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放下手裡的銅錢,盯著方岳貢說道:「方尚書,你們戶部有沒有考慮鑄造銀錢(以後稱銀幣)?」
明代鑄錢的衙門有兩個。💞💣 ❻❾รH𝔲x.𝒸𝓞M ♠🐟
一個是工部的寶源局,另一個是戶部的寶泉局。
除此之外,各行省又在地方設立分局鑄錢。
「銀幣?」方岳貢愣了下。
「對,朕聽聞福建、江浙一帶的洋人用銀幣交易,當地百姓稱之為番錢。每個銀幣重七錢三分五厘,有馬劍、洋船、雙燭、水草文等樣式。」
「因為不用稱重,只要磨損不是太厲害就能當七錢三分銀子使用,深受當地商人好評。」
方岳貢疑惑的問:「臣想知道,陛下鑄造銀幣的目的是什麼。」
崇禎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繼續說道:「等市面上銀幣足夠多的時候,朕會禁止用白銀繳納賦稅,只接受銀幣和銅錢。」
「貨幣是大明朝的命脈,朕要將命脈掌控在自己手裡,而不是那些身懷巨賈的商人!」
方岳貢站在原地思考這件事的可行性。
這件事在理論上不但行得通,還會讓商人之間的交易更便捷。
市面上的銀子質量參差不齊,有摻鉛的、摻銅的(鋅在明代稱白銅)。
同樣是一錠銀子,有的含銀量高達百分之九十,有的含銀量只有百分之七十。
各地給銀子稱重的量器也不相同,或多或少都有公差。
銀子是大明的本位貨幣,種種跡象表明,朝廷對貨幣控制幾乎為零。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貨幣背後是國家信用。
當貨幣失控,國家喪失信用的同時,還會喪失民眾的信任。
這便是經濟影響政治的一個縮影。
所以歷朝歷代滅亡的前兆是經濟崩潰,隨後才是政治危機。
比如唐宋。
唐朝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地方徵收的稅不上交朝廷,導致中央朝廷財政危機。
鑄錢?
好主意!
中央朝廷是這麼想的,地方藩鎮也是這麼想的。
大家同時開足馬力鑄錢,直接把大唐的經濟徹底整崩潰了。
宋朝遇到的麻煩也不小。
由於人口增長和手工業的發展,導致市面上對貨幣需求量激增。
大宋本想像唐朝一樣鑄錢,但...
大宋缺銅!
為了鑄造出更多的貨幣,必須尋找替代品。
可是替代品比銅還難找。
當時大宋金銀產量少得可憐,除了金銀銅之外,能當貨幣的金屬只有鐵了。
但是鐵的貴金屬屬性太弱了!
再加上容易生鏽,所以大宋想到了交子(紙鈔)。
結果可想而知,到最後交子的價值跟擦屁股紙一樣廉價。
崇禎之所以不發行紙幣,就是出於這種顧慮。
他或許能做到不超發貨幣。
但是...下一任皇帝呢?
他能禁得住這種誘惑嗎?
顯然不能,因為紙幣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鑄成銀幣就不一樣了,以上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而且目前大明的白銀儲量和黃銅儲備都足夠多。
不過,方岳貢還是有疑問:「陛下,那市面上的白銀該怎麼處理?」
「商人可憑白銀向朝廷兌換等額的銀幣,用於交易。」
「一兩銀子鑄成一枚銀幣,朝廷白白搭上了人工和模具的成本,對朝廷來說完全是一門虧本的生意。」方岳貢身為戶部尚書,做任何事都考慮成本和收益。
「誰說虧本了?」
「陛下的意思是?」
「銀幣中銀子和白銅的比例是9:1,不考慮白銅成本的話,商人的用一兩銀子只能換走九錢銀子,朝廷掙一錢。」
「具體比例你們可以根據鑄造出來的銀幣成色進行調整,朝廷不指著這個掙錢,只要不虧錢就行。」
「可是...」方岳貢面帶憂慮之色:「臣怕那些商人拒不兌換銀幣,導致沒有足夠的銀子製作銀幣。市面上沒有足夠的銀幣,百姓們和商人為了滿足交易需求,只能用回原來的銀子,進而導致新貨幣發行失敗。」
崇禎微微一笑:「方尚書難道忘了朕的話?如果朕宣布明年賦稅只接受銀幣和銅錢,你會怎麼辦?」
「臣會上交銅錢。」方岳貢毫不猶豫地回答。
一兩銀子能兌換一千五百文,只要不是傻子,哪怕手裡有銀子也會把銀子兌換成銅錢交稅。
等等...
這麼做好像能收回一部分銀子。
「那好,市面上銅錢少了會導致什麼?」崇禎繼續問。
「銅錢...升值?」
「對應的呢?」
「銀子貶值!!!」方岳貢想到了這一點,但還沒想明白後面的事。
崇禎微微一笑:「不錯,隨著銀子貶值的越來越厲害,那些有銀子的人肯定慌了。他們有兩個選擇:一,把銀子兌換成銅錢保值;二,儘快把銀子花出去,繳納賦稅也好,買東西也罷。只要花出去了,銀子貶值就與他無關。」
「想繳納賦稅只能把銀子兌換成銀幣,等市面上有足夠的銀幣時,銅錢與銀幣的兌換比例又會回到正常水平。」
「這樣就形成了完美的閉環。」
方岳貢低著頭認真思考。
大明朝為什麼銀貴錢(銅錢)賤?
說白了就是因為朝廷徵收賦稅時只收銀子。
老百姓為了湊夠繳納賦稅的銀子,只能用接受銀貴錢賤的兌換標準。
如果朝廷收銅錢,那麼銀子和銅錢的兌換比例將迅速回落到正常水平。
對那些銀子多的人來說,損失不小。
對百姓來說,卻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想明白這些道理後,方岳貢對著崇禎深施一禮:「臣想明白了,多謝陛下教誨。陛下之才,臣望塵莫及。」
崇禎嘴角上揚:「行了,阿諛奉承的話就不要講了。儘快鑄造出銀幣拿給朕瞧瞧,沒問題的話就把這事定下來。」
「此事在沒有確定之前,絕不能走漏風聲,尤其是賦稅收取銅錢的事。」
「陛下放心,臣守口如瓶。」
方岳貢走後,崇禎將王之心召至乾清宮。
「王之心,現在外面一兩銀子能兌換多少銅錢?」
「回陛下,能兌換一千五百枚銅錢。」
「你從內帑支一百萬兩銀子,悄悄拿到外面全部換成銅錢。此事不要急,八月十五前換完就行,儘量不要走漏風聲。」
王之心一愣,他敏銳地察覺到這裡面有情況。
具體什麼情況不得而知。
作為皇帝的內臣,他沒有詢問更不敢詢問,跪地領旨道:「奴婢領旨。」
隨著王之心的離開,乾清宮再次恢復安靜。
王承恩站在崇禎旁邊猶豫了一會,提醒道:「皇爺,您才對王之心說的是儘量不要走漏風聲。」
「嗯,有問題嗎?」
「依奴婢對王之心的了解,這件事肯定會走漏風聲。」
「所以朕才說儘量不要走漏風聲。」
「啊...」王承恩腦袋裡有點亂:「皇爺為什麼要這麼做?」
「只有把舊的貨幣體系搞亂了,新貨幣才有機會進場,才能獲得老百姓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