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明的停戰條件只有一個

  第67章 大明的停戰條件只有一個

  朱簡烜打發了紀昀和豐紳濟倫,繼續接見英國的使節。

  這次鴻臚寺的官員倒是負責了,專門跟英國使臣拜倫男爵說明,要求他使用覲見英王的禮節。

  也就是要單膝跪地脫帽撫胸低頭致意,同樣不允許他們使用大明的拱手禮。

  因為他們現在還是大明的敵人,雙方還是戰爭狀態。

  不能使用朋友之間的禮儀。

  拜倫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只要不是讓他雙膝下跪就行。

  歐洲人不是不會雙膝跪地,而是只在宗教禮儀中使用雙膝跪地祈禱,乃至於五體投地。

  所以他們的臣子給國王行禮是單膝下跪。

  但是國王加冕的時候,國王自己反而會雙膝跪地,國王跪的是神。

  歐洲使節見神洲皇帝,就會特別牴觸雙膝下跪,就是因為這在他們那裡是宗教性質的禮儀。

  他們不願意把神洲皇帝擺在神明或者類似教皇的位置上。

  主要是他們在信仰這件事情上比較深入,雙膝跪神洲皇帝會讓他們有背叛信仰的感覺。

  拜倫帶著兩個文官和翻譯,跟著鴻臚寺的官員走進武英殿,看到上面坐著的朱簡烜也都是有些愣神。

  拜倫已經知道,自己要見的是大明皇帝的嫡六子,第十六子,是吳國國王。

  但是顯然都沒有想到朱簡烜只有十歲出頭。

  拜倫按照提醒行禮的時候,心中已經開始擔憂大明跟英國談判的誠意了,

  大明可能是不想就這麼結束戰爭,所以才派了個小孩子來敷衍自己,自己的任務可就難辦了:

  「大不列顛王國特使,約翰·拜倫勳爵,參見大明吳王殿下。」

  拜倫行禮完畢站起來的時候,坐著的朱簡烜就已經直接開口了:

  「拜倫男爵是吧,你來大明的路上可曾收到消息,紐約已經被我大明遠征軍攻陷。

  「我大明北美船隊和遠征軍已經俘虜了累計三萬兩千名英軍。

  「英國國王準備什麼時候接回這些子民呢?他們現在吃的是大明徵集的軍糧。」

  拜倫一行人聽完翻譯都是嚇了一大跳。

  當他們下意識的想要懷疑,這個消息是否可靠的時候,朱簡烜身邊的侍衛拿了一把西洋劍。

  拜倫看了一下就直接認出來了:

  「這是北美英軍總司令亨利·柯林頓爵士的佩劍——」

  所有人立刻明白過來,就算是紐約沒有陷落,柯林頓也肯定已經被俘了,局勢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這場談判結束後他們要回英國,肯定可以確認消息真假,大明現在欺騙也沒有意義。

  本來,拜倫的北美艦隊潰敗後,紐約陷落也已經是只是時間問題了。

  但更重要的是,北美往來大明通常要半年的時間,也就是說紐約已經陷落半年以上了。

  在北美陸軍和海軍主力全部被擊潰情況下,大明的北美艦隊和遠征軍在半年的時間內能取得多少戰果,拜倫已經無法想像了。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拜倫看著朱簡烜的形象和氣質,已經意識到他不是普通的孩子了。

  可能人已經十五六歲了,只是因為大明人形象比歐洲人顯得年輕,再加上個子比較矮,所以看上去像是十歲出頭。

  然後拜倫老實的回答了之前的問題:

  「請大明務必保護俘虜的安全,大不列顛帝國將會以合適的代價贖回所有俘虜。

  「現在我希望大明能夠說明,我們要如何結束這場戰爭。

  「包括大明單獨退出戰爭的條件,以及與所有國家同時簽署合約的條件。」

  朱簡烜不緊不慢的說:

  「結束戰爭的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英國放棄歐洲之外的所有土地,交給大明與其他參戰國協調處理,並承認其最終的歸屬。」

  拜倫聽完了翻譯之後有點懵。

  您確定這是一個條件?

  這一個條件也幾乎就是所有條件了!

  但是拜倫稍微考慮之後就發現,大明這個條件似乎也沒有獅子大開口。

  這個條件作為談判的起點,也並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關鍵就在於這個「歐洲之外」。

  這時候的世界的中心,還是神洲和歐洲所在的舊大陸核心區。

  無論是北美還是南美,此時都是世界的邊沿區域,新大陸的土地價值與舊大陸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普魯士占有西里西亞和俄普奧三國瓜分波蘭,影響力遠超英國奪取法國的的北美殖民地。

  在法國國王的眼中,大半個加拿大的價值,不如中美洲的幾個能生產糖的小島。

  因為糖能直接影響國王的收入,而加拿大除了流放罪犯沒啥用處。

  現在大明完全沒有提出任何在歐洲本土的條件。

  關鍵是沒有給法國索取澤西島,也沒有給西班牙索取直布羅陀,也就是說大明允許英國保留這兩地。

  當然,前提肯定是英國自己能夠守得住……

  這樣一來,大明參戰的目的也很明顯了。

  大明就是想要印度、中美洲、北美地區的殖民地,大明根本沒有心思參合歐洲的事情。

  而且……甚至……從澤西島和直布羅陀來看,大明甚至可能會鼓勵英國繼續占有歐洲其他國家的土地。

  拜倫忽然間反應過來了,忽然發現大明對歐洲的態度,可能與英國對歐洲的態度是一樣的。

  大明應該也不希望歐洲團結起來,除非大明加入了歐洲的同盟。

  所以大明不會在歐洲本土削弱英國!

  大明甚至可能會成為英國未來的盟友,共同遏制歐洲其他國家的盟友。

  這次大明站在法國這一邊,純粹是英國的外交失敗。

  英國當初太過自大了,自以為能夠稱霸整個北大西洋,其他歐洲國家海軍綁起來也打不過自己。

  以至於沒有早早的到歐洲之外尋找盟友。

  反而是法國和西班牙,意識到他們很難戰勝英國,才主動出來尋找歐洲之外的盟友。

  拜倫明白了這一點後,就覺得自己的東方之行就不算是徹底失敗了。

  雖然沒有能夠說服清國與英國結盟,但是卻發現了大明其實才是英國的潛在盟友。

  至於歐洲之外的「所有土地」,這個條件說起來當然誇張,但實際上涉及到的地方其實也並不算很多。

  英國在南美本來就沒有殖民地。

  英國在東方神洲也早就沒有殖民地了。

  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只有聖路易斯一個小點,已經被法國占領了。

  英屬在印度的殖民地,也不是整個印度,而是孟加拉地區的南部,以及印度半島的東南部兩塊地方。

  現在已經被明、順、法三國完全占領了,也基本不可能在談判桌上拿回來。

  英國在中美洲有牙買加和巴哈馬等一些小島。

  雖然現在無法確定準確消息,但是沒有了海軍的支援,島嶼很容易被大明圍困奪走。

  英國在北美大陸上,倒是擁有面積最為廣闊的殖民地。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東部十三殖民地,有了明、法、西、清四國的支持,他們的獨立已經成定局了。

  然後是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密西西比河以東這片地區,也就是十三殖民地背後的土地。

  這些地方本來就是七年戰時期從法國奪取的,英國始終沒有嘗試深入的開發。

  當初從法國奪取這塊土地,主要就是依賴十三殖民地的民兵力量。

  主要是深處內陸,英國海軍無法支援,當地居民主要是土著,肯定無法抵擋美國的蠶食。

  接下來是佛羅里達,這裡太過靠近沿海和西班牙殖民地,可能會被大明海軍、北美民兵、西班牙殖民地軍隊三面夾擊,同樣基本沒機會守住。

  最後有機會繼續保留的,應該是聖勞倫斯河兩岸及以北,魁北克、蒙特婁等地區,以及哈德遜灣周圍。

  當地有大量的保皇黨,關鍵是已經打退一次十三殖民地的進攻。

  最多再加上五大湖以北地區。

  五大湖是天然地理邊界,大明和美國把領土擴展到五大湖以北,反而會增加防禦難度。

  所以反過來看,大明憑空額外索要的,就是五大湖以北,聖勞倫斯河兩岸,哈德遜灣周圍這三片區域。

  這些地方差不多就是加拿大地區。

  已經被占領的肯定沒辦法,但是這些地方既然有機會保住,那就不可能憑空交出去。

  其他不確定是否失陷地方,自己也不能一口氣答應。

  拜倫的心氣又起來了。

  感謝書友20230706230215252的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