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設山樓排場,窮極奢麗!
日暮。
奉天殿,燈火通明。
建國之後,大明都習慣在奉天殿舉行『大宴儀』。
這次也不例外。
行大宴儀的準備工作,依舊是尚寶司負責,如今殿上已擺好御座,鋪上了黃麾,金吾衛等護衛官設二十四人伺立左右,教坊司設九奏樂歌於殿內,設大樂於殿外,還有舞雜隊候在殿外。
正常情況,光祿寺設酒亭於御座西,設膳亭於御座東,設珍羞美味亭,於酒膳亭東西側。
御筵擺在御座的東西一方,皇太子座位於御座東,西向,諸王以次由南而東西相向設座。
群臣四品以上在殿內,五品以下在殿外招待,另安排司壺、尚酒、尚食等一班人等伺候。
這次只宴請武官,因而也免了不少座次。
即便朱元璋已有些減少鋪張,但尚寶司依舊兢兢業業,按照著『禮法』規矩,操辦著這次的大宴,該有的流程一個沒落,該有的規格絲毫不減,頂多是宴飲食物做了一些改變,沒有選用太多四方珍異,但絕大多數食材,依舊是從全國各地水陸運送至京的,全都稱得上是絕佳上品。
以皇室的宴儀規格,通常只有一句話形容。
設山樓排場,窮極奢麗!
哪怕有被稱之為最節儉皇帝的朱元璋,他所規定的宴席,依舊是這般鋪張,而這便是帝王的排場,帝王的威儀所在,即便有所刪減,依舊要保持極大規格,以彰君威。
等到宴會時辰,在儀禮司高聲奏請下,朱元璋緩緩走出。
早就等候四周的大樂立即奏響。
朱元璋不苟言笑的坐到皇帝升座上,也是在這時,大樂止,同時以朱標為首的官員依次上殿,再下面是四品以上武官由東西入,一切都有著嚴格的規矩,不容僭越,更不容逾越。
諾大殿堂。
朱標、湯和等人,居於殿上,四品以上武官,立殿中,五品以下則只能立於殿下,而後在儀禮司的高聲呼喊下,百官開始行贊拜大禮,禮罷。
因為到場的只有武官,也就省去了光祿寺的開爵注酒。
改為了朱標首先向皇帝敬酒。
這套流程十分的板正、繁瑣,不過哪怕是藍玉這般武將,也是老老實實的站在隊列中,恭敬的等候著屬於自己的流程,而後在朱標、湯和、馮勝等將領敬酒後,才是四品、五品武將敬酒,而後還有敬湯。
等再度『敬湯』結束,便到了贊饌。
隨後便是又一輪的武舞。
《平定天下之舞》。
奏《眷皇明之曲》,跳《撫安四夷之舞》。奏《天道傳之曲》,跳《車書會同之舞》。奏《振皇綱之曲》,跳《百戲承應舞》。奏《金陵之曲》,跳《八蠻獻寶舞》。奏《長楊之曲》,跳《採蓮隊子舞》。奏《芳醴之曲》,跳《魚躍於淵舞》。奏《駕六龍之曲》.
等九輪之後,在場的人都被折騰的飢腸轆轆。
也在這時,終於輪到了進大膳。
在朱標的帶頭下,群臣起立,謝恩之後復坐,隨便是序班上菜。
也是從這時起,百官才能正常吃宴。
而被這麼一番折騰,藍玉等人早就餓的不行了,只等大膳端上來,便急不可耐的舉箸吃了起來,絲毫不顧及吃相,朱元璋自不會放在心上,也是跟著吃了起來。
他之前對這套禮儀是不屑一顧的。
覺得就是純純折騰人。
只是後面用過幾次後,卻發現效果不錯,尤其是馴服那些桀驁官員,出奇的有效,而且沒人敢當眾喧譁,更無人敢質疑,甚至就連呈上的大膳,通常也都會被吃的乾乾淨淨,很少有浪費。
百官對自己的敬畏也由此加重。
因而在開國後,他便在宋濂的倡導下,恢復了這套禮樂制度。
並由此定下了相應章程。
此刻。
朱標也好,湯和也罷,哪怕是藍小二等人,全都埋著頭,吃著眼前的大膳,無心開口說話,這一番折騰下來,他們也實在是累的不輕,也實在是乏了精神,只想好好的進食補充。
朱元璋並沒有多少食慾。
簡單舉箸吃了幾口,就沒了太多興致。
等見這些武將吃的差不多小飽時,朱元璋開口了:「咱這次舉辦宴會,將你們召集過來,估計你們心中都有一些想法,有想著是咱準備對北元北伐了,也有思考咱是不是想在宴會上頒布領兵將領,甚至還有武將,會認為咱就是想請你們吃一頓,不過這些想法都不對。」
「咱這次將你們叫來,目的只為一件事。」
「為武將立名!!!」
見朱元璋開口,原本還想繼續大快朵頤的藍玉等人,一臉不舍的看了看身前大膳,不得不放下筷子,恭敬的聽起了朱元璋教誨,只是聽到朱元璋說要為武將立名,卻是有些不明覺厲。
武將要個什麼名?
那不是那群書呆子熱衷的事嗎?
武將只需要上馬殺敵,建功立業就行了。
其他的折騰個什麼勁兒。
見下面武將一點反應都沒有,朱元璋只覺討了個沒趣,心中更是不由暗罵起來,一群大老粗,真是不足以謀,不過早就得到知會的湯和,這是一點就通,連忙開口迎合。
湯和道:「陛下英明。」
「臣同樣感覺我大明武將需立名。」
「自宋代以來,天下便重文輕武,以至武備鬆弛,華夏不振,接連為蠻夷攻伐,華夏蒙塵,今陛下持劍掃平天下,為漢人重開天地,的確當重整天下數百年的重文輕武思想。」
「讓武人得到天下應有的尊重。」
「臣以為善。」
湯和恭恭敬敬,又一板一眼的,接下了朱元璋的話。
朱元璋看了湯和一眼,滿意的點點頭,看到底下那些只顧吃的一幫夯貨,又感到一陣頭疼,他甚至覺得自己弄這麼大排場,有點白費功夫,也是在白白浪費力氣。
這些人根本不值得。
朱元璋將視線移開,眼不見心不煩,繼續道:「漢有雲台二十八將,唐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咱就覺得,咱大明是不是也該為跟著咱打天下的功臣刻碑立傳。」
「畢竟咱大明還能弱了漢唐不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