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唸三遍網址 請問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下章我再問一遍。最好幫我分享到Facebook哦】
朱元璋在青山大營接見了外甥李文忠,分開不久,但是朱元璋能明顯感覺到李文忠身上多了一股子煞氣,原本的少年青澀褪去了很多,整個人看起來英武許多。
老朱何等敏銳,立刻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你殺人了?」
李文忠咧嘴一笑,「多虧了張先生,他給我好些歷練的機會。」
「哦?快說說,讓咱聽聽。」
李文忠就把張希孟派他去巢湖姥山寨的事情說了,隨後又提到了渡江攻取銅陵,提到了圍攻納哈出。
雖然李文忠沒好意思吹牛皮,但是朱元璋也聽得明白,「你說說,是怎麼想到騙元軍的,怎麼就想到了說納哈出死了?」
李文忠撓了撓頭,「也就是急中生智吧,我似乎記得有哪場著名的戰鬥,就是這麼贏的。」
朱元璋略微怔了一下,就道:「當年前秦苻堅統御大軍征討東晉,結果在淝水之上,選擇後退,讓開戰場,和北府兵決戰,結果由於兵馬之中,胡漢混雜,互不統屬,加上鮮卑慕容垂等人心懷叵測,前秦大軍後退之際,就有人訛傳說是大軍戰敗,苻堅戰死……隨後幾十萬大軍做鳥獸散,前秦霸業,灰飛煙滅。」
朱元璋頓了頓,「苻堅雖然出身胡人,但他重用王猛,勸課農桑,大興教化,勵精圖治,也算是一位明君聖主。奈何他手下胡漢混雜,人心混亂,到底不能做到上下一心,如臂使指,這才有了淝水之敗,一敗塗地!如今的元朝江河日下,軍中蒙古人,色目人,漢人,亂糟糟的一團,也和前秦有幾分相似之處。你這法子也算是對症下藥,可若是遇上了一支上下一心的兵馬,卻未必能得逞了。」
李文忠知道舅舅這是在教導自己,而且他也驚訝發現老朱的水平提高太快,看起來是沒少讀書。
「舅舅,張先生就教導過我,說平時練兵狠一點,裝備好一點,用心細一點,多爭取幾分勝算……到了真正的戰場上,就只有隨機應變四個字了。」
朱元璋略微一怔,忍不住大笑:「好,好啊!張先生能有這番見識,可見他的軍略也進步飛快,讓他渡江,咱這一步算是走對了。」
老朱好奇道:「你們在江南的兵馬多少,情形如何?可能攻下太平,金陵?」
李文忠打起精神,仔細向朱元璋介紹。
經過初步整頓,巢湖水師,左右兩個大營,一共一萬二千多人,算上張德勝部,常遇春部,將近一萬五千人,在對付納哈出的時候,損失了不少。
隨後又得到了池州的兵馬,加上此刻張希孟還在大力徵召兵力,人馬應該很快突破兩萬。
「張先生和楓林先生商議過,此刻進取太平雖然有機會獲勝,但是勝算不高,是否要冒險進軍,還要等舅舅的意思……」
朱元璋微微頷首,其實他很清楚,如果當真是戰機難得,張希孟自己就決定了,沒有人會錯失到手的機會。既然他來請示,就說明張希孟的把握不大。如果朱元璋確實需要他發動進攻,那麼張希孟也會毫不遲疑執行命令。
老朱卻是淡淡一笑,「收巢湖水師,渡過長江,攻取銅陵,生擒納哈出……張先生已經打得很好了,咱要是不露一手,豈不是成了廢物!正好,你過來了,舅舅就讓你開開眼!」
李文忠一怔,舅舅這是要整個狠活兒啊!
還真別說,的確讓李文忠猜到了。
朱元璋此刻屯兵青山大營,而元軍主力盡數在和州城裡……這個局勢就讓人很迷惑,怎麼回事?老朱打敗了不成?
自然是沒有,朱元璋主動放棄了和州城,把元軍給塞進去的。
前面提到元軍主力攻擊和州,所幸常遇春發揮神勇,暫時保住了和州,隨後朱元璋領兵來援,但是老朱很快發現對面元軍眾多,如果困守和州,根本行不通。
「舅舅考考你,當下和州最緊要的是什麼?」
李文忠稍微思忖,便道:「是糧食?」
「沒錯。」朱元璋道:「和州百姓,還有咱們朱家軍,都盯著夏糧,如果能順利收穫,和州就穩了。而元兵襲擊和州,未嘗沒有搶奪糧食的心思,至少要破壞夏糧。」
李文忠用力點頭,「舅舅英明,那……咱們就放棄了和州?這樣豈不是更讓元韃子得逞嗎?」
朱元璋大笑,「這就要看咱們的優勢是什麼了……取得和州之後,咱們派軍剿匪,各地均分田畝,組建民兵,任何一個村子,都有咱們的人!」
李文忠默默聽著,心裡頭卻是波瀾起伏,相當震撼。
歷代都有皇權不下縣的說法,且不論是不是真的,權力的體現是什麼?還不是有多少官吏,有多少駐軍,能不能及時向下傳達消息……其實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郵權就是國家主權的重要體現。
不管多麼偏遠,多麼閉塞的環境,只要郵遞員能趕過去,能傳遞信件,能交流信息,這就是國家主權所及,也就是實際控制的區域。
郵權所及,主權所及!
所以那些在邊疆偏遠區域送信,堅守幾十年的郵遞員,才那麼了不起,值得所有人銘記。
一國疆域,不是在地圖上自己畫出來的,而是實際控制了多少。
而在農業社會,想要在每個村子,編織出一套行政體系,哪怕只是簡單的傳遞消息,也是不可能的,成本高到足以讓財政崩潰……
收不上那麼多錢,請不起那麼多人,又何談皇權下鄉?
遇到了徵稅,徵用民夫,甚至是賑濟災民,教化百姓,這一類的事情,只能靠著士紳去做,所以才有了天子和士大夫共天下的情況。
所以幾乎所有時候,不是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政治經濟條件決定了,你只能那麼辦。
歐洲的單產更低,農業剩餘更少,他們連一套完整的行政體系都編織不出來,只能採用分封制。
直到全球殖民,工業化開始,有了龐大的結餘,才能組建現代的公務員體系,對國家進行管理,乃至推出各種福利。
這背後都是要靠足夠物質財富積累的,說白了,就是搶掠其他五洲四洋,滿足一小撮人的優越生活罷了。
大約可以理解為歐洲白人成了士紳地主,其他各洲百姓淪為佃農百姓,以血淚供養白人老爺。
這個世界,從根子上,就不是公平的。
對於朱家軍來說,卻是走了另外一條路子,在落實均田之後,發動得到土地的百姓,組成民兵,保護自己的勝利果實。
隨後老朱又設立了糧長,授予一些農戶組織發動百姓的權力。
這樣一來,朱家軍終於獲得了對農村的動員能力,權力下鄉,下到了村里!
在對付雪雪的時候,朱家軍就已經展示了民兵的力量。
這一次老朱更加放開了手腳。
和州由於孫德崖等人的禍害,城裡百姓本來就不多,分田之後,又有數千百姓返鄉,去當農民了。
此時的和州,擁有的百姓不過一萬多人。
朱元璋審時度勢,立刻下令,分批撤離和州,前往鄉下暫時安頓起來。
隨後老朱也選擇了撤出和州,將一座空城留給了元軍。
禿堅不花、絆住馬、陳野先等人並沒有什麼察覺,因為在他們印象中,只要奪取了城市,就已經大功告成。
紅賊都是一幫流寇,不值一提。
據說這個朱家軍把脫脫丞相都給打敗了,還以為他們多厲害,現在一看,也不過如此!
因此他們急匆匆揮軍進入和州,並且急匆匆向元廷報捷。
高郵之敗以後,總算能有點好消息了。
朝廷一高興,沒準就會給他們大加封賞,脫脫垮台了,丞相,太師,我們也有一份。
就在這幾個人想著美事的時候,突然手下人拿著一封信,匆匆跑進來。
這封信竟然是朱元璋寫的,留在了和州衙門的桌案上。
禿堅接在手裡,才看了幾眼,頓時眉頭立起。
絆住馬,陳野先迫不及待湊過來,看了看之後,竟然也大驚失色。
「和州進得來出不去,吃得進吐不出,如之奈何?」
落款:朱元璋!
如之奈何?
「紅賊狂妄!還能如之奈何,立刻出兵,剿滅他們!」這幾個人大聲叫囂,氣得不行,明明都棄城逃跑了,還裝什麼大瓣蒜?
「打!給我狠狠打!」
就在他們派兵之後,很快就遭遇了麻煩,而且還不是小麻煩。
元軍離開和州,第一時間情況就傳到了朱家軍耳朵里。他們有多少人,朝哪個方向去,騎兵多少,有沒有回回炮,所有情報,一清二楚。
隨後朱家軍就立刻針鋒相對,對元軍發起圍攻。
幾千元軍,根本不夠朱家軍打的。
而大舉出擊,又找不到朱家軍的蹤影,幾天較量下來,元軍損失快一萬人,卻是一無所獲,這下子可把禿堅和絆住馬嚇壞了。
原來姓朱的沒有撒謊!
他們該怎麼辦?
這麼下去,不就讓朱家軍給消耗光了嗎?
他們立刻召集所有人,連夜想辦法。
而與此同時,朱元璋也在積極調兵遣將。
他從高郵趕回和州,帶的兵馬也就一萬多人,這也是朱元璋放棄和州的原因所在,一萬多人,並沒有把握擊潰十倍於己的元軍。
如果在和州進行拉鋸戰,受損的還不是老百姓!
反正先把和州城借給你們暫居,等咱的兵馬都到了,再來收利息!
就在這幾天的功夫,各部朱家軍相繼趕到。
繆大亨率領五千人,從泗州方向趕來,陳德和顧時率領濠州兵馬趕來,耿再成從六合領兵趕到,馮國勝從真州趕來,周德興從定遠趕來……
除了鎮守揚州的湯和和馮國用,加上渡江的張希孟,朱元璋幾乎聚集了所有的力量。
林林總總加起來,總兵力突破了五萬!
這還不打緊,在五萬朱家軍背後,還有超過十萬的民夫,定遠、滁州、尤其是和州,百姓們踴躍參加民夫,男女老少,一起拿起武器,發誓要趕走元軍,保護家園。
朱元璋在這段時間裡,全力以赴,集中力量,醞釀著決戰。
而困守和州城的元軍,一無所獲不說,還損失慘重。
此消彼長之下,決戰之勢漸漸形成。
就在這時候,馬氏也挺著大肚子,到了軍前。
按照時間計算,再有一兩個月,孩子就要出生了。
「妹子,你就老實修養,還跑來幹什麼?」朱元璋黑著臉道:「你還不放心?」
馬氏一手撐著腰身,緩緩坐下,臉上帶著笑,「哪有不放心的!我的丈夫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對付元韃子,自然不在話下。只是身為夫妻,我沒法在後面等著,這是我的不是,你要是責怪就責怪,反正我也不想改。」
朱元璋被弄得哭笑不得,他如何不知夫人的心意?
還是那句話,哪有什麼萬無一失的事情,尤其是戰場上的事情,即便他集中了全力,也不過是五萬多人,民兵是沒法正式計算在兵力當中的。
而他的對面,依舊是九萬多元軍,背後還有長江水師。
優勢在誰,還真的不好說!
也就是在這個當口,李文忠來了,把江南的消息送來,朱元璋自然是心花怒放。馬氏也來見了李文忠,拉著外甥,說了好些話。
「你這孩子是越來越出息了,張先生真是大才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妹子,你也不用著急,等咱們兒子生出來,也讓張先生多辛苦一下,咱給他打江山,讓張先生教他治江山,這孩子保證出息……哈哈哈!」
老朱放聲大笑,馬氏臉微微發紅,「還有後輩在,怎麼能忘乎所以?你還是想想,怎們消滅十萬元軍吧!」
【章節開始的時候讓你默唸三遍還記得嗎?分享臉書可能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