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十五年,正月初十整個盛京全城狂歡。
畢竟兩個翰林院大人,以那般不堪模樣暴死街頭。
被生著倒刺的稻草連著下身,死態丑不堪言。
為他二人收斂屍骸的五城兵馬司差役,心理陰影簡直無法計算。
這事只一個早上,就傳遍了盛京。
百姓們正愁過年沒有談資,消息迅速添油加醋傳播至全城。
發酵一日,有手腳麻利的書商,已經安排上了各色話本子——帶插圖那種。
更有說書人口中,編排出了十八個版本。
王長期以及那位翰林院的官兒,兩人如願聲名遠播。
背後甚至不需要靖寧衛出手推動。
相較之下,趙侍郎府上夫人林嬌娘斷舌成了啞子,且十多年前故意調換親女一事,反倒因勁爆程度不夠,沒太被盛京百姓記太久。
從林山寺回來,趙鯉將這事原委,告知了沈晏。
還托人帶信找沈之行告了狀。
沈之行當天送了好幾大車禮物來,罕見的在隆慶帝面前說了此事。
御史蠢蠢欲動,只是大景官場慣例,新年期間全部封印,要到年十五之後,方才開印辦公。
不過這足夠提前收到風聲的趙淮,在家急成熱鍋上的螞蟻。
趙淮此人,對妻子的憐愛是因妻族背景,對假女疼愛是因假女能攀上裙帶關係。
家中或許只有長子趙開陽,能得他半點真心。
他苦心經營,成日上躥下跳,就是圖個升官。
生出這些事,趙淮幾乎可以想見年後自己會遭遇多猛烈的狂風暴雨。
而這一切,都是因林嬌娘信巫蠱妖言調換親女,不慈不愛。
受此影響,不單是趙淮,連著趙開陽也前程斷絕。
林嬌娘滿嘴是血送回家中,趙淮在書房枯坐一夜,竟連看都沒去看過一眼。
現在唯一能指望的,只有林家。
趙淮心中倉皇,終熬不住領著兒子趙開陽欲去林家。
臨出門前,被趙瑤光攔住。
趙瑤光越發的瘦,臉色難看泛黃。
此時三人倒是著急到了一處——都擔心自己的前程。
「父親。」
趙瑤光身上還沾著些藥味,道:「聽聞外祖母病了,我也。」
話未說完,被趙淮生硬打斷:「你好生在家中!」
看見趙瑤光,趙淮便想到蠢妻換女之事。
又一想到如今趙鯉,名聲雖臭但權柄在手。
心中越發不平,要不是念著趙瑤光或還有些價值,早不似這樣的好脾氣。
但相較往常,態度也可稱極不耐煩。
趙瑤光人如其名,原本像是天上瑤光被寵溺著。
現突然被父親這般對待,她心中越發倉皇不定。
求助看向兄長趙開陽,心中卻是一墜。
趙開陽緊抿著唇,側臉並不看她。
冷漠涼薄得讓人心驚。
這對父子愛自己,只愛自己。
趙瑤光肩上披著去年置的斗篷,遙望馬車駛出角門。
獨立在雪中。
心中最後點熱氣和光,被風呼一下吹散。
現在的她,可不是從前奴僕成群被丫鬟婆子們簇擁呵護的模樣。
趙淮仕途不順,趙家鋪子莊子都被針對,家中全靠林嬌娘嫁妝勉力支撐。
趙瑤光身邊只兩個小丫鬟。
其中一個,便是曾被趙鯉收拾過的小丫鬟環兒,前兩日才下了床,小心覷著趙瑤光的神情。
另一個丫鬟是從二等丫鬟里提拔的,年歲小但十分穩重。
被三耳刮子抽出陰影的小環,跋扈猖狂之態收斂許多,老實垂手站著。
風呼呼的吹,穿著去年舊衣的她打了個哆嗦,她想勸趙瑤光回屋避風。
卻聽趙瑤光被寒風吹散的呢喃:「人總要搏一把。」
小環沒聽清,還要問。
趙瑤光已像是冷得很,青白著一張臉,攏了攏身上大氅,隨後轉身繼續去為林嬌娘侍疾。
在這家中,她只有那個半廢的娘親可以依靠了。
車輪滾滾,趙淮和趙開陽往林家去。
兩人神情如喪考妣,誰也沒說話。
方坐了一會,趙開陽便覺腰背酸疼得好似要折斷。
換了好幾次姿勢,車夫在外喊道:「老爺,少爺,林府到了!」
趙開陽心中一松,下車時儘管小心無比,還是腳軟踉蹌,險些摔倒在地。
他不知彎繞,只以為是在水宛時傷了元氣。
趙淮也踏著腳凳下來。
父子兩立在大門緊閉的林府門前。
許久,才叩開了角門。
門房身上還帶著暖意,見這父子表情有些僵住。
林老夫人回家後,身體和心理都有些受不住,重病一場。
林嬌娘牽涉入巫蠱之案,往大了說,整個林家的名聲都受影響。
出嫁了的或是將議親的林家女都恨死了林嬌娘。
林老夫人確認林嬌娘沒有生命危險後,躺在床上病得迷糊還是下了命令——趙家人來,一律不許進。
趙淮趙開陽父子,就這般被堵在了門外。
林家門房彎彎繞繞轉達了意思後,緩緩將門合上。
聽得門中落鎖之聲,趙淮感覺有些站不住。
下意識想叫趙開陽扶著他些,不料趙開陽自己都站不穩。
只要站著,腰背便又酸又疼,腳趾麻木。
為了緩解,只得佝著背。
被趙淮一拉,兩人摔成滾地葫蘆,咕嚕嚕摔進了林家石獅子旁的雪裡。
親隨小廝忙上前來拉。
趙淮扶著腰站起,卻聽趙開陽有些發顫的聲音道:「爹,我……我……」
趙淮垂頭看,只見趙開陽坐在潔白的雪堆上。
雙腿不停地抽搐。
腿間一團淡黃水漬,在白雪上逐漸洇開。
曾經霽風朗月的趙家麒麟子,坐在雪上失禁了。
趙淮腦中嗡然,他捂著胸口只覺一陣絞痛。
小廝親隨左右將他拉住。
趙淮喉中滿是痰音,指著趙開陽道:「快回家!」
下人噤若寒蟬,將父子兩架回車上。
趙開陽表情凝固,似還沒反應過來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
半晌,與馬車擦身而過的路人,聽見車中傳出一聲絕望悲泣。
這路人覺得晦氣無比,後撤了一步,吐了口唾沫在地,踩了三腳。
「晦氣去,晦氣去。」
言罷,他才將手揣進袖管中,疾步走向茶館。
聽說茶樓說書先生編排出了新段子。
這般熱鬧,須得湊上一湊。