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太陰過雲梭

  「自然是我新收的徒弟。」

  李溪道長露出一個別有意味的笑容,道:「方休,來見過你張師伯。」

  徒弟?

  張師伯?

  方休聽得一愣,還未反應過來。

  「哈哈,又一個徒弟。」

  張道士卻已經想明白,拍掌笑道:「李師弟,還是你的手腕高超,遠甚為兄。」

  「是我那友人,最近升了奉部的郎中,我才又收了幾個徒弟。」

  李溪道長滿臉得色。

  說得雲裡霧裡,方休根本聽不明白。

  兩人歡飲幾杯,張道士又壓低聲音道:「李師弟,你也要小心謹慎一些。我倒是聽叢林司的人說起過,早有人已經盯上青石觀,只要你稍出差池,就……」

  「青石觀是師傅傳給我的,除了你我師兄弟兩人,誰有資格主持?」

  李溪道長滿不在意,只顧舉杯。

  喝到後面,兩人開始敘舊,一番憶苦思甜。

  他二人當年拜在青石觀老觀主座下,每日裡在院中大柳樹下聽課,一晃幾十年過去,樹下童子今猶在,不見當年栽柳人。

  師兄弟兩人各有境遇,師尊卻已然仙逝。

  一番憶苦思甜,酒局也到尾聲。

  方休前邊還豎起耳朵,儘管兩人話里好多玄機聽不明白,也都仔細記下。後面聽兩人談起感情,就有些嗤之以鼻。

  這一桌酒席未必值一兩銀子,老道士若是真念舊情,怎麼不讓方休切一條三兩論斤的臘肉來下酒?

  他友人既然是奉部官吏,怎麼不傳話一句,給張道士批新道觀時便宜行事?

  這個老道士,是又摳搜又虛偽。

  酒後又吃兩碗面,自然是沒有澆頭的清湯麵,張道士才告辭離去。

  他似乎是真念舊情,走之前還提醒李溪道長小心行事,若有必要,也教方休些修行法門,免得被人看穿虛實,壞了好事。

  也不知是什麼好事,不過方休樂見其成。

  想來老道士之前說要傳他符籙,也是相同考慮。

  第二天,李溪道長果然就交給方休兩本經書,讓他抄出副本。

  《呂祖說先天得道經先天篇》、《呂祖說先天得道經修行篇》。

  先天得道經前後五部,前三部開卷、五宮篇、通身篇,方休都已經抄過,後面這兩部卻被李溪道長保存得十分妥善,不在翻新目錄里。

  先天期,開闢血肉之竅,三十六個最為神異的竅穴,又有元竅之稱,開闢之後蛻為先天之軀,食霞辟穀,水火不侵。

  築基期的三百六十五個竅穴里,這先天三十六竅穴最難成就,是凡人與真人之別。

  而最後一部修行篇,就是《呂祖先天得道經》的根本,感悟氣息的口訣。

  感悟到氣息,才能推動氣息開闢竅穴。

  可這口訣玄妙難言,只是跟著念一段,都感覺頭疼欲裂。

  老道士並無傾心調教方休的打算,但也大方地指點幾句,方休才將口訣背下來。

  原本只能當做話本看的《呂祖說先天得道經》,立時就成正宗的修行法門。

  呂祖是道門始祖,這部經書可謂是道家真傳。

  卻並非什麼珍貴秘法,多找幾個書局就能買到全套。

  其中緣由,是因為道家入門不是從修行開始,而是從種下道心開始。

  若無道心,通天修為也不作數,若有道心,凡夫俗子也是真傳。

  先天得道經也就沒有多少珍藏必要,反而被有意無意傳播出去,以廣大道門。

  不過如李溪道長所言,似燕山大羅派、小北海通天派等道家真傳,都另有獨門的築基修煉法門,開闢竅穴的速度會快出數倍不止。

  那就是真的秘傳,絕不會公之於眾。

  方休白天抄書,晚上便照著口訣打坐修行。

  起初也毫無成效,只坐得腿腳發麻,腰背酸痛,一身疲憊地倒頭睡去。

  一直堅持一月,才終於生出氣感,隱約覺察到一絲溫熱氣息在丹田處流轉。

  他興致沖沖地跟李溪道長詢問自己的情況,卻被潑一頭冷水。

  「好好養著,養個一年半載,氣息壯大之後便能嘗試衝擊竅穴。若是勤修不綴,三四個月便能開闢一個竅穴。」

  老道士吃著臘肉麵當早飯,隨口說道。

  這青石觀的規矩古怪,一天三頓全是面。

  「三四個月才一個竅穴,那要開闢三百六十五竅豈不是……」

  方休心算一番,才估算到一千多個月份,還沒來得及換算成年份,就已經嚇了一跳。

  「你當有這種好事?」

  老道士瞥他一眼,放下碗筷,一邊用擦嘴一邊道:「三四個月開闢一竅,指的是五宮竅穴。後面通身、先天的修行自然更難。通身竅,一竅當五宮竅穴五竅,而先天三十六竅,每一竅都與五宮中一宮相當!」

  方休聽得錯愕,他都不需去算,反正肯定是遠超山野村民的壽命年限。

  「怎麼,難道你還指望成就真人?」

  李溪道長嗤笑一聲,搖頭離去。

  「這老道士,肯定還有所隱瞞。」

  方休固然是不指望老道士把他教成真人,不過老道士的說法也的確離譜。

  三四個月才五宮一竅,那先天圓滿得要幾百年!

  繼續抄書。

  又是半個月,抄書收穫十三枚法錢,兩顆丹藥,以及一件法寶。

  太陰過雲梭。

  飛遁法寶,又有隱匿身形之用。

  抄書的諸多獎賞中,法寶最為珍貴,至今也不過兩件。

  修行上也有些許進境,那口溫熱氣息並未粗壯多少,卻已能隨著意念在經脈中遊走,如臂使指,十分靈活。

  青石觀平日裡沒有多少人聲,方休蒙頭抄書,李溪道長也蒙頭修行,只初一十五時,觀中才有些許香火。

  方休本以為自己就要這樣默默抄滿一年書。

  這一日,李溪道長突然要出門。

  「短則五六日,長則一旬半月,我不在的時候,你看好門戶。」

  老道士囑咐幾句,也不說緣故,便整好儀容離去。

  方休關好門,自回抄書。

  一天下來,方休一如平常,仿佛老道士還在。

  直到入夜時分。

  方休換了一身黑衣,悄無聲息地離開青石觀。

  他沿著觀邊小溪,摸著黑穿過竹林又翻過山丘,一直行了小半個時辰,才在一處荒郊野嶺停下腳步。

  尋到避風點,盤膝而坐。

  神念一動。

  一枚玉符不知從何處出現,落入手中。

  純陽玉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