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臉色陰沉,追問道:「大孫,你給咱細說,這個朱祁鎮率領二十萬精銳出征,怎麼就險些滅國了?」
「主帥愚蠢,被瓦剌也先以逸待勞,率部兩萬追殺,明軍疲憊不堪,二十萬精銳潰逃。♖👤 ❻9𝔰нǗx.𝐂Ⓞм ♔😾」朱由檢意簡言賅。
老朱棣一聽人數對比就忍不住了,拍案怒罵:「廢物!當真是個廢物!」
宣德帝朱瞻基又是一陣心驚肉跳:雖然這病好了,但朕怎麼感覺,還在鬼門關的門口反覆橫跳呢。
他看了看朱元璋跟朱棣的臉色,覺得再不說點什麼,今天可能真要完犢子了。
宣德朱瞻基壯著膽子,出聲問道:「崇禎陛下,在永樂年間瓦剌已成大明藩邦,宣德以來更是不曾鬧事,近些年老實上貢,不曾有半分不臣之心,怎會無故襲擾邊境,而且瓦剌那點兵馬又怎敢追擊大明二十萬精銳大軍?」
「還是太監王振幹的好事。」朱由檢搖頭嘆息。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屢次派兵北征,北元被徹底打殘,分裂為韃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落。
在之後,名為皇帝,實為北伐大將軍的朱棣五征蒙古,打的瓦剌在永樂年間就開始向明朝納貢牛羊馬匹。
朱棣對番邦也算客氣,所以在瓦剌納貢的時候,朝廷為了彰顯大國風範,都會賞賜瓦剌大量錢財。
其實就等同變相購買他們的牛羊馬匹等牲畜,以維繫明朝對蒙古瓦剌部的君臣關係。
大家都很和氣,在洪熙、宣德年間瓦剌也沒怎麼鬧事。
明朝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向明朝進貢兩千餘匹貢馬。
彼時朝堂上已經是太監王振獨攬大權,工部侍郎這等官員都主動不留鬍鬚,甚至在王振問的時候,還殷勤的說:
「爹不留鬍子,兒子怎麼敢留。」
王振連朝廷重臣都看不起,心氣早就高到天下獨尊了,如何能看得起這些番邦?
於是在瓦剌部老實乖巧的待著,等著例行犒賞的時候,王振對朱祁鎮說不要給瓦剌太多賞賜。
全聽王先生的!
朱祁鎮一聽,連連點頭。
結果瓦剌部一干人等,不遠千里苦哈哈的上貢馬匹,甚至首領親自帶隊,給大明包郵到家,最終拿到的賞錢連郵費都不夠!
這事落誰身上,誰能舒坦了?
氣的瓦剌首領也先上躥下跳,好幾天都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回去之後就開始以各種理由找事。
而王振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故意挑起事端,他要權有權,要錢有錢,什麼都不缺了,只缺名聲。
沒錯,這犢子居然還想名留青史,萬古流芳。
並且朱祁鎮年少時登基,難免有幾分天真無知,他特別憧憬「上馬擊狂胡」的雄壯場面,更羨慕太祖、太宗皇帝征服草原的英武。
王振深知朱祁鎮之心,於是在瓦剌開始鬧事的時候,王振開始勸說朱祁鎮御駕親征,讓瓦剌嘗嘗厲害。
朱祁鎮眼睛都亮了,意氣風發:
「就聽王先生的!」
憑實力來說,當時的瓦剌雖然已經凌駕於韃靼和兀良哈之上,不過大明朝當時的勛貴集團猶在,明朝的實力遠超瓦剌。
正常討伐,肯定一呼百應。
可朱祁鎮偏要御駕親征。
別人不知道他什麼軍事水平,張輔、胡濙這兩位顧命大臣可是了如指掌啊。
聽聞朱祁鎮有御駕親征的打算,大臣們也開始勸諫。
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尚書王直等堅決不同意朱祁鎮親征,可是攔不住他送人頭。
甚至七十五歲高齡的英國公張輔,都強撐著老邁的身體主動請戰,願意代朱祁鎮北征。
可是在王振的蠱惑下,朱祁鎮最終還是堅持御駕親征,在中央集權的王朝,一位皇帝的一意孤行是橫行無阻的。
於是。
在正統十四年七月十七日。
正統帝朱祁鎮由王振陪同,帶著一百多名文武大臣調集京師三大營二十萬精銳,浩浩蕩蕩離開京城,出兵北伐!
英國公張輔是四朝老將,他經驗豐富,但是朱祁鎮不給他任何指揮權,也不聽從他的建議。
只對王振唯命是從。
可王振哪裡打過仗,硬生生把二十萬大軍弄成了急行軍,糧草輜重都沒準備,等大軍到達大同的時候,這二十萬就已經快要吃不上飯了,大家都餓著肚子,哪裡還有心思打仗。
這時候,前線來報說瓦剌軍忽然北撤。
英國公張輔敏銳察覺到不對勁,親自進大帳向朱祁鎮稟報說:「陛下,北方連一個瓦剌兵卒都沒有,十分詭異,如果再往前走,可能會中了埋伏!」
王振一聽就惱怒不已,這些老不死的東西又來阻止他名留青史,恨不得揮鞭子把張輔等人抽一頓。
最終為了彰顯他的寬宏大量,只是把張輔等人臭罵了一頓。
下令大軍繼續北進。
就在此時。
鎮守大同的太監郭敬急匆匆的給王振稟報說:「爹,瓦剌前幾天剛在北邊打了大勝仗,士氣正旺,不可能這麼輕易撤退!」
「眼下來看,大同以北,很可能是瓦剌部布下的口袋陷阱,兒子擔心,再北進的話,爹很可能遇到危險啊。」
郭敬乃是王振親自提拔上來的心腹,他的話頓時讓王振心中警鈴大響。
王振突然有點害怕起來,他連忙去見朱祁鎮,煞有其事的分析一陣,最終的意思就是:咱別打了,我擔心陛下您的安危啊!
「就聽王先生的!」
朱祁鎮連連點頭,遵從王振的建議,立刻下令撤兵。
張輔等人很欣慰,因為這個時候班師回朝,還能保留朝廷的體面。
可是,王振又出么蛾子。
從大同回京,有兩條路,要麼從西路的紫荊關,要麼從東路的宣府,王振是蔚州人,而從西路走,會經過蔚州。
俗話說,富貴不返鄉,如錦衣夜行。
王振沒法名流千古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家鄉父老面前顯擺一下,於是命大軍從西路紫荊關入京。
這個時候,瓦剌部已經發現明軍要撤退,苦心布下的口袋陷阱眼見就要失效,也先自然不甘心。
在也先的帶領下,瓦剌大軍開始向南急行,希望能追趕明軍。
按照正常的速度,瓦剌人拼了老命,也是追不上明軍的。
可是,明朝大軍從西路走了一大半,王振又是靈機一動,他想到這二十萬大軍都從蔚州過,豈不要踏壞他家鄉的莊稼?到時候家鄉百姓還不戳他的脊梁骨?
於是他趕緊讓朱祁鎮下令,大軍轉道東路,繞道宣府。
張輔等人極力勸說:「至此回紫荊關,只有40里,大軍何必捨近求遠?」
可王振不聽,堅持改道。
「就聽王先生的!」
朱祁鎮對王振自然是有求必應,根本不帶看張輔等人一眼。
於是。
二十萬明軍迂迴奔走,等大軍到了宣府,瓦剌人已經追到明軍的尾巴。
也先當時都懵了,他就是不甘心象徵性的追一追而已,根本沒想到能真追上。
生性多疑的他忍不住懷疑,這會不會是明軍布下的陷阱。
並未主動出擊,而是以逸待勞。
聽到斥候來報,朱祁鎮大驚失色,終於慌了,連忙派成國公朱勇帶三萬兵馬斷後。
可是,一來倉促應戰,二來大軍疲乏,朱勇此去,兵馬本就不如瓦剌,在匆忙應戰之下,很快兵敗。
同時這讓也先察覺到,明軍並沒有什麼陷阱,頓時信心滿滿,大膽出擊!
待朱祁鎮退到土木堡的時候,為時已晚。
明朝大軍再次中埋伏,人困馬乏的明軍在以逸待勞的瓦剌大軍的驅趕下,軍心渙散,毫無戰力!
二十萬大軍很快被擊潰,大明將士血流成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