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殿下需要自己開府!
聽到夏之白的大逆不道的話,朱標臉色陡然大變。
他驚怒道:「夏之白,你在胡說什麼?!」
「孤是大明儲君。」
「陛下將朝中重臣都交付於我,歷朝歷代儲君誰人有這般受重視?你若是再敢挑撥離間,休怪孤對你不客氣。」
朱標連聲怒喝。
他當真被夏之白的話給嚇住了。
這話太嚇人了。
都近乎直說陛下心術『不端』了。
雖然他自身也有這個感覺,但有的事能做,但不能說,一旦說出來,意味就不一樣了。
夏之白面色平靜,繼續道:「劉邦曾對臣子說過這樣一句話: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但上面還有一句。」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雖然劉邦原意並非如此,但在我看來,卻的確還有『其二』。」
「世人都夸劉邦的用人之能,但作為一個君主,最重要的才能其實不僅是善用,更要『識人』,識人善用才是一個正常君主的基本素養。」
「從古至今,做大事者,無一不從小做起。」
「大的事都是慢慢做,一步一個腳印,然後根據實際反饋,再做出相應的改變,如果一切都好,那就加大力度,如果發現問題比較多那就及時整改。」
「一個決策能否成功不在於口號大小和重視程度,朝廷官員的品級數量多寡。」
「而在配套的政策細節和人才儲備是否到位。」
「而其中的核心便在『人才』上!」
「就拿已故的中山王舉例,徐達若是沒有多年的浴血奮戰,不過是軍中一個大頭兵罷了。」
「所謂破囊而出,前提是包裹錐子的是囊。」
「也就是環境造就人!」
「沒有環境很多時候是培養不出人才的,哪怕被人嘲笑千年的趙括,其實更多的只是缺少鍛鍊的機會,如果長平之戰前讓他領兵多打幾次,未必不能快速成長起來。」
「如今殿下做事面臨到一個極大的問題。」
「便是無人可用。」
「放眼天下,如殿下便人才短缺的,恐也是千古無二了。」
「歷朝歷代,儲君都會開府,都會有自己的親信班底,唯獨大明的太子沒有,不僅沒有,還要肩負大量的政事處理,就這般還要被誇為地位最為穩重。」
「當真是荒誕。」
「這些年陛下已開始替殿下拔荊棘上的倒刺,但拔來拔去,殿下的權利絲毫不加多,能用的人也還是那幾人,看似替殿下掃清了麻煩,但當真掃清了?」
夏之白嗤笑著搖搖頭。
「沒有。」
「在朝廷這個環境,首要注重的是政治性。」
「大明如今唯一的政治正確是忠於陛下,而陛下拔除的也只是陛下認為不夠政治性的人,留下的也只是陛下認為對殿下政治上過硬的人,只是這個政治一開始就偏了。」
「陛下給殿下留下的人才,都是陛下給殿下留的。」
「但這些人,真到了關鍵時候,殿下當真隨意調動得了?而且這些人真的忠心殿下?」
「就拿當今陛下來說,當今陛下下的命令底下的臣子不敢不聽,但這些臣子有的是辦法陽奉陰違,連陛下都尚且如此,何況是殿下呢?」
「殿下這些年被保護的太好了。」
「缺少了識人之能。」
「殿下用的一切人才都是陛下安排好的,殿下只需要照著陛下叮囑的去用,甚至於陛下還很可能將這些臣子的性格喜好都一一告知了殿下,讓殿下能放心的使用,殊不知,這種『用人識人』之能,有且只有當今陛下能用。」
「其他人都不行。」
「沒有成蛇時的俯身草莽,又哪有成龍時的一飛沖天。」
「殿下需要網羅一大批自己的人手,讓這些人為殿下出謀劃策,讓這些人替殿下制定各種政策細節,等到日後,再將這些人安排到天下各地,再藉助這些人的手,加強對天下的控制。」
「而非是將屁股牢牢的靠在應天府,妄想底下『高呼萬歲』的臣子會真的忠心。」
「殿下如果想靠朝中這些已功成名就,身居高位的臣子來推動改革,那註定是痴人說夢。」
「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他們現有的利益已經穩固了,何必再多此一舉?去弄一些不穩定的情況,若是自己弄出事來,或者把自己到手的利益弄出去了,那豈不是大虧?」
「殿下需要網羅屬於自己的,還身處草莽中的『徐達』、『李善長』!」
「哪怕這些人能力並沒有那麼強,但至少這些人跟殿下利益一體,殿下吩咐的事,他們會盡心盡力的去完成,而非是所謂的『聽調不聽宣』『陽奉陰違』,最終將所謂的改革弄得一地雞毛。」
「殿下如果真想讓我給方法。」
「我可以給。」
「但是沒用的。」
「這些政策推行不下去的。」
「最終只會落得一地雞毛,甚至讓這些人有了警惕,日後再想改革會變得異常艱難。」
「知人者主道也,知事者臣道也。」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勿亂舊法,而天下治矣。」
「殿下若是真有革新之志,便當向陛下直抒胸臆,以十年時間『開府』!」
「讓天下十五個省級單位,向殿下你舉薦一些可用的人才,進入東宮任用,另外,再讓朝中重臣也舉薦一二,文武皆要有,另外還可讓殿下的弟弟向殿下舉薦人才。」
「主打一個公平、一視同仁。」
「誰都不遺漏,誰也不偏袒。」
「用十年共事的時間,將這些人收為自己的親信,等到日後即位,再將舉薦這些人的官員,要麼明升暗降,要麼讓他們告老還鄉,亦或者其他手段,遠離朝堂,繼而獨攬大權。」
「而在這十年間,便是殿下識人,試用人的階段。」
「殿下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給他們,讓他們給殿下拿主意,然後再讓這些人去跟進,能者上,庸者下,繼而分出層次,能者重用,忠者多用,異心者棄用。」
「不過我也誠心建議,大明的朝堂,至少十五個省戶籍地都要朝中有人。」
「可以官職有差,但不能少。」
「這些人的存在,本身就會吸引戶籍地的關注跟在意,讓地方報國無門的士人能有依附上爬的機會,也能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權勢控制。」
「大明註定是要推行強中央的。」
「殿下如今已過而立之年,也當立起來了。」
「雖然很難,但必須要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