張希孟在成親的這一天,他的學問被送上了至高神壇,成為了官學正統。

  天子數以百計,名臣歷代都有。

  可能在思想上有所造就,引領千百年潮流的,屈指可數。

  而張希孟以如此年紀,攀上了如此高度,那也是蓋了帽兒。

  所以他沒有半點喜悅,有的只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臨大敵……

  「主公青睞,臣承蒙天恩,銘刻肺腑,感激涕零。但是臣尚有幾句話要說,還請主公准許。」

  老朱面帶笑意,突然問道:「不是推辭的話吧?」

  「不……不是!」

  「那好!」老朱爽快答應,「先生說什麼都好,咱們洗耳恭聽。」

  張希孟深深一躬,隨後轉身對在場賓客又是一躬。

  「我本來想找幾個時間,靜下心來,仔細整理歸納,再闡發一下我的看法……既然主公今日如此盛讚臣下,仆不得不澄清一些事情。」

  「這些年來,仆是說了一些見解,寫了一些文章。有人讚譽有加,覺得我的主張可以取代程朱理學,甚至取代孔孟之道……那有人或許還要問,張希孟到底講了什麼東西?他又憑什麼取代孔孟之道?憑著吹牛皮嗎?」

  「這就引入我要講的第一個東西,漢書里有四個字,叫實事求是。仆所講的東西,也是從實際中總結而來。比如均田,比如對百姓一視同仁,比如廣興教化……這些想法,在過去的十年來,幫助我們發展壯大,並且奪取了大半江山。在場文武官員,應該或多或少,都能感覺到這些主張的威力。毫不誇張講,這些主張,是能和刀劍比擬的真正利器。是我們勢如破竹,橫掃天下的基礎。」

  這話可不是張希孟吹牛,在場文武全都贊同,甚至覺得張希孟還客氣了。沒有徹徹底底的均田,哪有幾十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明軍?

  就算能弄出幾十萬雄兵,那背後的幾百萬無怨無悔的民夫,是萬萬沒有的。

  誰都可以批評張希孟的主張,但是就是這套主張,幫著大明走到了今天,有本事你們也輔佐一位聖主出來?

  沒有這個本事,再多的批評,都是蒼蠅叫嚷罷了。

  「我講實事求是,朱熹也講格物致知,我說咱們是從實際中總結學問,儒家也反對務虛的玄談。我說的東西,和程朱理學又有什麼不一樣?」

  「這就要引出第二個問題,就是我講的民本二字……從民本講開,就包括親民近民,包括深入民眾之中,了解百姓疾苦,和民眾真正站在一起。也就是說,我們所講的民,就是最普遍,最普通的百姓,就是那些最窮苦,最辛勞,整日忙碌,依舊吃不飽飯的可憐人。這一點和那些坐享其成,誇誇其談的士大夫,是完全不同的。」

  「在這裡,我想講一個例子,就是前些天,我去了陳留的村子,和那裡灌排田地的農戶講……由朝廷出面,幫他們從商人那裡借一筆錢,購置種子、工具、耕牛,等有收成了,再進行歸還。大家想想,百姓會怎麼說,我們又該怎麼看?」

  眾人屏息凝神,尤其是徐達等人,仿佛回到了當初張希孟在軍中講課的時光,這個婚禮參加的值,夢回青春了屬於是。

  「那個老農跟我講,他們寧可累死一半的人,也不願意借錢!累死一半的人啊!他們甚至沒把自己的命當回事!這是何等頑固愚昧!朝廷的美意善政,無法落實,全都怪百姓無知。這些草民蠢夫,無可救藥。那應該怎麼做呢?」

  「是不是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雖然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還可以商榷。但歷代以來,主張讓百姓傻一點的,還是大有人在。如大明這般,不遺餘力,推行教化,讓士兵識字,讓窮人識字,讓婦人識字,更是前所未有!」

  「為什麼這些人講的是錯的?我們先要明白,百姓們為什麼抗拒借貸!因為他們吃虧太多了!驢打滾兒,印子錢,借一還十,一人借錢,全家遭殃。今天借了農具種子,要不了多久,分到的土地,又都會被人拿走,好不容易有一塊自己的土地,翻身做主,又會淪落成佃農。」

  「大傢伙想想,你要是那個老農,還敢借錢嗎?不借,或許死一半人,水裡泥里拼出來,家裡頭還有希望。可一旦借了錢,那就全完了,整個家都要敗了!我想問問大傢伙,真正站在老農的立場上,設身處地想想,你們還覺得百姓愚昧無知嗎?還覺得他們是抗拒朝廷命令,無可救藥嗎?百姓到底是聰明,還是愚笨?」

  張希孟擲地有聲的提問,讓不少人臉色微微變化,包括朱元璋在內,都頗受震動。當初老朱家是怎麼敗的?

  父親染了瘟疫,母親和兄長也都相繼去世,彼時村子裡多少人家,為了救命借錢,結果人死了不少,還欠下了還不清的債,最終淪為奴僕……百姓是被坑苦了,坑怕了。

  千百年積累下來的生存智慧,讓他們抗拒一切變革,又頑固拒絕任何外來的力量……因為他們清楚,這些東西,九成九都是害人的。

  或許這就是最早的韭菜的自覺。

  「同樣的一件事,我們該怎麼看,該如何解讀,是站在士大夫的立場上痛罵百姓,還是該站在老農的角度上,認清千百年來的盤剝壓榨?這就是我所講的第二點,和百姓站在一起。」

  「我們這些年,剷除豪強,抑制大戶,均分田畝,廣興教化,我們是力圖讓每一個人都變得有產業,有書讀,明白事理……在我們這裡,傳統的士農工商,四個等級被打破了,天子之下,萬民一般不二。而從此出發,我們就會發現,單純的重農抑商,以農為本,只是對士大夫有利。農夫、商人、百工,皆是一樣的百姓,皆是繁榮興旺我們這個國家的力量。所以在我看來,歷代存在的一些對商人的歧視,應該徹底摒棄,把商賈和農戶放在一起。」

  「當然了,我講這個,也是要提醒商人,農夫種田納糧,天經地義。你們經商交稅,也是地義天經,誰想鑽窟窿,就要領教朝廷的王法!」張希孟掃了眼後排邊緣的一眾商賈,臉上微微含笑,「再有一點,我前些時候主張百工的發明創造,研究出來的新東西,也要參與分配,可以分享利益。也就源於這一點,商人能靠著聰明才智,低買高賣,賺取利潤。百工就能靠著心思機巧發財,這是一個道理。」

  張希孟再度歸納了最近的一些政策主張,隨即又道:「說了這些,差不多就要引出我講的第三點,那就是知行合一。」

  「我們站在百姓的立場上,實事求是,弄明白了百姓的困境,面對的難題,接下來就要解決,這就是知行合一!」

  「中原經歷戰亂天災,黃河泛濫,民生凋敝,百姓無以為生。治理黃河水患,恢復民生經濟,刻不容緩。這是當下大明朝最緊要的事情。我們要怎麼做這件事,才能達到目的呢?」

  「至少要有三點,其一,賈參政等治水名家,已經擬定出了全套方略,如何恢復耕地,治理鹽鹼,有著明白的主張,大家可以去工部討要方案,也可以從報紙上查閱。這裡就不班門弄斧了。」

  「其二,就是我們的官吏士兵,必須要真正前往鄉村,去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跟他們講清楚,咱們大明不是過去的那些貪官污吏,不是大戶豪強。我們是真心幫助百姓解決困難,得到了百姓支持,我們接下來的事情,才能無往不利。」

  「至於其三,那就是要調集所有的力量,包括商賈在內,朝廷希望大傢伙能夠慷慨解囊,共渡難關。在大明,商賈能得到尊重,得到需要的規則,保護你們發家致富。但是也需要你們繳納賦稅,在關鍵的時候,替朝廷解憂。總而言之,要做一家人的事情,如果幹了不利於這個家庭的事情,家法國法,都不會含糊的。」

  張希孟說完這話,才轉身對朱元璋道:「主公,臣所講是官學正統,臣講了什麼呢?大約就講了這些……至於接下來,臣還會努力治學,用心鑽研,豐富學問,輔佐主公,治理天下!」

  朱元璋滿臉笑容,簡直不能更滿意了。

  老朱甚至都沒有料到,他以為張希孟會把對歷史的劃分,均田興學等事項,歸結為張學,從而取代孔孟程朱。

  可事實上張希孟根本沒有,他只是講了實事求是,親民近民,知行合一……凡是符合這三項的,都可以歸結為張學,也可以歸結為官學。

  說是尊奉張希孟,但張希孟又沒有真正把自己變成說一不二的聖賢。

  他希望的是有更多聰明才俊,一起站出來,共同解決問題。

  試問,還有比這個更好的官學嗎?

  至於售賣點國債,不過是順手而為罷了,相比起這些,實在是不值一提。

  「先生不愧是當世之師,這番高論,醍醐灌頂,如飲佳釀。來人,把咱給先生準備的金牌取來!」

  張希孟微微一怔,什麼玩意?不會是免死金牌吧?

  我可不要那玩意!

  正在張希孟目瞪口呆之際,一塊一尺八寸的金牌被抬來了,上面四個大字,熠熠生輝。

  輔國元師!

  張希孟微微鬆了口氣,這麼一塊金子,熔了也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